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朝制裁能否奏效,谁是关键

2016-02-04 08:54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10期
关键词:美韩平壤半岛



对朝制裁能否奏效,谁是关键

俄罗斯此时出手的意义

3月2日晚,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对朝鲜实行史上最严制裁措施。在中美双方经过差不多两个月时间的沟通后,中国已经表示会支持这份史无前例的对朝制裁草案,让朝鲜放弃继续核武器开发。

不过由于俄罗斯的反对,原定于3月1日举行的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被推迟到3月2晚举行。俄罗斯要求制裁内容进行修改,俄罗斯驻联合国的外交官援引“24小时审核程序”,提出对最后文本继续审核。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俄罗斯是15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中唯一提出异议的国家。美、俄、中、法、英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只要其中一个否决,任何决议都无法通过。

《纽约时报》怀疑中国这次一改过去反对制裁的立场,主要原因在于希望以此换取美国放弃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时报引用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沈丁立的话说:“如果没有萨德的问题,可能就不会有中美的这个合作,做了这个之后,中国就还有可能让美国不要在中国家门口部署萨德。”

回顾这个决议的出台,不难看出,朝鲜核试验和发射火箭,已经迅速转成大国尤其是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博弈。然而俄罗斯利用规则连续阻挠美国主导的制裁法案在联合国投票。外界很难猜测中俄是否有默契和事先沟通,但俄罗斯此举确实给了中国一臂之力,再度形成了中俄联手制衡美国的局面。

对于本次制裁朝鲜的决议,俄罗斯的立场和发挥的影响不容忽视。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的发言反映出“既打又拉”的策略,凸显了俄罗斯的自身关切和全球战略谋划。

首先,俄罗斯和朝鲜是近邻,没有领土纵深的朝鲜进行核试验,存在殃及邻国的可能性,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悲剧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说仍然记忆犹新。正如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乔夫所说,从平壤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只有不到700公里,朝鲜的任何核计划都将直接涉及俄国家安全。因此,无论这种影响如何有限,俄罗斯反对朝鲜进行核试验,反对朝鲜成为拥核国家是自然而然的。

其次,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大国地位。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在安理会的舞台上刷存在感、维护自身利益是俄罗斯始终不变的原则。一方面,丘尔金说“考虑到朝鲜对国际社会带来的挑战,这份决议很有必要”;另一方面,他又表示,在制裁决议讨论过程中,涉及俄罗斯利益的条款“要考虑到俄方的感受”。在俄罗斯的坚持下,对经由朝鲜罗津港的俄罗斯煤炭的制裁被从最初的草案中删除。此外,俄罗斯也不愿意在对付朝鲜的问题上冲在前面,根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3 月1日,2500余吨俄罗斯小麦经海路运往朝鲜。

第三,在制裁朝鲜的问题上不愿意得罪他国。近年来鉴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俄罗斯十分重视发展对朝关系。2013年俄罗斯改造了哈桑-罗津铁路,用于扩大向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煤炭出口;2015年又启动了“俄罗斯-朝鲜友好年”,双边关系不断升温。然而,作为核大国,俄罗斯一方面要维护自身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也不愿意为朝鲜得罪其他国家。俄罗斯要维护与中国的协作和友谊,保持密切沟通;俄罗斯也明了美国不会考虑俄罗斯的所有关切,因此随时准备在争议问题上寻求妥协,为俄美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

就本次朝核危机来看,俄罗斯在过程中实现着欧亚大陆战略腾挪。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从经济指标来看,2015年俄罗斯GDP为804125.45亿卢布,约合1.3万亿美元,约为中国的1/ 8,美国的1/ 13,很难将其视为一流大国。然而,从外交层面来看,俄罗斯依旧展现出世界大国的“手腕”。当前,俄罗斯的心腹之患是乌克兰危机。在“新冷战”的阴云下,西方的轮番制裁已经让俄罗斯不堪重负。尽管朝鲜进行核试验对于俄罗斯的自然环境有损害,然而在欧亚更广阔的空间打好和用好朝鲜这张牌,增加与美国的谈判筹码,改善与西方之间的气氛,巩固与中国之间的战略协作,都是十分有利的。正如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一样,俄罗斯出现在东方外交的舞台上时,不要忘了,她的眼睛正盯着西方。

美韩不能把责任都推到中国头上

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新决议形成和生效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高度认同,但与此同时美韩舆论放出风来,称新决议是否能起到作用,关键要看中国能否严格遵守各项禁令。这种说法是要把朝鲜核计划会不会停止的责任推到中国头上。

韩美舆论的这种论调既幼稚浅薄,又是缺少责任感的。它们好像完全不懂朝核问题盘根错节的复杂性,而以为光靠制裁、尤其是中国多出些力气“就够了”。如果带着这种态度搞对朝制裁,现在就可以预言它将失败。美韩舆论界不妨回顾一下这些年国际制裁的历史,有几次制裁单独就产生了决定性效果。

中国外交部已多次申明将认真履行安理会制裁决议,但是美韩要清楚,再严厉的制裁对于推动朝鲜弃核来说,也只做了事情的一半。现在中国履行了责任,美韩也需承担起它们的责任,共同把事情的另一半做起来。那一半事情是什么呢?它就是要缓和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使平壤相信它一旦弃核将能得到真正的安全,而不会成为被“缴械”后任美韩随意捕食的猎物。美韩提供的安全预期越多,制裁的差别效应越显著。这样的预期越少,制裁越会被平壤看成它受到的各种致命威胁的一部分,它面对制裁让步的愿望将越小。

华盛顿在多大程度上希望半岛归于平静,是值得掂量的。对中美韩三国来说,美国本土离朝鲜最远,半岛一旦乱起来它的战略选择也最多,因此说服美国采取主动姿态向朝释放有利局势转圜的信号是困难的。

韩国就不同了,它应当是真心希望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实现半岛局势的稳定。然而在该怎么做的问题上,韩国看上去不够清醒。从韩国媒体上几乎听不到对美国拒绝结束半岛冷战残局的批评,也听不到对美韩联合恐吓朝鲜的反思。好像半岛问题是朝鲜一只巴掌拍响的,美韩做的都对,平壤是半岛所有恶的渊薮。

如果韩国不在推动美韩日对朝整体政策的变化上发挥作用,那么给朝鲜制造的那些压力和威胁,到头来也都有韩国一份。说得极端一些,如果朝鲜“崩溃”了,它决不会是受韩国意愿操控的“定向爆破”,韩国被砸着伤着的可能性极高。

从外部看,韩国的对朝战略已几乎被美国的东北亚战略绑架。不错,美国保护了韩国,但同时也把它变成了美推行本国意志的“人质”。韩国人经常认为是朝鲜绑架了它,他们或许应当看到,真正绑架他们的是美朝对抗的“特殊轴心”。中国有句俗话说: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这个道理值得韩国人参考。

我们并非想说美国是半岛各种问题的生恶者,而是想说,在半岛问题上各方的底线和筹码紧紧咬合在一起,只压朝鲜一方,其他各方无所作为,甚至朝着非正确的方向使更大劲,局势将不可能突破。如果平壤感到毫无希望,那么它很可能对制裁进行对抗,“砸锅卖铁”也要把核计划搞下去。

我们注意到,朴槿惠在联合国制裁决议通过后,首次斥责平壤施行“暴政”。韩国的政策方向令人担忧。对朝制裁应当会全面落实,朝鲜的孤立将前所未有。但是受困的平壤需要被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而不是逼它“鱼死网破”。

猜你喜欢
美韩平壤半岛
Multi-frequency focusing of microjets generated by polygonal prisms
蛇口半岛
“半岛骑遇”,5月阳澄湖半岛上演最欢乐骑行记
谈崩了
马拉松
中美韩信息化战略对比研究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My Home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