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医院的历史溯源与发展定位

2016-02-05 05:31李晓雪刘海峰郝昱文郑静晨
中国医院 2016年4期
关键词:研究型医疗大学

■ 李晓雪刘海峰郝昱文郑静晨

研究型医院的历史溯源与发展定位

■ 李晓雪①刘海峰①郝昱文①郑静晨①

研究型医院 武警总医院 医院转化战略

结合武警总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国内研究型医院的定位、内涵与核心标志。作者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型医院仍然是医院,其根本是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协同转化,研究型人才和研究型学科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基础,研究型医院模式可以是各类医疗机构最终的价值追求。

Author’s address:General Hospital of Armed Forces, No.69, Yongd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39, PRC

武警总医院紧紧围绕“创建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这一战略目标,实现了医院建设的高起点、快速度和跨越式发展,被评为全军首批“研究型医院”示范单位。依托多年创业守业实践,反思研究型医院的起源、内涵、定位与发展。

1 研究型医院提出与发展

1.1 研究型医院启蒙于研究型大学的成功实践

1810年, 德国柏林大学成立,是最早的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德国现代文明的摇篮,它改变了既往只关注教育的发展模式,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被尊为“现代大学之母”。自柏林大学之后,大学开始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发展知识”,大学开始承担研究的使命。这次大学职能的变化,被称为“第一次学术革命”。1949年柏林大学更名为洪堡大学,学校有32位诺贝尔奖得主。

研究型大学萌发于德国,成熟于美国。美国研究型大学协会汇聚了顶尖的研究型大学。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AAU)成立,接收了12所大学作为第一批会员。由于以严格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成绩作为入会条件,这12所大学是公认的、美国最早的研究型大学。到今天,已发展成为包括59所美国大学和2所加拿大大学的北美著名大学组织,代表了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联盟。这个联盟中一些优秀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医疗相结合”大学附属医院便是最早的研究型医院,也正是它们的努力,打造了今天美国在世界医学领域的王者地位。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1876年,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代表。其附属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连续11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为美国第一医院;它创造了医学技术发展的多个第一,包括第一例新生儿法洛式四联症手术、第一例心脏搭桥等。霍普金斯医院还制定了在今天看来最为常规的医疗技术,如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手套、复苏术、肾透析技术。

作为哈佛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麻省总医院(MGH),是美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研究型医院。该院年住院病人4.5万例,门诊量150万例,急诊量7.6万例;拥有超过2万名员工。麻省总医院科研能力强大,每年科研经费投入高达4亿多美元,是美国开展临床试验项目最多的医院,另外还肩负着哈佛医学院的教学任务。麻省总医院所在的长木医疗区,汇聚了多家哈佛大学的附属教学医院,如哈佛公卫学院、哈佛牙科学院、麻省药学院等。

在国外,研究型医院并非只是大型综合型医院的特权。如有一些罕见病的专科中心,或者特色诊疗中心,由于多年关注某个领域疾病的诊疗、研究与转化,其本质也具有了研究型医疗机构的特质。如美国重视研究睡眠质量的哈佛大学睡眠疾病诊疗中心、关注脊髓和脑损伤研究和治疗的谢浦德中心,都是一流的专科型研究医院。

1.2 解放军总医院建设研究型医院实践

2004年,时任解放军总医院院长的秦银河同志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经验,客观分析医院发展面临的几大难题:疑难危重病诊治难题、人类疾病谱新变化难题、常见病多发病防治难题,以及医院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国内提出了研究型医院的理论体系[1]。解放军总医院作为国内研究型医院的提出者,也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先行者,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医院的未来拓展了广阔空间。

研究型医院在军队率先实施,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医院的广泛认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全国各地医院先后启动了创建活动。地方政府、相关单位把研究型医院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上海市提出并实施了“十二五”期间创建10所现代化研究型医院;中国工程院将研究型医院列入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全国总体实践数据看,截止目前全国已经有百余家医院把创建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发展战略,并取得了阶段性实质成果。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医院主动加入创建研究型医院的行列中来。

2 研究型医院科学内涵

2.1 研究型医院定位

准确理解研究型医院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深刻认识其精神本质。医院类型与水平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型医院居于顶层,具有超强的医疗与科研能力。和研究型医院相对应的是“非研究型医院”,但很难用某个概念去解释;它们并不过时,只要有特色、会治病,一样会满足患者的需求。

研究型医院设施完备、学科齐全、创新驱动、科研先导、具有超强的医疗水平,研究与应用的协同转化能力高,拥有相当比例医学转化复合型学科和人才。研究型医院是科研、医疗、教学相结合的典范,擅长疑难病和专病诊疗与研究,立足需求研发并向实际应用转化。

非研究型医院是相对单纯的临床型或传统医教研医院,有较明确的诊疗范围和稳定的患者人群。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医院科研处于辅助地位、模仿式学习。非研究型医院成果向临床转化率较低,新技术、新装备主要依靠学习与采购,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属于此类。

2.2 研究型医院内涵

2.2.1 研究型医院是一种战略选择。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已成为三级医院当前发展的战略共识,但医院发展的下一个战略选择在哪里却值得商榷。目前,大多数医院仅仅是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医院应用的新技术、新药物和新装备主要依靠采购医药设备制造商的产品。2015年6月,国家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医院由经验诊疗型向融合转化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特别是对于医疗这个紧贴临床实践、技术和智力密集型职业,更有优势把实际所需转化为医疗产业的技术、产品。同时,现代学科的发展趋势证明,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发展有利于未来医学技术的突破。并且未来的医学不只是科学,将更加重视用整合医学的观点回答复杂系统问题。研究型医院的发展战略正是倡导医学与工程、管理等学科的融合,重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融合,把对疾病预防与诊疗规律的再认识和新成果转化为新技术、装备和方法,并以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2.2 研究型医院是一种境界。研究型医院已经摆脱传统医院“手术匠”的意义,更加注重科研的转化和知识的传承,是持续引领医疗领域技术进步的一流现代化医院。在企业界,早已盛行“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句话。但国内诸多企业制定标准意愿却是先天不足,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不想放,二是做不起。推彼及此,这样的阵痛也困扰着医疗领域。 “一流医院做标准”代表了研究型医院水平,从短期利益上看是亏损,新标准、新技术意味着原有技术、装备、甚至是人力的淘汰,为此早期投入有可能会入不敷出。从长远来看,研究型医院就是通过占据区域、行业乃至国际话语权,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持续引领本领域技术进步。

2.2.3 研究型医院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基于临床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它是研究型医院的生命线。人才、项目、成果、基地是其直接体现,也是核心要素,这四要素的有效组合与相互支持,构成了研究型医院发展的基础:人才,临床与科研、医疗技术与工程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项目,国家级项目;成果,国家级奖励、应用于临床的重大成果; 基地,国家级研发基地、工程技术中心、转化中心等。可以说,研究型医院的根本在于如何形成科技创新体系,而不是单纯地学习新技术。技术可以花几个月去学习,但是创新体系不同,较短的时间无法学到。

2.2.4 研究型医院是一脉文化。创建研究型医院软实力就是要培养和建设富有时代特征的研究型科技创新文化,坚持以开放求创新、以创新促开放。研究型医院需要的是一种求真、民主、和谐的先进文化。在宽松、静寂、远离杂念的环境下, 才可能真正激活科学研究的好奇心, 培育出有价值的成果。研究型医院文化要避免贪大求全的误区。重大科学研究转化为临床重大应用技术、产品固然是转化效率的重要评价,但转化为科普知识和临床技术的小进步也一样值得尊敬与推崇。

2.3 研究型医院两个核心标志

2.3.1 创新。当前医院经营,市场已趋于饱和,“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不可能在医疗界上演。任何一所医院,想凭借自己的“三板斧”、“一招鲜”来一劳永逸都不可能。研究型医院正是在此时调整了自己的步伐,以“应”变“化”,以“危”为“机”,以创新的姿态迎接变革的挑战与机遇。医学创新非常艰难,这一

切依赖于医护人员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以缜密的思维、改良的意识、务实的努力,才能得出可靠结论。针对影响医疗核心能力的重点领域、重大问题、核心技术入手,先从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做起,然后尝试原始创新。

2.3.2 转化。在医疗实践中,转化医学其实不是新鲜事物,强调“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倡导“成果转化”,都是对“转化”这一理念的关注[2-3]。但是从实际效果上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社会经济转型的新机遇与挑战,研究型医院的提出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它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桥梁,成为科研与临床相互转化的平台,成果转化率也成为研究型医院效能的重要标志[4-5]。

3 创建研究型医院几点思考

3.1 研究型医院首先应该是医院

科研不应被供养于神坛,同样研究型医院也并非不接地气。目前国家医疗机构和卫生资源配置在结构上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优质医疗市场成为刚性需求。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龄老人比重明显较大,以及疾病谱的改变、环境污染加剧等新形势,可以预测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出现井喷状态。为此,创建研究型医院,并不是要忽视医疗服务供给方的本质,而是希望鼓励立足临床需求开展研究与转化,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满足广大老百姓寻医问药的需求。

3.2 研究型医院根本是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协同转化

实际需求是研究型医院的研究重点。同时,把研究成果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或改善作用作为检验各项工作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其根本是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协同转化。以我院优势学科灾害救援医学发展为例,作为国家最早成立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早期救援实践使得笔者意识到:由于专业设置、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差异,发展灾害救援医学直接“拿来”国外的模式不可行,其关键技术也与原来非常熟悉的院内急救迥然不同,常规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仅仅是基本功而已。因此,笔者认为灾害救援医学在我国的转化发展首先应该是思想的转化。因此,我们坚定而大胆地提出了“灾害救援医学”的理论框架,并设想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国内急救医学的基础上,研发、集成、融合多学科技术,把它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我国灾害救援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运作模式、科技内涵、实践支撑和人才培养,以期提高救援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和伤亡[6]。

3.3 研究型人才和研究型学科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基础

研究型医院发展靠的是研究型学科,研究型学科发展依靠的是研究型人才。医院在指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发展需求导向和关键要素导向的平衡关系,既按照医院发展的整体布局出台倾斜政策、加大资源投入,扶持关系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学科;按照突出人才专业特长,为其搭建事业发展平台,着力培养临床与科研兼顾、技术与工程兼修的研究型人才方阵,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研究型人才特征主要包括稀缺资源型人才、临床科研兼备复合型人才、理论与工程双向发展的多样化人才。研究型学科建设要素包括:明确研究方向是灵魂,人才队伍是根本,实验室建设是基础,资源投入是前提,开放合作是动力。

3.4 研究型医院模式可以是各类医疗机构最终价值追求

各级各类医院可能有不少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否只有大型综合性医院才能创建研究型医院?从国内外实践看,研究型医院并不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专利,中小型医院也可以走创建研究型医院之路。根据团队研究,未来医疗服务存在三个特征:一是可标准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服务的很多内容可实现标准化,使得这些服务可以由一般的专业人士或机构就可以完成。例如,疫苗接种就从原来由医生完成转为由护士完成。但可标准化并不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充分条件,因为有些服务即便标准化但仍需要长时间地学习或练习,如全髋关节置换。二是可分离性。可分离性就是能够实现从医院和医生诊所独立出来实现的医疗服务。同时具有可标准化和可分离性质的医疗服务就可以从传统医疗体系中分离出来,如影像检查、体检、白内障等。三是患者为中心。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由供方专业人士和团体控制,并不围绕患者的需求展开,这同样阻碍未来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此,笔者认为,未来伴随着医疗服务体系职能的整合与分化,以及精准医疗的深入实践,近乎任何医疗机构都可以创建研究型组织。可以预测研究型医院建设分三型:研究型医院Ⅰ型——综合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医院Ⅱ型——专科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医院Ⅲ型——专病研究型医院。

[1] 秦银河.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05,10(10):1-4.

[2] Drolet BC, Lorenzi NM. Translational research: understanding the continuum from bench to bedside[J].Transl Res,2011,157(1):1-5.

[3] 秦银河.转化医学的艺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78-280.

[4] Tianpeng. A tale of two systems[J].Nature,2015,520(4):28-29.

[5] 黎爱军,孙亚林,程庆保.转化医学与研究型医院[J].中国医院,2013,117(7):11.

[6] 郑静晨.谈中国国际救援队紧急医疗救援事业的发展[J].中国危重病急诊医学.2005,17(7):388-390.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search hospital


/ LI Xiaoxue, LIU Haifeng, HAO Yuwen, ZHENG Jingchen// Chinese Hospitals. -2016,20(4):20-22

research hospital, general hospital of armed forces, hospital translation strategy

Based on practice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on building the research hospital and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of building research hospital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re benchmark, inherence and the goals of research hospital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It shows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s of research hospital is academic research and its translation. Research oriented human resources and research discipline are the basis on building research hospital. It is the final goal for all kind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2015-12-24](责任编辑 王远美)

①武警总医院,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

郑静晨:武警总医院院长

E-mail:24074816@qq.com

猜你喜欢
研究型医疗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