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互联网思维能力

2016-02-12 22:36王延平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思维能力互联网

王延平

(中共通化市委党校,吉林 通化134001)



提高领导干部互联网思维能力

王延平

(中共通化市委党校,吉林通化134001)

[摘要]互联网思维是现代思维方式的体现与延伸,领导干部互联网思维的树立和培育,要在互联网广泛渗透的态势下精准把握互联网发展轨迹与网络传播规律,感知、认同和内化互联网思维,提升虚拟社会治理能力,重塑政府网络形象。

[关键词]领导干部;互联网;思维能力

互联网思维缘起于商业领域,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思维的商业民主化思维。任何一种思维模式都是历史的产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从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至今的二十年间,互联网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贡献不仅在于“第四媒体”、万物互联等技术层面的革命,更在于对人们思维方式深层底质的塑造。将互联网思维移植到领导学领域,可以理解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规则和方法来进行科学决策与管理创新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是现代思维方式的体现与延伸,领导干部互联网思维的树立和培育,要在互联网广泛渗透的态势下精准把握互联网发展轨迹与网络传播规律,感知、认同和内化互联网思维。具体来说,领导干部互联网思维的树立主要有以下四个着力点:

一、树立迭代思维,与时俱进,提升虚拟社会治理能力

迭代是一个数学术语,原意指通过重复反馈将得到的结果作为后续迭代的初始值,循环往复,从而不断逼近理想目标或结果。广告语中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软件开发中的“Beta测试版”以及改革中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等都是迭代性思维的典型代表。迭代不是简单的新旧交替,而是用发展的视角看问题,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简而言之,迭代是在发展中创新。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新技术、新应用面前望而却步或表现出极为保守的态度,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对信息技术不信任,认为技术手段过于复杂且不可靠。还有一部分因为心怀恐惧,害怕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担心个人或单位隐私被泄露。“网络恐惧症”使得部分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面前不自觉地“躲猫猫”,在应对网络事件时习惯性地“捂盖子”,这显然与互联网创新、共享的核心精神背道而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说过,“不变革的政党必将死亡”。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领导干部应首先树立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迭代性思维,破除封闭保守的思想藩篱,与时俱进,既要紧跟形势,准确把握新兴技术发展前沿,又要主动地借助技术手段积极融入网络政治生态,探索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树立迭代思维主要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提高对技术领域变革的敏感度,密切关注互联网软硬件产品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和掌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发展前景等,并有选择性地将技术工具引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二是转变传统管控思维方式,提升虚拟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而虚拟社会治理正是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在互联网应用广泛渗透、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的背景下,传统控制型的社会管理思维显然难以为继。特别是,与中国社会转型伴生的风险社会所带来的多元价值交织、情绪利益冲突等风险与矛盾在互联网空间中集中爆发,对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虚拟社会治理一系列新的任务和挑战,领导干部要用善意的眼光看待这种新生的“虚拟直接民主”,将集权式、管制式思维主动后退,努力打造广泛参与、有序互动的网络舆论环境,建立全方位、多渠道、柔性化的舆论引导与矛盾调处机制,使互联网真正成为社会情绪的“减压阀”和官民关系的“润滑剂”,力争在虚拟空间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共识。

二、树立交互思维,聚同化异,打造网络时代“e领导”

交互原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用来描述编程人员指令及程序执行的过程及行为。管理语境下的交互,可以理解为以公众和服务对象为中心的交流互动。传统科层制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领导行为主要建立在等级化秩序的基础上,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官方扮演着信息生产者的角色,而公众和社会则处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地位,整个信息传播流程由官方牢牢控制着。不仅如此,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也处于各自封闭的隔绝状态,各说各话、缺乏共振。互联网的出现还原了人的平等,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的身份界限逐渐模糊,靠单向信息输出引导舆论的方式逐渐被双向交互所取代。美国学者苏珊·阿农齐奥等人指出,网络时代的领导不是职位而是过程,领导力不再是垄断的而是靠个人影响力获得的,并据此提出了“e领导”的新概念。领导干部要成为“e领导”,应该有胸襟、有勇气,通过与网民频繁的交互主动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消除误解、增进共识。

树立交互思维主要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理性看待网络民意,准确甄别研判。民意是“社会舆论的最大公约数”,网络民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实民意。网络上既有观点的交锋也有意见的碰撞,网络民意的聚合点清晰而集中。领导干部要能够密切关注并及时打捞网络民意,通过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与会商机制,强化舆情动态反应。需要注意的是,领导干部也不能完全被网络民意左右。“数字鸿沟”、网民结构失衡决定了网络民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一种被“稀释”了的民意,而且,网络民意还夹杂着民意泛化、观点偏激等非理性因素,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以审慎的态度对待网络民意,提高对网络民意的全面解读与甄别研判能力,避免在交互过程中出现偏差;二是高度重视网络问政,自觉接受网络舆论监督。网络问政是了解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要以网络问政平台为载体,鼓励网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讨论,进一步释放社会治理的话语权。同时,要对不同群体的观点表达和利益诉求给予实质性回应,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疏导,从而将潜在的风险或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交互过程中,领导干部还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舆论监督,自觉接受网民的询问、质疑或批评。目前国内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和应用走在前列的有两家,分别是作为民间智库的奥一网和由官方主办的辽宁省民心网,它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三、树立开放思维,公开透明,塑造网络传播新秩序

开放意味着无边界,互联网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时间和空间观念被互联网压缩而变得具有弹性,使海量信息在无数的节点上能够瞬间传递。信息流动的加速度使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了,网络舆论热点可以瞬间聚焦,因何而起无法预测,如何发展更难以预料。另外,热点信息无限转发、不断裂变,在短时间内以几何倍数扩散,使网络舆论更加不可控。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政府不应该无所作为,而应该主动出击,抢占舆论阵地、传播主流声音。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的自媒体时代,“权力决定信息”的分配模式正受到挑战与冲击,“信息决定权力”的新模式在网络空间逐渐形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坚持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以此为契机,树立和强化开放思维,以开放的姿态和实际行动,培育互联网上的言论生态平衡,塑造网络传播新秩序。

树立开放思维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强化公开透明意识,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网络传播的即时性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与灵活性,领导干部首先要以大度的心胸接纳网络舆论,允许不同的声音充分表达和自由讨论。其次要主动提供观点与信息吸引网民关注,把政府想说的和网民想知道的结合起来,努力打破信息不对称状态,使政府议题和网络议题重合而成公共议题。二是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及时发现并阻断不良信息传播。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加剧了不实信息和谣言滋生的风险,但互联网本身并不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多发频发的今天,互联网往往成为社会情绪的“发泄口”和事件恶化的“发酵器”。在谣言肆意传播、网民真假难辨之时,领导干部不能“装聋作哑”,而应及时介入网络舆论,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占得先机,迅速澄清事实有效安抚网民情绪,防止出现网络舆情的“次生灾害”。2014年成都警方在应对“314春熙路恐慌事件”时通过网络迅速辟谣,极大压缩了不实信息的传播空间,正是成功处置此次突发事件的关键。三是增强技术应用意识,提升信息发布效率与效果。要摆脱单纯对电视、报纸、广播、新闻发布会等传统信息发布渠道的依赖,大力推进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等多元平台共同建设、一体发展,借助上述平台动态发布信息并同步更新,为公众和社会释疑解惑。2013年济南市中院官方微博“史无前例”地全程直播“薄熙来庭审”,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树立营销思维,顺势而为,重塑政府网络形象

营销的理念与实践最早起源于西方,常见的市场营销、企业营销其目的在于推介产品、创造利润,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营销的层次逐渐由单纯的产品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品牌营销在赢得客户及扩大市场份额上的成功给西方发达国家和政府以极大启发,政治营销、政府营销、政策营销等意识随即觉醒,政治包装、政治广告、政策促销等多种营销手段大行其道。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电台发表演说、肯尼迪借助电视与竞争者展开辩论、奥巴马利用互联网筹资竞选等都是成功的政治营销案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在个人推特上与选民频繁互动,宣传执政理念和施政纲领,为其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粉丝选民的选票,被媒体称为“互联网总统”。政治营销的理念传入中国相对较晚,但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领导干部已经认识到,网络在传播主流价值、增进和改善公共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领导干部应顺势而为,努力汲取和借鉴企业营销的先进理论与方法,以公共价值为核心价值取向,树立并践行政治营销思维,在网络空间塑造良好政府形象。

树立营销思维主要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重视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发挥政府舆论宣传的权威品牌优势。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讲话中提出,“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牢牢抓住“融合”与“管理”两个关键词,一方面要加大对地方重点新闻类网站和传统媒体网站的扶持力度,将二者融合为主流的网上大众传媒,统一发布权威消息以占领网络民意市场,增强网民的信赖感。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主流网络媒体的日常管理,精心打造一批优质的栏目及版块,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网络环境充满正能量;二是主动寻求与网络意见领袖合作,提升网络传播的效果。营销的核心是“注意力”,一种观点或一个事件只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信息扩散与传播的范围才能更大,营销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作为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意见领袖,他(她)们既是大众传播与一般受众的“二传手”,是信息传播的中介,也扮演着政府与民众之间频发的利益冲突和摩擦的“缓冲者”角色,往往成为众多网络舆论的风向标。因此,应把网络意见领袖当成是伙伴、朋友而不是对手、敌人,应主动加强与他(她)们的沟通,帮助其了解政府决策的宗旨思路及政府工作的现实情况,使活跃在网络上的众多意见领袖能够成为宣讲政府主张、传递正面信息的“宣传员”。

参考文献:

[1]赵大伟.互联网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刘明辉.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3]陈昌凤,虞鑫.网络时代的盛世危言:互联网与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4](美)阿农齐奥.e领导——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领袖[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566(2016)02-0053-03

[收稿日期]2016-03-01

[作者简介]王延平(1961—),女,吉林省通化市人,中共通化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思维能力互联网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