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2016-02-05 07:2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出版物数字标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刘春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当前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还只是针对具体数字对象,分阶段制定相关的具体技术标准,各个标准之间缺乏体系化考虑和战略化决策。为确保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系统的高效性、长期性、共享性和互操作性,本文在考虑电子出版物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应用技术环境、关键技术标准和业务活动实践等因素,构建了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框架。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需要形成以保存为基础,以内容编码、元数据及元数据互操作、统计与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而且,最佳实践研究是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构建应用效果的重要保证。

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构建

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化使单一传统出版物向数字化文本、图像、音视频和其他机读格式的“电子出版物”分化,纸质出版物呈缴运行框架已不适于以电子格式生产、发布、存储和使用的电子出版物,标准和技术规范成为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实施以及管理的技术支撑。

1 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需求

电子出版物呈缴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需求是完善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欧盟数字复本的国家战略由国家记忆机构或公共机构在政府直接领导下制定,国家战略框架包括法定呈缴及公共文件、出版领域等(特别是原生数字资源)。ISO/TC46在其2010年商业计划[1]中,对其所归口的图书馆、档案馆、出版商、博物馆等文献信息领域标准化的市场环境和相关利益方进行了描述,指出文献信息领域既包括盈利机构(如商业组织、系统商和出版商等),也包括非盈利机构(如图书馆、文献中心、档案馆等)。信息与文献业务活动中的相关利益方涉及信息创建者、信息发布或提供者、信息管理者、信息保存者、信息系统或服务提供者及用户等。

随着信息与文献领域的技术发展、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及参考信息与文献领域标准化需求,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需求特点主要包括:①从纸本呈缴出版物或离线呈缴出版物标准化对象向非受控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信息创建、分发和保存标准化对象转换;②多种媒体类型的资源对象融合,使电子出版物呈缴在创建、生产、组织和保存信息变得日益复杂;③远程学习和机器学习环境下需要考虑增加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信息发布的新机制;④对网络标准的依赖和融合使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在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外,还要考虑相关的网络事实型标准;⑤在新媒体标准和音频标准未成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形式前,电子出版物呈缴相关标准化最佳实践指南将与纸质国际标准一起,成为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领域的新需求。

当前,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范围主要为实体电子出版物,2008年发布的《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2]规定电子出版物包括只读光盘、一次写入光盘、可擦写光盘、软磁盘、硬磁盘、集成电路卡等,以及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其中,连续型出版物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册或者年、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电子出版物。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连续出版物(如纯网络期刊)出版形态的发展,我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开始试行对网络版连续出版物颁发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如,2015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关于同意出版《知识管理论坛(网络版)》网络连续型出版物的批复(新广出审[2015]885号)中指出:根据《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规定和总局开展网络连续型出版物规范管理试点的有关精神,同意互联网出版单位《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出版《知识管理论坛(网络版)》网络连续型出版物,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6036/C,中文,双月刊,公开发行。而在呈缴方面,由于网络出版物呈缴在我国没有明确规定,网络出版物的呈缴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出版机构自发提交在线数字出版物目录及链接地址,做存档处理。”[3]因此,为了确保网络出版物呈缴的可利用性和长期保存性,附有元数据的标准化呈缴平台是必备条件和必然趋势。

1.2 出版物呈缴接收机构对统一的、全流程的电子出版物呈缴技术标准体系的需求

目前,网络电子出版物呈缴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业务流程和实际成果,也没有用于数字出版物呈缴的统一平台。尽管如此,我国出版物呈缴接收机构对网络电子出版物呈缴在制度、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国家图书馆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保存WICP试验项目和网络数据库导航ODBN项目。[4]WICP对100家政府网站、100家电子期刊网站、100家大学网站、100家企业网站、100家其他网站(门户网站,媒体网站——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等)通过网络机器人进行收集,并对收集数据进行了MARC编目和DC编目。国家图书馆出版物缴送国外相关进展主要介绍了英、法等国网络电子出版物的动态。[5]我国另一个法定呈缴机构——中国版本图书馆2012年征缴离线数字出版物与出版量趋于一致,基本达到有效征缴目标。但在线数字出版呈缴受困于制度、呈缴范围、信息化支撑环境、后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因素,目前只有几家出版机构自发提交的在线数字出版物目标及链接地址。[6]鉴于网络电子出版物呈缴的数字资源特征和多方协作的复杂业务流程,统一的、全流程的电子出版物呈缴技术标准体系可对该项业务工作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质量控制目标等加以保证。

1.3 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的选择和制定顺应当前电子出版物呈缴和服务的新环境

网络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数字资源,其呈缴和服务方式受数字资源保存和服务发展的影响。当前我国数字资源保存正在倡议“国家保存”模式,2009年国家科学图书馆与施普林格签订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对我国信息文献机构从国外引进资源的长期保存模式具有开创性意义。2015年9月,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倡议下,国家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60个文献信息机构集体签署了《数字文献资源长期保存共同声明》,[7]宣布图书馆支持国家建立数字文献资源长期保存系统,将委托其长期保存自己所采购的数字文献资源。同时,希望国家将数字文献资源长期保存系统作为重要的国家公共基础设施,予以长期稳定的支持和规范可靠的管理。顺应这一发展,我国网络电子出版物呈缴也即将面临相应的技术标准选择和体系规划。

2 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构建——以保存为基础

随着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近年来电子出版物呈缴的关注重心已从电子出版物收集获取向电子出版物长期保存转变,而广泛使用国际的、开放的标准是促进互操作和长期保存的先决条件。20年前,数字保存研究集中于图书馆和档案领域,主要研究定义、基本模型和概念等,数字化对象主要为政府文件。近年来,相关研究已从单个文献的保存和数据结构转向复杂资源,如关联对象、元数据和短期数据等转变,集中于支持数字保存的技术框架和工具的研究。

“保存(Preservation)”这个概念在数字资源领域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数字化保存,还有一个是保存的数字化,对电子出版物呈缴活动来说,保存是指数字化保存,即“以长期获取为目的的数字对象的保藏和维护”。Adrienne Muir[8]认为,法定呈缴的目的是确保国家智力和文化遗产的保存和获取,数字出版物呈缴是全球趋势,印本环境下的出版、出版商、出版地和版次等在数字出版物呈缴环境下有新的含义,有些可能并不适用。在数字环境下,具有呈缴功能的图书馆与外界通过元数据、定义和标准等进行业务交互,法定呈缴每个业务过程都涉及法律、经济、技术和组织管理问题,网络技术的优势使得图书馆在获得一份数字呈缴出版物后能够广泛复制,从而与出版商产生经济利益之争。数字出版物呈缴的业务过程包括识别(Identification)、选择(Selection)、获取(Capture/Deliver)、处理或编目或保存(Processing or Cataloguing or Storing)、获取(Access)五个过程,而保存(Preservation)贯穿于这五个过程中。在业务流程梳理方面,英国数字保存中心在其数字保存生命周期模型中定义了数字保存的逻辑/迭代顺序:概念化、创建、获取和使用、评价和选择、处理、摄取、保存活动、存储、获取和再利用、转换,这些业务模块分别涉及相应的具体技术标准。

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应用较多的保存标准框架是OAIS(开放档案信息系统),该标准是由空间数据系统在1999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14721,OAIS定义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获取的功能,包括获得和处理、档案化保存、获取、数据管理和档案管理等。

近年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成为我国图书馆界的研究和实践热点。王乐春等[9]指出,超大规模、多数据类型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有效读取是国际图书馆界的热点问题,而数据组织标准的研究制定更是长期保存必须优先研究的问题。他们认为,目前真正面向长期保存工作的国际标准只有OAIS。我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核心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指导长期保存体系整体建设的相关标准;数字资源信息打包和编码相关标准;数字资源内容和格式相关标准,包括元数据格式、对象数据格式;存档系统数字资源标识相关标准;存档系统数字资源信息,包括提交和发布方法相关标准;不同单位的存档系统间互操作接口标准;用于存储的物理媒介相关标准;数据在介质和格式迁移方面的相关标准;存档系统质量评估相关标准等(见下图)。

电子出版物长期保存在电子出版物呈缴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李英等[10]认为,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运行机制是电子出版物制度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其基本框架包括法律机制、组织管理机制、经济补偿机制和长期保存机制。另外,长期保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刘春燕等[11]认为,电子出版物呈缴系统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既包括了宏观管理(规划涉及、需求分析、建设设施和符合性评估等),又包含有具体技术操作层面(元数据、数据格式、编目、标记、结构、压缩、加密等)的系统性问题,其长期保存系统应重点考虑元数据支持整个管理流程并记录各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相关业务进行关联。电子出版物呈缴系统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系统需求应在满足通用系统需求基础上,考虑元数据需求、功能需求、选择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图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框架

3 我国电子出版物重点技术标准

当前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积极采用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如我国国家图书馆WICP项目采用了ISO 28500 WARC文件格式标准;加拿大图书和档案馆在对法定呈缴电子出版物的识别、获取、管理、分发等业务处理过程中,采用了ISO 14721 OAIS标准、元数据收割标准METS和保存元数据标准PREMIS等通用型国际和区域标准。Greg Bak[12]指出,加拿大图书和档案馆被法律赋予数字保存的职责,包括要求法定电子出版物呈缴。其数字对象除了文献类型的数字对象外,还包括数字照片和艺术、数字多媒体和音像制品、地理信息、数字技术和建筑绘画、广播数字内容。这些数字资产包括各个领域,通过各自的元数据和保存标准,在各自的保存环境,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获取,这直接导致相关费用的高居不下和用户获取的不便。为此,LAC通过多年的研究项目,在OAIS基础上建立了数字仓库服务。加拿大数字文献遗产“书目、档案和文章”能被识别、获取、管理、分发。书目和档案描述元数据通过MODS的XML基础的元数据标准来实现。GOOGLE也采用Fedsearch系统中的MODES标识GOOGLE SCHOLAR中的元数据。这些全球通用标准的应用确保了其电子出版物呈缴资源的稳定性、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根据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的研究和实践,电子出版物呈缴涉及的相关关键技术标准主要涉及元数据、数字保存、统计与绩效管理等方面。

(1)电子出版物呈缴相关内容标识标准研究。为了获取资源,必须对呈缴的电子出版物进行标识。Webb[13]曾建议法定呈缴条文中要求所有出版商标识他们呈缴的所有出版物,由于网络“出版”的巨量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在印本环境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46制定了国际标准书号ISB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国际标准录音号ISRC、国际标准视频号ISAN、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等标识图书、连续出版物、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数字资源等描述对象的国际标准。另外,互联网URL是当前事实型的资源标识符标准,加拿大LAC在电子出版物呈缴中采用的Archival Resource Key(ARK)永久性标识符就是一种能描述任何类型信息对象的多功能标识符。由于同一资源对象可能有几个不同粒度的标识号,或有的资源粒度应当有标识符而没有(如科学数据),电子出版物呈缴内容标识更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标识符标准,以便实现不同资源标识符之间的互操作和共享。

(2)电子出版物呈缴相关元数据标准研究。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描述对象数据的数据。根据其功能不同,元数据分为描述型元数据、结构型元数据、管理型元数据、保存型元数据等。当前描述型元数据相关国际标准主要有ISO 15836都柏林核心元数据、ISO 19115地理信息元数据等。目前电子出版物呈缴相关描述型元数据、结构型元数据、管理型元数据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保存型元数据作为电子出版物呈缴的重要元数据类型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04年Gavin[14]通过文献调研得出当前有来自出版领域的保存元数据和来自图书馆领域的保存元数据方案,他认为,为了对呈缴电子资源进行保存,描述内容、来源、技术环境和保存操作等类型的元数据应系统收集和管理,用于图书商业交换的ONIX具有改造后满足电子出版物呈缴元数据框架的功能。

在实践上,为解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的可实施性,OCLC与RLG组建了PREMIS工作组,计划在OCLC/RLG基础上开发元数据核心元数据,为保存系统元数据的利用提供指导,并于2005年发布了PREMIS数据字典,其数据元包括核心元素、语义单元名称、定义、应用对象层次、包含原理、示例、创建和应用说明、使用说明、是否可重复、必要性及可选性等。2015年6月,PREMIS保存元数据字典3.0[15]发布,对对象(Object)、事件(Event)、代理(Agent)、权限(Right)等实体的属性及语义关系进行描述。由于其对象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在元数据互操作标准和协议方面,METS和PREMIS等全球通用协议已在中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标准原则上确定为遵循OAIS框架标准,借鉴PREMIS+METS方案,兼容PREMIS数据词典提供的核心保存元数据集,兼容METS给出的基于XML的通用数据对象的封装和交换框架。[9]

(3)电子出版物呈缴相关统计与绩效标准研究。R Williamson[16]对电子出版物的附加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致性(如标识符等与内容的一致性)、完整性(如包含电子出版物的修订版和修改版)和及时性(如定期更新和维护)三个增值指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46/SC8在制定ISO 2789《国际图书馆统计》、ISO 11620《图书馆绩效指标》、ISO/TR 28118《国家图书馆绩效指标》、ISO 16439《图书馆影响力评价的方法和程序》等图书馆业务管理国际标准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图书馆法定呈缴业务向网络资源延伸的新形式,于2013年发布了ISO/TR 14873《网络保存的统计和质量评估》国际标准。[17]Clement[18]认为,音视频等离线电子出版物呈缴可通过类型和容量来进行统计和评价,而网络保存统计与质量评价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缺乏成熟的概念,如对网络保存新工具和新过程的概念统一,由网络爬虫开展的网页复制版是称网页“抓取(Capture)”、网页“版本(Version)”,还是网页“存档(Archive)”;二是网上文献的复杂粒度的统一,如网站可以作为一个呈缴文献单元,但有时机构只选取网页部分内容或单独网页作为呈缴内容。下表是根据ISO/TR 14873的技术内容,归纳出的网络出版物呈缴相关统计及质量评估指标。

4 加强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最佳实践研究

开展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最佳实践研究的首要原因是技术标准不能脱离相关的业务环境。早在1986年,英国国家图书馆与商业和工业部资助的知识仓库项目[18]就开始鼓励英国呈缴电子出版物通过邮件方式提交给知识仓库项目,知识仓库对技术质量、一致性和整体性提出相应的标准,呈缴者和知识仓库通过法律合同确定关于呈缴出版物提交的相关事项,主要对相关方(出版物呈缴方和知识仓库)、呈缴出版物、呈缴权利义务(知识仓库必须保存和以电子形式出版提交的知识产品,确保保存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没有相关授权不能发布任何存储产品的拷贝件,建立索引等)等相关条款进行规定。英国同时从技术角度对用户获取资源情况进行监控,如,英国2013年出版物呈缴规定要求“法定呈缴图书馆必须确保只有一个计算机终端能被读者获取相关的呈缴资源”,这是为了在同一时间保证在一个法定呈缴图书馆只有一个用户在呈缴系统平台上。而用户不能对电子呈缴出版物进行拷贝,只能打印恰当比例的呈缴作品,用于非盈利性研究或其他规定目的。这些电子出版物呈缴的标准化环境,将影响着通用关键技术标准具体条款的修改,同时催生一些具体的业务标准。

表网络出版物呈缴相关统计和质量评价指标

加强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体系最佳实践方式是通过业务场景来选择、验证、优化和合理使用相关的技术标准。当前我国已为开展电子出版物呈缴相关标准的最佳实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姚晓霞等[19]认为,国家图书馆、国家科学图书馆和国家科技文献中心等已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可信赖工作流程、政策与机制、法律与权益管理、数字知识仓储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与保存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对全国数字资源保存活动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在具体操作层面,王乐春等[9]认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封装规范在遵循与METS纲要的兼容大方向下,必须以国图自身的应用场景为基础。其中,对于SIP封装规范要适应国图多种途径获得数字资源的格式需求,AIP信息封装包的封装规范可基于METS,确定国图AIP包结构的限定和扩展,对于DIP信息包应统筹考虑国图服务对象特定需求和馆际交流的需要来确定封装规范。

在国际电子出版物呈缴标准最佳实践研究方面,Antonella Fersa等[20]指出,欧盟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机构在数字内容管理和保存等方面存在不同的政策和指南,这直接导致了数字保存费用居高不下,欧洲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在未来十年里数字化费用预计约1亿欧元,平均每年约1000万欧元。为此,2014年欧盟开展了文化信息/电子档案保存格式PREFORMA计划,致力于采用高质量的文件格式标准实现长期保存数字内容需求。PREFORMA项目基于当前“长期保存标准模型OAIS通过包含数据和元数据的信息包进行传输和保存业务,数据具有文档、图像、音频、视频等文件格式,这些格式来自于不同供应商的软件,其应用效果依赖于不同软件而不受信息生产者和信息保存者的控制”的实际,研究保存过程中的标准应用质量关键因素,力图建立一个包含各类实践工具,各利益相关方的长期可持续性生态系统。PREFORMA项目认为,作为概念模型,OAIS标准不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法和特定设计,需要标准使用者在分析业务过程后提出自己的实施方案来满足OAIS功能,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数字化保存(迁移、仿真)的独立功能模块,保存功能只能与其他几个功能交叉。为此,PREFORMA希望能在OAIS的接收(Ingest)功能中,反映数字保存的第一步。在接收(Ingest)准备阶段,可考虑信息产生者和存储者的标准化交流、支持生成和传输元数据的工具、用于自动或半自动评估数据工具的三个不同标准化任务。在数字对象接收(Ingest)阶段,由于需要将数字对象传输到存储库中,则涉及文件格式和元数据完整性等相关标准化任务。而对于文件格式来说,PDF/A作为ISO国际标准受多个计算机软件(OpenOffice.org,Microsoft Word 2007)支持,但受“嵌入PDF文件的语义信息有时只能被特定用户读取,一些字体不能使用需要特定允许条件等”因素影响,PDF/A文档存储在实践中还依赖于软件和供应商。图像格式TIFF标准在实际使用中则缺乏管理元数据和技术元数据,视频格式当前越来越多存储机构采用MXF格式。PREFORMA计划开发开源工具,对需要长期保存的数字文件进行一致性测试,测试内容包括:①检查文档是否由标准化文件格式生成;②检测文档是否符合长期保存要求;③自动对偏差元数据进行修正,同时确保数据对象不受影响。

[1]ISO/TC46,ISO/TC 46 Business Plan 2010[EB/OL].[2015-10-10].http://isotc.iso.org/livelink/livelink/.

[2]百度百科.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EB/OL].[2015-11-2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q.

[3]尚莹莹,邓千红.数字出版物呈缴现状及对策[J].出版参考,2013(11):23-24.

[4]陈力,等.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与保存——国家图书馆的WICP和ODBN项目介绍[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1):2-6.

[5]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物缴送[EB/OL].[2015-10-10].http://www.nlc.gov.cn/dsb_footer/dsb_zcwm/.

[6]尚莹莹,邓千红.数字出版物呈缴现状及对策——以中国版本图书馆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4(1):2-6.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数字文献资源长期保存共同声明发布[EB/OL].[2015-10-08].http: //www.1633.com/news/html/201510/news_18183410_1.

[8]AdrienneMuir.Legal deposit and preservationof digital publications: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y[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1,57(5): 652-682.

[9]王乐春,等.超大型数据资源长期保存系统数据组织标准研究[J].标准科学,2012(8):12-15.

[10]李英,等.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运行机制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67-69.

[11]刘春燕,等.电子出版物呈缴系统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标准化框架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9):164-168.

[12]Greg Bak,Pam Armstrong.Points of convergence: Seamless long-term access to digital publicaions and archival records at libaray and archives Canada[J]. ArcSci,2008(8):279-293.

[13]Webb,C.Long-term manage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publications on CD-ROMs and floppy disks:technical issure[EB/OL].[2015-09-24].http: //www.nla.gov.au/niac/meetings/tech.html.

[14]Gavin Brindley Adrienne Muir Steve Probets.Provision of digital preservation metadata:A role for ONIX?[J].Program,2004,38(4):240-250.

[15]Preservation metadata maintenance activity.PREMIS DataDictionaryforPreservationMetadata,Version3.0[EB/OL].[2015-09-29].http://www.loc.gov/standards/premis/v3/.

[16]Williamson R.The Knowledge Warehouse:Legal and commercial issues[J].The Electronic Library,1998, 6(1):10-16.

[17]ISO/TC46/SC8.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tatisticsandqualityissuesforwebarchiving[S].

[18]Clement Oury Roswitha Poll.Counting the uncountable:Statistics for web archives[J].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etrics,2013,14(2):132-141.

[19]姚晓霞,陈凌.CALIS数字资源保存的现状和发展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7):68-71.

[20]Antonella Fresa,et al.Digital cur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s for memeory institutions:PREFORMA research project[J].Arch Sci,2015(15):191-21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 of Standard System for Electronic Publication Deposit in China

Liu Chun-yan

At present,the national e-pub deposit standards are object-specific,stage-specific and lack of systematic and strategic design.In order to ensure the high efficiency,longevity,sharing and interoperability of national e-pub deposit system,this article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technology environment,key technologies and real practices of worldwide e-pub deposit,and constructs a standard system for domestic e-pub deposit.It suggests the system shall be based 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content code and metadata,statistics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s the core of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The best practice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of e-pub in China.

Electronic Publication(E-pub);Deposit;Standard System;Construct

G253.1

:A

:1005-8214(2016)12-0001-06

版日益增多使我国

物呈缴呈现必然趋势,出版机构需要标准化的呈缴平台

刘春燕(1974-),女,博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与文献标准化。

2016-05-27[责任编辑]菊秋芳

本文系2010年社科基金项目“建立健全中国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0BTQ013)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出版物数字标准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答数字
2017年出版物
数字看G20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