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雕塑课程中陶塑教学的思考

2016-02-01 02:20刘大志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陶塑陶艺成型

刘大志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陶瓷雕塑课程中陶塑教学的思考

刘大志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16年3月6日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工匠精神是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时代呼唤着工匠精神的回归和当代艺术表现的重塑,也呼唤着艺术教育重新审视当代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陶塑艺术在石器时代便已产生,随着历史的推移,经历了秦、汉、唐的博大与盛繁,记录了我国各个时期艺术风尚的流变,为精神、为技艺,本应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得以延传和推广。本文以“陶瓷雕塑课程中陶塑教学的思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目前陶瓷雕塑教学进行阐释和分析,进而从理论教育和塑造实践两个方面来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陶塑教学提供新的方案和方法,推动艺术教育事也的发展。

陶瓷雕塑;陶塑;雕塑本体语言;造型空间;成形方法

一、现有陶瓷雕塑教学方法

(一)传统的陶瓷雕塑及教学模式

传统的陶瓷雕塑教学是以陶瓷为材料为核心,立体形态为体,结合陶艺、设计和现代雕塑的形式下进行写生和创作,由于陶瓷材料本身的固有特性,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注重设计性和工艺性而忽略了写实造型基本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减弱了对立体空间的认识及思考。

传统的陶瓷雕塑更注重成型、釉色、烧成等工艺和技术的特点,难以适应如今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的作业更加简单化,设计化,商品化,逐渐让学生失去了对艺术品的鉴赏力和对造型的塑造力,也带来了陶瓷雕塑作品艺术价值的流失。每年从毕业生的作品中反应出来的是审美疲劳、形式模仿、造型单调,靠机械式的拼凑、亦步亦趋的盲从,追随观念性艺术主流,从而作品只有主题,缺失雕塑的本体语言及生命力。

(二)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简单不明确

众多的理论学者认为陶瓷雕塑应当归于陶艺范畴,其审美特征、创作方法、造型方式不能偏离陶艺的属性。现在的陶瓷雕塑立足于材料,更多的是结合现代陶艺与抽象雕塑的探求,把材料作为主体述说陶瓷材料的特性,而不是注重雕塑本身的固有语言,使材料凌驾在雕塑本体语言之上,而不是把陶瓷作为一种雕塑材料进行创作。陶瓷雕塑的教学目的是对陶瓷的技法工艺的传承还是对雕塑创作中材料的运用,这是在教学中首先要确立的,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一是对材料的运用和掌控,二是作为雕塑造型的一种成型方式。首先,针对陶瓷材料为主的课程,应该开设陶瓷工艺、陶瓷成型方法、陶瓷烧成方法等相关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从泥釉的配置到最后烧成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对陶艺的完整学习过程;其次,以陶瓷为媒介,使其作为雕塑成型方式的一种,这样在教学中要侧重于雕塑基础能力的提高,在了解掌握陶瓷成型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形体的空间、动态、比例、律动,均衡性等雕塑要素在实践中合理的运用。

原有的教学模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陶瓷工艺认识肤浅,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由于陶瓷的釉料和工艺性的特点会掩盖雕塑造型能力的不足,更导致了学生造型能力的减弱。这种只有共性、忽略专业特性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对学生的培养能力淡化,体现不出学生自我专业水平的发展和能力的发挥。

二、陶瓷雕塑课程中陶塑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夯实基础,增强课程的专业性

要想改善陶瓷雕塑教学方式,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程的专业性是关键的措施之一,学校进行课程设置就要先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以充分挖掘学生有关陶瓷工艺的兴趣和造型能力的潜质,有目的、有顺序的安排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在一定时间内掌握陶瓷的工艺技术,实地授课,从最初的泥土釉料配置到最后的窑炉烧制,这一整体过程的掌控才是教学的首要目的,为日后的学习和专业应用奠定基础。

形体造型的学习是雕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是各个美术院校雕塑专业教学的重点,但就目前我国陶瓷雕塑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少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误区,认为釉料会掩饰造型的准确性,简单的形体更易于发挥陶瓷的材料特点。抽象化、简略化、设计化的作品更利于烧制成型,逐渐减少了写实造型能力的锻炼,仅仅注重工艺以及相关技术的运用足矣。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这种错误局面的改善需要认真的改革和优化教学中工艺和造型课程之间的排比关系让两者相互渗透,有序衔接,建立起从理论基础、工艺方法、成型方式、造型能力、表现技法等多方面、相互协调统一的完整教学体系,促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增加陶塑课程,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陶瓷表现方法

陶塑在陶瓷雕塑中有着特殊的制作方法,由于烧成温度不高,收缩度小、不一变形、易修复。由于陶塑的表面更不会受到釉料影响,更易于保留泥土的原有气息和塑造过程中的痕迹,塑造感更强,让质感和肌理能够完全显现。这种雕塑的成型方法早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被罗丹等艺术家广泛推崇和应用,而今,有这更多的国外艺术家以陶塑的方法创作作品,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已经把陶塑列入雕塑课程中,成为具象雕塑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陶塑基本有两种成型方法;一是直接成型,这种方法要从骨架选择制作到泥土配置使用,从泥土的掏空到外形的修补,必须做到全面而科学,以保证烧制后形体完整,不易发生扭曲变形;二是模具成形,这种方法是利用石膏做成活模,再以印坯方法组合成原有形状,其翻制过程比较复杂,优势在于可以多次复制,不怕破损。

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主要包括塑造的形体简单、造型的写实感不强,以及雕塑语言表达能力的匮乏,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重复、照抄,无创意和特性,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持续提高,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展开。教育思想在不断的改革,艺术教育也应该不断地产生深刻变化,陶瓷雕塑的教学方式也随之慢慢地变得更为成熟。

(三)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相促并进

陶瓷陶塑课程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是将工艺手法与艺术表现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在上要注重传统的工艺技术手段并结合当代的艺术思潮下的新星艺术表现形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工艺和艺术双方面都要不断思考、反复探索,让陶塑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意识、新思维、新观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其夯实的基础能力,拓展其思维进步的空间。

三、结论

社会时代在发展前进,科技水平在创新提高,先进的理念和科技逐步融入到造型艺术教学领域,我们要以全新的方法与模式改进教学策略和教育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的、提升课程品质、提高学生的塑造能力、的开阔视野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会给陶瓷雕塑注入新鲜的血液,重塑当代的同时不忘传统。

[1]邱耿钰.关于传统雕塑教学的一些想法[C].北京:2005首届国家陶艺教育年会论文集,2012.

[2]曹春生.论陶瓷雕塑专业教学改革[J].景德镇陶瓷,2002(12).

J314.8

A

猜你喜欢
陶塑陶艺成型
虎啸山林,傲骨嶙嶙
——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及内涵分析
热成型零件点焊对碰撞的影响
汉代陶塑审美特征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探讨
“疯狂”的陶艺
三向接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陶塑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微注射成型PP/ABS共混物相形态
浅析中国原始陶塑的艺术特征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