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大数据安全保存的实践路径
——以浙江省财政厅为例

2016-02-04 00:45
浙江档案 2016年1期
关键词:备份客户端载体

当前机关数字档案不断增加,如何安全、可靠、长久地保存这些档案,成为机关档案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详细分析浙江省财政厅数字档案安全保存的实践路径,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与借鉴。

1 积极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省政府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省财政厅成立厅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档案登记备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厅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实施方案并明确了职责分工。厅办公室作为牵头实施部门,负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厅信息中心负责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各有关处室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档案登记备份过程中的审核工作。

二是明确档案登记备份的范围。办公室按照既定的登记备份工作策略和省档案局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时间要求,明确年度登记备份范围的各类档案清单,包括下属事业单位涉及公共利益和单位、个人权益的重要民生领域档案,以及机关形成的尚未到移交进省档案馆年限的电子文件、档案数字化成果等。

三是做好备份载体(包)的管理工作。按照确定的备份方式,将已批准登记备份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生成备份载体(包),按规定填报《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情况表》,做好备份载体(包)登记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档案备份载体(包)通过在线传输、光盘移交等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至省电子政务数据灾难备份中心,并报送相关书面材料。

四是建立多套备份存储体系。建立登记备份数据在线备份与脱机备份、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多套备份存储体系,科学选择备份介质。登记备份数据可以通过存储服务器采用磁盘阵列、磁带库等方式进行在线备份存储,同时选择存储容量大、兼容性强、寿命长、标准化程度高的载体进行脱机备份存储。

五是加强安全保密管理。重视在线登记备份数据的检查和管理,每年对备份载体进行一次可读性检查,包括物理介质的可读性检查与文件格式的逻辑可读性检查,以确保备份数据的长期可读。适时建立档案数据长期保管系统平台,实现数据检索以及自动检测功能,达到对档案数据进行长期管理的目的。在线长期保管系统平台包括数据录入模块、查询模块、统计模块、md5码自动检测模块等功能模块。要对当前所有室藏数字资源数据包建立条目,条目应包含数据包的包号、批次号、年度、所属单位、上报时间、md5码、数据类型、文件当前所在磁盘的位置、包的大小、包内文件数、包的描述等信息。

2 稳步开展数字财政建设实践

一是做好财政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与CA证书系统一体化软件开发。具体来说,财政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需结合省数字财政建设实际,充分运用虚拟化技术、数据库RAC技术、多节点应用负载均衡技术等;CA证书系统的开发需要对使用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各业务系统的单位及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操作员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进行录入,实现对所有登录用户的基于CA证书的财政身份认证及授权管理,为财政业务系统提供身份鉴别、数字签名、统一授权、安全审计等服务。

二是加强监控防护。对省、市、县三级客户端进行安全监控,实行客户端实名注册,加强客户端准入、外联管理、杀毒软件管理、系统补丁升级等方面的监控管理;积极推广客户端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在全省财政业务内网部署实施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对财政系统数据备份软件实施版本升级,对财政备份网络线路结点进行升级。

三是应用“数字财政移动办公平台”和“预算单位动态运行系统”。数字财政移动办公平台,能实现省财政系统内相关档案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平台可查询历年财政统计资料、当年财政统计资料、财政知识库资料等;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便于普及推广。该平台的应用可有效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安全。预算单位动态运行系统能够展现每个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信息内容,并通过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软件,实现对预算执行的全面监控和全过程监控、对监控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流程化处理。系统具备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的监控业务功能,能有效识别监控结果,能根据直接支付、授权支付、其他支付等的不同业务流程进行分岗位、分类型处理。

猜你喜欢
备份客户端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VSAT卫星通信备份技术研究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创建vSphere 备份任务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
基于3G的VPDN技术在高速公路备份链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