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程度分析与防护

2016-02-10 01:37支文芳刘烁董子牛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印刷厂印刷机职业病

支文芳,刘烁,董子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印刷企业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程度分析与防护

支文芳,刘烁,董子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本文在对印刷企业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作业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了检测与现状评价。通过对从业人员接触噪声危害程度的分析,为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以确保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其建立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为从业人员提供的个体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印刷企业 ;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分析;个体防护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印刷工业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印刷企业不仅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仅北京就有近百家。印刷行业同时也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较为复杂的行业,不仅存在于印刷生产的各个环节,还贯穿于印刷工艺的绝大多数过程。仅就印刷工序而言,除了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外,印刷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也是一项需要重点控制与防护的危害因素。

传统印刷品的生产主要包含原稿设计、原版制作、印版晒制、上机印刷、后期加工5个工艺流程,后期加工又包括装订、折页、覆膜、裱糊等工艺[1]。印刷企业作业场所的噪声主要是轮转印刷机等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经常在噪声环境中工作,首先会引起听力损伤,即可出现暂时性听阈位移(简称TTS),暂时性听阈位移脱离噪声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若继续长时间反复接触较强的噪声会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简称PTS),即形成难以恢复的听力障碍,造成职业性耳聋[1]。本文通过对北京4家印刷企业的现场调查,对其作业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了检测与现状评价,并对噪声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检测与现状评价严格按照职业卫生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进行,其结果旨在通过对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程度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以确保企业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其建立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北京市海淀区内的4家印刷企业:北京某商务印刷有限公司、北京某报社印刷厂、北京某内部刊物印刷厂、某出版社印刷厂。

1.2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按要求对4家企业的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本次检测为日常检测,检测当天各企业均正常生产。检测使用设备均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检定校准。

1.3 评价方法

按照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及AQ/T 4270—20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结果

4家企业虽同属印刷行业,但由于生产的产品种类不尽相同,工艺流程略有差异。商务印刷有限公司以各种广告、包装、标签类印刷品为主,某报社印刷厂其产品仅为特定报纸,某内部刊物印刷厂以内部刊物、资料等印刷为主,某出版社印刷厂则以教辅材料及图书类产品印刷为主。

4家企业共检测23个接触噪声岗位,检测结果见表1,噪声强度分布见表2。

表1 噪声检测结果评价表

企业岗位名称检测结果[dB(A)]接触时间(h)LEX,8h[dB(A)]结果判定海德堡四色印刷机PM74领机位83.0883.0符合出纸位82.6882.6符合某商务印刷有限公司海德堡四色印刷机PM52上纸位82.6882.6符合出纸位82.7882.7符合切纸机POLAR115上纸位88.4888.4不符合出纸位78.4878.4符合切纸机SQZK920R上纸位88.8888.8不符合出纸位79.4879.4符合操作位85.7583.7符合某报社印刷厂西研65轮转印刷机巡检位85.7583.7符合包装位83.7581.7符合轮转1880机操作位86.4886.4不符合海德堡102-4机操作位87.8887.8不符合某内部刊物印刷厂胶订机操作位82.7882.7符合骑马机操作位85.0885.0符合折纸机操作位89.5889.5不符合单色890印刷机操作位86.7886.7不符合海德堡印刷机操作位81.1881.1符合秋山印刷机操作位71.7871.7符合某出版社印刷厂轻印机操作位78.4272.4符合紫光胶订机操作位76.4876.4符合栅栏式折页机操作位80.3880.3符合裁刀(115EMC)操作位72.7872.7符合

表2 4家企业岗位接触噪声强度分布统计

噪声强度范围[dB(A)]岗位数(个)8h等效声级占比(%)70~75(含75)313 0475~80(含80)313 0480~85(含85)1147 8385以上626 09

2.2 检测结果分析

从检测结果看,在4家企业检测的23个岗位中,有8个岗位噪声强度超标,同时其中6个岗位的8h等效声级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GBZ2.2—2007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这6个岗位中印刷工序与后期装订工序(切纸机、折纸机)各占半,说明噪声超标的岗位集中在这两个工序中, 需要重点加强个体防护。

超标原因分析:某商务印刷有限公司,切纸机在正常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值略高,作业人员上纸操作时距离设备较近,因而接触的噪声强度及8 h等效声级均略有超标。某内部刊物印刷厂的产品加工量比较稳定,1880轮转机及海德堡印刷机、折纸机均为高噪声设备,其岗位操作人员8 h工作制,接触的噪声强度及8 h等效声级均略有超标。以出版图书类产品为主的印刷厂其单色890印刷机设备较为陈旧,岗位人员接触的噪声强度及8 h等效声级略有超标。某报社印刷厂,印刷机运转时其操作、巡检人员虽然接触的噪声强度稍高,但由于日接触时间较短(作业人员实行隔日轮岗制),因此8 h等效声级符合要求。

3 评价分析与建议

根据现场调查,4家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均有专职人员负责,当年度均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同时为新员工安排上岗前体检、为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安排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在检测现场也观察到,企业为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配发了个人防护用品耳塞。

作业场所噪声超标,通常是由于设备正常运转时产生的固有噪声值过高造成的。印刷企业因其工艺流程中高噪声设备较多,难以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或采取隔声等控制措施,又由于人工操作较多,也难以将噪声较大的设备与操作人员隔开或设置隔声操作(控制)室。在通过工程措施无法将噪声强度达到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时,加强个体防护措施或减少作业时间就显得尤为必要。作为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和最后一道防线,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须符合适用的标准和法律规定。

建议:按要求接触噪声强度在85 dB(A)及以上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印刷企业在为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需注意合理选择耳塞或耳罩上的标称降噪值SNR。SNR(按照国际标准ISO—4869检测的单值降噪值),表示在实验室测试的条件下,耳塞可以把噪声降低的程度。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SNR值进行适当的扣减。

扣减的计算方法:操作人员实际接触噪声值LAeq-0.6×SNR,其结果应≤85 dB(A)。在佩戴耳塞后,耳内实际接触的噪声范围在75~80 dB(A)之间为最好。

另外,印刷企业在做好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同时,还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定期检测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强度),并将其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内。尽量减少从业人员接触有害因素时间,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与职业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良好的职业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每年不仅进行常规体检,还应针对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如针对接触噪声进行听力检查,按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进行诊断、分级与处理等。

[1] 郑晓均,杨梅,刘移民.印刷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控制[J].职业与健康,2011,27(9):1046-1049.

2016-04-01;

2016-05-18

支文芳(1964—),女,北京人,工程师,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

2095-1671(2016)03-0140-03

R13

B

猜你喜欢
印刷厂印刷机职业病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超级印刷机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2016年全球数字印刷机销售量将达7.64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