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陕北民歌的历史进程和风格解说

2016-02-03 08:37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历史进程原生态

杨 敏(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原生态陕北民歌的历史进程和风格解说

杨 敏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原生态的陕北民歌是我国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经历了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也没有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替而逐渐湮没,而是经历了沧海桑田却依旧那么灿烂夺目。它的歌唱形式和方式富有内涵、独具风格,不断地散发着无限的魅力和诱惑,不断地吸引着人们去进行研究和传承。

【关键词】原生态,陕北民歌,历史进程,风格解说

一、原生态陕北民歌的内涵、意义

原生态陕北民歌,顾名思义,它有一定的空间地理限制,且是没有被其它元素所融合的,是陕北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它的组成部分有三类:号子(一般为劳动号子),如《大小老婆》;山歌(也称为信天游),如《兰花花》;小调,如《三十四匹马队两杆号》。号子又分为搬运、工程、农事、船渔和作坊五种。山歌又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小调又分为一般小调、丝丝小调、社火小调、风俗小调四种。原生态陕北民歌有自己的形成体制和风格特色,是自成一家又各具内容的汉族民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陕北人民的喜怒哀乐、民土风情。原生态陕北民歌的内容和歌唱形式会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原生态陕北民歌,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内涵。

二、原生态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历程

原生态的陕北民歌兴起与榆林、延安一带的山谷沟渠、乡间林落,并随着繁衍不绝的陕北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情感抒发,用他们与牛羊沟通的嗓子原生态地发出村野的声音、邻里弄巷的歌曲。陕北民歌最初的兴起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汉族人民的巫歌和祭祀歌曲。陕北民歌和春节“闹红火”习俗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中有祭祀秧歌的舞蹈,这一出土的文物也说明了民歌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得到兴盛的发展。民歌相对于其它的艺术形式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陕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陕北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以及陕北地区纯朴的风土人情,例如《脚夫调》是山歌中比较能反映陕北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他们用一种豪放粗犷的音调表达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喜怒哀乐。1935年红军长征过程中,陕北地区成了红军的三大会师目的地,也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指挥中心。因而,陕北民歌受到了红色革命的影响,它的内容转变为与中共革命军相呼应的形式,并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不同的使命。在这期间出现了《东方红》《翻身道情》《黄河船夫曲》《五哥放羊》等传唱不衰的民歌中的名歌。建国后,受中央的政策和安排,陕北民歌有了自己的合唱团和演唱队伍,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的团体,并在全国各地进行文艺汇演和下乡演唱。然而,在文革十年里,陕北民歌成了禁止演唱的歌曲,到改革开放以后,陕北民歌才逐渐地开始进行演唱。在2008年6月份,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原生态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特色

(一)陕北民歌分类及其风格特色

1. 号子

号子又称为劳动号子或劳动哨子,它随着陕北人民的日常劳作而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民歌内容形式。它的特点是歌曲与劳动相结合,并随着劳动而不断地得到发展,还有吆喝、呐喊的特点。它一般可以分为搬运、工程、农事、船渔和作坊五种。例如《船夫曲》就反映了船夫打鱼的日常劳作方式。

2.山歌

山歌即信天游,又称顺天游,是陕北黄土高原的重要代表特色,它的歌词一般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的句子格式的上下句结构。信天游具有抒情的特色,在唱法上豪迈粗犷、不拘一格,例如《二十里明沙二十里川》,除此之外,信天游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例如,《兰花花》: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订,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望西照,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地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里揣上糕,拼上性命我往哥哥家里跑。

我见到我的情哥哥有说不完的话,咱们俩死活呦长在一搭。

3.小调

小调具有规整、细腻、温婉的特色,它分为一般小调,如《打百沟岔》;丝丝小调,如《放风筝》;社火小调,如《月儿弯弯照高楼》;风俗小调,如《唱老天》。

(二)唱法风格特色

1.直音唱法

直音唱法是一种比较自由的陕北民歌唱法,它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小,随着歌唱者的心情有感而发,有着直爽畅快的特点。例如《小寡妇上坟》一曲,就带着一种自由、直畅的特色。

2.嗓音唱法

嗓音唱法是根据嗓音特色来进行区分,有真嗓子完全真唱,例如《天心顺》;真唱与假唱结合,例如《赶牲灵》;以假声为主的唱法,例如《兰花花》;在不同的音调中采用不同的嗓音,例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3.语气唱法

语气唱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滑音程度来进行歌唱,它分为大滑音和小滑音,大滑音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例如《说下个日子让你走》;小滑音是下行滑色,例如《你看见哥哥哪达儿亲》。

4.颤音唱法

颤音唱法是一种富于激情的唱法,有着表达歌唱者思想感情的特色,例如《赶牲灵》。

5.断腔唱法

断腔唱法吐词清晰,歌唱语速较慢,唱法比较实在、易懂、真切,例如《光棍儿哭妻》。

四、总结

原生态陕北民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恒古的长河中盛唱不衰。陕北民歌有着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独具的风格特色是它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充实。

参考文献

[1]张馨月.浅谈陕北民歌的历史起源与特点[J].当代音乐,2005(17).

[2]张红霞.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的比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1.

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JK1647)。

猜你喜欢
历史进程原生态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葵”“菘”饮食地位互换及语义嬗变的原因与历史进程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立法的历史进程
作文呼唤“原生态”
永远的东坡——苏轼研究历史进程描述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