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滩头年画的传播对策

2016-02-02 14:03彭一邶
文史博览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传播

彭一邶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滩头年画的传播对策

彭一邶

[摘 要]在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滩头年画的发展概况简述,通过运用版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这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仔细对湖南邵阳隆回滩头年画的进行历史脉络、艺术特征的梳理,试图运用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以新媒体语言进行创意文化产业升级。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滩头年画;传播

文化艺术本身是一个具有想象力和竞争力的行业,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在想象力的引导下将具有优势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具有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通过高科技手段和网络科技的引导在广告、建筑、文物与艺术市场、工艺品、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出版、电视媒体等各行业广泛传播,通过区域优势集群发展产业链生产,培养打造知名文化品牌,逐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传播趋势,因地制宜地将传统产业向新型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的完美过渡。

一、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滩头年画的发展概况

1、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德国著名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特在1912年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源于英国,自英国产业革命后对于那些能用科技和文化、创意改造企业发展的,能以此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统称为创意产业。而创意产业本身就是文化产业上孵化的一份子,对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将传统的文化产业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创意产业的产品价值和服务锻造,提升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产业的集群概念,能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拓展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创造,满足不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交流和科技创新。湖南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上海和北京的创意文化产业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细致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指出了湖南发展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主攻方向,提出建立产业园区的想法,制定湖南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要以创新、创意为基本点,涵盖传统文化立足传统资源的根本,辐射周边城市的消费和产权结合特点,宏观地调控经济和创造巨大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区分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本身就一脉相承。创意产业基于文化产业基础上延伸扩展,泛指创意产业本身的技术支持与科技支持,通过创意的思维创造经济的增长。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文化产业的核心力量来实现,无论是通过国家主体,还是区域经济的优势,文化创产业的立足点都必须落在产业集权的战略目标上。随着政府制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和出台的相应措施而改变,其文化产业的模式及文化创业产业的具体发展方向也随之改变。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必须由文化产业来支撑。文化产业的基石是政府的职能战略指导,在全局性的规划和长远的区域发展优势看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必须是在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对于科技和文化的区域结合上,创意产业的升级模式是创意产业园在实际生产和实践中的理性安排,依托政策和制度的准则,立足文化产业的高度来指导经济杠杆的平衡。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依存情况来看,都是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来看待问题,注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优势,依存周边环境发展创意产业,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十二五”时期发展重点,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把我省文化创意产业锻造成战略型新兴产业。

3、滩头年画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态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一直是各学科研究的重要命题。伴随时代进步,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文化与新媒体传播的紧密结合,借助技术的多样性,弥补了传统文化在传播上的缺陷。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在广告、媒体、设计领域的各种传播形态,借助和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在视觉上和文化上的电子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形态。湖南隆回滩头年画属于国家非物质保护文化遗产,传统滩头年画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借助文化传播的手段,口口相传至今。对于滩头年画的文化调研,深入挖掘其历史脉络和艺术特征、年画故事、制作工艺进行分析整合,找寻其核心价值和重要工艺特征,借助新媒体手段,探求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迈进。滩头地处湖南邵阳隆回,其年画产地集聚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年画故事的脚本也是世代相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命题,而作为传统文化的滩头年画,也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传承与发展。从传统年画制作工艺的设计向数字化、信息化的迈进是文化创意产业传播传统的新趋势,以抽取滩头年画的故事、信息、颜色、工艺,通过动画设计、数字媒体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借助新型的传播方式和视觉特征再现滩头年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艺术特征。

二、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滩头年画传播

1、版式设计

西方传播学家将人类的传播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口口相传便是其中一个时代。中国的大部分传统民间艺术便是口口相传而进行传播的,作为区域文化的传播途径,传统的版画形式的套色印刷术形成了今日滩头年画的特殊艺术形式。滩头年画与版式设计的结合也就是从版画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套色的几套古板的印刷方式,在雕版的传统一刷工艺上提升传承,将所提取的套色方式和版式构成的艺术元素与版式设计的设计元素相结合,广泛传播与应用在各个领域。根据滩头年画的主题故事和基本构成形式运用到版式设计的设计主题和视觉需求上去,在预先设定好的有限的版面内,运用滩头年画造型的夸张风格元素和构成的形式排列,根据特定的民间故事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将文字、图形及色彩等视觉传达信息要素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组合排列的设计行为与过程,将民间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通过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一种具有艺术特质的视觉传播方式。

2、视觉传达设计

滩头年画与传统绘画的不同在于它源自民间,经过民间艺术家的口口相传,受地域文化特质的影响,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滩头年画故事和图形表现的艺术里,通过平面化的、抽象画的表现形式,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上的奇特、生动,与现代艺术元素的创意结合,将木板年画的艺术特征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点、线、面相结合,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滩头年画中构图和人物的变化,色彩的年画特质,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意表现的灵动结合,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通过传统年画的艺术特征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艺术表现,从构图到色彩,从形式到设计,都结合得完美无缺。滩头年画所有的构图形式接入视觉传达设计,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构图启示和新的思维,而设计的本身就是靠以借鉴滩头年画本身的艺术形式为传播民间文化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图形的变形、重组、分割、糅合构成新的设计元素,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语言,将传统的民间艺术滩头年画的精髓渗透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方面面,拓宽设计思路,转换对于传统艺术传播新思路,使得艺术的手法多元化。

3、动画设计

滩头年画的历史脉络经由动画设计的方式来呈现,将人物的造型通过动画设计的人物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进行传播,使静态的人物、场景在二维、三维中连贯的运动,同时为这个动画提供艺术的诙谐性,赋予动画的人物性格和艺术特点。传统滩头年画是平面的及二维的表现人物及情节的表现,但通过动画设计的新型艺术形式的改进,转换成三维或者思维的动态表现形式,将滩头年画的人文历史通过动态及声音、故事语言来呈现。动画设计主要是将滩头年画的视觉语言进行再设计,将提取出来的视觉要素运用到三维动画中,在故事版的基础上,确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状,完成场景环境和背景图的制作,在对人物造型的定位上,考虑了民间传统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对于角色情感和声音的设计,都在动作造型上与后期音乐的搭配进行了衔接,为滩头年画的传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三、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滩头年画创意产业升级

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重要原因是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的发展,在湖南区域文化背景下的滩头年画创意产业的升级也面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突出数字软件技术对滩头年画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文化创意产品附加值,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第二,打造湖湘文化品牌。融合湖湘文化元素,继续保持滩头年画的传承及创新精神,在数字影视、数字图书、网络出版、动漫原创及衍生产品、网络游戏等方面,不断推出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第三,培育滩头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园。立足湖南滩头年画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产业,着力提高创意设计业对二、三产业的关联度、渗透度和融合度,重点支持创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支持传媒实现有线网络跨区域发展,支持滩头年画向动漫工业园区的集群化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大量的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促使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和更新,这有必要让我们思考传统文化产业的出处,是借助新型媒体手段进行产业升级,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迈进,这是当下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上,还是要借助新的媒体手段,将传统文化立足于创新的基础上,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打造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新模式,涵盖广告、建筑、文物与艺术市场、工艺品、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出版、电视媒体等各领域。因此,在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研究滩头年画,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永忠.创意产业经济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2]宋冬英.创意产业研究综述[M].重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

[3]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成葆德.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5]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6]苏敏华.构建福建文化产业群:从理论到现实[J].中国文化报,2007.

[7]文福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8 .

[8]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

[9]魏鹏举.反思文化创意产业冲动[J].人民论坛,2007.

[10]何滢、段辉.滩头年画的传播特点[J].文艺研究.2010.

(责任编辑:良士)

[作者简介]彭一邶,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205)。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1-0017-03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滩头年画的传播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BZZ185)项目。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传播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