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与焦点解决模式相结合对2型糖尿病抑郁的影响

2016-02-08 10:18陈依鸽石晓萍
关键词:焦点弹性量表

陈依鸽,石晓萍,刘 军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心理弹性与焦点解决模式相结合对2型糖尿病抑郁的影响

陈依鸽,石晓萍,刘 军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与焦点解决模式相结合对2型糖尿病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及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照组采用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采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抑郁症状、血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弹性、抑郁症状和血糖比对照组效果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焦点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降低血糖、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抑郁;心理弹性;焦点解决模式

糖尿病是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必须长期控制饮食、药物治疗甚至终生使用胰岛素,在这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抑郁障碍,多项研究已报道,抑郁情绪是影响各种疾病临床过程和恢复的重要因素[1]。心理弹性是指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2]。本此研究以心理弹性量表提供的依据入手,进行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T2DM抑郁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意识清楚、言语正常,无严重并发症、轻度、中度抑郁。其中男23例,女37例;平均年龄(44.2±1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都进行降糖、抗抑郁药物等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及使用心理弹性量表。对照组给予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根据心理弹性量表的统计数据采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其模式包括5个步骤:(1)问题描述:通过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了解其最想解决的问题,在对其问题做过哪些努力,找出患者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身的资源,给予适当鼓励,增强其信心。(2)建立目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利用及调动患者本身潜能和积极性,帮助患者建立实现目标的决心。(3)寻求例外:确定目标后,与患者进一步探讨曾经治疗成功的“例外”,收集有效的方法。进一步让患者明白自身可利用的资源,强化患者实现目标的信心,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4)实施反馈: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的优势,运用资源,对患者的努力给予鼓励和称赞。并纠正偏差。(5)评价:采用刻度化,帮助患者知道自己在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进而有信心朝着自己制定目标继续努力。这5个步骤可以重复使用,已达到效果为准。

1.3 评价指标

1.3.1 心理弹性评价:入选对象填写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该量表是我国学者于晓楠等[3]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量表,有25项目,包含能力、接受变化、精神影响、控制、忍受消极情感等5因素,每个项目选项从“从来不”到“几乎总是”,计分为0~4分得分表示,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证明心理弹性越好。该量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信效度较好,适合临床患者心理弹性的监测。

1.3.2 抑郁状况评价: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有24项、21项和17项等3种版本,本研究选用24项,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总分>35分:严重抑郁症;>20:强度为轻、中度抑郁;总分为8~20分:可能有抑郁症;<8分:正常。本次进入抑郁的对象为轻、中度患者。干预前后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2、3)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情况比较(±s,分)

项目 评分 得分 条目数 实际得分总分 0~100 32~90 25 63.63±11.78乐观 0~16 4~15 4 8.75±3.14自强 0~32 7~26 8 19.87±6.18坚韧 0~52 12~43 13 30.98±7.84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血糖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血糖情况比较(±s,分)

注:P>0.05

餐后2 h血糖(mmol/L)对照组 30 27.86±6.91 10.4±2.2 18.4±5.2实验组 30 28.14±7.01 10.8±1.8 18.3±5.4组别 n 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空腹血糖(mmol/L)

表3 两组患者的干预后心理弹性总分、抑郁、血糖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干预后心理弹性总分、抑郁、血糖情况比较(±s,分)

注:P<0.05

餐后2 h血糖(m m o l / L)组别 n 心理弹性总分H A M I L T O N抑郁量表评分空腹血糖(m m o l / L)对照组 3 0 6 4 . 3 4 ± 1 1 . 4 6 1 8 . 9 9 ± 6 . 1 7 7 . 9 ± 2 . 3 1 1 . 4 ± 5 . 7实验组 3 0 6 8 . 4 7 ± 1 0 . 5 8 1 6 . 4 7 ± 4 . 3 7 6 . 2 ± 1 . 2 8 . 9 ± 4 . 7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可以因心理应激引起及加重DM,还可以由疾病本身症状导致心理障碍,同时两者互相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治疗至关重要。

(1)心理弹性的意义:心理弹性被认为是反映个体积极应对逆境的良好指标[4]。心理弹性每个人所具备的,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在不同环境里而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本研究,干预前60例患者心理弹性水平(63.63±11.78)分均低于国内常模(65.4±13.9)分[5],提示在经历漫长病程,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严重的并发症,终生不能治愈等情况压力下,患者对逆境的承受和适应能力较低,心理弹性较差。多项研究提示,心理弹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积极性(保护)因素呈正相关[6]。

(2)焦点解决模式的优点:是在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加人性化、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其关键不在于寻求问题发生的根源,而在于帮助患者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7]。它关注的重点是人的正向方面上,利用患者自己拥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力量、优势和能力,从而达成目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组根据心理弹性量表的统计数据采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心理弹性水平(68.47±10.58)明显高于对照组(64.34±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 结

本研究显示,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概率较高,患者的心理弹性与抑郁是一致,呈负相关。通过心理弹性量表了解到家庭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家庭和睦的患者具有较好的心理弹性。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患者和家庭经济状况也与患者的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焦点解决模式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认知、治疗依从性,获得家庭支持,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降低血糖、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

[1]葛燕燕.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糖代谢及情绪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4):963-964.

[2]林雅芳.心理弹性[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1.

[3]于晓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30(5):1169-1171.

[4]Stewart DE,Yuen T.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ilience in the physically ill[J].Psychosomatics,2011,52(3):199-209.

[5]于肖楠,张建新.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6]丁月萍,施春华.心理韧性理论在成功老龄化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59-261.

[7]骆 宏,叶志弘,王菊香.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68-570.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9.139.02

本项目为2015年桂林市科学研究与计划开发计划项目(20150126-8-1)

猜你喜欢
焦点弹性量表
焦点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焦点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