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友、孙邦金等《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一书专题研讨

2016-02-03 19:23
哲学分析 2016年5期
关键词:戴震专题研讨现代性

吴根友、孙邦金等《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一书专题研讨

编者按:围绕《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一书的主题,王国良、黄燕强、胡栋材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该书的主题与学术创新之处,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与可以继续深化之处。就该书的创新之处,大家都注意到了“道论”之说与“人文实证主义”的新观点,并一致肯定该书的这些说法,既继承了前人的观点,又推进了清代学术与思想的研究。本组文章对该书从学术与思想方面深化“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及现代性萌芽的论述,亦持基本的肯定态度。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与现代性的萌芽,不仅表现在对传统专制政治的批判,以及带有现代人道主义气息的新文艺思潮诸方面,也表现在学术研究的方式与方法层面。这一点,是以往学界较少触及的地方。本组文章也指出了该书在“气论”论述方面,以及在写作的连贯性方面的不足,有些问题的论述刚刚开始就戛然而止,有待后人进一步深化。

要而言之,《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一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进了明清学术、思想的研究,其中的研究方法,如重视对前人的学术成果作系统总结、批判,然后提出自己新观点,以及有些说法,如人文实证主义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等,为后来的明清学术,特别是清代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猜你喜欢
戴震专题研讨现代性
与党旗合影
《伦理学研究》编辑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结尾的深意、写法的突破与文化的追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故事新编》专题研讨(下)
对照“故事” 梳理“新编”——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故事新编》专题研讨(上)
浅空间的现代性
专题研讨嘉宾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独寻真知启后人:戴震后裔的学术使命
朱熹不一定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