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2016-02-06 05:56陈文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手术

陈文生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陈文生

【摘要】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单独实施手术切除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GOS预后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介入栓塞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手术

脑动静脉急性属于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疾病,在中青年人群中最易发生[1-2],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3]。本文主要探讨了介入栓塞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观察组男13例,女9例,年龄12~60岁,平均(38.57±4.11)岁;有12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6例反复头痛患者、4例癫痫症状患者。对照组男14例,女8例,年龄13~59岁,平均(38.64±4.22)岁;其中有12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7例反复头痛患者、3例癫痫症状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确诊后择期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在显微镜下将患者病灶全部切除。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在接受手术前接受常规检查,排除禁忌症患者后给予全身麻醉处理,经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6 F动脉鞘,皮下注射后3 000 U肝素,将6 F引导导管置入供血动脉主干入颅处,选择Marathon漂浮微导管及其配套微导丝,将微导管置入患者畸形血管团内,进行微导管造影。造影证实微导管位置理想后将0.26 ml 的DMSO注入微导管内,在空白路图下经微导管将Onyx胶注入血管畸形团中,保证Onyx栓塞剂充填整个畸形血管团内。患者血管团栓塞50%后可实施手术切除治疗。

1.3疗效判断[4]

术后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5分:患者生活与工作能力基本恢复;4分:独立生活能力基本恢复,但需在保护下进行工作,存在轻度缺陷;3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存在重度缺陷;2分:植物生存状态;1分:死亡。4~5分表示预后优良;2~3分表示预后较差;死亡。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出现血管痉挛1例,栓塞失败1例,肢体偏瘫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3/22);对照组术后出现血管痉挛3例,失语1例,肢体偏瘫2例,失语+肢体偏瘫1例,视力障碍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8/2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2组患者预后对比

观察组GOS评分优良21例,优良率为95.45%,评分较差1例,预后较差所占比例为4.55%;对照组GOS评分优良15例,优良率为68.18%,评分较差6例,预后较差所占比例为27.27%,死亡1例,死亡率为4.5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血管畸形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颅内囊性动脉瘤、静脉血管瘤、动静脉畸形以及海绵状血管瘤等4种类型,患者可见出血、反复头痛及癫痫发作等临床症状[5],放射治疗、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及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均为患者常用治疗方式。将脑动静脉畸形采用手术方式切除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显微镜技术的支持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损伤[6],但仍存在并发症发生率高的弊端;且Ⅲ级以上患者尤其是畸形血管位于功能区或深部脑组织者采用手术切除风险大,且疗效一般[7]。

近年来在栓塞材料不断引进,导管技术不断完善形势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对患者机体损伤小[8]。本次患者采用Onyx胶进行栓塞治疗,其中Onyx属于二甲基亚砜溶剂和次乙烯醇易分子聚合物的混合体,与血液接触时可出现永久性栓塞作用;且Onyx胶能够缓慢注射,不粘附导管,组织渗透性强,对微血管病变也有良好的栓塞作用,在畸形血管团中弥散效果好。患者在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后实施手术切除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且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综上所述,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冯奇. 常规MPI及MPA结合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畸形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32-33.

[2] 麦荣康,江先福,陈凤贤,等. Onyx-18胶栓塞治疗15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体会[J]. 中国医药导刊,2013(8):1415-1416.

[3] 黄戈,冯正健,李小辉,等.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317-319.

[4] 罗伟坚,陈东. 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的对比研究[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2):132-135.

[5] 朱青峰,王国芳,王千,等. 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29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7):422-424.

[6] 朱芬芝. 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介入治疗技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措施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33,35.

[7] 迟彩连,宁显宾,罗祺. 79例脑动静脉畸形不同治疗方法临床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6):680-682.

[8] 周溱,周江,华赞,等. 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2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0):10-12.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CHEN WenshengInvasive Technology Department,Second Hospital of General Hospital in Jilin Chemical Group Company,Jilin 13202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Methods 44 cases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surgical resection plus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rgical resection alone.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GOS prognosis were excellent better,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results are obvious.

【Key words】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Embolization,Surgery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1.028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1-0042-02

作者单位:132022 吉林,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二院介入科

猜你喜欢
手术
牙科手术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改良Beger手术的临床应用
手术之后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FOCUS超声刀在复杂甲状腺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