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颂歌”:数字动画再现汉画像视觉艺术的实践

2016-02-02 08:19
南都学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颂歌画像石视觉艺术

刘 洋

(南阳师范学院 软件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七夕颂歌”:数字动画再现汉画像视觉艺术的实践

刘洋

(南阳师范学院 软件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七夕颂歌”利用最新的数学动画技术对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话故事进行处理、艺术创造、再现,通过当前流行的数字媒体手段来扩大传播范围,再现汉画像石被历史尘封的面貌,使更多的人以便捷的方式认识和了解汉画像石这座巨大的文化瑰宝,从而为汉画像石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做出新的贡献。

“七夕颂歌”;汉画像;数字媒体;视觉艺术

“七夕颂歌”数字动画再现汉画像视觉艺术的实践,立足河南南阳地域文化特色,在充分搜集和查阅汉画像文献和图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考证、文献分析、实践尝试等途径作为汉画像石视觉艺术数字动画化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最终通过借助数字动画软件和数字媒体设备以数字化的形式来对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话故事“七夕颂歌”进行数字化处理、艺术创造、数字保存与展示等活动,通过网络等当前流行的数字媒体手段进行传播,使更多的人以便捷的方式认识和了解汉画像石这座巨大的文化瑰宝并从中汲取汉代灿烂的文化。“七夕颂歌”的数字动画化实践经历了以下创作过程。

一、“七夕颂歌”的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

“七夕颂歌”的故事主题来自汉画像研究学者提供的一段古文学诗词,初次接触许多成员都感觉晦涩难懂。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问题,在学者的指导下对古文学诗词进行改编形成文学剧本。接下来展开对神话故事文学剧本的讨论和学习,为了确保每个创作人员都透彻领悟故事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特点,团队寻找了大量的影视和图文资料,所有成员集中观看讨论。同时,根据文学剧本进行分镜头剧本的创作。依据故事的原创特点和要求,文字分镜头剧本采取了三幕进行创作,整个短片的制作也分为三幕进行。

二、“七夕颂歌”画面分镜头和设计稿的绘制

当“七夕颂歌”文字分镜头剧本确定后,分镜头的绘制也随之展开,由于多方面因素“七夕颂歌”分镜头也由三位成员分别绘制。分镜头是整个短片三幕故事发展的串联图,是按照文字分镜头转换成可视画面的第一步,其交代的只是镜头画面的运动方式、镜头中环境的概貌和范围(如汉代皇宫、天宫等)、人物的位移和景别、镜头视角的转换等,为了使每个成员能更好理解分镜头传递的信息,有的还需在旁边用文字标注该镜头需要的时间、人物对白、声音、特效,或者对某一个场景做出参考意见等,因此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动画设计稿。分镜头的风格也因设计者的不同而风格不同,这些就要求在进行导演阐述的时候,对分镜头没有标注出来的内容做出说明。在“七夕颂歌”的创作中分镜头设计者在动画制作前都会就每个镜头的特点要求做出设计阐述。

在分镜头确定之后,设计稿绘制人员会根据分镜头画面构图进一步细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绘制形成设计稿画面。例如在战斗场景的设计中,设计稿需标注出战车和士兵从镜头的哪里开始移动到哪里结束、黄帝乘坐的战车如何运动、黄帝的表情和站姿的设计、镜头的拍摄角度和景深范围、镜头如何运动、黄帝与前景和背景的关系、战斗时环境、镜头的画面大小(安全框)。在出现对白的镜头中,设计稿绘制要根据对白配音的长短设计角色动作的幅度和时间。在这一环节 “七夕颂歌”的配音有一部分是古诗词吟诵,由于客观原因限制导致后期配音时对白和角色动作在时间节奏匹配上出现了问题,在数字动画再现汉画像视觉艺术的后续实践中,制作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先期配音会提高制作的效率,而且可以使制作成员准确把握角色表演的节奏和动作幅度。

三、“七夕颂歌”角色造型和美术设定

设计稿完成并确定后,“七夕颂歌”主要人物角色造型和美术设定工作随之展开。在动画创作过程中,有时候人物和场景设定会在文字脚本确定后就立即展开,因此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七夕颂歌”的人物设定参考了汉代的审美风格和服饰特点,并结合汉画像石中西王母、汉武帝及其随仆等视觉造型特点进行设定,主要关注的是角色的造型、身材比例、服饰特点、各自的表情。通常设定工作需要由多年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而“七夕颂歌”团队主要成员为学生,基本没有设定经验。因此在“七夕颂歌”的设定中,个别角色在设计中造型不能确定的,一般需用文字标注其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然后由几位学生分头设计,团队讨论从中选取较为合适的作为定稿。由于创作形式采用的是二维动画手段,经过前期的大量尝试和研究,在技术上采用关键帧加软件补间的动画实现方式,角色的肢体表演动画用到了Flash动画软件的骨骼动画、补间动画功能和After Effects的父子链接控制角色肢体旋转功能。根据以上功能的尝试,角色需要按部位分别拆分绘制,并分图层保存各部位包含透明通道的文件如PNG等。

其中在角色设定技术模块,部分设定人员由于缺乏经验导致人物设定三视图、性格展示图、转面图不规范,表情设定基本没有,角色设定服饰或附属物体过于复杂,角色各部位没有按要求拆分保存等,致使后期制作人员在进行角色肢体动画时出现角色文件重复返工的情况。在角色设定风格模块出现了汉武帝王者风范不明显,黄帝和东方朔形象特点不突出,三者和一些配角在比例、服饰、色彩设定、面貌特点方面差异不够明显等特点。在以上实践中曾经出现的问题也是以在校生为创作主体的数字动画再现汉画像石视觉艺术实践中角色设计环节容易频繁出现的问题,需要着重处理。

四、“七夕颂歌”中的场景设定

“七夕颂歌”角色设定的同时,场景设定也在紧张的进行中。场景设定环节过程中对汉代的人文、经济政治、建筑风格等因素做了大量的知识储备,负责设定工作的成员收集了大量的汉画像拓印素材和影视中体现汉代建筑的素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速写练习。然后根据分镜头画面和导演在镜头调度、视点、视角等的意图,综合考量每个镜头的场景特点进行设定。在一些镜头中加入空镜头和建筑风景镜头来交代时空环境和舒缓视觉,如第一幕和第三幕的全景镜头场景设定时更多注重的是镜头整体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而非场景细节,在设定时更多注重的是场景的构图和人物的活动范围。场景的整体色彩氛围和纹饰设定为复古风格,线条造型参考南阳师范学院汉画馆已有的汉画像石拓印图案,技术部分还要充分考虑景物、人物、配饰等元件的分层关系,避免合成阶段出现返工,同时根据镜头的需要一些场景还画出了平面坐标图、立体鸟瞰图、建筑景物的细节结构分解图、重要的纹饰参考图等。为了让观众能有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七夕颂歌”的一些场景在构图上借鉴了汉画像石中的构图方式,在投壶场景设定时充分考虑到汉代投壶掷箭的氛围,远景设定也采用了山水画中的虚实处理,另外场景气氛的烘托也是设定需要关注的。

五、“七夕颂歌”中的原动画制作

当“七夕颂歌”角色和场景设定完成后,导演向每一位制作人员下发镜头卡,原动画制作人员根据镜头卡把场景和角色使用Flash和After Effects进行分层合成,然后导演将所有的分镜头根据前期确定的时间和运动方式进行合并配音,团队所有成员观看分镜头预览并讨论其中的问题,当分镜头预览确定后根据设计稿的要求将镜头中角色表演环节的关键帧绘制出来,这个阶段主要关注的是镜头的合理性、流畅性,动作的轨迹特征和运动幅度,因为原动画直接关系到整个“七夕颂歌”的叙事质量和视觉效果,故这个阶段对制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弥补团队成员的不足,主要角色的动作高年级能力强的成员进行完成,所有动作都输出为序列帧文件,便于后期调整。

六、“七夕颂歌”中的镜头合成与镜头特效

在本片后期剪辑阶段,由于在原动画制作阶段成员是按照导演下发的镜头卡进行制作的,因此“七夕颂歌”的故事情节被分化成一个个形似独立但实质关联紧密的镜头,最终所有成员提交的文件是一个个的镜头文件。剪辑合成由合成人员使用After Effects根据镜头卡将一个个独立的镜头按照情节发展的必然关系,使用一系列表现技法重新组合起来,这个阶段需要剪掉一些出错和多余的帧格。一些镜头中角色表演节奏过快或过慢将在时间轴上进行整体调整,如猴子拉车动作,整体节奏一开始过快,就是通过后期调整镜头的长短来控制其节奏,包括猴子运动过程中的重心变化也在后期进行调整过。汉舞画面,舞蹈动作就是在前期进行角色分层的基础上在后期使用After Effects的父子链接功能,模仿三维软件的骨骼功能进行动作调试的。在所有镜头合成之后就形成了一部完整的默片,这时候一些镜头根据需要会出现位置被挪动、分切再次使用等情况。镜头特效也在镜头剪辑阶段展开,云雾缭绕效果、镜头效果和超大的月亮镜头等都是由后期特效制作的。在合成的过程中还要遵循镜头的流畅性、时间、速度、节奏、观众的视觉规律等原则,对镜头之间的衔接做出处理。

七、“七夕颂歌”中的音效合成

最后就进入到了音效合成阶段,虽然数字动画再现汉画像视觉艺术实践主要关注在视觉处理上,但动画也是一门视听艺术,声音能在我们进行视觉体验时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听觉感受,有利于烘托环境气氛,增强我们的观感。“七夕颂歌”的音效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是后期配音,出现了上文所述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先期录音会更有帮助一些,如果条件不允许就采用先期自我尝试配音,后期请专业人士配音相结合的方式,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声音素材的版权问题。总之力求使画面在声音的作用下“看起来”更深入人心。

未来的汉画像视觉展现也将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和听觉,观众的触觉体验和心理感受也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在声效合成完成后,输出成片进入发布环节,至此实践部分告一段落。全片完成共运用了Photo Shop、Flash、After Effects、Paint等辅助软件,最终以动画成片形式作为研究成果来实现汉画像石“七夕颂歌”的数字动画展现。

[责任编辑:刘太祥]

2016-04-10

刘洋(1986—),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画艺术创作、裸眼立体影像等。

J045

A

1002-6320(2016)05-0021-02

猜你喜欢
颂歌画像石视觉艺术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乌江颂歌
壮乡颂歌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人生颂歌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