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

2016-02-03 23:00YangYan
山西档案 2016年4期
关键词:资源信息化心理

文/杨 艳 Yang Yan

浅谈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

文/杨 艳 Yang Ya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ormationalizing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rchives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档案资源整合、信息技术利用与档案管理方式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快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力度,进而构建起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心理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技术

一、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情感、学习、生理、心理、精神和自身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90后”大学生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弱、挫折抗压能力差、情感起伏波动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各种心理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增加。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大学生中有约1/4 的人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2]面对着各种极端心理危机频频引发的校园惨案,2004 年教育部就曾发文要求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这里讲的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指“把心理测验的各项指标数据和评定结果整理成档案形式,记录个体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用于评定、预测、和监控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和个体心理行为的文件资料。”[3]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信息化,就不能仅靠传统的纸质文档管理与单机信息化管理,而必须把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科学性、网络化与安全性、智能化与共享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坚持数字化与科学性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档案要在心理危机处理过程中真正地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系统性的心理测评量表、客观性的心理数据资料与完整性的心理信息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心理档案信息的科学性。可见,只有把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性与数字化两者相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揭示出大学生心理变化过程的规律,进而提高心理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坚持网络化与安全性相统一

近年来兴起的云计算,可以更好地实现IT资源的动态分配、灵活调度、跨域共享,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互联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与虚拟化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面对着互联网络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既要积极利用各项现代信息技术,又要努力防范各种风险与危机。

(三)坚持智能化与共享性相融合

为了逐步实现各类心理档案信息资源的“类聚”,把单一的小群体数据集合转向成为一种集合全过程全时段心理状态描述的数据资源,使利用者通过智能化检索就能获得快速、高效、准确、系统的信息资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模式和利用方式。通过大力构建智能化的心理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就能为用户最大限度地提供来自Internet网上的大量共享信息资源,从而才能有效地杜绝与防范各种心理档案信息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关联相互隔离的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档案作为“大学生心理测评、心理咨询、自我心理探索的历史记录”[4],发挥着维系大学生心理变动时空性与联系性相统一的积极作用。然而,大学生心理档案从传统的“实体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信息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档案资源的整合不足

当前,大部分高校却过度依赖以SCL- 90量表为代表的心理普查模块,弱化了其他模块的利用,从而导致了学生心理档案信息源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传统的大学生心理档案价值取向上偏重于“问题取向”,没有全面覆盖所有学生。另外,大学生心理档案内容涉及到个人的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如果没有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就不可能形成相对权威的心理档案数据分析,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心理档案的应用价值。

(二)档案建设的技术落后

当前心理档案软件大多数仍为单机版本,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用户数据收集。同时,由于系统对操作者身份认定的技术方法尚未彻底解决,电子档案信息面临被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现有心理档案建设的技术手段落后,从而无法将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调查等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影像等多媒体资料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处理,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进程。

(三)档案管理的方式滞后

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档案建设意识薄弱。其次,建档内容缺乏更新。最后,管理程序不完善。

三、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解决策略

自从2000年启动档案信息化工作以来,“我国已有3成以上的高校为在校大学生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其中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比例已达半数以上。”[5]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资源、服务的集成,将日益增加的信息用户和快速产生的档案信息进行高度集成和优化,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达到服务集约化的目的。”[6]

(一)要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面对着大数据时代以几何级别爆炸式激增的海量信息资源,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构建起覆盖面广、内容完整、交互性强的心理档案信息资源系统。

1.坚持“以生为本”的观念

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就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观念,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充满“人性化”的关爱。

2.树立“大档案”的理念

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就必须树立“大档案”的理念,加大档案资源的整合力度,全面收集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不同类型与载体的文档材料,建立健全心理档案信息资源库。

3.形成信息服务的时代意识

随着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过程中信息系统种类、载体、介质等越来越多,各种文档、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越来越丰富,对信息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着信息时代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创新空间,只有首先打破思维的瓶颈制约,努力形成信息服务的时代意识,才能加快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二)要加快科技创新的力度

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科技创新的力度,才能早日实现其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1.努力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

高校必须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所有的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档案记录载体转换成为归档保存电子档案,进而构建成为有序结构的档案数字信息库,从而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远程传送、及时查询与网上检索,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服务的需求。

2.不断加快档案信息网络化

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就要求联合构建信息资源共享集成系统,使得各个心理档案信息库变成一个无缝连接的整体,通过开放链接服务与用户认证控制系统等措施,完成异构数据信息的访问、导入、交流与共享,形成互访机制,进而实现网络环境下跨部门、跨系统的心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3.积极推进档案服务智能化

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要求大力开发智能化采集、智能信息推拉、智能代理等相关技术,使得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调查过程中生成的各类图形、文字和数据能够通过映射与关联实现自动分类、自动保存,并转化为结构化的记录,一旦用户有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就可以通过智能化分析系统自动筛选出相关的心理档案信息资源。

(三)要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也必然要求从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逐步转变到以大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管理模式,进而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确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建立档案方面的法律制度。其次,要建立人才培训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心理档案专职人员的各项培训工作。

2.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首先,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覆盖面要不断地拓展。要从关注个别有“问题倾向”的学生拓展到全体学生。其次,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要不断地履新。这样才能保证心理档案内容的动态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3.加强信息安全意识

首先,要求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其次,要求建立健全保密审查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和监督体制来保障心理档案的规范运行。再次,要求采用防病毒技术、数据加密及签署技术等技术手段,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可控性、完整性与安全性。最后,建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双套制管理模式,确保信息资源的原始性与权威性。

总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实现了传统的“实体管理”逐步过渡到“信息管理”。然而,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策、顶层设计、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等诸多因素,需要各方面合力的共同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系西财天府学院校级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子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CT2015062;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SA030)

(责任编辑:李淑芳)

[1] 洪鹏鹏.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

[2]昌兵.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依据[J].河南教育,2010,(10).

[3]张晓培.心理档案研究综述[J].档案管理,2014,(2).

[4]钱春霞,顾玮玮.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档案建设,2015,(4).

[5]冯涛,张艳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中旬),2015,(6).

[6]闫丽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档案集成化服务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4).

G272

A

1005-9652(2016)04-0093-03

杨 艳(1983—),女,四川洪雅人,西南财大天府学院学生发展中心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资源信息化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心理小测试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心理感受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