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药厂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分析

2016-02-10 01:37李莉凌喜凤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病粉尘药材

李莉,凌喜凤

(成都铁路局疾病预防控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某中药厂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分析

李莉,凌喜凤

(成都铁路局疾病预防控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目的分析某中药厂生产过程中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岗位,对其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中药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噪声和高温,采取了防尘、降噪和防高温等措施,但尚需完善。结论中药厂应积极采取防尘、降噪对策,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保障工人健康。

中药制药;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职业病防护

中药制药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职业健康隐患[1],本文通过对某中药厂工作场所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检测分析,指出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并对其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补充措施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中药厂为通过国家GMP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口服液体制剂、胶囊剂、片剂和颗粒剂的生产能力,建有仓储大楼、前处理车间、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和质检中心。主要生产工艺为:中药药材经拣选、洗切、干燥、粉碎等前处理工序后再进行动态或静态提取、渗漉、纯化和浓缩干燥为半成品,半成品经粉碎、过筛、制粒、干燥和总混后按剂型要求进行灌装、胶囊填充或压片,成药经包装检验合格后入库。该中药厂设置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卫生专业兼职管理人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等。

1.2 检验检测设备及方法

1.2.1 主要仪器设备

TFC-30粉尘采样器、CDA-3000尘毒采样器、SQC-1000大气采样器、BT25S型电子天平、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7890A气相色谱仪、HS6288B噪声频谱分析仪、QUESTemp综合热指数仪等。

1.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

按照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9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8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6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对工作场所粉尘、噪声、高温、化学毒物进行连续3天的评价检测。依据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进行分析评价。

1.2.3 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接触粉尘、噪声、高温的作业人员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包括职业史和症状询问、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纯音听阈测试、X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和血糖检查等。

1.2.4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分析

结合工程分析、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工人接触程度及健康影响等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补充措施建议。

2 结果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该中药厂总定员159人,其中生产线员工89人,采取换班制,渗漉、柱层析为三班制,其余生产岗位为两班制或单班制,每班8h,年开工250天。称量、粉碎、制粒、压片、包衣、胶囊填充、铝塑包装等岗位多为站姿,药材拣选、包装岗位多为坐姿,纯水站、空调机房、空压机房等为巡视作业。生产线采取机械和手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见表1。

表1 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生产车间生产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前处理车间拣选、洗切、干燥、粉碎、投料噪声、其他粉尘提取车间提取、浓缩、渗漉、柱层析、制粒、喷雾干燥、收膏、收粉噪声、高温、其他粉尘制剂车间配料、洗瓶、粉碎、制粒、总混、填充、压片、灌装、外包噪声、其他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甲醛质检中心产品检验盐酸、氢氧化钠工程部动力供应、空调机房、纯水站噪声、氢氧化钠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2.2.1 其他粉尘

在动物脓毒症模型中,选择性激活S1PR1或抑制S1PR2和S1PR3表达均能改善内皮屏障功能。而血管内皮细胞主要表达S1PR1[20],因此,选择性激活S1P/S1PR1可能成为改善内皮屏障功能的主要途径。

对11个作业岗位的其他粉尘进行连续3天的评价检测,采集样品99个。结果显示提取车间投料间投料工、制粒间制粒工作业时接触其他粉尘的超限倍数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前处理车间拣选间药材拣选、破碎间破碎机操作工、提取车间提取间药材提取工作业时接触其他粉尘的C-TWA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见表2),超标原因为工人投料、收料环节和设备振动、破碎药材过程中产生扬尘,各超标点均未设置除尘装置。其余检测点空气中其他粉尘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表2 工作场所其他粉尘超标岗位检测结果

超标岗位名称测定结果C⁃TWAC⁃15min(mg/m3)超限倍数日均接触时间(min/d)超标项目提取车间投料间投料工岗位27 39~37 405 437 44 760超限倍数提取车间制粒间制粒工岗位5 06~35 865 135 94 590超限倍数前处理车间拣选间药材拣选操作工岗位22 47~33 4118 233 4—300C⁃TWA前处理车间破碎间破碎机操作工岗位36 45~37 2528 137 2—360C⁃TWA提取车间提取间药材提取工岗位36 59~36 609 736 6—120C⁃TWA

2.2.2 化学有害因素

采集7个岗位的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盐酸、氢氧化钠样品108个,结果显示各检测岗位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2.2.3 噪声

采集25个作业岗位120个噪声检测数据。结果显示前处理车间药物洗切工、药材粉碎工,提取车间药材提取工、喷雾干燥工,制剂车间粉碎工作业时接触噪声的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见表3),其噪声频谱为中高频噪声,超标原因为设备声源强度较大;其余岗位作业时接触噪声的8h等效连续A声级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2.2.4 高温

检测结果显示,提取车间药材提取、浓缩配液间药材浓缩、喷雾干燥间干燥岗位为高温作业岗位,作业分级均为Ⅱ级,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2.3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表3 工作场所噪声超标岗位检测结果

检测岗位测定结果[dB(A)]日接噪时间(min/d)8h等效连续A声级[dB(A)]判定前处理车间药材洗切工岗位65 0~96 742093 4超标前处理车间药材粉碎工岗位65 0~92 442090 7超标提取车间药材提取工岗位72 3~95 512086 4超标提取车间喷雾干燥工岗位85 6~86 248085 9超标制剂车间粉碎工岗位57 2~89 518086 4超标

2.4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该中药厂前处理车间和提取车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爆区设事故排风,排风量大于12次/h,制剂车间按照GMP要求采用净化空调正压设计,室外空气经三级净化后送入室内,以顶送下侧回送排风方式进行通风换气,人均新风量大于40 m3/h。该中药厂使用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如使用乙醇作为萃取剂,生产设备自动化、密闭化程度较高,采取集中自动控制结合巡检的作业方式减少工人接触时间。主要产噪、产尘环节如药材拣选、破碎、提取、制粒、总混、填充、压片、包衣等均单独房间布置,空压机等辅助设备布置于厂房四周边角地带;风机管道加装消声器,空调机房内采用吸声措施,多项运动混合机、高效振动筛、高效包衣机等产噪设备采取了隔声、吸声、消声措施;粉碎机、压片机、胶囊填充机等设备为密闭设备且自带除尘装置,提取车间喷雾干燥收粉配备有高效袋式除尘装置;提取罐、浓缩罐罐体设置保温层。

中药厂建立有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制度,定期发放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等防护用品,接尘岗位配备3M 9001防尘口罩,接噪岗位配备3M1100型降噪耳塞(SNR值32dB),其粉尘超标作业点的危害因素均小于10,防尘口罩可满足需要,耳塞实际声衰减值为19.2[2]满足听力保护要求。

2.5 职业病防护补充措施

该中药厂各工序均有噪声源,在药材前处理、提取等环节接触粉尘,提取、干燥环节产生高温,综合分析确定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针对其超标原因提出职业病补充措施见表4。药厂在配备局部除尘设施时应充分考虑除尘通风量以保证除尘效率,规范除尘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

表4 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岗位及防护补充措施

危害因素关键控制岗位职业病防护补充措施其他粉尘前处理车间拣选、粉碎提取车间投料、制粒药材前处理采用湿式作业,各岗位配备局部除尘装置,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噪声前处理车间洗切、粉碎提取车间提取、喷雾干燥,制剂车间粉碎增加消声减震设施,加强设备日常维护

3 讨论

制药过程中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噪声和高温[3],本文分析调查的中药厂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考虑了职业卫生防护方面的要求,采取了防尘、降噪、防高温的设施,但尚需完善。

该中药厂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切实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设备检维修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定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和职业健康监护,切实保护工人健康。

[1] 姜亢,王勇毅,李炜炜.中药制药过程的职业危害与控制措施[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1):27-31.

[2] 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S].

[3] 赵立强,伏代刚,龙云芳,等.某制药厂异地技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76-3877.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in a Chinese Pharmaceutical Plant

LI Li, LING Xifeng

(ChengduRailwayBureau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hengdu61008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al plant.To determine the key control positions, an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in term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field investigation,occupational health detection and occupational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al plant were other dust, noise and heat stress(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nd the measures such as dust, noise reduc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were adopted, but it still needed to be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al plant should adopt the measures of dust preven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strengthen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health of worke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ccupational hazar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2016-04-12;

2016-05-12

李莉(1977—),女,四川成都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价工作。

2095-1671(2016)03-0136-04

R13

B

猜你喜欢
职业病粉尘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高炉出铁场粉尘高效捕集系统优化及实践
人人都有职业病
粉尘大战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光散射法粉尘仪在超低排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