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2016-02-04 08:41宋佳怡
山西青年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经济

宋佳怡*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宋佳怡*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显著特征之一。而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存在着明显且意义重大的区域化经济现象。亚太地区作为如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却仍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上大大落后于欧洲和北美。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缓慢存在着多个方面间的原因,不仅是涉及到经济问题,并且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本文将就国际经济一体化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进行选择性研究。提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的观点。

经济一体化;区域性经济;中国贸易与周边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关系

中国与东盟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区域自由贸易措施,是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的同时,努力加强与周边邻国区域经济交往的一项重要安排。让我们从经济方面分析,自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的GDP均有所增长,相互交易量也在不断攀升。历经十六年的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在逐步加深互相的贸易需求。双边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互相依赖不断加强,并成为双边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自二十一世纪年起,中国与东盟的双边投资已经从单边倒现象转入相互流动的阶段。

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关系,有两大方面需要思考与分析。一方面,多数东盟国家都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对自身经济贸易交流的好处,因此强烈推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与此同时,一些与中国存在海洋争端的国家又担心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对他们解决与中国的争端有不利影响,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解除双边框架来面对以及解决海洋争端问题。另一方面,东盟作为一个亚太地区象征性的组织,在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后已经逐步确立了在亚太地区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中国于2001年与东盟建立自贸区,无疑深化了东盟作为地区合作主导者形象。但由于大国平衡战略使其不可能只专注于加强与中国间的合作,以至于追随日本提出制衡中国的合作倡议。以上两个方面问题的存在表明,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区虽然以经济为纽带进行友好合作,内部却又存在不可忽视的制约问题。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思

从自由贸易区框架的建成,服务业以及贸易交流带来了关税减免造成的出口增加,促进了双方的产业发达。同时也在海外两岸企业投资方向也取得了巨大收益。对于现有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我们应将目光放在区域的多样性上。在当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该共同努力带动经济,尽快融入到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而双方已取得的自由贸易区同时又向更深刻的目标迈进了伟大的一步。更加注意的是,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将从东亚地区开始,而东亚的一体化又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将起到一个交易平台的作用,奠定双方未来在全球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度模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是以东盟自由贸易区蓬勃发展为基础。东盟要维持和发展经济,就必须把重点放在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与交往,更有利于提供一个亚洲平稳友好的政治环境,提高东盟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展地位。其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加强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和投资赞助,促进旅游业和服务贸易,进而实现商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简洁便利的投资机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作内容又包括如下方面:关税削减,部分进出口产品进行非关税措施,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谈判加强投资领域的合作、提供投资保护,对计划内的农产品、动植物产品进行早期收获原产地规则保护,经济技术合作、原产地规则、最惠国待遇也在其中。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

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人均产业发展水平和工业竞争水平上属于同一个阶段,因此在进出口商品以及贸易伙伴上有很大的相同点。例如:出口产品多为能源密集型和低成本的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产品多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以放在国际商品市场上,中国与东盟各国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对象大多数集中于美国、欧洲以及日本方向。因此无论从贸易的进出口商品层次还是从贸易的国际伙伴选择方面来看,双方间的交流合作不可能替代自己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交流往来。这样双边在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仍旧保持对发达国家等地区的出口产品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的时间稍短且较为不稳定,而且经济一体化程度相对比较低下,双方协议更佳偏向于贸易互惠这一方面,虽然双方在协议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利好情形,但更多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进出口贸易方向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商品交流的结构重组。从近十几年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中国不仅没有从东盟得到太多的技术引进或者投资流入,而且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依旧不够显著。

五、结束语

目前,中国已经打算开启多边经济贸易战略,其中最具特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以下特点。第一,经济一体化协定内容范围广泛但缺少针对性;第二,签署协议更多考虑到能源、资源等因素但需注意贸易结构的调整;第三,存在着强大的开放优势、市场优势与大国优势;第四,同时存在着服务业、后发劣势;第五:机遇与优劣势并存。要达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益最大化,双方不仅需要平衡相互利益,还要互相为地区安全合作提供有效而务实的合作。

[1]夏英祝,闵树琴.《国际经济合作》[M].北京:安薇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向阳.《亚太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2015.

宋佳怡(1995-),女,汉族,四川德阳人,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2013级通信工程(3G)专业本科在读。

D996.1A

1006-0049-(2016)16-0224-01

猜你喜欢
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贸易统计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TPP对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中国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