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思想在JCI医院认证标准中的体现及我院实践

2016-02-05 06:55祝梅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3期
关键词:医患医疗机构家属

谷 巍 祝梅芳

医学人文思想在JCI医院认证标准中的体现及我院实践

谷 巍 祝梅芳

人文思想在医学发展和临床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医学人文内涵角度考虑,医学人文理念在医院中应该更多体现在以人文的工作方式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体现在医学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本文主要分析JCI医院认证(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Hospital Survey)标准和认证方式中的人文思想,以及在本院实践中的感悟,探讨性提出我国医院现阶段推进医学人文建设中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法。

JCI标准;医学人文内涵;考核标准;建议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3.001

1 医学人文的内涵和现实需求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以及爱护人[1]。我国古代称“医术乃仁术”,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学是与人文最密不可分的学科[2]。医学人文,其实质体现是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及人格与尊严的关注、关心和帮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医学技术实现了巨大飞跃。然而,本为关爱、信赖与尊重的医患关系却越来越紧张,医患纠纷、医闹甚至伤医、杀医的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医患关系的现状引起了医疗界越来越多的反思,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初衷。医学不仅是疗伤、治病和护理的技术,更是关爱人的艺术。医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也必将成为暖化医患关系、重建医患和谐信赖的良方[3]。2012年,厦门市卫生局(现卫计委)向全市卫生系统发出号召,开展以“做有人情味医者”为主题的医学人文建设系列活动。各医院纷纷改善服务态度、营造温馨环境、提供方便设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医学人文建设,获得一定效果。这些已开展的活动中,也难免存在对于医学人文理念认知的局限性,如仅从服务角度出发较难获得医生的主动参与和改进。

2 JCI认证为深化人文建设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院开始了历时两年的JCI认证筹备工作。历经从内到外改变和改进,接受了国际JCI专家的严苛检查,我院终于获得了认证金牌。在对每一项标准,每一个衡量要素的理解和准备中,我们也深刻体会了JCI认证中内含的人文思想。

JCI是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简称JCAHO)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国际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4]。 JCI标准认证是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认证模式。它是一个严谨的体系,JCI标准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可达到的标准。

3 JCI标准中的人文思想

JCI学术医学中心医院认证分两个部分,一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二是医疗机构管理标准,总共十六个章节,几乎每个章节中都涉及对患者的关怀条款。仅直接考评患者就诊环节中的安全、感受和权利的章节就多达十个。

3.1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

作为JCI标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开篇的六大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必须全部达标。其中目标4是“确保正确的手术部位、操作和患者”,目的是为了杜绝在医院时常发生的手术部位错误、术式错误和患者错误。为达到这个标准,我院制定并严格实施了《确保正确的手术部位、 操作和患者的制度》,要求“手术标记必须由主刀医师完成,其他有创性/介入操作由执行操作的医务人员完成;需邀请患者和/或家属共同核对、确认”。这一做法不仅杜绝了主刀专家只是到手术台才看到患者的现象,让主刀医生必须在术前做到与患者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到家庭等各种情况,有助于医生更个性化解决患者的问题,也能减轻患者和家属心中的焦虑不安,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更好的配合医疗工作。

关于“降低患者因跌倒受到伤害的风险”,医院制定了《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处理制度》。在环境设施方面,保持通道无障碍,配置适宜的照明,提醒标识,防滑地垫;为特殊需要的患者提供轮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的宣教;对患者进行量化评分,评分显示有跌倒或坠床风险的患者,在其腕带、病历、床头都做好明显的黄色标识,患者无论到医院哪个位置,所有医务人员都清楚了解该患者是易跌倒患者,从而给予特别的关照和帮助。从评估、宣教、提醒、特别关照等所有环节,患者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需求和安全的关注和照顾。

JCI标准中一个专门章节阐述“患者及家属的权利”。要求医院“确保所有员工在与患者沟通和为其提供医疗服务时,了解患者及家属应有的权利并对其做出回应”。也就是医护人员除了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关注患者精神、文化、情感的需要[5]。我院从规章制度入手-通过壁报和医护人员口头宣教,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监督医务人员的执行;重视保护患者隐私,在每个床单位、检查单元设置隔帘,推行一室一医一患等;为帮助有语言或方言障碍的患者,配备外语和方言人才库;尊重患者个人信仰,与多个宗教机构建立联系,随时为患者提供精神诉求服务;支持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决策和医疗过程,医护人员在手术、麻醉、输血、使用血制品以及其他高危治疗和操作前必须与患者及家属做细致沟通,取得同意和配合;临终患者和去世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和尊重,太平间装饰宁静、庄重、整洁,并有不同宗教设施的配置,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去,让家属获得心理和精神的抚慰。

此外,在医疗可及性与连续性(ACC)章节的相关条款中,要求应优先评估和治疗有紧急需求的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关于治疗方案、预期治疗结果以及预期治疗费用的信息;住院期间,所有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要对治疗达成一致意见,等等。这些条款,不仅考虑了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更从人性化的角度,照顾到了患者的社会、心理、经济状况。我们根据这些条款,对每一个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服务标准和流程,成立了MDT会诊平台。JCI条款甚至对于患者的出院、转诊和随访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考虑到患者和家属缺乏医疗知识,无法保证患者在离开医院后还能够接受到必要的专业治疗,必须由医务人员在住院期间,与患者和家属一起制定出院计划,如需转诊,评估好收治医疗机构是否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经常转去的医疗机构,建立联系,保证患者病情需要时能及时救助。

患者评估,也是JCI重视的项目。按照规定,医护人员要对所有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关系、经济状况及其健康史方面的信息和数据,从而确定患者的医疗需求,制定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诊疗计划。由医护人员合作,通过与家属配合,让患者参与,一起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是JCI标准不同于国内常规诊疗规范的要求,对于医者与患者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配合并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非常有益。

在患者评估中,对疼痛评估和管理是最重要的内容。在传统观念中,有些疾病会疼痛是正常现象,患者忍受疼痛也是理所应当;而在JCI理念中,让患者忍受疼痛是不人道的,医护人员有责任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因此,作为诊疗计划的一部分,医护人员必须向患者说明某些治疗、检查时有可能产生的疼痛,重视患者病程中的疼痛,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疼痛和止痛的知识,并一起采取措施控制疼痛。

3.2医疗机构管理标准

JCI标准的第二部分是医疗机构管理标准。这些章节,不仅对每一项医院管理工作提出了标准,其内涵中也包含了以人为本,以患者的感受和安全为中心的思想精髓。

JCI的主要检查方法—患者追踪法,是检查者根据患者就诊的路线,去了解和感受患者就诊的每个环节、每项设施、每个做法是否安全、合理,是否考虑了患者的感受。

所以,无论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章节、医疗机构管理标准,还是JCI的检查方法,JCI认证过程从设计上就旨在在医院内创建一种安全和质量文化,使医院能够增强公众对医院关心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信任度,倾听患者和家属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权益,把他们当作合作伙伴参与到医疗过程中。

4 探讨

医务人员的微笑、热情、嘘寒问暖、生日礼物以及方便的设施、温馨的环境固然重要,却只是人文的一小部分体现,医学人文更多的内涵应该是体现在更人性化、个性化解决患者健康相关的问题[6],体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尊重患者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体现在医患在诊疗过程中的互信、配合,共同战胜病魔。所以,在听诊器、注射器、手术刀上融入医者的关爱和用心,才是医学的精髓。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普遍提高很难一蹴而就,尤其是面临人文教育在中国医学教育中的欠缺已达数十年的境况,靠宣传、培训、发动及个人自觉来提高医者人文意识,提升医疗机构的人文氛围,很难短期内达到理想效果,更没有评判的标准。医学人文需要医疗界长期的积累和努力。

从我院JCI认证和医学人文活动结合的实践可以认为,JCI认证标准和认证模式,为我们推进医学人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一方面,人文思想贯穿于整个标准,使人文措施通过制度、流程、设施等有形的手段得到更好的落实,更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的严格要求、行为的不断重复而形成习惯,习惯逐渐提升为素养,是大范围有效提升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人文意识的有效途径。

西方的医疗行业也同样有对医生人文行为的规范,例如,美国医师协会甚至列出了4项基本原则、12条医患沟通清单,指导医生如何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作为医生考核的重要依据[7]。

医学人文建设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8]。我国医疗机构众多,医疗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患关系面临极大挑战。借鉴国际先进的认证经验,在我国医疗机构的评审、评价、考核中加入人文相关的指标,促使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人文意识提升,人文措施落实,构建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应该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1] 李维武. 人文科学概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2] 周国平. 医学与人文[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1-4.

[3] 王一方. 医学人文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2-23.

[4]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医院评审标准[M]. 4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1.

[5] 王秀芹,徐永风,赵英姿. 重视整体护理中的人文关怀[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21.

[6] 韩鹏,陈校云,张铁山,等. 国内外人文关怀与医患关系相关问题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6):768-771.

[7] 张东秀. 美国医院有个医患沟通清单[N]. 生命时报,2014-10-14(5版).

[8] 尹庄. 医学人文建设与医院可持续发展[J]. 中国医学人文,2015,1(9):7-9.

The Main Expression of Medical Humanity Thought in the Standards of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Hospital Survey and the Practice in Our Hospital

GU Wei ZHU Meifang Department of Party Work,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3,China

【Abstract】

Humanity philosoph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med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actice of medical work.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humanity philosophy in hospital should be focused on solving patients’ health problem with humanity methods. And it should be expressed by the good combination of medical methods and humanistic pattern. This article was aimed to analyzing the humanity thoughts in JCI international hospital attestation standards and its inspection process. By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practice of JCI attestation in the hospital,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methods of promoting medical humanity construction in hospital,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

JCI standards,Intension of medical humanity,Criteria of assessment,Suggestion

R19

A

1674-9316(2016)13-0001-02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群工作部,福建 厦门 361003

祝梅芳,E-mail:meifang_z@126.com

猜你喜欢
医患医疗机构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