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之我见

2016-02-12 07:44吕金泉
陶瓷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日用陶瓷器物陶瓷

吕金泉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之我见

吕金泉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本文从设计师的素养、日用陶瓷设计的目的、日用陶瓷设计的资讯和正确理解创新设计的意义等四个方面对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的关注。

日用陶瓷;创新;设计

创新是近年来被业界谈论的最多的。就企业的发展而言,“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雄起,中国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全面转型,即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但这种转型不仅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还要经历阵痛、经历完全的脱胎换骨。目前,在以中国制造为主体的传统生产模式中,主要采取资源输出、低成本加工等手段。那些依附于产品中的高附加值(诸如品牌价值、设计创新等),对很多企业来说是难以奢求的。就以陶瓷生产来说,我国是日用陶瓷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根据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的日用陶瓷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1993年起连续12年产量居世界首位,陶瓷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5% ,而日用陶瓷出口平均价格仅为进口的20%。可以说现阶段的陶瓷生产就是典型的中国制造。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指导下进行生产,造成企业缺乏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更缺乏品牌意识。即使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今天,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思维惯性仍然存在。没有原创设计是大部分企业缺乏竞争力量的主要因素。

通信联系人:吕金泉(1964- ),男,博士,教授。

中国智造的核心是原创,既包括科技原创也包括设计原创。单说产品的原创设计而言,主要是考量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定位。

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一直是困扰着设计师的症结所在。如何进行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 ?产品如何呈现出时代精神?如何表现出自身的品格和情感?就这个话题,笔者谈谈多年来在日用陶瓷设计方面的教学和设计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具备专业的学术素养

日用陶瓷设计作为针对性很强的设计它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要做好相应的功课。设计师学术素养的养成要靠不断的学习和钻研,以及设计实践的不断积累。

中国深厚的传统陶瓷文化,精深的造物相思都给设计师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作为设计师要掌握日用陶瓷设计的专业知识,要熟悉陶瓷材料的语言表达和陶瓷的工艺流程。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知道器物的用途、对应的样式,以及相关的要求等。此外,还要懂得宗教信仰,或是民间禁忌等与设计的制约关系。

Correspondent author:LÜ Jinquan(1964-), male, Ph.D., Professor.

E-mail:tylqq2420@sina.com

日用陶瓷设计虽然只是针对日常生活的需要所展开的设计,点很小,但面却很宽,可以说是以微至著。日用陶瓷设计将涉及陶瓷历史、陶瓷材料、陶瓷设计、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设计师要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设计的创意表达。21世纪的设计师必须学会“如何有计划、有意图地去诱导特定的消费群体,基于策略性的设计观点而积极地综合运用造型、材质以及功能等要素,以刺激或引发消费者的需求。”[黑川雅之著《世纪设计提案》,王超鹰 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202页]通过设计建立起人与物之间的联系,设计不仅可以表达情感与思想,也可以打动人心。

日用陶瓷设计的过程并非只是就设计而设计的过程,而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它所考量的是设计师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是它设计师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欧美日用陶瓷设计发展史上不乏设计大家,他们对于现代生活的理解,对于工业化机械生产下的器物表达可谓入木三分,精准有加。如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霍恩西瓷器公司的设计师马丁·韩特等,他们的设计实践对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做了最好的诠释。

格罗皮乌斯被誉为完美的功能主义,他设计的《格罗皮乌斯茶具》,通过盖钮的位置与把手方向一致的独特设计,解决了单手提壶摁盖斟茶的整个过程,大大方便了使用。壶体与各个构件的设计整体统一,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而且器物的细部处理精致细腻,显示出了工艺的完美。

马丁·韩特的设计的系列设计如《对比》、《概念》等,则表现出对于陶瓷材料和工艺的理解,以及设计语言的把握能力。在设计中利用线型的凹凸所形成的阴影,形成视觉空间的变化,从而形成器物的审美震撼。这两组设计分别获得了1975年英国设计议会奖和1977年伯明翰国际博览会英国议会奖。

由此可见,设计师的专业素养是决定你能否做出好的设计的关键所在。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首先应该具备日用陶瓷设计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成为陶瓷材料和工艺方面的专家,惟有此,设计创新才能有高度。

二、掌握最前沿的设计资讯

在《孙子·谋攻篇》中有这样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日用陶瓷的创设计中。创新设计的关键点在于创和新。所谓创新就是做别人所没有的。如何设计出别人所没有的,首先就要知己知彼。作为设计师对日用陶瓷设计的现状要掌握和了解,并时刻关注最前沿的设计资讯。

在指导学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学生的设计感觉很好,一些草图设计跟国外的许多经典设计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其中可能有学习借鉴的成分,也有的是英雄所见略同。总之,在设计过程中创意雷同的事屡见不鲜,但这种雷同如果出现在企业的产品中就不是小事了,将牵涉侵权、抄袭等知识产权的官司。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因侵权而惹上官司的案例时有发生,这些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进行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时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充分了解目前的市场现状。掌握日用陶瓷设计的第一手资料是设计师的必修课,也是设计师最基本的专业要求,唯有这样才能在创新设计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在设计过程中刻意回避已有的成果是设计师应有职业道德,同时也是企业设计创新的自觉。

三、立足于生活的设计

所谓日用陶瓷设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利用陶瓷材料与生产技术围绕着日常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设计。日用陶瓷设计的核心是“日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树立起为生活而设计的理念。日用器物的魅力在于满足了日常生活用的需求,如果离开了日常的实用性,器物的美也将不复存在。

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在谈到何为工艺之美时说:“为实用而创造,为实用而服务,这是工艺之根本。……因此,工艺之美就是实用之美。”[[日]柳宗悦:《民艺论》,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80页。]

日用陶瓷设计是建立在满足生活需要基础上的设计活动。它要求设计师不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那些生活中的秋毫之末,并把这些生活的细节融于设计之中,从而设计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围绕着生活的需要所展开的设计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指出:“一事有一事之需,一物备一物之用。”[[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在进行日用陶瓷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牢固地树立起为生活服务的宗旨。

我们看宋代的影青茶盏和盏托,其设计不仅完美地体现出了当时的制瓷技艺,也把对生活的理解表现得淋漓尽致。李匡乂的《茶托子》记述道:“茶托子,始建中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烫指,取碟子承之。”[李匡乂:《茶托子》,见熊寥编《中国陶瓷古籍集成》,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9页。]其中的“病其烫”指道出了茶托设计的意义,是对使用者的贴心关怀。

近年来很多设计师也开始从宋代的瓷器设计中寻找灵感,学习宋瓷中那些细腻的表现和生活的情怀。我们总是说宋代的造物是理性的。这种理性的造物首先来自于对于生活的认真态度和对于造物活动本身的敬畏。

器物设计要为人所用,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现在的很多设计缺乏对于器物实用的细节关注,如盖钮低了,捏拿不方便;把手靠壶身近了,容易烫手;碟子口沿低了,手指伸不进去等等。这些都说明设计者对生活观察不够,缺乏对于创新的正确理解。设计只有立足于生活才接地气。

四、正确理解创新的意义

很多设计师对于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的理解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一些年轻的设计师有理想、有抱负,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最后不得不面临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的窘境。日用陶瓷设计与陶艺创作不同,尽管两者都是利用陶瓷材料进行思想表达,但是前者是理性的,而后者是情感的。所谓创新设计并不是要设计得有多怪诞,而是要通过设计使创新在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我们很多的所谓的创新设计是本末倒置,其结果是弄巧成拙。

创新是与众不同,是要创造出别人所没有的样式。但新不是怪异,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要在平常中出乎意料。新是惊艳,是蓦然回首阑珊处的惊喜。谈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离不开最本质的东西,即功能和审美。所谓创新就是围绕着器物的实用性与审美性来展开。实用有要求,审美也要把握度。创新设计就是要在实现器物实用功能的同时把时代精神、企业文化、品牌张力、工艺文化以及设计师的思想情感等融于产品之中。

现在的很多产品由于一味地追求创新与美观,而忽视了器物的“用”。创新设计不应该是以牺牲器物的实用性为代价的。任何以牺牲器物的实用性而标榜的所谓创新都是对设计的错误解读。

好的设计是通过器物而传递出品牌张力与企业精神,通过细节的设计处理表达出对使用者的关怀与对工艺的诠释。

欧美一些经典设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创新设计并不是怪诞与离奇,而是在平实中融入细部处理与变化,因此,品牌的魅力、产品的情感、精湛的技艺都通过一些个设计细节娓娓道来。盖子还是盖子、把手还是把手,只不过多了一些细节的设计与变化。其实,日用陶瓷的创新就是在平常的样式中寻找与众不同的表达。

宋代的注子与注碗堪称经典之作,器型与纹饰相得益彰。注碗的葵口变化与立面的花瓣处理,给人的感觉是赋有变化却没有丝毫多余的感觉,整组器物的设计完美流畅,一气呵成。类似的经典设计还有斗笠碗、梅瓶等。

因此,正确理解创新对日用陶瓷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认识到位,才能努力把设计做到极致。创新的最高境界是行云流水,是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已有的成果,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大众的消费需求和审美需求,设计师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设计定位,以及新产品试验等等。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努力思考,勤于动手,也许很小的细节就是灵感。况且在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方面欧美的知名品牌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国传统的制瓷思想也给我们很有益的启迪,那些经典设计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参照。作为设计师要有开拓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中国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需求大家的共同参与与努力。我们相信中国的日用陶瓷智造一定会让世界惊艳。

[1] 黑川雅之著. 王超鹰, 译. 世纪设计提案.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2][日]柳宗悦. 民艺论.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2.

[3[清]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部.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4]李匡乂. 茶托子. 见熊寥编"中国陶瓷古籍集成".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Innovative Design for Daily-use Ceramics

LÜ Jinquan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s in the design for daily-use ceramics from the qualities of an artist, the objectives of a design, the information of the latest trends and the comprehension of innovativeness in order to call wide attention to original designs for daily-use ceramics.

ceramics for daily use; innovation; design

date: 2016-03-08. Revised date: 2016-05-16.

10.13957/j.cnki.tcxb.2016.05.021

TQ174.74

A

1000-2278(2016)05-0564-03

2016-03-08。

2016-05-16。

国家艺术基金(20155080)。

猜你喜欢
日用陶瓷器物陶瓷
综合材料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参数化的日用陶瓷几何建模方法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徐茹日用陶瓷设计作品选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萃取液提取方式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测定的影响及防控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