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清后补温阳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验案浅析

2016-01-31 02:1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4期
关键词:川楝子川牛膝小腹

李 凯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先清后补温阳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验案浅析

李凯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习惯及工作方式的改变,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呈年轻化增长趋势,笔者以先清后补,温阳化瘀为原则,方以前列康1号配合羊藿叶方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慢性前列腺炎;先清后补;温阳化瘀;前列康1号;羊藿叶方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学“淋证”、“精浊”等范畴,其基本致病因素为湿、热、瘀[1],病发多因湿热蕴结下焦,阻滞经络,致气滞血瘀,日久伤及肾阳,终致虚实夹杂。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多因久坐使会阴部长期挤压(如司机)、长期手淫、房事过度或不洁、过食肥甘厚腻或长期过度饮酒等引起,前列腺长期反复充血而使其分泌和排泄功能受损[2]。据其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笔者临床上多采用先清后补、温阳化瘀法治疗,治疗前期注重湿热瘀结之标实,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活血法,主要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及舌象的变化灵活加减用药。之后,当标实得清,本虚方显,则宜大剂温补肾阳,兼加理气活血,使补而不滞,病情不易反复。

1 病案举例

患者姜某,男,29岁,未婚,2015年3月20日初诊,既往手淫病史5年余,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史2年,屡服中西医药物,疗效欠佳。2015年3月2日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40~5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尿常规正常。现症见:精神不振,腰痛乏力,头晕耳鸣,小腹及会阴胀痛不适,阴囊潮湿,手足心热,纳少眠差易醒,大便黏腻不爽,小便色黄,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夜尿3~4次,舌红苔黄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滑无力。诊为慢性前列腺炎,证属虚实夹杂之脾肾亏虚,湿热瘀阻证。当予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处以前列康1号方(金钱草、萹蓄、瞿麦、路路通、王不留行、淡竹叶、炮山甲粉)加减治疗。处方:金钱草45g,萹蓄30g,瞿麦30g,路路通15g,王不留行15g,淡竹叶6g,炮山甲粉6g(冲),益母草45g,苦参15g,薏苡仁30g,川楝子15g,生麦芽30g,苍术12g,川牛膝30g,黄柏12g。6剂,水煎服,日一剂。外用以苦参60g,枯矾10g,水煎外洗阴囊及会阴,日一次。嘱患者节欲,戒酒,清淡饮食,适度户外运动。

二诊:2015年3月27日,上方服后小便色淡黄,尿频、尿急等症状明显改善,夜尿次数减至1~2次,晨起自觉周身轻松,腰痛乏力症状稍减,阴囊潮湿好转,仍耳鸣,小腹及会阴隐痛,纳尚可,眠浅易醒,大便日一次,质稍稀,舌红苔薄黄。当此标实得清方可补益,以补肾健脾,温阳化瘀为原则,方以羊藿叶方(淫羊藿、桑螵蛸、党参、大枣、茯苓)加减治疗。处方:淫羊藿45g,桑螵蛸15g,党参30g,大枣15g,茯苓30g,附子6g,干姜9g,龟板30g,肉桂6g,磁石30g,桑寄生30g,川牛膝30g,皂角刺30g,川楝子15g,益母草45g。14剂,水煎服,日一剂。上方服后诸症好转,继续加减治疗2月余,以收全功,服药期间嘱患者清淡饮食,戒酒,多做有氧运动以辅助治疗。

2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发机制大致分为气机郁滞、湿热下注、瘀血阻络、脾肾亏虚[3]。气机郁滞则见小腹及会阴胀痛、小便不利(尿等待或淋沥不尽)、两胁胀痛或胸闷不舒;湿热下注则小便色黄,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甚则伴有尿痛,阴囊潮湿或痒,大便黏腻不爽,舌苔黄厚腻;瘀血阻络则小腹或会阴刺痛不适,小便涩痛,舌上散在瘀点或舌下脉络曲张明显,因肝经绕阴器,至小腹,故以入肝经药为主活血化瘀通络;脾肾亏虚,多表现为乏力腰痛,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尿频、尿急、尿无力,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不能下温于肾,心肾不交,易致眠浅易醒。初诊时,舌红苔黄腻、舌下脉络迂曲,为湿热瘀搏结之象,直接补益脾肾易使补而不固,病情反复并有闭门留寇之弊,故应先予清热除湿,活血通络以治标实,方中金钱草、萹蓄、瞿麦、淡竹叶利水祛热、清心除烦;路路通、王不留行、炮山甲粉、益母草活血利水、通络散结;苦参、薏苡仁燥湿祛湿,二者配伍对舌苔黄厚腻者效佳;川楝子、生麦芽疏肝理气止痛,另麦芽有健脾养胃之功;苍术、黄柏、川牛膝合为三妙散,祛下焦湿热兼补肾,补而不滞。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之功,使标实得清。

脾肾亏虚是本病之本,若见虚即补,易使湿热瘀邪清之不尽,而有闭门留寇之弊,只有当黄腻之苔得清后,方可补益脾肾。方中淫羊藿、桑螵蛸补肾壮阳,《神农本草经》载桑螵蛸“治阴痿,益精生子”,其有温补肾阳,益精固肾的作用,配伍淫羊藿增强温补肾阳之力;党参、大枣、茯苓健脾养心安神;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其有健中气之功,中气得健则邪气自除,另其味甘可调和诸药;附子、干姜、肉桂、龟板重在调和水火、交通心肾,附子能补先天真火,佐辛温之干姜、肉桂,增强温肾助阳之力,肉桂引火归原,使肾水得温,上济于心,龟板得水之精华而生,有助阴通阳之功,《神农本草经》认为龟甲可以破癥瘕,其有活血之功,此患者病程日久,舌下脉络曲张明显必有瘀滞,配伍皂角刺增强散结化瘀功效;桑寄生、川牛膝强腰膝坚筋骨,牛膝味甘性温,功能引药下行,善治肾虚腰疼;川楝子疏肝理气,使肝经气滞得通,益母草入肝经以活血利水,使血瘀得消,二者共奏理气活血之功。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过程中,应嘱患者节欲、戒酒、适当户外运动,保持清淡饮食及良好的情绪,可辅以外用苦参、枯矾水煎温洗会阴及肛门,既可燥湿解毒,又可增强活血化瘀之效,对该病的治疗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又嘱其应避免自服偏方及补肾壮阳类药酒,以免加重病情。

[1]覃湛,袁少英,吕立国,等.陈志强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1:135-137.

[2]李玉芬,乔德兰,张明.化瘀通络法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体会[J]. 青海医药杂志,2012,11:72-73.

[3]朱永康,孟达理.通法为主治疗前列腺疾病探讨[J].新中医,1996,06:8-10.

李凯,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肾病科。E-mail:944810334@qq.com

R697+.33

A

1007-8517(2016)14-0044-02

2016.05.17)

猜你喜欢
川楝子川牛膝小腹
川楝子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川牛膝临床注意事项
绞股蓝水提醇沉液抗川楝子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小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
基于川楝子不同部位川楝素含量的古今炮制方法与临床用量研究
川楝子治病验方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川牛膝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川牛膝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