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管材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2016-02-05 05:18裴永刚田海涛
中国水利 2016年9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管材节水

裴永刚,田海涛

(北京市郊区水务事务中心,100195,北京)

节水灌溉管材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裴永刚,田海涛

(北京市郊区水务事务中心,100195,北京)

节水灌溉;管材;质量控制;长久运行

节水灌溉管道工程是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输水管道和田间管网部分,其费用占到整个节水灌溉工程的40%以上。节水灌溉管材质量的好坏,关系整个节水灌溉工程的长久运行。

一、北京市节水灌溉管材质量控制现状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单位一般为区县水务局,各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全程参与节水灌溉管材质量控制与监管;施工、监理、受益人等相关单位人员在工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监管。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及相关规定,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招标,管材采购标一般包含在施工标中,由中标的施工单位负责管材与设备的采购与安装。节水灌溉管材质量控制涉及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的全过程。

采购阶段,一般先由施工方牵头,选择有信誉、大品牌的设备生产厂家,并组织业主、监理等相关人员到厂家现场查看。查看的目的:一是查验厂家的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资质、经营执照、生产许可证等;二是查看产品的许可证、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等,同时也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现场检测产品质量,如对于PVC管材,用肉眼检查壁厚、外观,用脚踩等措施检查韧性强度等。对于已采购的设备,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对每个批次的产品分别抽样送检,让第三方进行检测,检查结果合格方可进入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单位总监不定期巡视,有关人员常驻施工现场,每天巡视监督施工进度与质量;质量监督单位代表区县水务局具体抽查,但质量监督站受人员数量限制,一般只有2~3个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难以跟踪节水灌溉工程的全程,一般只在施工的每个关键节点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做到工程质量重点控制;多数区县受益单位不参与施工过程的监管,但关注结果,即工程建成后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等,但也有部分区县如昌平区的一些村,村委会会出人员跟踪监督施工,查看进度,检查质量。

验收阶段,区县水务局、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现场验收及资料审查,实测实量,达不到评定要求的不予以验收,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此外,乡镇政府与受益单位也会参与验收。

运行管护阶段,有的区县如房山区的乡镇政府会选派人员培训,以便验收后进行监管,受益单位也会接受培训,以便进行建后的运行与管理。此外,施工方会提供一定期限的保修,在此期间发生的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损坏,施工方负责进行维修和更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面向基层水务工作人员、管水员及农民用水户调研反映的节水灌溉管材与设备主要问题的结果,归纳总结出节水灌溉管材主要质量问题及可能原因为:

管材破裂。主要原因:落差大或设计不合理造成压力过大,从而引起管材爆裂;使用年限长,管材老化;管材本身质量不合格,添加了回填料等,风吹日晒易变脆破裂,且地上部分易风化。

管材冻裂。主要原因:管道埋深过浅;冬季管内存有余水;管材本身质量不合格,添加了回填料等。

管道断裂。主要原因:机耕损坏,有的管道埋深较浅,农户耕地易挖出管道;施工挖断。

管件、接头处漏水,节门损坏,出水口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主要原因:管件质量差;安装错误;接头胶垫年久易老化;开关次数多,出水口正常磨损。

三、加强管材质量控制的建议

1.采购阶段

管材采购除了实行公开招标、选择好的管材供应商以外还应注意3个方面:

(1)采购单位

建议由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一起完成,施工单位负责执行、业主单位负责管理和监督,但两个单位都必须全程参与,今后工程质量中涉及产品本身质量问题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负责。

(2)产品供应商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很好的社会信誉及较强的经济实力,注册资金和企业净资产在一定数额以上(以审计报告为准);有较强的技术力量,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通过认证机构的节水灌溉产品认证。.

②企业具有与所生产设备相适应的厂房、设施;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和业务内容相适应的从业人员;有与所生产管材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机构、人员、仪器设备;有能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③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的应用面积且返修率低,用户口碑好;企业有具备符合相关规定的售后服务能力,产品供应商能提供产品“三包”承诺函。

(3)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①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等措施严格把控产品供应商的资质、规模和技术能力等条件。

②对采购的产品,一方面通过查看厂家提供的出厂报告核实所购产品的规格型号及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第三方抽样严格控制所购产品的关键质量控制指标。现场抽样必须在市场或企业人员的见证下,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确定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指标检测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

③产品进场时,由水管站或受益主体、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验货,对产品数量、规格型号、外观、出厂报告等进行严格审查,合格后再签收。

2.施工阶段

(1)施工企业需具备的条件

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有效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且同时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信誉和财务状况良好,在北京水利市场无不良行为记录。

②项目经理必须具有有效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二级及以上的注册建造师证书;具有类似的施工经验,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具有足够的专业人员、经验、技术及装备能力。

(2)施工安装技术要求

原则上节水灌溉管材施工安装技术要求必须参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灌溉与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 703—201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 103—95)和《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等。

(3)施工质量监管措施

①建设单位通过不定时的巡视和抽查监督施工组织管理是否规范、监理是否到位;②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必须通过现场检查和实时跟踪,督促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施工安装,严格按要求填写施工日志,实时指导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关键程序的完工验收;③监理单位通过巡视、抽样、现场观测实时监督整个施工过程;④质检单位通过现场抽查,查看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对主要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控制;⑤水务站和受益单位通过不定时的查看,跟踪关键工序施工过程,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监督;⑥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完工验收必须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质检单位三方签字后才有效。

3.验收阶段

验收条件、程序和技术要求严格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11/T 558—2008)。施工质量验收必须包括:材料设备现场验收、文字记录,各工序完成后验收确认、文字记录,隐蔽工程(比如地埋管道)在隐蔽前必须验收并记录。

节水灌溉工程验收时必须具有灌溉系统试运行报告,且试运行一切正常方可安排验收。灌溉系统试运行技术要求:①试运行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事先应明确运行调试的操作顺序、观测项目,安排好操作和观察人员,试运行结果应记录并整理归档;②试运行应在全部工程完工并完成试压、冲洗后进行;③试运行前必须检查灌溉工程,确保设备状况和首部枢纽处于完好状态,阀门开关灵活,进排气装置通畅;④喷灌系统试运行时,如果系统规模较大,则应分组进行运行调试。

4.运行管护阶段

①地埋管道系统放水或关闭时,要注意防止涌浪和水锤。放水时要自上而下逐级缓慢打开阀门,开度要由小到大以利排净管内空气;停灌时要由下而上缓慢关闭阀门,避免同时突然关闭而造成水锤破坏管道。

②地面移动管道要防止因挤压和碰击而变形,在搬移和存放时要注意管端、丝扣不能受损;当有大风时要及时将管道约束起来,以防大风吹刮造成损坏;注意防腐蚀,不要把管道安置在酸性、碱性的地方,防止化学蚀坏。

③日常运行前后要对输配水管道、过滤器进行清洗,预防灌水器堵塞。运行过程中也要定期冲洗微灌管路,一般微灌设施使用5次左右需进行1次冲洗。■

责任编辑江芳

S277.9

B

1000-1123(2016)09-0060-02

2016-01-06

裴永刚,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管材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新型给排水管材的应用及施工注意要点分析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给水工程中供水管材的选用方式分析
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中管材的选择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