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体感游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观察

2016-02-06 05:56刘洪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脑卒中

刘洪富



互动体感游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观察

刘洪富

【摘要】目的 探讨互动体感游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脑卒中后运动和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互动体感游戏Kinect治疗,使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以及Berg运动平衡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和平衡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MA评分、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动体感游戏对恢复脑卒中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在患者康复治疗中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关键词】互动体感游戏;脑卒中;运动功能;平衡功能

脑卒中患者即使治疗后也会残留有诸多类型的后遗症,包括语言、行动、认知等多个方面,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常见后遗症类型,对患者康复过程中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1]。本次研究将探讨互动体感游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康复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治疗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和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共4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14例,女7例,年龄45~65岁,平均(55.3±2.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44 ~65岁,平均(54.5±2.4)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1)入院后均给予CT、MRI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影像学检查结果中未见中度以上脑萎缩、脑白质疏松症状,无视野缺损、视空间忽视等症状;(3)下肢Brunnstrom评分≥III级,自身动态维持平衡时间≥10 s,能够独立站立时间≥10 min;(4)无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心理疾病史,能够知晓本次研究并配合护理人员。同时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排除标准:(1)视力、听力严重减退患者;(2)有药物滥用史、严重酒精依赖史患者;(3)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4)严重关节病变、语言障碍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

观察组患者给予互动体感游戏Kinect。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完成Kinect体感游戏辅助训练,采用滑雪游戏模式,30 min/次,3次/周,持续4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入体感游戏系统界面,依据系统提示检索选项并完成设置,通过游戏内动作演示以及护理人员亲身示范完成教学,患者掌握滑雪时相关动作要点。例如患者应该两脚分开并与肩同宽,重心转移时保持身体平衡;两侧膝关节弯曲度控制与赛道速度相结合,弯曲程度越大则重心越低、速度越快,站立时速度也就越慢;重心左右转移能够改变虚拟人物的滑行前进方向;两侧膝关节由屈曲位快速转换为伸展位时,患者应该尽力使虚拟人物在跳台上做到完美跳跃,有效缩短完成时间;患者滑雪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髋关节屈曲角度20°、膝关节屈曲角度10°、踝关节屈曲角度10°,达到最佳训练效果。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实际下肢运动功能以及Berg平衡功能分级来选择合适的难度,循序渐进调整难度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1.3观察指标

使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以及Berg运动平衡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和平衡功能恢复情况。其中FMA包括下肢仰卧位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等诸多内容,评分范围0~34分,评分越高则功能性越好;Berg则包括患者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共14项,评分范围0~56分,评分越高则表示平衡性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0.1±2.2)分、Berg评分(47.1±1.5)分,护理后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30.1±2.6)分、Berg评分(54.1±1.6)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FMA(20.2±2.2)分、Berg(47.1±1.6)分,护理后FMA(25.4±2.4)分、Berg(50.2±1.6)分。观察组护理后FMA评分、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均属于复杂的肌肉和神经活动,其与人体大脑、小脑以及相关功能区的神经息息相关,脑卒中患者由于自身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以及脑组织、神经损伤,其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也自然会受到相应的损伤[2]。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的体感游戏Kinect滑雪项目,护理人员能够指导患者保持半蹲位,通过滑雪过程中患者左右腿的交替、伸展、重心转移等一系列运动来控制虚拟人物的走向,上述运动能有效锻炼患者肌肉屈、伸协同性,帮助患者控制肌肉以进行协同运动,有效锻炼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平衡性。同时体感游戏锻炼相较于往常单调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激发患者的游戏性和娱乐性,锻炼患者的思维能力、头脑能力,提高患者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3]。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MA评分、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互动体感游戏对恢复脑卒中患者运动和平衡功能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在患者康复治疗中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庆华,马修堂,代新年,等. 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863-865.

[2] 陈长香,徐金献,王尚书,等. 体感互动游戏改善脑卒中患者记忆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24-627.

[3] 幕孟艳. 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技术探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252-253.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Game on the Movement and Balance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LIU HongfuOccupation of Exercise Human Body Science,2014 of Jilin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game on the movement and balance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kinect,the fugl-meyer of the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covery of movement and balance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MA score and berg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game has a very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stroke patients' movement and balance function,and it has a lot of space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Key words】Interactive somatosensory game,Stroke,Motor function,Balance function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1.049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1-0069-02

作者单位:130012 长春,吉林大学体育学院2014级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脑卒中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