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民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经验

2016-02-01 17:36王坤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2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桂枝汤



刘爱民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经验

王坤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0)

【关键词】刘爱民;慢性荨麻疹;桂枝汤;临证经验

刘爱民教授探求杏林精微二十余年,长期从事皮肤性病学的教学、研究和诊治工作,医学理论渊博,临证经验丰富,擅长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各种疑难皮肤病,对多种皮肤科疾病独具卓识。尤其近年来致力于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药辨证诊治的研究,颇见成效。吾有幸读研究生于其门下,侍诊师侧,受益匪浅。兹将老师灵活运用桂枝汤化裁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慢性荨麻疹即中医学中的“瘾疹”“风疹块”,是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一般认为风团反复发作超过6周即可认定为慢性荨麻疹[1]。慢性荨麻疹大多是由急性荨麻疹迁延而来,是由自身免疫因素参与的复发性的皮肤病[2],其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可达数月、数年之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通过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剂药物甚至免疫抑制剂,短期效果明显,停药后易于复发。病情比较顽固的患者在尝试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往往选择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文献对慢性荨麻疹的诸多描述。《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阴有余,病皮痹而瘾疹。”《金匮要略》谓:“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春秋战国时期称风疹,汉代称瘾疹,隋唐代称风痹瘾疹、赤疹、白疹,元代称疫疙瘩,明代称白婆瘼,清代称风疹块、鬼饭疙瘩等。中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疹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脏腑功能失常,复受外邪,导致卫外不固,气血阴阳失调,邪气客于肌肤所致。刘爱民教授认为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患者的整体情况、体征、二便、舌象、脉象进行详细的辨证,从复杂的资料中找到主要矛盾,将其归类为某一证型,然后再选择适合的方药进行治疗,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刘爱民教授曾说过辨证是中医的灵魂,适合的方药是取效的保证。他善于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寥寥数味中药却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慢性荨麻疹的证型是多变的,单纯教科书上的证型往往不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近年来刘爱民教授致力于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证候规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将慢性荨麻疹分为风湿热蕴肤证、营卫不和证、血虚风恋证等,每个证型又包括不同的兼证[3]。如风湿热蕴肤证又兼有肺卫不固证、卫阳虚弱证等;营卫不和证又包括血虚证、气虚证等;血虚风恋证又包括卫阳不足证、肺卫不固证等。这样的辨证既准确又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对于临床工作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但临床中还是需要不忘辨证的精髓,切忌生搬硬套,要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方药。刘爱民教授认为禀赋不足、卫气不固、营卫失和是导致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原因之一,因此营卫不和证是慢性荨麻疹辨证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的证型,其兼证也比较多。刘爱民教授善于运用桂枝汤加减化裁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往往数剂中药即可解决患者的病痛折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营行脉中为阴,卫行脉外为阳,两者互根互用,相互协调,维持着阴阳的平衡。正所谓“阳在外者,阴之使也;阴在内者,阳之守也”。而一旦营卫不和,两者协调失衡,则阴阳失调,在外邪的作用下,导致腠理不密,邪郁于肌肤而病发瘾疹。刘爱民教授认为营卫功能的失常是可以通过天然中成药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调整过来的,从而使得营卫调和,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慢性荨麻疹单纯风热、风寒者比较少见,或仅见于某一段时间,绝大多数为虚实夹杂,临床证候多种多样,因此在治疗主证的基础上要重视兼证。营卫不和证的患者宜补气固卫,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标本同治之法。其侧重点在于一个“调”字。营卫调和则阴阳平衡,从而邪去正安。而作为张仲景群方之冠的桂枝汤有着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的功效[4],生动体现了调和之法,选择桂枝汤加减治疗营卫不和型的慢性荨麻疹往往可取得良效。桂枝汤的君药为桂枝,能够祛风散寒,温通经络,固护卫阳而发表解肌;臣药为芍药,功效为敛营养阴,与桂枝相合,温中有补,散中有收,使得卫阳固而营阴敛,表邪解而营卫调;生姜能够加强桂枝的发散之力,祛除表邪,又能够和胃止呕;大枣的功效为健脾生津,与生姜同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兼有佐使之功。方药虽仅五味,但组合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刘爱民教授认为桂枝汤有“阳中有阴,刚中有柔,攻中有补,发中有收”之效,临床运用甚广,实为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的首选用药。且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了桂枝汤具有抗炎、抗过敏、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对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5,6]。

刘爱民教授认为临床上营卫不和证型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证多见于青壮年,其风团反复发作,长期不愈。除了出现风团和瘙痒的症状外无明显的不适,舌象和脉象基本上正常。如兼气虚证者可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容易感冒,舌象为淡红舌或淡舌,薄白苔,脉象正常或者滑脉;兼血虚证者可见面色少华,失眠多梦,心悸,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舌淡白,苔薄白,脉虚弱或正常;兼阳虚证者风团多晚上发病,畏寒怕冷,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兼湿证者多见形体偏胖的患者,可有头身困重,口苦,便溏,舌质红,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滑;兼内热证者可见烦躁易怒,口干,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对于兼有气虚证的患者多在桂枝汤的基础上生黄芪、防风;兼血虚证者加炙黄芪、当归;兼阳虚证者加制附子、干姜;兼湿证者加川厚朴、黄柏;兼内热证者加栀子、黄芩。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运用桂枝汤灵活化裁,随症加减,方能够取得良效,切忌生搬硬套。

典型病案

患者,女,32岁,于2008年3月4日就诊。患者半年前不明原因躯干四肢出现风团,初色红,瘙痒剧烈,在当地诊所给予氯苯那敏、氯雷他定和泼尼松片口服治疗,服药3 d后风团消失,遂停药。2 d后风团又起,继续服上述药物,风团消失后随即停药。随后风团反复起,患者在诊所或当地医院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和)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达半年之久,服药风团不起,停药风团又出。现躯干四肢可见少许风团,色淡红,自诉夜晚风团较多,也较白天瘙痒剧烈,受冷后风团较多,受热减少或不出。患者平素经常感冒,纳差,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根据患者的整体症状辨证为营卫失和证兼卫阳虚弱。治宜温阳固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汤加减。一诊给予桂枝9 g,白芍15 g,防风12 g,制附子9 g(先下),白术9 g,生黄芪20 g,白鲜皮30 g,生姜3片,大枣5枚,炙甘草6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内服。一周后复诊风团明显减少,瘙痒减轻,有少许便溏。初诊方基础上加炒山药30 g,陈皮9 g,白鲜皮减为15 g,每日1剂,水煎服,连用7 d。药后风团基本未出,自诉怕冷症状减轻,口干,舌尖红,舌苔淡白,脉弱。守二诊方再用10 d。药用完后来电风团未起,嘱其锻炼身体,注意保暖,少吃寒凉食物及海鲜鱼虾。电话随访半年未见病发。

慢性荨麻疹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皮肤病,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有着起效快、作用迅速的效果,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且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刘爱民教授认为慢性荨麻疹疗程比较长,因此在严格辨证选方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要和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以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毕竟许多患者是对西药治疗无果而无奈选择中药治疗,所以迅速取得疗效以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保证。而疗效的取得来自于准确的辨证,要坚持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不拘泥于固定的证型和处方,灵活化裁,方是取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591-593.

[2]Ring J,Hein R,Gauger A.Deslora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J].Allegy,2001,56(65):28-32.

[3]刘爱民.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要点及治疗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1):39-41.

[4]许济群,王绵之.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128.

[5]霍海如,谭余庆,周爱香,等.桂枝汤有效部位B对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Ⅳ-cAMP、蛋白激酶A和C活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4):51.

[6]卢长安,富杭育,田甲丽,等.桂枝汤的药理学研究——六、对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1):2-6.

(收稿日期2015-06-08)

猜你喜欢
慢性荨麻疹桂枝汤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临床分析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桂枝汤的现代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