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周围性肺部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2016-02-06 05:56周忠莉王金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诊断

姜 涛 夏 军 李 波 周忠莉 王金珠



容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周围性肺部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姜涛夏军李波周忠莉王金珠

【摘要】目的 探讨V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周围性肺部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周围性肺部肿块患者一次定位成功率、一次活检成功率、病理结果及并发症,并以同期3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周围性肺部肿块患者作比较。结果 CT组一次活检成功率高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定位成功率、病理结果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周围性肺部肿块,显像清晰,可提高一次活检成功率。

【关键词】周围性肺部肿块;诊断;经皮肺穿刺;VCT引导

周围性肺部肿块可以是肺部肿瘤、炎症斑块及结核等病变的共同形态,症状不典型、痰液及血液检查阴性者常难以获得准确诊断。病理组织切片检查是目前公认的疾病诊断金标准。目前获得标本的方法包括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及开放性手术活检。纤维支气管镜虽然创伤小,定位准确,但其适用范围较小。当病灶位于细小支气管末端时,纤维支气管镜气管通道受限,影响标本采集。开放性手术虽然可获得满意的病理标本,但创伤性较大,手术操作也较为繁琐。肺穿刺活检是采用活检枪通过术前定位经皮穿刺至病灶获取病理标本,故该操作的成功与准确定位有直接关系。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对35例未确诊的周围性肺部肿块患者采用V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并与同期3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的未确诊的周围性肺部肿块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12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经皮肺穿刺的周围性肺部肿块患者65例,均为单发病灶,包括VCT引导35例及超声引导30例。采用VCT引导经皮肺穿刺者纳入CT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66.4±8.3)岁,病变位于右肺22例,其中左上叶6例,中叶3例,下叶13例。左肺13例,包括中上叶4例,下叶9例,病灶直径<1 cm 4例,1~3 cm 12例,>3 cm 9例,病灶与胸膜最小距离在1 cm 内8例,超过1 cm 27例。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者纳入超声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68.6±8.9)岁,病变位于右肺20例,其中左上叶4例,中叶2例,下叶14例。左肺10例,包括中上叶2例,下叶8例,病灶直径<1 cm 3例,1~3 cm 10例,>3 cm 7例,病灶与胸膜最小距离在1 cm内6例,超过1 cm 24例。所有患者均经CT、MRI或超声发现周围性肺部肿块,但化验室检查及微生物培养均未能确诊者。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操作禁忌。

1.2方法

CT组采用640层容积CT机为TOSHIBA(Aquilion ONE)。根据VCT影像图片取仰卧、俯卧或侧卧位。以病灶与胸膜最小距离定点穿刺(避开肩胛骨)。常规行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于预定穿刺点作约0.2 cm切口,置入内槽切割式的Bard全自动活检枪。在VCT扫描下向病灶处击发,重复数次。10%甲醛固定活检标本,常规染色病理切片,同时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测,免疫组化及微生物培养。超声组采用Asuson 128 XP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超声判断病灶大小、形态、及与体表最小距离。手术体位、操作及活检标本处理同CT组。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一次定位成功率、一次活检成功率、病理检查结果及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组一次定位成功率为97.1%(34/35),一次活检成功率(33/3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肺鳞癌14例、腺癌10例、未分化癌3例,乳腺癌肺转移1例、肠癌肺转移2例,肺原发淋巴瘤2例、肺结核2例、真菌性肉芽肿1例、非特异性炎症2例。并发症情况:术后发生气胸2例,采用胸腔引流后好转;少量胸腔积液2例,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好转;咯血1例,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好转。

超声组一次定位成功率为86.7%(26/30),一次活检成功率(23/3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肺鳞癌12例、腺癌7例、未分化癌3例,乳腺癌肺转移2例、前列腺癌肺转移1例,肺原发淋巴瘤2例、肺结核3例、真菌性肉芽肿2例、非特异性炎症1例。并发症情况:术后发生气胸3例,采用胸腔引流后好转;少量胸腔积液1例,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好转;咯血2例,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好转。

两组比较,CT组一次定位成功率及一次活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检查结果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大(P>0.05)。

3 讨论

周围型肺部肿块多为恶性肿瘤,但临床痰脱离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低,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准确率不超过70%。有研究表明,在周围性肺组织实体病变中,经皮肺穿刺较经支气管肺活检成功率更高[1]。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操作简单、可实时监测动态。对于肿块直径>1.8 cm,病灶距离胸膜较近可获得较好效果[2]。但彩超对声窗要求较高,无透过气体[3],故临床应用受限。螺旋CT成像扫描过程约3 min[4],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等计算机技术,可将病灶三维重建,成像清晰。本研究中CT组一次活检成功率高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报道[5]结果相近。

肺活检穿刺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研究表明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穿刺深度、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等相关[6]。本研究中,CT组和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0.0%,差异不大,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少胸腔积液及咯血,气胸者采用胸腔引流,其他均未作特殊处理。

综上所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周围性肺部肿块,显像清晰,可提高一次活检成功率,且不增加临床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周超,沈美珠,俞江月. 经皮肺穿刺活检和经支气管肺活检对不同周围型肺病诊断价值的评价[J].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2): 109-112.

[2] 毕建民,刘倚河,李广翠,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肺部周围型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8): 628-630.

[3] 张明生. 不同引导方式下经皮肺部周围性病变穿刺细胞学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3): 1220-1221.

[4] 张亚年.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结节或肿块110例诊断分析[J].交通医学,2013,27(2): 200-201.

[5] 陈轸,彭开兵. 彩超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0): 43-46.

[6] 蒋杨,潘江锋,董科,等.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影响因素[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8): 52-55.

Diagnostic Value of VCT 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in Peripheral Pulmonary Masses

JIANG TaoXIA JunLI BoZHOU ZhongliWANG JinzhuPeople's Hospital of Daqing City,Daqing 1633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in peripheral pulmonary masses. Methods 35 cases of CT guided by percutaneous lung puncture of peripheral lung tumor with a positioning success rate,a success rate of biopsy,pathological findings and complications,and the period of 30 cases of ultrasound guided percutaneous pulmonary biopsy of peripheral pulmonary masses were compared in our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primary biopsy in C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ultrasound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ccess rate,pathological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CT 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in peripheral lung tumors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biopsy.

【Key words】Peripheral lung neoplasms,Diagnosis,Percutaneous lung biopsy,VCT guidance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1.121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1-0164-02

作者单位:163316 大庆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