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火焰山·交河故城

2016-02-04 05:29杨乃运
旅游 2016年2期
关键词:故城火焰山吐鲁番

杨乃运

乘“京和号”专列,从库尔勒到吐鲁番,也就小半宿的事儿。专列到站后,大巴车在漆黑漆黑的夜色中把全体人拉进了一个大型葡萄庄园。第二天一大早,拉开客房的窗帘,明媚的晨光泻进来的时候,连天接地的葡萄园景也一同撞进眼帘。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东部,在吐鲁番盆地的中心,系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因四周高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形成了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素有“火州”、“风库”之称。盛产葡萄并全国闻名。闻名的还有火焰山、交河故城。

火焰山,遐想与传奇

出了葡萄庄园,够奔的第一个景点是火焰山。据我所知,北京来新疆的旅游团中,好多团,吐鲁番是必到的,而到吐鲁番,火焰山是必游的。是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写到火焰山的缘故吧?儿时看小人书,画面上唐僧师徒四人,临近火焰山,热得不行,手里拿着冰棍解热解渴,打问火焰山的情状,因画中的冰棍勾起馋虫,对火焰山的印记便格外深刻。《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与吐鲁番的火焰山有关系吗?是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吐鲁番的火焰山启发了吴承恩,让他冒出了灵感的火花,浮想联翩地构思出了《西游记》火焰山的种种情节和故事,还是把唐僧西天取经与吐鲁番火焰山联系起来编出故事来的另有其人,而为吴承恩编撰《西游记》时所取所用?而早于吴承恩的唐僧西游故事的原创者是西部地区的民间人土,他或他们对吐鲁番的火焰山很熟悉?孙悟空是福建人或吴承恩舅舅家的连云港人,所以早期的《西游记》里没有孙悟空,只有猪八戒和沙僧陪着唐僧。沙僧是西部胡人形象。这是我心中一直深存的谜团,有待开解,盼来吐鲁番看看火焰山有些年头了。

好事多磨,我们一团的导游在旅游服务中心办票多用了些时间。是我们这个团的人员比较复杂,票价优惠条件和标准不同的原因吧。而从旅游服务中心到火焰山景区还有一段距离。

还好,旅游服务中心有土特产购物商店,大家狂逛了一番,也多多少少买了些东西。

我挺佩服火焰山景区,若大火焰山不验门票,不进入地宫从地宫再到地面上是看不到的,火焰山被遮板遮住了,停车场在地下。所谓地下,不是钻地掏洞,就是挖地窨式广场,广场是露天的,配套服务设施都在这半地下广场四周。地窨式!呵呵!我在这之前,以为只有山西陕西黄河两岸有地窨。孤陋寡闻了。听说火焰山一带的民居也有地窨式建筑,是火焰山的“火州”气候给闹的。地窨这种建筑有个好处:冬暖夏凉,天热它凉快,天冷它暖和,但必须土质对路,否则后患无穷。应需设建、因地制宜。火焰山下的戈壁土结实,牢固。

我说地下宫殿,景区叫西游文化长廊,上有顶棚覆盖,廊外墙上雕佛教壁画,廊两侧各12幅大型浮雕展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艰辛,这廊因长而极有气势。再向里,就是地下套厅了,有地理文化厅,用微缩沙盘展示火焰山的地形地貌,四周壁画和浮雕及文字系统介绍吐鲁番的风土人情及地理文化;再进一门,是高昌历史名人展示厅,共14位历史人物的雕塑,还有高仿的失传壁画,揭示掠夺者的丑恶面目,与火焰山的历史渊源。整个地宫是地窨式的。走出来,是圆形的地窨院,中有高台竖孙悟空金箍棒,那是个温度计?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离开导游真不行,两眼一抹黑了,太上老君炉和在老君炉旁买鸡蛋埋沙子里只需20分钟就能熟的活动都不知道,只想尽快地看到火焰山。

登梯走上地面,大地一览无余了,火焰山精赤条条地横在北面向所有游客敞开了胸怀。并非近在咫尺,好阔好远的一片开阔地,犹如褐红色的海。它和火焰山几乎是一个颜色,染料染了似的。

我以为赤红的山都是铁矿山,景区介绍说火焰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距今约2亿年,出露的地层以侏罗纪、白垩纪砂砾岩层褐红色泥岩为主。火焰山山体上有道道沟壑,那是风蚀雨刷形成的,冲积在山脚的部分形若龟头龟背。同为褐红色,山顶、山腰、山脚并不一样,深深浅浅明明暗暗。确像燃烧的火焰,不过这火有天火倒扣下来的感觉。来的季节似对也似不对,对是没有火烧火燎的炽热,浑身不会出汗冒油,也想不到吃冰棍;不对,是没有酷阳下的燎雾蒸腾,赤色山体火感不足以到乱真的地步。估计,鸡蛋埋在沙子里两三个小时也烤不熟。

不少人向山根儿走去。想在山根感觉感觉它的温度,还是想去体验一把火焰山的崇伟,抑惑更细致地观赏观赏它的风貌?迎山走过去的人一点一点地渺小着,衬托着火焰山的宏大雄胜,但,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否走到了。在山面前,视觉的误差太大,他们可能已望而却步了,你却感觉他们已到了山脚下。

《西游记》里的火焰山是燃烧着的火山,因此才有孙悟空三借铁扇公主芭蕉扇。后来听说眼见的这座火焰山真的如《西游记》里的火焰山一样燃烧过,这可让我吃惊不小。

说史料上有过见火焰山燃烧的记载。王延德《高昌行记》曰:“北庭北山(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作《经火山》诗:“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这是讨论火焰山为什么这么热时,有人推断火焰山有火,火来自地下深处的煤层自燃时找出来的证据。可信度实在不高,你完全可以把两位先贤对火焰山的有关描述理解为形容的,那是文人的浪漫和夸张。他们足可以这样形容,因为吐鲁番盆地中部的这条山脉的地表的温度,夏季确能在太阳直射下高达70度以上,甚至到80度,沙面可烤熟鸡蛋这不是神话。

葡萄沟体验民俗传统

到吐鲁番不吃葡萄不买葡萄干一定会觉得挺对不住自己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嘛!在论的。

到吐鲁番吃葡萄,参观游览葡萄园,葡萄沟是必须要去的,尤其是葡萄熟了的时节。

葡萄沟离火焰山景区不远,在火焰山西侧,一脚油门儿的事儿。它被称为峡谷,但这座峡谷太宽了,是南北向的沟,长约8公里,宽可是近2公里呢,最窄处也有半公里多,沟内地势平缓,想看陡峭的谷崖,得特意往谷边走走才行。那可是个绿洲带哟,宜居,宜栽种果树,葡萄就更甭说了,遍沟葡萄架、葡萄廊。全体“京和号”旅游专列的游客被一辆辆旅游大巴拉到葡萄沟游乐园,去看幽深的葡萄长廊、百年古桑、千泪泉。古桑是夫妻树,树龄200余年,根扭在一起,粗壮高大者为妻子树,年年硕果累累,遮荫蔽日地呵护着丈夫,而丈夫却身材矮小,只长叶不结果。当地的维吾尔族导游以此幽默地比喻和谐美满幸福的维吾尔族家庭,说当地已婚维吾尔族妇女大都丰满高大,丈夫则矮小苗条,与内地汉族流行的男人负责挣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不同。

夫妻树有故事,千泪泉有故事,但作为来葡萄沟的游客,更多关心的则是葡萄。葡萄长廊架上的葡萄藤粗叶绿,葡萄则已被采光了,看不到熟挂的葡萄。毕竟是9月末了,时不待人果不待人。旅行社也知道游客的心思,在葡萄庄园并未让团队久留,很快把团分别拉进村舍拉进葡萄种植户去吃葡萄,去体验民俗。我们一团去的是个村长家,村长亲自到院门外来接。他的确矮小,却不苗条,更不在家庭里做小鸟依人态,十足的传统男人风。他按传统接待旅游团队贵宾,男人必须先上院里的大床,自由组合的体验式“夫妻”或真夫妻中的妻子后上,否则就不能吃床桌上的鲜美水果。这还不够,还要选出或推举出一对夫妻做民俗示范表演,妻子要给丈夫脱鞋脱袜洗脚,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一对儿真夫妻完成了规定动作。

桌上的葡萄、西瓜、哈密瓜被席扫一空。

主人向客人推荐他家的葡萄干儿。买不买自愿,买多买少自愿,买哪些品种的自愿。我知道了几个知识:用一杯清水把葡萄干泡一下,若泡出颜色来的便是放了添加剂、染色物的,不能要,对健康有害;葡萄干的品种多得识不清辨不清,无核白、特级绿、无核绿香妃、无核玫瑰香妃、无核红香妃、王中王、马奶子、男人香、金皇后、巧克力、黑加仑、喀什哈尔、日加干……吐鲁番的葡萄多达100多种,葡萄干的品种能少得了吗!颜色不一,大小不一,扁长的,短粗的,还有小颗粒状的,有老少男女皆宜型,还有适合男人吃或适合女人吃,针对不同健康康复类型的,功效多样;加工方法有直接在阳光下曝晒法和荫房中晾制法、快速制干法三种。荫房或叫晾房像蜂房,用土坯砌或用砖头盖,四壁遍布通风孔,高3米宽4米的样子,里面以竹竿为架。

买葡萄干以击掌为约,你要是与主人击了掌,那就不能再变主意了,击掌就是信誉,人家交货,你掏钱。我是第一个击的掌?村长伸出手来,啪一声,俩厚实短粗的巴掌拍在一起了。

交河故城,千年沧桑

吃过午饭后的第一个旅游项目让我喜出望外,居然游览了交河故城。

不知为什么,我特别渴念在最荒凉的地方看看留存下来的人类遗迹,我不知道这属不属于变态心理。荒凉代表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性恶化或根本就不适于人类生存,文化遗迹则彰显着两种可能性,一是人类对环境的大胆挑战,是失败者的英雄丰碑;其二则可能是文明遭遇灾难或被新文明舍弃的写照。文明废墟里总有着已鲜为人知的故事,它记载着文明奋斗者的足迹,它是一个谜团,因悲壮的结局而更扣人心弦撼人心魄。河西走廊大戈壁滩上的一座古城就让我着迷过,消失的楼兰古城更让我神往,我很想像探险家们一样,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人类文明曾抵达的疆域。

交河故城不是荒芜之地的故城,它是两水夹持着的一个岛城,至今城下之水都潺潺流淌,这水营造了雅尔乃孜沟绿洲,绿洲是养育文明的地方。交河故城却荒芜着,成了文明的废墟,这也让人着迷。当旅游车开到沟内的广场上停靠下来,我透过挺拔的白杨,看到阳光下炽白的高高的土崖、土崖一角残破的犬牙交错的土垛并听到交河故城的名字时,我激动了。吐鲁番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都是我期盼的地方,它们神秘而遥远,但现在,交河故城近在眼前了。

带队导游的步子很快,我这么感觉。从高崖的坡道上去,我想把砖道两侧的残留土门土垛多看几眼,看得细一点,我被土垛土峰式的壮美震撼,但当我转完故城凡能转的地方再返回这里时,我已理解了导游:交河故城的精彩在上面,在城的更深处,而不在南门。

进口是交河故城的南门。交河故城是一座没有城墙也不需要城墙的城,四周30来米高的陡直的崖壁就是城墙,天赐的城墙。此城高远处鸟瞰是柳叶状,长约1650米,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南门起始的宽阔砖道是为游客行走方便更为保护故城而修的,游客被要求不能下砖道,不能去踩道旁的粗砂地面,当然更不能走到残留土建筑前,用眼就可以了。除砖道外,里面还铺设有木板栈道。所有参观线路都由砖道、木板栈道导引。也难怪,二千好几百年的故城,保留到现在容易吗?这座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到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做过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汉代的戌己校尉、唐代的安西都护府都曾在此,为古代中西文化的交汇点。现为游客铺设的大道,主干道宽达10米,又分出两条支道,一条在东,一条在西。西边的那条,我没有机会过去,东边的那条,硬着头皮走了一段,在北部向西拐弯处赶紧向回返。毕竟是一个团队出来旅游,让全团人等我或全团人把我甩了都不好。带着遗憾离开的,最精华的建筑区域没有能深入地观览,大致风貌还是看到了一些:在入南门后相当于300米处,有一个观景台,北部区域能看到不少,而正是因为看到,才觉遗憾之深。

交河故城大约有寺院区、民居区、手工业作坊区、官署办公与住宅区、屯兵区。从南门进来后随坡随道而上,两侧有不少建筑残迹,大多凸于30多米高的土岗之上,是夯土夯起来的建筑,但分布得比较稀疏,那些残留的建筑,有的像骆驼,有的像黄金台,有的干脆就像土峰土坨。在未到观景台之前,西侧有一处向下深挖出来的院落,架了梯助游人走下去,它像有一个门阙,前院套后院,后院套旁院。未见土壁上有屋有洞,我推测在正常使用时,这院便是屋,虽各自有宽窄长短之别,总体感觉面积都不算大。此处被称为官署,应是交河故城内最奢华的了。最奢华不等于最壮观,观景台以北的那一片建筑群落残迹的宏伟度令人嗟叹,长方形墙体完整的有好几座,土堡一样,小型院落就像土夯墙犬牙错落的丛林,但一个一个的小单元还是分得清的,密度大,但非不规整,建筑残迹与建筑残迹之间都有空隙,像是街道。是寺院区和居住区?高土台上像塔似的建筑,为宗教用途做着佐证。手工作坊在西部,恰是未曾到过的地方,居高也看不真切,街路离得近,顶部与观景台台地齐,是个观赏死角。

我转到了东门,东门用泥坯补过,正儿八经像一堵墙了。推测,它的外面是河道,河道那一侧,也是高岗,顶与故城台顶平齐。所以,有说东门是供打水用的,也在理。

交河故城只有东门南门两座门。

从东门内的街道往北走,能看到一些院落,都不大,那些院落当是屋宇。街路像高壁夹峙的土城壕。

交河故城是被大火焚烧后遗弃的,考古专家们发现大量的火焚的痕迹,其年代在明永乐以前。对城内的建筑布局,认为是唐坊的结构。没有砖瓦和木构零件,土建的承受力和耐久力让人叹服,被弃几百年甚至近千年而骨架不失,让人对历史云烟中的悬谜猜测不已。

吐鲁番是“京和号”旅游专列丝路行的最后一站,全旅游团参观完坎儿井博览馆用完晚餐之后乘专列向京回返。

猜你喜欢
故城火焰山吐鲁番
苏巴什故城
育苗繁忙助春耕
喝冷饮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交河故城申遗一波三折
七月拜访火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