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2016-02-01 08:06黄伍奎刘登尧杨树法王海林王萍菊樊喜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龄粒子肺癌

黄伍奎 刘 墨 顾 朋 刘登尧 杨树法 王海林 王萍菊 樊喜文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诊疗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高龄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黄伍奎 刘 墨 顾 朋 刘登尧 杨树法 王海林 王萍菊 樊喜文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诊疗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单纯性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筛选出26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出目的病灶的剂量和布源方案,再用CT引导进行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术后2个月第一次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2个月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88.2%,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和肿瘤性发热改善明显,并发症以气胸和痰中带血为主。结论 CT引导下单纯性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肺癌;125I粒子;安全性

高龄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多伴有肺功能不全,合并心肾脑等基础疾病较多,对这类特殊群体传统治疗手段显得力不从心。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恶性肿瘤是肿瘤放疗的一种新方法〔1,2〕,具有适应证广、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为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姑息的治疗手段。本文探讨CT引导下单纯性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诊疗科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80~92(平均84.2)岁;中央型肺癌16例,周围型肺癌10例;病灶位于右肺者12例,左肺者9例,左右均有者5例;腺癌10例,鳞癌11例,其他病理类型5例;病灶2~8(平均3.8)cm,共计34个病灶。纳入标准:①肺肿物穿刺病理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②患者及其家属同意125I粒子植入治疗;③KPS评分>70分;④ 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⑤心肾脑功能无125I粒子植入禁忌证。

1.2 方法

1.2.1 手术相关 术前完成凝血功能、血常规、生化、免疫、血型、影像学、心电图等检查,禁食2 h。手术开始前先进性定位扫描,CT扫描条件为电压140 kV、电流120~150 mA、层厚及层间距为0.5 mm。125I粒子的处方剂量80 Gy,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做出术前计划,确定插植及布源方案。根据进针方向确定患者体位,CT定位扫描,先从肿瘤中心平面开始,间隔1 cm布植入针,深度为穿过肿瘤中心近边缘0.5 cm,CT再次扫描确定准确位置后,用植入枪平均每1 cm 肿瘤植入1颗125I粒子,逐层完成后CT扫描,输入TPS行剂量验证,如有粒子稀疏遗漏立即补种。术后观察有无气胸及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血气胸的量采取相应的处置办法。

1.2.2125I粒子 上海欣科公司生产的125I粒子,半衰期59.6 d,粒子长度4.5 cm,活度0.6 mCi, 射线能量27~35 keV,组织穿透距离1.7 cm。

1.2.3 疗效判定 术后2个月复查CT,与治疗前CT对比,明确各瘤体变化情况。

1.2.3.1 疗效评价 记录术前术后肿瘤的大小,按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判:①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影像上不再显示肿瘤或仅有条索影;②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两最大径乘积较治疗前减少≥50%;③ 无变化(NC):两最大径乘积较治疗前减少<50%或增大>25%,无新病灶出现;④ 进展(PD):两最大径乘积较治疗前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PR+NC)/病例数×100%。

1.2.3.2 临床症状缓解率 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肿瘤导致的临床症状:肺不张、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肿瘤性发热。

1.2.4 记录术后并发症 记录术后出现的气胸、血胸、咳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2.5 生存期随访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生存状态及死亡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125I粒子植入及验证情况 26例患者34个病灶中,每个病灶植入的粒子数目为15~50颗,29个病灶组织间插植植入的粒子数和TPS计算的粒子数目相同,5个病灶因椎体、肩胛骨、肋骨等骨质组织遮挡,植入的粒子数较TPS计算的数目少8颗。

2.2 疗效评价 术后2个月复查胸部CT检查,52.9%病灶获得了PR,总有效率为88.2%,CR 5个(14.7%),PR 18个(52.9%),NC 7个(20.6%),PD 4个(11.8%)。

2.3 临床症状 粒子植入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肺不长(10例vs 6例,χ2=1.444,P=0.229)、胸闷气短(14例vs 8例,χ2=2.836,P=0.092)、胸疼(6例vs 4例,χ2=0.495,P=0.482)均无明显改善,咳嗽咳痰(21例vs 12例,χ2=6.718,P=0.01)和肿瘤性发热(10例vs 3例,χ2=5.026,P=0.025)明显改善。

2.4 术后并发症 术后12例患者发生气胸,9例患者为少量气胸,未行特殊处理,3例患者肺组织压缩均在30%以上,3例通过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缓解;17例患者出现痰中带血,6例术后出现咳鲜血,经止血治疗后均好转。1例患者发生粒子脱落至胸膜腔。未见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肺部感染、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5 生存期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值21个月,随访率100%。从粒子治疗开始生存时间>1年20例、2年12例、3年2例;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4%、48%、20%。死亡原因为肿瘤广泛转移、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

3 讨 论

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植入近距离治疗肿瘤是指将125I密封籽源通过穿刺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的组织中,持续发射低能量的射线,持续照射肿瘤组织,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125I粒子半衰期59.6 d,通过持续释放低能量射线,对不同分裂周期的肿瘤细胞进行24 h不间断的照射,对肿瘤细胞有自我增敏作用,同时,低剂量照射可降低氧增强比值,增加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敏感性,从而增强125I粒子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3〕。由于125I粒子的射程仅1.7 cm,肿瘤组织的治疗剂量足够,而正常组织基本不受损伤,从而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减少放射性并发症的发生。传统外照射放疗属于经典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治疗也可控制局部病灶。实际上外照射放疗只能对肿瘤繁殖周期一部分时相细胞起作用,其他时相肿瘤仍很快恢复生长能力,直接影响外照射治疗疗效。外照射放疗无可避免会损伤放射路径上正常肺组织,正常肺接受30~50 Gy后,约有30%~90% 的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4〕,引起顽固性咳嗽、气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速患者死亡。通过提高局部放射剂量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对于外照射放疗而言,60 Gy左右的剂量不足以控制中等敏感的非小细胞肺癌,但是实际工作中也不可能再增加放射剂量。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植入近距离治疗属于内照射放射治疗,常用处方剂量为80~110 Gy,具有周围低剂量、靶区高剂量的独特优点,相比外照射放疗而言,有较好的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目前也有学者采用粒子联合化疗〔5〕、中药〔6〕治疗等手段来增加疗效,取得了一定成绩。

由于年龄原因,老年患者身体功能较年轻人差,大多数老年人合并慢阻肺、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肺癌确诊时,往往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或者不能耐受常规放疗。对于大于80岁的高龄群体,其机体脏器的基础功能受损、减弱,高龄患者的治疗有别于低龄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医院还专门成立了老年病房,很多高龄患者的特殊性疾病也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7,8〕。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入近距离治疗对老年性肺癌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轻,适合临床广泛应用〔9,10〕。本研究中,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入近距离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总有效率为88.2%,且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缓解,其中咳嗽咳痰和肿瘤性发热这两项临床症状术前术后有显著性改变,疗效确切,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改善了生存质量。本文中常见并发症为气胸和痰中带血,此两项并发症其实并非125I粒子并发症,而是术中穿刺损伤肺组织所致,在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得到改善,本研究中无死亡病例,总体上安全,副作用小。本研究中有11.8%的病例经过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植入近距离治疗后肿瘤仍进展。目前原因未明,可能和基因突变、病理类型、粒子分布等诸多因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组实验入组研究病例数较少,大部分数据属于观察性指标,证据强度欠佳,有待于大样本研究。

1 孙民峰,李维昌,贺光辉,等.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853-5.

2 Taschereau R,Ray R,PouIiot J.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enhancement of125I brachytherapy seed with characteristic X ray from its constitutive materials〔J〕.Med Phys,2002;29(7):1397-402.

3 肖 建,曹秀峰,于力克.放射性粒子近距离照射在支气管肺癌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1):2030-2.

4 陈世壮,方晓敏,刘 静,等.CT引导125I粒子植人治疗肺癌近期疗效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2(5):758-60.

5 崔 哲.吉西他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24-5.

6 张 琦,罗春娟,王明富.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BAI与黄芪多糖注射液在肺癌纵隔淋巴结4R组转移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483-5.

7 魏 艺,王 欢,胡元会.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白蛋白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7):583-6.

8 倪晓俊,刘 丰,潘朝庆.老老年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回顾〔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2):161-5.

9 张 耀,周冬梅,罗小东.CT引导下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16-7.

10 柯明耀,雍雅智,罗炳清,等.经皮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老年I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探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20(5):394-6.

〔2015-06-20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樊喜文(1975-),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研究。

黄伍奎(1982-),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肺癌及肝癌的介入治疗研究。

R734.2

A

1005-9202(2016)23-5884-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050

猜你喜欢
高龄粒子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