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选从宗气亏虚论治哮喘病经验*

2016-01-31 09:04陈吉全唐年亚方家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张锡纯宗气方家

陈吉全,唐年亚,方家选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61)

方家选从宗气亏虚论治哮喘病经验*

陈吉全,唐年亚,方家选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61)

方家选教授认为哮喘病发生与患者宗气亏虚关系密切,治疗哮喘应在辨清发作期与缓解期、虚实寒热的基础上,补益宗气与祛邪利气并举。发作期治疗当以祛邪利气为主,兼补宗气;缓解期治疗当以补益宗气为主,兼以化痰平喘。在寒热虚实辨证的基础上,将哮喘病急性发作期分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外寒内热及肾不纳气4个基本证型,缓解期分为宗气亏虚、元气亏虚2个基本证型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宗气亏虚;论治;哮喘;方家选

方家选教授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南阳市名中医,其诊疗特色是擅长发挥中医经典学说,应用经典名方治疗各种慢性病。现将其运用中医宗气理论,从宗气亏虚论治哮喘的经验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1 中医宗气理论概要

宗气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如孙一奎、喻昌等在《黄帝内经》理论的启发下,不断对其发挥完善,特别是民国中西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全面总结了中医宗气理论,使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用宗气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积累了宝贵的诊疗经验[1]。

1.1 宗气的产生

张锡纯认为宗气即大气,其产生过程是元气从下焦气海上达于肝,经肝之升发到达胸中,旋即产生心肺之阳气,此为肺主呼吸之原动力;通过肺的呼吸,呼出体内浊气,纳入自然界清气;心阳之气温煦脾土,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元气、饮食之气、清气三气聚集于胸中,遂成为宗气。故张锡纯说:“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2]”

1.2 宗气的功能

张锡纯认为宗气功能有二: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胸中宗气“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二是贯注心脉,助心行血,认为“胸中大气,原为后天生命之宗主,以代先天元气用事,故能斡旋全身,统摄三焦气化”[2]468。

2 从宗气亏虚治疗哮喘病经验

2.1 病因病机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喘病以气喘、喘息、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二者关系密切,相同点均有肺气宣降失常症状,区别在于喘病以肺气上逆、气息宣降失司的症状为主。哮病由于肺系有老痰伏饮,以致痰饮壅塞气道、喉中痰鸣,发出水鸡声之类声响。一般来说,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此文讨论哮喘,以二者并发为主。

方家选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哮喘病发生与宗气亏虚关系密切。哮喘病患者长期咳喘,宗气耗散,卫气乃虚,六淫来侵,抗邪无力,卫表郁闭,肺失开阖,感冒、咳嗽随之而起,且患者平日宗气亏虚,三焦津液气化不利,聚而为痰为饮,伏于肺系。今外感新邪触动旧有痰饮,使疾病迅速转化为哮喘变证。哮喘证中宗气失司呼吸,清浊之气无法充分交换并走于气道,故喘息不止;浊气与喉中痰饮相搏,则喉中痰鸣;若宗气亏虚无力助心行血,则会出现口唇紫绀的瘀血证候;宗气亏虚撑持全身无力,则身体倦怠。哮喘日久,宗气不得布散,一不能下行中焦温养脾土,二不能下行气海反哺元气,则中气、元气亏虚,病即由实转虚,病情则迁延难愈,病势日趋复杂。

2.2 辨证要领

对于哮喘病的辨证,方家选从3个方面进行辨证。

首辨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哮证明显,且气喘急迫,缓解期哮证已得到初步控制,但仍可有部分喘气、胸闷等气不肃降及咳嗽咯痰等痰湿壅肺之症。

次辨虚实。哮喘病虽整体属于虚实夹杂之证,然亦有偏虚偏实之分,故还需辨别虚实。实性哮喘者呼吸深长有余,以呼出为快,呼吸气粗,多伴痰鸣咳嗽,脉数有力;虚性哮喘者呼吸短促,以深吸为快,呼吸声低,少有痰鸣咳嗽。发作期病机多以邪实为主,缓解期多以正虚为主。然发作期哮喘中肾不纳气者正气亦虚甚,症见动则喘甚、清气难以吸入、以深吸为快等虚喘之候。虚性哮喘还宜再辨宗气亏虚是否波及元气,宗气亏虚为虚在肺脾,症见反复感冒、气短自汗、咳嗽无力、神疲懒言等;元气亏虚则波及于肾,症见喘促咳嗽、气短心悸、面色苍白、畏寒、四肢不温、腰膝无力等。

再辨寒热。寒性哮喘多由外感寒邪或脾肾阳虚所致。外感寒邪者宗气被遏失于温煦,多有恶寒、发热、身体肢节疼痛等证候,脾肾阳虚者宗气乏源,多有畏寒肢冷、痰清色白、便溏尿清甚或身体水肿等证候。热性哮喘者多属痰饮化热所致,症见喘促、痰黄、舌红苔黄燥、脉滑。然亦有一种外寒内热的情况较为常见,外有恶风寒、头疼、鼻塞等风寒表证,内有咳嗽痰黄、口渴、便干等痰热、肺热里证。

2.3 治疗法则

方家选认为,哮喘的治疗在发作期时当以祛邪利气为主,兼补宗气。邪为外感者宣肺解表,内蓄痰饮者化痰祛饮,宗气行血不畅口唇紫绀者兼以活血化瘀。祛邪利气在于开通宗气循行肺系的通道,此时亦可补益宗气,宗气得补则祛邪有力;缓解期治疗当以补益宗气为主,兼以化痰平喘。补益宗气则有补肺、补脾、补肾之不同。补肺在于使之呼吸清气,补脾在于补足谷气,补肾在于填补元气,清气、谷气、元气既足,宗气复兴矣。

2.4 分型论治

在辨清寒热虚实的情况下,方家选将哮喘病急性发作期分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外寒内热及肾不纳气4个基本证型;缓解期分为宗气亏虚、元气亏虚2个基本证型进行治疗。寒喘者方用小青龙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外寒内热及热喘者多用麻杏石甘汤或射干麻黄汤合定喘汤加减,肾不纳气者用人参蛤蚧散加减。缓解期宗气亏虚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元气亏虚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认为无论何种哮喘总不离宗气亏虚病机,故必加用黄芪,然用量可有不同,一般急性发作期用量较少,缓解期用量较大,热喘者黄芪用量与石膏相等为原则。其次,各种证型中若兼有口唇乌紫等瘀血证,可加丹参、桃仁、红花等药活血化瘀;若有口干、舌苔花剥等阴液不足证可加用生脉饮。

2.5 补益宗气药物

方家选治疗哮喘十分重视使用黄芪,认为黄芪性质轻清,入肺心脾经,补益宗气、卫气迅捷,十分适合哮喘病发作期与缓解期的需要。发作期服用黄芪可以增强肺呼吸清气及抗邪祛邪能力,缓解期续用黄芪补益宗气治病之本,加用四君子汤补益脾胃之气,使谷气上奉于肺,元气亏虚肾不纳气者则用蛤蚧、胡桃、五味子等补益元气,引其宗气下行,纯虚无邪之时更以紫河车、冬虫夏草等有情之品及熟地、枸杞等滋腻之品补益肾精,化生元气上滋于心肺以补宗气。

3 典型病案

患者李某,男,56岁,2013年4月16日初诊:主诉罹患哮喘证多年,西医治疗后多能得到控制,然每次感冒后极易再发。2 d前外出受凉后哮喘证又作,西医治疗效果不显。症见恶风,无汗,咳嗽,喉中痰鸣发出水鸡声,痰多色黄白相间,胸部满闷,短气气促,喘息,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深吸为快,舌红苔白水滑,脉弦细。西医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哮喘证,证属外寒内热、肾不纳气,治宜先宣肺解表、清热化痰、定喘止咳,后补肾纳气。方用射干麻黄汤、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生黄芪30 g,炙麻黄10 g,杏仁10 g,苏子15 g,白芥子15 g,射干10 g,当归10 g,前胡10 g,厚朴10 g,桑白皮20 g,法半夏10 g,茯苓15 g,杏仁10 g,全栝楼15 g,炙甘草6 g,姜枣为引,5剂水煎服,早晚分服。5 d后二诊已不恶风,胸闷、短气气促好转,喘息次数亦减少,痰量减少色转黄。仍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深吸为快,舌淡红苔白微黄,脉弦细。上方去麻黄、射干、前胡、厚朴,加鱼腥草15 g、人参10 g、蛤蚧15 g、知母10 g、浙贝10 g。5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三诊时诸症悉平,守方再服5剂。后以二诊方药加四君子汤制成丸药服用善后,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患者罹患哮喘多年,宗气亏虚,卫气不足,故易感寒邪。寒邪郁闭卫表,故轻微恶风、无汗,伏饮、痰湿阻滞气机,宗气不得布散,肺失宣降,故发为咳嗽、胸闷、喘证,浊气与痰饮相搏,喉中发出水鸡声。痰饮化热,则痰多色黄白相间。宗气亏虚无力下行反哺元气,元气亏虚则出现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深吸为快等肾不纳气症状,此乃哮喘病急性发作期。先以射干麻黄汤、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哮证。方中黄芪补益宗气,以麻黄宣散在表寒邪,法半夏、白芥子内散痰饮,射干、桑白皮、全栝楼、茯苓等清化痰热,苏子、杏仁、前胡、厚朴等降气平喘,当归补血行血,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二诊时外寒已解,哮证好转,痰饮轻微化热,以治肾不纳气之喘证为要,故以人参蛤蚧散为主方补益元气、补肾纳气以助宗气,鱼腥草、浙贝、知母化痰清热;三诊守方补益宗气,荡涤余邪。三诊后为缓解期,以人参蛤蚧散加黄芪合四君子汤补益宗气、清化痰热。如此治疗,井然有序,契合患者哮喘虚实夹杂病机,故获良效。

4 结语

方家选曰:经云百病皆生于气也,宗气亏虚失司呼吸是哮喘病形成的关键。故治疗哮喘可在补益宗气的基础上,运用宣发、肃降之药调理肺的气机,引导宗气的运行,同时运用化痰、清热或温阳、活血等祛邪之药排除痰热、寒饮、瘀血等阻碍宗气循行的障碍,使之周流于肺以及全身,哮喘可愈。

[1]陈吉全,于庆卫.张锡纯大气理论探讨[J].光明中医,2013,28(8):1545-1546.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的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2.

R256.12

A

1006-3250(2016) 02-0275-02

2015-04-22

南阳市科技局科学发展项目(2013GG034)

陈吉全(1972-),男,副教授,主治医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张锡纯宗气方家
方家山核电业绩登高的技术措施
中医之奇妙
鸡内金的故事
艾草
尝药尝出来的神医
探讨宗气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的实践意义
诗歌四首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
试述“宗气”与“肺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