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堰碑刻水利图解读

2016-02-03 23:00高元武GaoYuanwu
山西档案 2016年4期
关键词:斗门支渠碑刻

文/高元武 Gao Yuan-wu

通济堰碑刻水利图解读

文/高元武 Gao Yuan-wu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ter-conservancy Figure in the Tongji Weir Tombstone

丽水“通济堰图”碑刻图文清晰,碑上部镌刻通济堰水系分布图,下镌刻碑记两篇。“通济堰图”是现仅存的碑刻水利图之一,是通济堰的身份档案,更是研究古代农田水利工程极其珍贵的图像档案史料,同时再现了南宋时期通济堰河渠灌溉状况。

通济堰图;水利碑刻图;水利档案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坐落于浙江丽水西南碧湖平原之上。通济堰有着完备的文献史料记载,包括通济堰志、通济堰用水规章、丽水县志、造堰有功者碑刻等诸多形式,至今完好保存宋至民国期间的通济堰碑刻24方。目前存世的水利工程图碑刻石,据笔者调查,全国仅存六处,丽水“通济堰图”刻石是其中之一[1]。“通济堰图”碑刻是通济堰水利工程的身份档案,图文并茂,资料详尽,是研究我国水利灌溉的重要史料。

一、“通济堰图”碑刻内容

“通济堰图”碑现藏于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詹南二司马庙内,碑刻保存完好,字迹及刻图清晰,碑刻顶额楷书镌刻“通济堰图”四字。碑刻通身分上下两部分,上部阴刻通济堰的主、支渠分布,较为详细的刻绘了通济堰的水系分布状况,图刻部分约占碑刻面积的四分之三强,水系图刻的上、左、右分别装饰山纹图案,水系图刻下面刻有草状纹图案。整幅通济堰水系刻图,范围东起龙泉水和大溪水,西抵达山,北邻白口村,南与堰头村相接。元至顺二年(1331)叶现撰写《重修通济堰记》,详细记述了通济堰灌溉系统,这与“通济堰图”刻绘相吻合。在通济堰图刻中,用楷书标注了龙泉水、松遂水以及各支渠、湖塘和地名。

碑刻下部重刻《通济堰记》和《丽水通济堰规题碑阴》,前者乃宋处州知州关景晖于元祐八年所作,总计碑文21行,每行21字,共441字;后文是丽水知县赵学老作于宋绍兴八年,总计碑文12行,每行18字,计216字。

据碑文可知,通济堰水利图由赵学老绘制,关景晖撰写《通济堰记》与赵学老所撰写的水利图说明一同镌刻于碑石,最初立碑竖石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碑文记载,此碑石后湮没于洪水,故在明洪武三年(1370)知县王弼、县丞冷成章重新刻石竖碑,此事详载于道光《丽水县志·职官志》。

二、“通济堰图”碑刻信息解读

(一)通济堰水利灌溉工程布局

“通济堰图”碑刻详细展示了碧湖平原的水利灌溉工程布局全貌,这套灌溉系统,通过水源河流—堰、圳、槩、枝—湖泊、池塘、泉井—石函、斗门、叶穴等一系列的水利设施,分层调度,完成了防洪灌溉的有效结合。

龙泉水、松遂水位于刻图的右上角。通过筑造拱坝形式拦截松阴溪水,即《通济堰记》所言“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引入圳渠”,大坝之下便是主干渠。在大坝一里处,有一条山间小溪,碑刻图中名之“谢坑水”,又称之为泉坑、畲坑,其流向是西北至东南,最后汇入松阴溪。图刻中造石函一处,架于主干渠之上,便于排除谢坑水中的泥沙。碧湖平原的灌溉水渠,自大坝进水始,然后通过开拓槩分为南北中三支,形成了灌区最主要的分水渠道。从“通济堰图”碑刻可以看出开拓槩是整个水利工程的枢纽,“通济堰图”还刻注了凤台槩、陈章塘槩、石刺槩、城塘槩、九思槩,共计六大槩。六大主干渠开凿出72条支渠,72条支渠进一步挖掘321条小支渠,最后在白石注入大溪,全长近50余里。史籍所载干渠、支渠俱见于“通济堰图”碑刻。在“通济堰图”中点缀诸多湖泊、池塘以及水井,并且与各小渠相互连接,起到聚水防旱之用。整个通济堰灌溉区,形成了引水灌溉为主,蓄水泄洪兼顾的水利网。

(二)“通济堰图”中的河流渠系分布、石函斗门设施

依据“通济堰图”碑刻史料记载,楷书题刻了通济堰四条较为重要河流水源。宋处州知州关景晖作《通济堰记》亦载通济堰水源,“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引入圳渠,分为四十八派,析流畎浍,注溉民田二千顷”;道光《丽水县志·山水》“通济渠”条注云:“通济渠水,其源有三:一在县西五十里,引松阳大溪水入渠……是为大渠;一在县西四十里,源出白溪……至白口合大渠水,是为白溪渠;一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岑溪,三渠合流至石牛,入大溪”。以上文献资料皆载明松遂水、岑源水、白溪水为通济堰灌溉系统水源。史籍记载与通济堰碑刻水利图相互印证。

河流水源之下,开挖主干渠道,主干渠自通济堰始,干渠下面开支渠,支渠下有毛渠,迂回曲折,渠渠相通,呈现出竹枝状分布形式,遍布整个碧湖平原。共有六条主干渠,分别是开拓槩、凤台槩、陈章塘槩、石刺槩、城塘槩、九思槩,其中开拓槩是整个渠道网的枢纽。“槩”即“概”,古同“溉”,平者也。[2](p1132)通济堰灌溉渠道网,由六大槩又开挖出72条小槩,后又延伸出321条灌田小渠。灌田河渠在“通济堰图”碑刻中,多是用线条粗细来表示,同时刻注名称,诸如湖末东枝、陈章塘中枝、城塘大槩等。今天碧湖平原通济堰灌溉区所使用的河渠网格,与明洪武三年重新刊立宋绍兴八年县丞赵学老刻绘的“通济堰图”碑几近一致,足见通济堰河渠分布完全符合现代水利工程多级水利网的分布思想,是我国古代水利灌溉事业的成功案例。

为了保证缺水季节能够有水灌田,同时存储余水,又在河渠的末端挖筑了许多湖泊,修葺了陂塘,河渠不到之处开挖了水井若干口。宋处州知州范成大,于南宋乾道五年修浚通济堰后制定《通济堰规》,对湖泊池塘的功用做了明确说明,“湖塘堰”条曰:“湖塘,务在潴蓄水利”;《丽水县志》卷三《山水水利》记载了通济堰图所刻各湖,“四十八派均以七十二概随地潴之以为湖”,其下注之湖名:“白湖、李湖、李白湖、吴赤湖”。除此之外,还有横塘湖、汤湖、上湖、何湖等诸多湖泊。规模较大称之为湖,较小的称之为塘。通济堰图碑刻刻画了众多池塘,比如张塘、便民塘、宜塘等多处,所刻录河流名称及走向、湖泊池塘等水利设施,亦见于《丽水县志》,足见碑刻通济堰水系记载真实可靠。

为了碧湖平原各受水农田灌溉均匀,范氏《通济堰规》对灌田各条水渠的宽窄尺度做了极其严格的规定,《通济堰规》“堰概”条曰:“概,各有阔狭丈尺。开拓概中支阔二丈八尺八寸,南支阔一丈一尺,北支阔一丈二尺八寸;凤台两概,南支阔一丈七尺五寸,北支阔一丈七尺二寸;石刺概阔一丈八尺;城塘概阔一丈八尺;陈章塘概,中支阔一丈七尺七寸,半东支阔一丈八寸二分,西支阔八尺五寸半”。范成大对河渠宽窄的规定一直沿用下来,后世又对通济堰用水规章做了四次补充完善,分别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新规定、清道光四年(1824)知府雷学海又立《通济堰新规八则》、清同治五年(1866)知府清安、知县陶鸿勋、县丞金振声制定《通济堰新规》《十八段章程》、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知府萧文昭《颁定通济西堰善后章程》。堰规无论如何完善,范氏《通济堰规》都严格遵守,足见范氏制定通济堰河渠宽窄尺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通济堰图中刻绘有石函和叶穴,两者共为灌溉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范氏《堰规》中特别注明石函冲沙防淤塞和疏通水流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石函斗门”条曰:“石函或遇沙石淤塞,许派堰工开淘斗门,遇洪水及暴雨,即时挑闸,免致沙石入渠。才晴,水落即开闸,放水入堰渠,轮差堰匠,以时启闭。”可见,石函和斗门是引水灌田的关键所在。所以管理石函、斗门的堰匠和堰首肩负重大责任,如有失误,将会重责。叶穴同样有专人管理,范氏《堰规》“叶穴头”条载:“叶穴系是一堰要害去处,切虑启闭失时,遂致冲损,兼捕鱼人向后作弊,今于比近上田户,专差一名充穴头”。叶穴头的职责是掌管叶穴的开与闭,“如遇大雨即时放开闸板,或当灌溉时,不得擅开。”

(三)关于通济堰的建造年代

在所有史料中,一致认为通济堰始建于“梁天监四年”,其中建造者是南朝萧梁詹、南二司马。通济堰建于“梁天监四年”的说法是否成立呢?目前,现存最早关于通济堰的文字史料是宋元祐八年处州太守关景晖所撰《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即明洪武三年(1370)丽水知县王弼、县丞冷成章重刻刊立的通济堰图碑刻下部分的《通济堰记》一文。仔细研读该刻文,可得史实如下:其一,通济堰在宋元祐之前已经存在,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灌溉系统;其二,在宋明道年间(1032-1033),通济堰尚存有唐代的碑刻,后消失于洪水之中;其三,《通济堰记》借县尉姚希之口,证实了通济堰是司马詹氏请求朝廷出面修建,而朝廷则遣派司马詹氏修建此堰。

可见,后人著述通济堰志和相关碑刻史料属实,通济堰始建于“梁天监四年”的说法可信。依据碑刻史料记载,通济堰在唐朝已经是当地较为重要的水利设施。

(四)“通济堰图”绘制特点

“通济堰图”没有确切图例示意,此图大部分刻绘的是通济堰主要水系、河流支渠、石函斗门、道路湖泊。主要水系河流支渠在碑刻图中以双曲线表示,用碑刻线条的粗细来区别河流的宽度和主要渠道的层次。碑刻图中的湖泊都用漏斗状符号表示,湖泊与河流的名字,则镌刻于黑底方形的框内,但对于重要的湖泊和地名,比如碧湖和横塘,在通济堰图中选择使用长形方框,嵌刻于框中,以示醒目。石函和斗门则是以象形符号“二”表示,圆圈符号则表示水井位置,通济堰图中的房屋、寺庙、群山同样是采用象形符号表示。

“通济堰图”没有标示具体方位信息的刻绘,但参考通济堰周边地形地貌实况,大体推断此图采用的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方位来绘制的,于今日绘图方位有稍许不同。传统水利工程图大都缺乏明确的比例尺,通济堰图亦如此。截取通济堰图中的龙泉水长度与今日之龙泉溪相互对比分析,此石刻图大体是按照1:0.78(万)比例尺绘制。纵观通济堰图,虽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但并不是很严格,刻图的示意成份较为明显。通济堰碑刻水利图,不仅绘制了河流水系等的分布,还镌刻了文字用来说明补充,如渠道宽窄尺度、大小、位置等信息,皆通过碑刻题记的形式予以详述。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济堰”碑刻水利图,不仅仅是刻绘丽水碧湖平原的灌溉水系,更是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原始档案记录,是一份活着的身份证明。“通济堰图”作为一份档案史料记录,即体现了古代碑刻水利工程档案图文并茂、示意为主的特点,又再现了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性、生态性和延续性,是研究我国古代农田水利工程极其珍贵的图像档案史料。

(本文系浙江教育厅规划课题“西方与近代农业生态经济变迁”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SC223)

(责任编辑:杨秋梅)

[1] 林昌丈.通济堰图考[J].中国地方志,2013,(12).

[2]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K878

A

1005-9652(2016)04-0135-03

高元武(1983—),男,山东枣庄人,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斗门支渠碑刻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吐鲁番市景观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多功能高效带斗门座起重机
不同渠道衬砌型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珠海斗门乡村聚落发展开发时序策略探讨
碑刻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发现斗门 畅游无限
斗门地标新生传统非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