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意义

2016-02-02 10:55李荣珍
苏区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落脚点长征

李荣珍

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意义

李荣珍

提要:红军长征开始后,落脚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陕甘苏区以其多重优势条件最终成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为革命队伍休养生息、整合力量,实现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意义表现在:实现了党中央制定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完成了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基础。党中央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在起承转合的节点上推进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长征;陕甘苏区;落脚点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红军长征是重大的战略转移行动,红军长征的全过程始终围绕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落脚点问题。陕甘苏区最终成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为革命队伍休养生息、整合力量,实现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历史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毛泽东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给予陕甘苏区以高度评价,指出:“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7页。这个陕北指的就是陕甘苏区,既是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领导开展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从这个评价看,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党中央制定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

中国的抗战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迅速高涨。9月22日,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满洲事变的决议》,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抵抗日本的侵略,并开始组织东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旗帜鲜明的表明坚决抗日的立场。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提出红军在一定的条件下愿意和一切武装部队签订停战协议,共同抗日。中央红军长征之前,曾派出多支北上抗日先遣队探路,表达出战略转移的目的是北上抗日。由此看,从九一八事变到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一系列抗日主张,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对于推动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红军长征,正是党领导的以实现抗日为目标的重要行动。

1935年6月中旬,党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随即在两河口召开会议,提出领导和推进全国抗日救国的任务,再次重申了北上抗日的政治方针,并确立了以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会议作出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1935年6月28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16页。。“必须派出一个支队向洮河、夏河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于甘青新宁四省的广大地区有利的向东发展。”“大小金川流域在军事政治经济条件上均不利于大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但必须留下小部分力量,发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地区变为川陕甘苏区之一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1935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第516页。应该说,党中央对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抱有很大希望,极力主张向甘肃方向发展,就是想尽可能的到人烟稠密的地方,到接近抗日前线地区落脚,扩大整个西北地区为战略区域。

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一段时间内,党中央讨论的重点始终围绕创建川陕甘根据地来展开,而且提出了着重点在陕甘。1935年8月5日,在沙窝会议上,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指出:“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及二十九军在川陕甘三省的活跃,尤其是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在川西北的会合,造成了中国苏维埃运动在西北开展极大胜利的前途。”“创造川陕甘的苏区根据地,是放在一、四方面军前面的历史任务。”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决议提到了甘陕,指出:“红军到甘陕后则须更大的建立与加强当地地方党的工作。”*《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第527、528、538页。。在党的文献中,这应该是中央红军要到陕甘去的最早文字记载。为什么这时的中央文件会提到陕甘,提到在陕甘地区活动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九军呢?这与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党中央得到的新信息大有关系。红四方面军活动区域是在川陕革命根据地,与陕甘革命形势的发展有着相对紧密的联系,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印发的《红军战士读本》第2册第4课中就已经将陕甘边苏区列入《中国十大苏区》,课文写道:“中国现在有十大苏区:江西苏区(中央苏区)、湘鄂赣苏区、粤赣边苏区、赣东北苏区、闽浙苏区、鄂豫皖苏区、湘鄂西苏区、鄂豫陕苏区、陕甘边苏区、川陕苏区。”*四川大学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3页。另外,在红四方面军中,就有曾与陕甘边苏区有过密切联系的陕西人在工作,如张德生是在1933年陕西省委遭破坏后,由兰州转移到汉中,任中共汉中特委宣传部部长,1934年调到红四方面军中工作的,他对1933年前的陕甘边苏区是了解的。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德生曾向党中央汇报了陕甘边一带地理民情等情况。另一位是随中央红军长征的贾拓夫,1933年他代表陕西省委去中央苏区向党中央报告工作后留在中央苏区工作。长征途中,贾拓夫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白军工作部部长,“曾多次向毛主席详细汇报了陕甘党组织和红军以及陕甘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情况,这对中央确定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军起了很大的作用。”*习仲勋、马文瑞、汪锋、白如冰:《深切怀念贾拓夫同志》,《人民日报》1980年4月30日,第3版。因为这些陕甘因素的存在,所以中央文件中出现了红二十六军,但没有出现红二十七军,是因为对1934年后的陕甘边和陕北苏区还缺乏进一步的了解。在逐渐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党中央北上抗日,落脚陕甘的意图也渐渐明确。193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毛儿盖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指出:“要求我们的主力,迅速占取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流域(主要是洮河东岸)地区,并依据这个地区,向东进攻,以便取得陕甘之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继进发展之有力支柱与根据地。”“甘陕地区,不论目前与将来之发展上,都是有利的,而且依据我们现有的力量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些理由与考虑是:甲、在政治上,我们能够和二十五、二十六军及通南巴游击区取得配合,协同动作及汇合,并给在这个地区中开展着的游击运动以帮助、组织、领导,联系存在于陕甘边之苏区与游击区域,成为一片的苏区,这给我们可能在短时期中,迅速造成巩固的苏区根据地,这就能够迅速的形成在中国西北部以及全中国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心。”*《中央政治局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193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第543、544页。

在随后党中央和张国焘就北上和南下战略方针发生严重分歧后,9月10日,党中央发布了《共产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号召全党同志坚持执行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为实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政治方针而斗争。这时的党中央,不仅考虑到长征中红军的安危和生存,以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推动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的大问题、如何担负起和实现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党中央坚定不移的把北上抗日作为制定战略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要坚持北上抗日,要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就必须有稳固的落脚点,如果没有一个落脚点、一个稳定的革命根据地,这些考虑只能是考虑,很难有实现的可能。党中央此时更加关注落脚点问题,首先是继续坚持落脚川陕甘,虽然张国焘的南下行动给这个方针的实现制造了很大困扰,但在相当一个时段内,这一方针被常常提起。

9月12日,党中央在甘肃迭部县俄界举行政治局会议,在毛泽东作的《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报告中,提出“经过游击战争,打通国际的联系,整顿和休养兵力,扩大红军队伍,首先在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造一个根据地,将来向东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72页。虽然这里提出希望得到共产国际与苏联的支持来确定落脚点,但不能忽略其中提到的所经路线中的陕甘因素。峰回路转的是1935年9月20日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在哈达铺从大公报、晋阳日报、甘肃民国日报等报纸上,看到了登载陕甘苏区不断扩大和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不断取得胜利以及红二十五军即将与陕甘红军会合的重要消息,获得了“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已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红军五万余人,游击队、赤卫军和少先队二十余万人,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性”*高朗亭:《谢觉哉同志谈刘志丹》,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的新闻,于是毛泽东于9月22日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的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肖锋:《长征日记》(1935年9月22日),甘肃省军区编:《三军大会师》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9页。发现报纸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决定向陕甘根据地进发的叙述在许多红军干部战士的回忆中屡见不鲜,连少有引用的邱会作回忆录也有详细的描述。他回忆道:毛泽东看了一会儿陕西省通邮图说:我们在这里休整一下,就到那个人民要革命的陕北去“安家”!邱会作还回忆,下岷山后的这段时间,因为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大家的情绪非常低沉。但在哈达铺确定中央红军落脚点之后,行军路上的毛泽东却不时和大家聊天谈局势,鼓舞部队的士气,他激励大家说:我们红军这几年是下了两次山,第一次是下井冈山,这一次是下岷山。下井冈山时我们只有千把人,革命是低潮。但下井冈山不久,红军就发展到十几万人,还建立了中央苏区。这次下岷山,人比第一次多,又有久经锻炼的红军,我们还会发展起来的。我们到了陕北,先要扩大地盘,那里南边有关东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成霸业的地方,我们要坐北向南,即使不能占领关中平原腹地,也要占它一个边。

从哈达铺到榜罗镇,新的报纸不断发现,新的信息不断传来。于是,9月27日,具有决定历史意义的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召开了,会议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研究了红军落脚点问题,正式决定并宣布改变俄界会议关于到邻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决定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甘,去会合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巩固和发展陕甘革命根据地,把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榜罗镇会议是基于对陕甘根据地作出准确分析研判而作出的正确决定,这一决定是对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最终选择,为红军长征胜利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奠定了基础。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今吴旗县),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伟大长征。11月3日,由红十五军团和红一军团组成的新的红一方面军成立。尤为重要的是,党中央获知陕甘根据地正在进行错误肃反时,及时纠正肃反错误,将被关押的陕甘群众领袖刘志丹、习仲勋等一大批干部解救出来,消除了陕甘革命根据地面临的政治危机。随后,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红军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奠基礼。

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也正是日本侵华战争愈演愈烈,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的时候,党中央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就意味着陕甘革命根据地已站到中国革命的最前沿,长征红军到达了抗日的前沿阵地,实现了党中央制定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

二、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完成了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前期和中期,中国革命的重心是在南方地区,中国的苏维埃运动,在毛泽东创造的井冈山道路指引下,取得巨大成功,在全国各地建立的大大小小根据地有几十个之多,大多数是在南方。汹涌澎湃的苏维埃浪潮也引起国民党政府的高度恐慌,“围剿”与反“围剿”斗争一直在持续。但在红军长征以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和各地革命斗争的失败,党经过艰苦奋斗建立的南方根据地绝大部分丧失,党在国民党区域的组织基本被破坏,党和中国革命陷入严重的危急之中。

然而,就在南方革命逐渐趋于低潮之时,在西北的陕甘边界地区,苏维埃革命的星火渐成燎原之势,一方面这里交通阻隔、消息闭塞,国民党新老军阀的政权更替频繁,集中于权力争夺;另一方面这里地域偏远、地广人稀,国民党政府在这一地区的行政和军事控制力相对薄弱。陕甘共产党人巧妙利用当时陕甘边界地区敌人统治权力相对薄弱的政治环境,积蓄革命力量,发展根据地。尤其是1934年,国民党统治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围剿”中央红军、消极抗战和对美国等外交调和上,陕甘边红军则乘机打出一片新天地,于1934年11月7日在南梁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革命根据地进入大发展时期。1935年6月,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更广阔区域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新的高潮的兴起预示着陕甘地区已成为中国革命的新兴之地。当时全国影响很大的《大公报》和陕西、山西等地报纸纷纷报道,把陕甘革命高潮的讯息传播到全国,客观上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落脚的告示。

红军开始长征,说明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的南方敌强我弱,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革命根据地难以持久坚持,必须实现革命大本营由南向北转移。作为当年“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重心北移,构建新的战略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现蓬勃发展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中央领导集体给予陕甘苏区高度评价,1935年9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洛甫在《前进》报上发表了《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一文,情感热烈地写到:“反动派消灭苏维埃革命运动的一切企图都是徒然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是建筑在深刻的社会的、经济的与政治的矛盾之上的。反动统治无法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因而也无法消灭甚至防止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发展。”“让那些没有气节的机会主义者去悲叹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的低落,去歌颂反动统治的日益巩固吧。能够解决产生中国革命基本矛盾的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与它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我们将踢倒这些障碍物,肃清自己前进的道路,为创造川陕甘新苏区而斗争!”这是榜罗会议之后发表的文章,充分证明党中央将在发展中的陕甘革命根据地落脚,也证明,中国的苏维埃运动不是走向低落,而是走向新的高潮,高潮所在地就是陕甘根据地,同时进一步证明,苏维埃运动的中心也正在由南方转向北方,确切讲,是西北。

红军长征之时,也是国内民族矛盾上升,反日情绪日益高涨之时。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扩大,中华民族的危机也主要集中在北方,迫切需要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要从南方转向北方,革命的力量也要集中在北方,进一步担当起民族救亡的重任。党中央把陕甘根据地作为落脚点后,革命力量获得了新的更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迅速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创造了必要条件,从而使中国革命迈向抗日战争新时期,由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展而成的陕甘宁边区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指挥抗战的大后方和全国抗战进步力量的中心。

1936年12月,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他提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所犯的错误,认为在1931年至1934年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得土地革命战争受到了极端严重的损失,导致第五次反“围剿”中不能战胜敌人反而丧失了根据地削弱了红军的结果;1935年至1936年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破坏了党和红军的纪律,使一部分红军主力遭到了严重的损失。这两个错误先后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以及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红军中党员和指挥员、战斗员的觉悟下得以纠正。但毛泽东指出,正是因为当着敌人改变其军事原则使之适合于同红军作战的情况的时候,我们队伍中却出现了回到“老套”的人们。他们拒绝红军血战史的经验,轻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力量,轻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敌人采用的反动的新原则视若无睹。结果,是丧失了除了陕甘边区以外的一切革命根据地,使红军由三十万人降到几万人,使中国共产党由三十万党员降到了几万党员,而在国民党区域的党组织几乎全部丧失。总之,是受了一次极大的历史性的惩罚。*《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7页。从毛泽东这段振聋发聩的历史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共中央选择陕甘根据地作为落脚点,有其历史必然性。革命重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也是历史的必然。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的完成。

三、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基础

红军长征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党中央以根据地为立足点,开始实施重大战略部署。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我们要从关门主义中解放出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议着重讨论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问题,明确提出党在今后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首先要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为此,党中央战略部署的第一步是进行东征,1936年2月至5月的东征战役中,红军转战山西50余县,壮大红军队伍,使党的抗日主张传播到更广阔区域。5月,为继续扩大陕甘根据地,党中央决定发起西征战役。西征红军兵分两路向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区的三边、陇东、固原等地挺进,接连解放了陕西的定边、安边,甘肃的曲子、环县、庆阳(今庆城)、镇原,宁夏的盐池、同心、豫旺、固原等广大地区,陕甘根据地进而扩大为陕甘宁根据地。继而,迎来了红军长征史上的又一盛事: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实现大会师。三大红军主力在西北地区的集结,达到了党和红军的大团结,也使得革命力量积聚在靠近抗战前线的地方,有利于红军奔赴抗日最前方。红军三大主力凝聚起来的力量首先展现在1936年11月举行的山城堡战役中,全歼国民党胡宗南部78师232旅和234旅两个团,遏制了国民党对陕甘宁根据地的进攻。山城堡战役的胜利,挫败了蒋介石的进攻计划,巩固了陕甘宁根据地,对于增强红军内部团结,巩固与发展同东北军、西北军等部的统一战线,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要建立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要以陕甘宁根据地为基点,建立西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此,党中央在汲取陕甘革命根据地成功统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务实有效的统战工作。由于已有基础,对杨虎城西北军的抗日统战工作,很快取得显著成果,签订了西北军与红军互不侵犯的协议。1936年4月,红军与张学良东北军达成秘密停火协议。在红军西征中,继续对东北军开展广泛的抗日统战工作,使得两军对垒的前线,出现了共同高唱抗日爱国歌曲的景象。至1936年冬,西北地区已形成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联合抗日的局面。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中共中央则以民族命运和革命前途为重,采取和平解决的方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成为可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全民族共赴国难的局面迅速形成,陕甘宁根据地随之改称为陕甘宁边区。全面抗战开始后,毛泽东指出:“陕、甘是我们的唯一可靠后方”。*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0页。在1944年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还指出:“中共中央有边区这个稳固的落脚点,对抗战对中国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698页。毛泽东这段话充分说明,陕甘宁边区已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中心。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由此,陕甘宁根据地成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八路军主力部队从这里陆续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更多新的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更广阔的敌后战场。抗战时期,在全国建立的抗日根据地达19个,最亮眼的就是陕甘宁。习仲勋曾经指出:“它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是全国革命的指挥中心,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总后方。”陕甘宁边区,为中共中央提供以前不曾有过的相对稳定政治环境,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成熟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如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思想,其中就有陕甘边多区域作战战术的内容,“狡兔三窟”的实际运用使得敌人后方出现了更多的抗日游击根据地,神出鬼没的消灭更多的日本侵略军。毛泽东将这种多个根据地相互配合的方法用围棋中的术语“做眼”*《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27页。称之。同时,陕甘宁边区作为重要的后方保障基地,为发展边区经济,支援抗日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甘宁边区作为党中央13年的驻在地,为夺取抗战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重要基础。边区成功的局部执政经验饱含着陕甘根据地时期执政经验的基础。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写成《新民主主义论》,对建立新中国提出了一整套完备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这其中就有陕甘根据地所创造的实践经验。对此,毛泽东在小河中共中央扩大会上讲话中曾有这样的评价:“这个边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留下的唯一的一个区域,保存了几千干部。”*《在小河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47年7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1页。进而分析道,第一,有本地领导骨干;第二,有政治上可靠的军队;第三,人民是好的;第四,保留了土地革命时期老区的许多好的工作作风,有了这些条件,敌人是可以被战胜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中共中央以陕甘宁边区为大本营,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指挥着中国革命的全程,最终取得了全面性的辉煌胜利。

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有段名言:“只要共产党和红军本身是存在的,发展的,那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然也会是存在的,发展的。这就是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57页。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到达陕甘根据地,八路军出发奔赴抗日前线始自陕甘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胜利也与陕甘根据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切,再一次印证这样一个道理,落脚点在哪里,再前进的出发点和大本营就在哪里。正因为陕甘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这种巨大的起承转合作用,也就赋予了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李佳佳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Shanxi-Gansu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as a Foothold of Red Army Long March

Li Rongzhen

Abstract:After the long march of the red army began, the choice of a foothold became crucial. With its multiple advantages, Shanxi-Gansu Soviet Area eventually became the foothold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long march of the Red Army. It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habilitating revolutionary ranks, integrating their force, and achieving their new development. It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lies in implementing the North anti-Japanese strategy set up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ccomplishing the shift of the focu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rategy of the Anti 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chose Shanxi-Gansu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as the headquarters to lea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promoting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o victory in this introduction node.

Key words:the Long March; Shanxi-Gansu Soviet Area; foothold

DOI:10.16623/j.cnki.36-1341/c.2016.03.005

作者简介:李荣珍,女,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甘肃兰州730030)

猜你喜欢
落脚点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室内“跑酷”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念在工艺流程中的落脚点
建立以管理报告制度为落脚点的全面内控体系,将企业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路上与您同行
一路长征一路歌
马克思哲学是眷注于现实生活的哲学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