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理念—“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育儿经

2016-02-05 02:54王源
琴童 2016年3期
关键词:俞敏洪人品新东方

王源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2009年获得“CCTV年度经济人物” ,2012年被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作为“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俞敏洪可谓是对教育最为关注的人了。正如他接受采访时提到:“之所以能够谈教育心得,确实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从我在北大开始教书,一直到后来办‘新东方’,到现在从‘新东方’走出去的学生有700多万。”

在与每一个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对俞敏洪来说,都是在积攒经验。因为,他自己的成功史,也是一部奋斗史,所以,每次他大谈育儿经,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例子或者自身经历,来贴合他的主题。因此,在他看来,最为重要的家庭教育,言传身教更是重中之重。

不谈成绩,谈人品

“新东方”作为一个教育辅导机构,会有很多家长带着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前来补习,只为要个好成绩。在社会竞争如此之强的今天,这种唯成绩论的成功标准也屡见不鲜。这点在俞敏洪看来,就是教育的一个偏失,因为他认为:“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其中,人品是最重要的成才的标准,他也是如此培养他的孩子。

在俞敏洪看来,成绩不是人与人的本质区别,而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才是拉开彼此距离的根本。其实,俞敏洪的女儿成绩并不拔尖。有时,他的妻子也会为孩子成绩着急,他反倒会因为孩子考到班级第15名而高兴,还会鼓励她。对俞敏洪来说,成绩没多重要,因为第5名与第15名,哪怕是哈佛、北大与普通大学也没区别,关键的在人品教育。在人品方面,俞敏洪最看重两点:一是乐于助人;二是肯吃苦的勤劳品质。

俞敏洪看重的这两点源于他的父母。父亲教会了他要勤劳,要肯吃苦。因为勤劳的人才会踏实地去做事情,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沉下心来重新起航。假如以逸待劳,坐享其成,是不可能成功的。俞敏洪的父亲是一个架大梁的工匠,每一次架梁都很认真、谨慎,因为梁乃让屋之脊背,不能有任何失误。俞敏洪回忆说:“我从小就特别热爱劳动,我干农活,干家务活。我在 1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我们县里的插秧冠军;17岁时,我是县里优秀的手扶拖拉机手,我父母的勤劳带动我的勤劳。”也正是父亲的认真、踏实,让俞敏洪在“新东方”创业之初,零下十几度,顶着寒风去贴小广告,每天7、8个小时站着讲课,也是有这样艰辛的历程,才让“新东方”一直保持勤恳的企业文化,从小作坊走到今天的上市公司。母亲的乐于助人更是让俞敏洪耳濡目染。有一年粮食歉收,俞敏洪家就剩下不到20斤的粮食,母亲居然分出一半的粮食送到邻居家。当时俞敏洪很不理解,而母亲却说:“没事,我们家人少,还可以用菜掺着米吃,邻居家人多又没有米,不分给他们米会有人饿死的。”在这种家庭教育下,俞敏洪在读大学时,主动承包了宿舍4年的卫生和打水的任务。所以,在新东方需要大批优秀人才的时候,徐小平、王强等精英才纷纷回国帮助他,他们的理由也不是未来能收获多少名利,而是一句简单的信任:“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人品成为俞敏洪成功的法宝、业界的口碑。

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俞敏洪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他有一儿一女,十分疼爱他们,然而疼爱归疼爱,却从来不溺爱他们。比如,他们想要什么,首先分析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坚决不买,即使俞敏洪如此富有;如果合理,也不会轻易答应,而必须完成一个任务才可以。从小开始,他一双儿女要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等劳动,才可以得到额外的零花钱,这种方式一直到女儿出国留学都还在实施。俞敏洪说:“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懂得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欢的方式变成他们做另外一件事的动力。”在他看来,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对于劳动的态度都有所偏颇,劳动应该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前提,做任何事都不能有不劳而获的心态。

而在为人处世上,俞敏洪更是对孩子要求严格,也让他自己从中有所领悟与反思。有一次,女儿回家,跟他抱怨班上同学的一些毛病,比如有些人很小气、势利眼等,这引起了俞敏洪的重视,他立马告诉女儿,不应该讲同学的坏话,应该是看到他们的优点,去接纳每个人的缺点。女儿却反问,为什么每次在家,他和妈妈就可以议论其他人。这对俞敏洪触动很大,一方面他同妻子再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随意讨论其他人,即使议论,也只会谈论对方的优点;另一方面也让他再次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言传身教重在行,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尤其重要的。所以俞敏洪秉持着一个理念:做任何事,首先要想一想,我有没有伤害他人,并且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都要乐于去帮助别人。哪怕你什么也没有,也不要放弃助人为乐的心,因为你的身上也许就有其他人所需之处。

明确才能教育的目的,要同孩子定规矩

俞敏洪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现在的父母普遍在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才能综合征,特别是自己不会的,就希望孩子会,自己不够优秀,就希望孩子拔尖,其实这都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祟。孩子应该是遵循自己兴趣,慢慢成长。

俞敏洪的女儿最初特别喜欢弹钢琴,但如同大多数琴童一样,弹着弹着就开始考级,一级级地考着,却逐渐将弹钢琴的兴趣全部扼杀了。在这个过程中,她丢失了最初热爱的心,不想再弹了。俞敏洪的妻子与其他父母一样,也会强迫孩子学琴,同孩子间展开了周而复始的练琴拉锯战。这样,孩子的琴技没上去,对琴的感情也消失殆尽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俞敏洪先让妻子明白,孩子学琴的目的,不是为了一个专业音乐路,没必要让一个10岁的孩子就过钢琴10级;再同女儿谈心,告诉她,父母培养她学琴的目的:“为了帮你寻找抒发心情的渠道。未来你一定会进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时候进行钢琴伴奏,这样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假如你现在就放弃了,你就不能保持目前的水平。”就这样,不再强迫孩子考级,而是真正成为一种兴趣在培养,孩子对钢琴的热爱也就回来了,现在做完作业后,会主动练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学乐器,还是学习书本知识,假如将这些换一种思维模式,是兴趣,不是强迫,不是必须,也许负担少了,压力小了,反而能收获更多。

俞敏洪认为教育孩子时,定规矩很重要。他儿子4岁的时候,很喜欢吃冰激凌,每天要吃好几根。这样下去,对孩子健康极其不利,那怎么办呢?俞敏洪就同儿子定规矩,每天吃一根,而且必须晚饭后半小时才能吃。虽然孩子特别小,对时间也没概念,但有这个规矩后,无论他怎么吵闹,都不允许吃,同时为他明确了时间概念,慢慢地,孩子贪吃冰激凌的习惯也改过来了。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体现了俞敏洪的一个育儿法则:立了规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随便更改。

最后,借用俞敏洪的一段话,寄语所有家长:“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一定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猜你喜欢
俞敏洪人品新东方
俞敏洪的坚持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新东方童书
诗品出于人品
吃饭见人品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Enterogenous inf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immunocompromised rats unde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分手最见人品
俞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