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及知识点整合的调查研究*

2016-02-10 20:56张志国张健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张志国,张健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教育质量与改革·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及知识点整合的调查研究*

张志国,张健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为了解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程度,采取问卷形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及知识点整合进行调查研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点整合;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更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结构的战略需要。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在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意识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衔接与支持服务平台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和课程建设角度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应用“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以及知识点整合对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1-4]。

1 问卷调查概况

1.1问卷调查对象本问卷调查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样本为100人,调查对象无年龄、性别、种族、国籍限制,全面面向广大学生群体。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2问卷调查内容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及理解程度,“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知识点的整合等。

2 问卷结果与剖析

2.1问卷结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调查,80%的学生表示之前并不了解,只有20%的学生对其有所了解。认为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认为这是一门新课程的占5%,认为是有关联的课程占24%,认为是知识点整合的占23%,认为是课程之间整合的占38%,而不知道的占8%,认为是其他的占2%。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所认为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课程之间的整合。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调查,问及被调查者在学习中是否有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有过应用的占41%,没有应用过的占59%。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的应用并不广泛。在日常学习中,对于应用“联合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的被调查者认为很不重要,7%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重要,51%的被调查者认为其重要程度一般,23%的被调查者认为重要,17%的被调查者认为很重要。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在日常学习中应用“联合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程度在一般、重要或是很重要。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阻碍,当问及被调查者应用“联合课程”最大的困难有哪些?认为会受到传统课程束缚的占49%,认为该课程过于繁杂,不好接受的占44%,认为很难找到学科之间联系的占35%,认为知识点整合太难的占47%,认为无法正确选择创新创业教育的占32%,其他占15%。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知当前应用“联合课程”的困难主要是受到传统课程的束缚,其次是知识点的整合太难,然后是课程过于繁杂,再者是很难找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最后是无法正确选择创新创业教育。

那么,到底“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在哪里?5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教学方法的不同,4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教学方案的不一样,6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知识点的选择不一样,4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上课形式的不一样,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教学地点的不同,3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师生之间沟通程度上的区别,3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学生参与程度上的区别,认为其他区别的占12%。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联合课程”与传统课程区别主要是知识点选择上的不一样,所以,如何做好知识点的整合对应用“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很重要[5-9]。

在知识点的整合调查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与知识点的整合之间存在着联系,因此,对知识点整合的有关信息,90%的被调查者认为,知识点的整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很必要,10%的被调查者认为知识点的整合对应用“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必要。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知识点的整合对应用“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当问及“创新创业教育”中知识点的整合应当遵循哪些原则,认为应遵循相关性原则的占65%,针对性原则占41%,重要性原则占58%,明确性原则占67%,科学性原则占53%,概括性原则占34%,其他占4%。所以,在对知识点整合的时候应当遵循重要性、科学性、针对性、概括性等原则,特别注重明确性和相关性,注重找出课程与课程、学科与学科等之间的相关性,明确清晰整合知识点。

2.2问卷剖析通过此次调查中不难发现,更多学生希望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多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并特别注重对知识点的整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概括出以下问题:

2.2.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尚不明确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先前并不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几乎很少直接接触“创新创业教育”。

2.2.2“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完善很多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了解甚少,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联合课程”的应用还是很认可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学习很有帮助,能够帮助他们打开思维,运用联系的思维去思考探索问题。

2.2.3应用“联合课程”主要受到传统课程的束缚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应用“联合课程”很重要且必要,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主要的就是会受到传统课程的束缚,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应当理清“联合课程”和传统课程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将传统课程的优势应用于“联合课程”。

2.2.4知识点的整合对应用“联合课程”不系统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应用“联合课程”的过程中,知识点的整合显得特别重要,一定要注意找出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对知识点的整合,而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相关性、明确性、科学性、概括性、针对性、重要性等原则,不能随意整合[9-15]。

3 对策建议

3.1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应统筹各方资源,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将创新精神的塑造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连同专业知识的教育相互融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同时有利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难”、“就业难”等问题[16-18]。

3.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增加创新创业知识点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尤其是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对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实践,可以更好的体验创业的过程和方式,更加有效的积累创业相关知识,为创新创业做好知识贮备,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19-20]。

3.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因此,知识点整合显得尤其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创业知识。另外,学生在实践经验中应用整合知识,能够增强他们的体验,对于创业意识的主动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深刻体验“创新创业教育”的历程,逐渐养成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1]。

综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在内容和知识上的高度融合;是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系统相互结合的有效途径。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要客观的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理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1]姬惠惠.高校创新创业型大学生培养的研究[J].创新创业,2013,27(6):50-54.

[2]穆亚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发展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24(27):244-246.

[3]焦烈,王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7(2):46-49.

[4]白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2015,32(21):168-170.

[5]李珍晖.高校需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J].大学生就业,2010,18(12):28.

[6]王万山,汤明.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115-122.

[7]常建秋.探析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0):49-50.

[8]李楚英.美国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7(2):89-93.

[9]游敏惠,朱方彬,邓安平.类型学视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分级分类模式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5):139-143.

[10]杨玥,刘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人才,2015,21(5):77-79.

[11]刘华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服务体系研究[J].今传媒,2011,20(9):153-154.

[12]邓益军.浅议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2):47-50.

[13]郁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成才之路,2015,17(19):10-11.

[14]尹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2):44-46.

[15]余昶,王志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3,36(12):231-235.

[16]郑瑞伦,翟晓川,唐靖云,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9):142-147.

[17]周伟,黄祥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8(16):92-93.

[18]姬玉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探索[J].教学实践研究,2015,57(23):165-166.

[19]王长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9(2):124-126.

[20]哈艳,高向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14,19(6):148-150.

[21]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教育经济与管理,2014,16(10):28-32.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Innovation Education”in Universities

ZHANG Zhi-guo ZHANG Jian(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In order to know about how much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master"the innovation education",the authors surveys the circumstances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knowledge integration;personnel training

G640

A

1673-9043(2016)02-0126-03

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2.14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GL006);2015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GL15-050)。

张志国(1978-),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张健,E-mail:zjian619@126.com。

(2015-12-05)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