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体态律动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2016-02-02 16:28秦亚洁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节奏听力

秦亚洁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陇南 742500)



如何以体态律动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秦亚洁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陇南 742500)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节奏美是音乐生命力的体现。一切音乐都围绕着节奏而展开的,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奏起到了增强音乐感染力、塑造音乐形象、提升音乐魅力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教育中,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即是基础,也是基底,学生对节奏感的掌握程度,直接关乎着音乐教育的成败。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中的一个中心教育课程。是指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听音乐时的一些主观反映来配合动作进行教学。体态律动是人的感官自然地表达的一个“感性教学”,有助于传染音乐气氛,增强学生对节奏感的记忆。

【关键词】节奏;兴趣;听力;语言;体态律动

体态教学重在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动起来。在体态律动中,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一、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

在传统的音乐节奏教学中,老师常常以单纯的说教或拍手、划拍作为亘古不变的教学“法宝”,这种枯燥的节奏教学方式湮没了节奏的律动性,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即使他们是一边跟着老师打节拍一边念节奏,表现出来的也只是一种应付式的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换一种方法,改用个体体态律动或者集体体态律动,让学生们充分的动起来,全身心的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中,将会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枯燥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体态律动的方式上,可以结合音乐律动,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节奏进行律动:

(1)结合音乐律动。比如在《青蛙合唱》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教室里散开,当他弹奏二分音符的节奏时,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青蛙游泳的动作,当老师切换到八分音符的节奏时,学生又转变成模仿小狗的游泳动作。当音乐弹奏到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不同节奏的音符时,学生的动作也随之发生改变。这种全班学生一起参与的模仿性体态律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一改以往枯燥的课堂气氛,带着新鲜和好奇的心情积极参与,也可以使他们对节奏的变化有着切身体会的掌握,增加他们对节奏的记忆力,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2)结合生活中的节奏进行律动。现实生活中,节奏无处不在。教师可以通过提醒学生多多观察生活,通过模仿一些生活中的声音来增加他们的节奏感。

比如,在模仿动物的声音上,可以模仿小鸡边走变叫的节奏,并随着节奏摇摆身体:

X X | X X

唧 唧 唧 唧

在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上,可以通过学生们站一个长队前后推进的姿势,来模仿火车长鸣:

X X X X X X X X|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声音的模仿,在进行节奏型练习的基础上,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二、体态律动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在音乐教育中,运用体态律动来进行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改变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增加学生们对音乐的喜爱程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扩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同时,对增强学生节奏感和情绪表达上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节奏感作为衡量音乐是否完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被比作是音乐的精髓,对节奏的把控即是对音乐整体性的掌握程度。可见,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体态律动这一新鲜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全民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寓教于乐,让他们在欢快、活泼的气氛中感受节奏的鲜明对比,掌握节奏的快慢变化,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他们在节奏变化中注重情绪表达的音乐表演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两个音乐片段来测试体态律动给教学带来的意义:一个音乐片段是节奏比较明朗欢快的、另一个片段是节奏比较缓慢低沉的。在体态律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当进行节奏欢快的音乐律动时,学生的动作幅度是整体变化随节奏的变化而变化的,动作幅度是比较大的,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是兴高采烈的;而在进行节奏低沉的歌曲时,他们的律动幅度会变得很小,相应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也是偏向沉默。由此可见,体态律动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还可以让他们在增强节奏感的过程中感受节奏带来的情绪变化,这一转变,是传统教学方式上,靠说教无法达到的教学成果。

通过体态律动的教学我们从中受到启迪:通过体态律动可以明显的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并且,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他们会下意识的去注重情绪的表达。节奏感的训练并不是一门单一的训练,节奏在音乐里穿针引线,带动了音乐作品的情景再现,传递了音乐作品的情感需求。通过体态律动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即是增强音乐的艺术感,它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音乐之美在于节奏之美。音乐教育中,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即是增强音乐的艺术感。音乐作为一门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艺术语言,它源于劳动生活,它的节奏、旋律、歌词、和声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节奏感的训练中,我们不能把节奏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用艺术的光环去笼罩它,而是应该将它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在日常中接近它,听到它,在语言上表达它,传递它,在动作上去诠释它,理解它。只有经过与自身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在听力、语言、动作上去理解节奏,掌握节奏,节奏才会从音乐的专业名词中解脱出来,变成感性的节奏感,利用这种节奏感,学生将会更好的去理解音乐作品,最终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维多克·夜里山大菲尔兹.嗓音遗训[M].2005.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1996.

[3]威廉·文纳.歌唱——机理与技巧[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4]薛良.歌唱的方法[M].中国文联出版社.1983.

[5]冯葆富,介忠政.歌唱医学基础[M].上海科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秦亚洁(1976—),女,甘肃省庆阳市人,毕业院校西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节奏听力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YOUNG·节奏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