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共话中国发展道路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2-05 18:18田,
教学与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王 田, 孔 伟

(1.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期刊社,北京 100872)

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共话中国发展道路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 田1, 孔 伟2

(1.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期刊社,北京 100872)

当代中国在面对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重大现实问题,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责任有义务更有能力关注时代声音、反思时代问题、探索时代道路。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确认中国发展道路的哲学理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使命。为此,《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于2016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召开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的2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围绕“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会议主题,从“中国道路的时代特征与理论反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与当代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三方面展开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一、中国道路的时代特征与理论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时间“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提法引发人们的广泛讨论。然而,相对于“中国模式”潜在的固化模板式经验主义倾向和输出发展模式的政治外交风险,“中国道路”提法更加契合中国发展状况。

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形态发展论,而不是社会模式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道路比中国模式的提法更为确切。模式是成型的、稳定的,具有静态性;道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动态性。各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却没有唯一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完善的实践过程,可能包括弯路、岔路和曲折,因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中国必须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道路的提法没有世界意义。陈先达教授指出,各国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人类发展有一条共同的道路,即建设一个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公平、正义、共富的社会。中国道路,就其实践方式而言具有中国特色;就其总体目标而言,同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认为,对阐述中国道路的理论研究来说,反思中西方传统关于“实然”与“应然”、“是”与“应该”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李德顺教授看来,中国走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本身构成了“实然”的现实。中国道路应该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从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发展状况和生存状况出发加以探究。因此,不能将西方发展模式当作中国道路的应然。在现实条件下,我们需要自觉把握的是创造条件使中国道路从“实然”走向关于“应然”的未来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和哲学角度来讲,应当正确处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更确切地说,应当立足实然讲好应然。在阐述中国道路,形成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问题上,要立足于对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探索中国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基础、表现方式等问题,这是真正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表现。

哲学呼唤问题意识,问题是对时代的澄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非偶然选择,而是对时代声音和时代精神的反思和凝练。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应当将中国道路放在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他以毛泽东时期、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为不同的历史阶段,指出十八大报告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这是一个发展起来的新时期,是时代的新特点、实践理性的新要求。新时期在国家富强、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顶层设计及战略谋划、创新能力驱动、依靠人民主体的力量、斗争与统一的结合、强调中国话语体系、全面协调发展、认同问题、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等十二个方面整合了前两个阶段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对新时期时代声音和时代精神的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身蕴含丰富内容,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认为我国思想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理论基础缺乏深入阐释,对这一问题的“左”、“右”、“复古主义”思想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政治分化在思想领域中的回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理念不能属于或摇摆于上述三种倾向。首都师范大学程广云教授指出,当前思想界对中国道路的讨论多强调其特殊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不可选择的普遍的历史前提或逻辑前提,即工业化。中国基于国情,选择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从传统社会主义过渡到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主义,从而形成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适应了历史前提的变化,更适应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则从政治哲学和实践哲学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由,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由是一个目的概念的同时阐明了社会主义治国理由要求创新的原因。在张文喜教授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由是一个实践概念、目的概念。按照目的概念形成的本性来讲,每个目的概念都包含目的和手段的对立,因此,治国理由既要说明目的,即政道;也要说明达到目的的手段,即治道以及治术。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由已经远远离开了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民族主义”或权力政治式治国理由。为了和平而斗争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由中最富有成效的观念。在西方政道和治道相矛盾的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由必须显示出一种创新能力。首都师范大学黄志军副教授认为中国道路既是一个肯定性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反思性哲学命题,前者以实践的方式为从哲学视角思考中国道路开辟了空间。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与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反思和解决当代中国及世界重大现实问题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理论创新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在风云变幻的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便成为把握时代命脉的思想武器和思想资源。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教授指出,中国道路需要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来审视。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相关联。从世界历史理论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必须达到世界历史交往的普遍化程度。在马俊峰教授看来,世界历史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直接相通的,正是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具备人类视野。中国道路作为一个真正的理论问题,从空间领域来说,需要在国际政治、国际战略层面获得其完整意义,也就是说,中国道路必须在现代性批判、人类发展前途的大视野中得到规定;从时间领域来说,中国道路是一种历史实存,是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大成就得以彰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实际上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对中国道路的研究一定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研究的意义,对内是聚集民心、树立大国自信;对发达国家而言,则意味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哲学研究》副主编鉴传今研究员同样表示历史唯物主义非常重要,而且历史唯物主义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点。卢卡奇、葛兰西、科尔施、阿尔都塞、弗洛姆、弗洛伊德、哈贝马斯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都曾从不同维度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构。然而我们不能凭借这些重构而对历史唯物主义采取轻率态度,历史唯物主义所提供的思想方法使得我们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状和性质做出良好的描述、判断,这是任何观念论方式所不能企及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物质生产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基本架构。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则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一套以资本为核心的不同于以往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形式化结构,换言之,马克思理论中存在着从生产的主体论体系向资本形式的结构化体系的逻辑转变。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理论,需要进入到《资本论》中以资本为核心的结构化体系中去讨论商品、货币和劳动力,而非单纯讨论劳动概念。相对于劳动的主体性特征,劳动力概念更具客观性特点。只有从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前提出发,才能真正理解资本的形式化结构,这是一条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思路。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建立在对马克思文本的深入解读以及在当代境遇中的创新性理解基础上。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划分中,除日耳曼民族之外,古典古代和中国所属的亚细亚国家都不能进入市民社会,只能通过殖民方式由殖民主义者带去生产方式从而进入资本主义历史。然而,在马克思的晚年构想中,中国所属的亚细亚国家可以在继承资本主义全面发展的一切成果的基础上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未来共同体。韩立新教授指出,中国在1978年以后逐步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卡夫丁峡谷”,此时马克思的晚年构想已不符合中国现实。他提出一种中国的日耳曼式发展道路,即中国在1978年后确实出现了马克思所认为的日耳曼民族得以进入世界历史的因素: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劳动和所有制分离、城市农村分离等。而由于中国的东方特色和长期社会主义经验,马克思所描述的普遍性因素出现了很多特殊性,这需要创新性地理解马克思的文本语境。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固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新的源泉,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时代的背景资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优秀成果都可以成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当代阐释的理论资源。中国人民大学臧峰宇副教授认为,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维度,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仅将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没有给予文化问题相应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交融体现了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在文化认同的语境中展开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进而塑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高度。中国人民大学常晋芳副教授则强调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于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实现中国目标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过程中,其主要任务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中国人民大学沈江平则从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出发,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的关系

立足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进程、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同时通过对中国和世界问题的反思进一步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是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之间关系的重要步骤。

诚如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所言,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道路的“导航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遇到的所有新问题,都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解决。例如,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处理社会主义改革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看待中国社会的新阶层,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如何处理效率、公平与正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是靠单纯搬弄概念和抽象思辨就能解决的,而是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道路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进一步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做出论证。应该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学说论证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利用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来论证政治解放是人的解放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论证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价值理念、政党制度和发展道路等方面。

20世纪80年代,国内思想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在谈及中国道路的哲学理念时,将中国的发展成就更多地归因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影响,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矛盾的,而是内在一致的。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应该对中国道路的发展理念进行自觉的理论概括。实践唯物主义对中国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兴起的。与历史唯物主义内在一致的实践唯物主义有两种形态:其一是作为哲学形态的实践唯物主义;其二是作为思想方法的实践唯物主义,这种形态的实践唯物主义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实际工作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总的来说,实践唯物主义通过实事求是的实践理性、以人为历史主体的实践主体性、人的解放的实践价值取向、实践的辩证法、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实践合理性、实践的探索精神来影响中国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在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很大程度上也进一步推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指出历史是客观发展过程,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理论是立足于历史过程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践、探索和总结概括,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创新发展意味着动力机制的转换,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对系统关系的处理;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是中国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共创共赢的发展理念。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教授表示中国道路是一个肯定性概念,在当下和未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多思考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中国道路有何贡献。他认为治国平天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应不断向前推进。首先要提升历史唯物主义自身,即促进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范式改革;其次,要加强对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念的研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一个很大的生长点;再者,历史唯物主义要构建新的社会形态理论以满足中国道路不断发展的理论需要;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创新中国道路的发展理念。中国人民大学郗戈副教授则基于资本批判的理论基础,认为时代根本性问题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道路之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层关联,时代根本性问题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道路都必须面对资本批判问题。然而,资本批判不是要否定资本,而是要把握资本内部的辩证逻辑,特别是资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辩证法。

《哲学研究》副主编鉴传今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理论和实践中所遭遇的难点问题,展示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任务、研究重点以及对于国家和社会主义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中国道路问题蕴含着中国和西方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由此引发的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必然不是中国单方面的事务,而是中国与世界的双边关系。唯有将中国道路放置在中国和世界的双重坐标中,才能对中国道路进行恰当的探讨和评价。中国道路及其涉及的中国社会巨大的社会分层和利益分化,在思想领域呈现为复杂的话语体系和多元化的现实回声。关于老路、新路的争论导致国内思想界对中国道路有着不同的理解诉求和理论表达。这些关于中国道路的主观话语之所以争论不休,究其原因是没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进行讨论,没有将理论根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而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由此可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先导,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现状,把握时代声音与时代精神,认识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既是澄清关于中国道路的众多主观话语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 刘蔚然]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小剪纸 大收获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菱的哲学
Rethinking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 Proposed Quantitative ESG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Companies
——Tak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s an Example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