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1-31 22:35程艳静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提问问题对策

程艳静

摘要: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被视为教师教学至胜的法宝。但成功的前提是要运用得当,否则不仅不能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会成为学生思想上的负担、心理上的累赘。本文结合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提问   问题   对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40

提问是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提问只限于对知识的简单检测,所提问题简单,形式单一,只限于教师问学生答,这使得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不仅没有成为推动学生主动认知的推动力量,相反还将学生置于繁琐的问题解答中,而使得学生厌学情绪滋生,而逐渐对语文科学失去了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问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形式,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提问,带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是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

问题一:教师严格控制提问权。长期以来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提问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不允许学生自主提问,将提问的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在课堂上根本听不到学生自主提问的声音,教师将这种没有问题的教学视为教学的最高追求,认为这样学生才是听懂了、听透了,其实没有问题的问题正是最大的问题。

对策一: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是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解决问题是对知识的运用,而提出问题则是思考与思维的全过程,是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提升。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改下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改变学生机械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引导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要让学生能够透过文字表面,能够深入文章的主题、思想来展开思考,进而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来。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教师不要以所谓的权威与经典来束缚学生的思想,将学生限定在固定的条框内,而是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教材、对教师持有一种批判意识与质疑精神,敢于挑战教师与教材的权威地位,能够勇敢地发表不同见解,提出各类问题。其次,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让学生会问,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虽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并不是总能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启发与诱导。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帮助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与思维,进而自主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问题二:问题过于简单。教师的提问只限于简单的检测型提问,只是针对文章的作者、主题思想等基本识记型知识进行提问,这样的提问只能起到一个检测效果,而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对策二:提出开放性问题。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拘于特定的答案,而是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深入文字的本质来提问,这样才能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当然我们倡导提出开放性问题,并不要完全否定传统的检测型提问,而是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检查型问题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开放型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学与用结合起来,才能透过文字深入本质地理解与掌握。当然不管是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基础与个性差异。所提出的问题要基于学生的现实基础,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来展开深入的思考,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

问题三:提问形式单一。以往的提问教师采用单一而枯燥的以语言来直接引出,形式单一,教学索然无味,难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积极性。

对策三:丰富提问形式。小学生喜新求异,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更为感兴趣,因此,教师不能只是采用单一的问题呈现方式,而是要以学生所喜爱的方式来多样呈现,增强教学的新鲜感与趣味性,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探究的主动性。如以生动的故事、趣味的游戏、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问题,丰富问题的提出形式,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来。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播放桂林山水风光图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让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情境之中,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想象,学生的思维更灵活,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山与水。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主动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本的学习,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四:随意发问。在以往的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为问而问,教师忽视教与学的需要,不分时机地随意发问,这样不仅不能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相反还让学生处于解决问题的疲惫状态,适得其反。

对策四:把握提问时机。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才能发挥提问的功效,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的价值性与提出形式的多样性,还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精准提问,如此方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提问。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在一节课中难以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同一事物上,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此时如果教师指名来批评,会打断其他学生的学习思路与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还会让被点名的学生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会在以后做出更多不良好的行为,很明显这并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此时教师就可以以一个与教学相关的趣味问题来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重新专注于教学。

2.学生思维困惑时巧妙提问。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将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而是要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是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小学生并不能完全独立地展开学习,尤其是在他们思维受阻,茫然不知所措时,不是要教师来直接告诉学生要如何,而是更加需要教师的启发与诱导,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与探究,此时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更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学红.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教育,2011(9).

[2]饶满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3).

[3]严月兴.小问题,大学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分析及实施对策[J].科技视界,2012(24).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提问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