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实践研究

2016-02-07 01:02王海军辛杨王蒙王钧王兴涛白艳晶单红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5期
关键词:胜任卫生医生

王海军,辛杨,王蒙,王钧,王兴涛,白艳晶,单红娟

1.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基层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实践研究

王海军1,辛杨2,王蒙1,王钧1,王兴涛1,白艳晶1,单红娟1

1.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基层卫生人才是农村百姓健康的“守护神”,其岗位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为百姓服务的质量。齐齐哈尔医学院作为乡村医生培养院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乡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提升乡村医生“六位一体”的服务能力,提出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科学制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指导,实现专业素质的培养,取得良好效果。该文就此进行介绍。

乡村医生;岗位胜任力;实践;研究

据统计,我国现有乡村医生共计107万余人,平均每个行政村有大约乡村医生1.56人。在数量上,卫生人力资源基本能满足农村卫生医疗服务的需求。但实际上没有真正体现医疗团队的效果,主要是由于这支基层卫生医疗团队自身条件所决定的[1]。因此,针对该省基层卫生人才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基层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进行研究。

1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实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颁发的《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文件精神,黑龙江省教育厅从2005年开始乡村医生的培养工作,学制三年,毕业后发放医学专科毕业证书。齐齐哈尔医学院目前共培养1 535名乡医,占全省培养人数一半以上份额。学院在学生在校期间针对乡村医生基础弱,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适合乡村医生培养的教学计划,分层分类进行授课,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取得一定效果,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1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科学制定培养目标

岗位胜任力又称能力、资格[2]。该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预防保健和慢性病管理技能,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六位一体”服务的全科医生主要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在教育思想上始终要坚持基本理论知识与岗位胜任能力统一,医学涵养与人文素养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科学精神与职业精神相统一的“四统一”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做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知识传递转变为能力培养,由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三个转变”[3]。科学制定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1.2以执业能力为指导,实现专业素质的培养

1.2.1系统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实现人文与医学的一体化培养,开设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律法规、医患沟通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强化乡村医生道德意识和职业情感培养,同时运用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学生特点有目的性开展授课。在课间深入学生中,同学生交流讨论,了解学生需求,及时沟通,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在不断创新中总结经验,调整教学方案,最大程度结合学生兴趣、难点,提高教学水平,发挥学生创造性,使这些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基层卫生人才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由于乡村医生来自基层,没有经过正规的、系统的学习过程,人文素养较低,所以在课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课程,系统性地提高人文修养,使这些基层医务人员不仅具有较好的医疗水平,更要有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

1.2.2开设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开设与乡村医生实际工作需求密切相关的全科医学相关课程,涵盖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及处理、社区急救医学、社区康复医学等课程。课程的设置以常见和适用为原则。通过教学使乡村医生熟悉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疾病控制与监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健康教育与促进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农村居民卫生保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2.3优化教学方法手段(1)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优化选择。教学的目的及任务是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基本依据。其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应用型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三基”为基本框架,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通过讲授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逐步渗透整个知识体系。(2)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优化选择。教材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观体现。选择适合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教学方法,要依据生源的个体特点,教材的内容要有所指向。一般我们选用的教材侧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较多,对临床实践能力要求较少。因此在选用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讲授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讲授,以期起到好的授课效果。(3)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主体是基层卫生工作者,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的实际特点,根据生源个体差异,优化教学方法,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行为特点、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这在授课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工作任务重,知道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授课,但由于内心的压力,往往授课效果不好。针对乡村医生,要以基层常见知识理论和临床技能开展授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关注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4)依据教师的素养水平优化选择。教师的素养水平不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过程要因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而制定,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这种做法往往会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每种教学方法对其自身而言都是相对立的,优缺点共存。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掌握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找到切入点,完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际工作中不能用固有模式,机械地、程序化地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及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发式地、创造性地开展,将教学艺术融入到教学课堂中,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多尝试采用小组讨论式,床边式、PBL、临床模拟教学、疑难病例讨论、网络辅助教学和小讲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模型器具等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基层卫生工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1.2.4改革监考与考试方式为培养乡村医生诚信应考,提高乡医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学生考试中推行免监考制度,取得良好效果。在考试方式上减少各门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评价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提问、随堂测验、实验考核、技能操作考核、上机等。同时结合各课程的不同特点,在课程考核过程中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分阶段、多站点进行的考试成绩评定模式。临床学习阶段实施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加强临床技能训练。

1.2.5精选师资队伍在师资选择方面,该院遴选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任课教师非常了解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学习心态,可以根据乡村医生特点实施教学,增加授课的吸引力,及时做好课后反馈,以提高面授效率。

1.2.6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乡村医生到医院全科医学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见习,了解其基本功能、基本要求与做法。改革实验、实习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和提高乡村医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组织公益性社团深入农村、社区为病残、贫困等弱势群体提供长期性志愿服务。

(1)加强床边教学。查房时应结合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正确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采用系统的整体观念,特别是一定要重视用系统化整体观综合分析,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观察层面,要针对病情对症处理。在讲解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不仅知道病种、病灶,更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处理与治疗。

(2)更新临床新知识,重视基层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定期举行讲座。故应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小讲堂、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临床技能操作训练等。在开展课程过程中要以学生发言为主,老师带教为辅,对学生知识掌握不好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详细的点评或讲解,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新理论、新技术的同时转变观念,不能只依赖现代技术设备,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忽视医学事业的人道主义本质。

(3)在临床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医德、医风精神。医生德为先,自古到今都是不变的美德。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授课老师应为基层医务人员的表率,要使学生懂得并理解,如果选择了医生这一神圣职业,就必须为之奉献一生,而不仅仅作为谋生手段。要经常启发基层医务人员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可举办医德医风系统讲座,如开展以“如果我是一个患者,我希望医生如何”的研讨,时刻把患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尊重,患者才能信赖你,才能更好更及时地获得患者的病情资料,做出符合患者人实际情况的诊断,制订出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1.2.7实行导师制乡村医生入学之初,每4~5名乡村医生配备1名导师,对整个理论课程阶段进行学习指导。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临床实习阶段,对乡村医生实行了一对一导师制,使附属医院的高年资医生与乡村医生学员结成了协助对子,成为指导乡村医生日常诊疗活动的咨询专家。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毕业后岗位胜任力的再提高,对毕业后的乡村医生每年进行免费2周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防病、治病的骨干。

1.2.8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上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及乡医同行间的评价、监控等外部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督导、评估、各部门的检查等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确保乡医培养的教学质量。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各级管理部门教学信息评价与反馈,及时了解教学动态,有目的性地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动态评估督导和反馈。

2 乡村医生培养成效显著

该院乡村医生的培养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乡医们能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基层医疗工作实践中,实现了小病、常见病不出村,给当地农民更好的医疗服务,节省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病开销,同时减少病痛,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受到了农民的一致好评和拥戴。黑龙江日报、医学教育网等新闻媒体多次进行宣传报道。目前学院培养的基层卫生人才,遍布黑龙江省的每一个角落包括20个林业局、48个农场、346个县(或区)乡医疗卫生单位,其中一部分都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龙江县鲁河乡卫生院院长李凤霞,在学院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基层,现已成为鲁河乡家喻户晓的名医。因在基层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黑龙江省农村卫生优秀人才”;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东团结村村卫生所,有个“现代赤脚医生”的村医徐彬;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库勒村卫生所所长孙连宝,从医学院培训毕业后,成了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名医。

通过采取实地走访、邮寄、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乡村医生毕业生质量调查。发放毕业生基本情况调查表1 431份,回收有效问卷956份;发放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57份,回收有效问卷57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该院培养的乡村医生在职业情感、岗位胜任力、医患沟通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经过在该院的系统学习,乡医的实践能力较强、社会责任感强、工作勤奋、有奉献精神,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学员自身的同行及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该院因此获得了“黑龙江省乡村医生培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级57名乡村医生中有4人获得“黑龙江省优秀乡村医生及富裕县农村卫生高级人才”“2007年黑龙江省农村优秀人才”“县级先进卫生工作者”“优秀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奖励。

3 以岗位胜任力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的意义

目前,我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大多复制本科生培养模式培养,没有针对生源的实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该院自接到省委培养乡村医生任务后,一直在不断总结和探索。结合乡村医生具有临床工作经验特点和理论知识薄弱等特点,构建以岗位胜任力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我国医教协同及我省医疗卫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邵湘宁,聂绍通,管弦,等.试论我国乡村医生的现状和培养模式[J].湖南中医杂志,2005(1):68-69.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225.

[3]刘吉成,张晓杰,云长海,等.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2.

Practice Research on Post Competency Training of Primary Health Talents

WANG Hai-jun1,XIN Yang2,WANG Meng1,WANG Jun1,WANG Xing-tao1,BAI Yan-jing1,SHAN Hong-juan1
1.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Qiqihar,Heilongjiang Province,161006 China;2.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Heilongjiang Province,161006 China

The primary health talents are the health“patron saints”of rural people,and the post competency ha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people,and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as a training college of rural doctors,actively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position competency of rural doctors and improve the“six-in-one”service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all the time.Based on the competency of the position,the scientific formul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guidance,to achie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training,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introduction.

Rural doctor;Post competency;Practice;Research

R19

A

1672-5654(2016)09(a)-0177-04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177

2016-06-06)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GJD1215053);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研项目(JY20141115)。

王海军(1981.11-),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研究。

辛杨(1983.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E-mail:cc.xinyang@163.com。

猜你喜欢
胜任卫生医生
最美医生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卫生歌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