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分析

2016-02-03 23:48张培叶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挪威中国

张培叶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国和挪威两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说明了两国的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组织,比较分析了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最后探讨了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19-02

中国和挪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均是从20世纪80代开始提出,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正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和挪威的高等教育就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含义

“质量保障”一词源于英文(Quality Assurance),“高等教育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西方高等教育学者提出,并随之被广泛地应用。1995年,我国陈玉琨教授首次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建议,并且陈教授在随后出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一书中,深入分析和仔细研究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故在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指与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审计和评估和其他手段,以保障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实现预定目标,以便用户能满意这个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二、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有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各高校审定各级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是否具备授予单位条件,规定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并且对新增专业进行检查、评估等。1999年高校扩招后,教育部发布了大量关于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收集和统计工作的有关文件,以及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评价工作。2007年国家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包括设置院系专业和调整专业结构、建设课程和教材、改革创新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制定等。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来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在质量保障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有:(1)负责设置院系、审议院系的专业设置和检测办学条件等;(2)负责本科教学评估和培训工作;(3)负责评估研究生和博士教育;(4)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评估,评估特殊专业和制定专业认证;(5)制定和实施质量工程建设、评估国家教学成果和收集教学状态数据等。

三、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0世纪90年代前,挪威并没有正规体系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组织,直到1998年“网络挪威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网络挪威委员会在3年内已经完成了关于4所大学评价的总体评价、评价教师培训项目、国家的战略重点领域学科评估、评估硕士学位项目、私立学校和国家大学项目批准的评估。但是网络挪威理事会只是一个承担多项任务的教育部咨询机构,对于系统地组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并不是最佳的机构。2002年,挪威议会批准成立“挪威教育质量保障局(NOKUT)”。

挪威教育质量保障局是一个独立的政府部门,其独立性受《大学与学院法》的保护,其运作、评价和决定均不受挪威教育与研究部或其他任何部门干涉,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质量保障体系、院校、课程进行评估认证来监督及提高挪威高等教育质量。挪威教育质量保障局的主要职责有:(1)评价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保证体系;(2)认证私立高等教育机构;(3)监督和评估认证机构;(4)认证超出了学术评审的范围的项目;(5)国外高等教育的学历认证。

四、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特点的差异性分析

1.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机构及职能不同。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各社会中介机构、专家委员会和高校在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下协同参与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政府教育部门直接参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例如相关法律的制定、质量评估机制的章程等等。挪威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是由教育质量保障处来进行,教育质量保障处是由一个国王任命的委员会领导,委托独立的中间机构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评估,政府不能直接参与质量评估活动,故是由教育质量保障处可以独立自由地进行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由此看出,两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2.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程序不同。两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程序是固定的。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基本流程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主导高校的日常监控,首先是高校的自我评估,其次是专家委员会的评估,然后是对评估结果进行审议,最后是评审结论的公布。

挪威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也是由教育质量保障局发起,政府的教育和研究部不能干涉教育质量保障局的运作。挪威首先通过建立国家高等教育数据库,目的是为政府和高校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情报,主要用于高校的日常监控工作,其次是由教育质量保障局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估的工作,评估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都是公开的,再次是审议评估结果,最后是评审结果的公布。

3.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质量评估结果的处理不同。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活动是在政府的领导下展开的,具有很强的行政性和权威性,以此各高等学校非常重视行政的评价、政府和官员的意见,而不认可非政府的高等教育评价。政府是质量管理的唯一主体,对于评估结果具有最高的决定权。

挪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有很强的独立性,不受教育与研究部和院校影响,能够就评价及认证工作做出自主的判断。对于评估结果,教育与研究部成立申诉委员会,如果高校和个人对于评估或者认证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申诉。但是高校在进行申诉时,不能对质量评估或者认证方面的专家提起诉讼,只能针对质量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提起申诉,比如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在处理申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针对个人而言,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有关其在国外所受教育的承认不赞同而进行申诉时需提供充分的理由。

五、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发展多元质量保障主体,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对于质量保障工作非常积极地参与,对于政府的质量评估结果非常重视,而忽略对于非政府的质量评估。政府并不是唯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主体,高校和社会也是利益主体,但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完全没有调动学校和社会的热情,而完全是由政府教育部门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法律,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框架也是由政府规定,学校和社会更多地是作为参与者,而不是制定者。

明确高校作为质量保障的直接负责人,高校应重视自我质量保障,逐渐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重视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估;高校在以国家的基本教育质量标准为参照,设置不同分类的质量标准体系,使用不同政策指导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重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第二,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日常数据监控和管理,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我国有成百上千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质量保证活动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其中,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构建政府、高校和社会相联系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日常数据监控,定期采集高校状态信息,并统计和分析数据,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利用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并提供意见,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第三,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一方面评估机构的工作需要确保独立性。评估的结果不能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或者社会中介机构的干涉,也就是评估工作必须是公正和客观的。另一方面需确保评估机构专家组成的广泛性。评估专家不能有来自被评估高校的教授参与,且评估专家可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参加,对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也可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参与评估。增加评估工作的公开性,让公众能够了解到高校的实际办学情况。最后应该建立评估申诉制度,即评估结果不能一刀切,如果高校或者个人对于评估结果不认可,应该被允许提起申诉,特别是高校或者个人认为认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故需提供申辩的机会。

第四,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革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不断展开,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各主体都积极地参与其中,这对于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仅仅是国内多元主体领导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不够的,需要各主体之间更多的经常性的交流、合作,加强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维护、高等教育主体之间的工作交流和信息数据共享,健康稳定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国际高校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国际高校间相互认证学历、承认彼此的高等教育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重点,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达到国际化的标准。由国际大学协会(IAU)、加拿大大学和学院协会(AUCC)、美国教育理事会(ACE)、高等教育审批/鉴定理事会(CHEA)共同起草的《共享质量的跨国界高等教育》,目的为了促进和保障跨国高等教育质量,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建立国际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玉琨,代蕊华,杨晓江,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谭敏,王志丰.波伦亚进程下的挪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6,(4).

猜你喜欢
挪威中国
挪威
挪威睡眠学会
来自挪威的冰鲜美味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玩懂3G
挪威“帮助”法、印、以成为核国家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