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在逻辑考察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对象

2016-02-12 18:44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辩证法手稿

□ 苏 珍



“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在逻辑考察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对象

□苏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由研究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尽管马克思在文章一开始已经表明国民经济学的考察是他的目的,但是他在笔记本III中专门利用一节来论述了黑格尔的思想,不免让人对其写作目的及其整个文本的结构产生很深的疑问。本文正是从这一疑问出发,通过结构、背景和概念辨析等一系列的论证手段,把握马克思辩证思想产生的逻辑过程。并试图论述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在何种意义上关系到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合理性解读。

异化外化类本质黑格尔辩证法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写作距今已有170年。然而在其浩如烟海的著作中,这部早期的著作丝毫没有因其思想的不成熟和内容的缺失而丧失了它在思想史上的魅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标杆性人物卢卡奇、阿尔都塞等都非常重视对《手稿》的研究。尽管在阿尔都塞的视野中,《手稿》是“认识论断裂前”的著作。但也有很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者认为《手稿》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他中后期的一些经典代表作。《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他对异化劳动的批判达到了其思想发展的巅峰。甚至如海德格尔这样的顶级哲学家一方面评断马克思哲学“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致”,另一方面也肯定“马克思在经验异化之际深入到历史的一个本质性维度中”。[3](P401)

目前国内对《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史中地位的界定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存在断裂的,《手稿》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思想的分水岭。《手稿》由于没有突破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旧哲学的框架,所以只是马克思的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他很快就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与此书中的思想作了告别。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马克思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手稿》中的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恰好为他后来的思想发展提供了理论生长点。

在此问题上,本文倾向于后一种观点。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马克思最伟大的两大发现即“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已经在《手稿》中昭然若揭,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批判、对费尔巴哈思想的分析、以及最为关键的对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和他后来的两大重要思想的提出有着非常显著的关联。本文将围绕马克思在笔记本III中对“黑格尔辩证思想的批判”这部分内容来论证,辩证法思想在何种意义上关系到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合理性解读。在正式进入这部分内容的阐释前,我们先就《手稿》的写作背景和结构中的几个相关性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从《手稿》的结构和写作背景看“黑格尔辩证法批判部分”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手稿》思想庞杂,其写作方式不像正规的研究性著作那样有着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手稿》段落和章节的排序也没有特别地考究*现在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为便于阅读,没有按照原手稿,而是按照手稿内容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论点与论点间的转换有时没有明显的提示语或提示段落,因而要把握作者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的论证方法,不仅需要对文本有总体上的把握,更要关注马克思在细节和结构上的一些安排。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框架上来看,《手稿》由三个笔记构成,其中非常重要的第二个笔记遗失了。据考证,这部分内容大约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这么一大部分内容的缺失必然导致读者在理解上出现断裂。然而困难之处恰恰也是其思想的魅力所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手稿》结构的理解已经包含着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因而考察《手稿》的文本结构绝不是画蛇添足。

关于《手稿》的结构首先需要注意的一个事实是,目前已经出版的《手稿》是经过重新编辑的版本。这一编辑方式调整了《手稿》原先的逻辑结构。这样的编排可能有利于读者进行阅读,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马克思原初的运思轨迹就难以寻觅了。因而在《手稿》的阅读中,我们必须打破过去认为在先为因,在后为果的思维方式。幸运的是,已经有研究者还原了《手稿》最初的写作方式。前苏联研究者尼古拉斯·拉宾对《手稿》原初写作顺序的推断已经在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可。

具体来说马克思的《手稿》采用了循环写作方法。也就是马克思并不是按照工资→利润→地租这种常规顺序来写作,而是将“利润”部分的内容与“地租”部分进行对照,并将结论写进“工资”部分。由此而言,马克思在笔记本Ⅰ“工资”的开头部分实际上是经过了一系列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我们不能据此就得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而应该对整个过程做一个回溯性的探究。按照这一逻辑思路来推论,《手稿》的每部分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笔记本III中第六部分,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在整个手稿中的地位,不能因为它只是补充部分的内容而被忽视。虽然从内容上看,它与马克思在这一整节中要阐释的关于“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观点没有直接联系,同样与马克思在全书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即“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问题”似乎也没有什么关联之处,但是这一部分内容的补入是理解“异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前期准备。我们完全可以先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在掌握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整个批判思路之后,再对前面内容进行解读,这样能帮我们更为清晰地梳理出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

关于“黑格尔辩证法部分”的重要地位,从写作背景的分析中一样可以看出端倪。首先这本著作主要研究范围是国民经济学相关问题。虽然本书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但是哲学问题不是本书研究目的。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很清楚,同时在阅读中也能很清楚地领悟到。既然哲学问题不是本书的关注点,为什么要在标题中加上“哲学”一词?为什么要在经济学著作中,花篇幅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的问题?对此马克思在序言中是这样回答的:“我认为,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当代批判的神学家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1](P112)

其次,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对于此时的马克思的影响是很大的,马克思自己也予以承认。他在序言中提到了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费尔巴哈对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在《手稿》中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人道主义”、“自然主义”这样一些概念出现的频率也很多。但是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及的费尔巴哈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他提出了人道主义的思想。对于马克思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关于这一点,在随后的内容中会做具体阐述。

总之,在序言中,马克思已经基本交代了他的思想几大来源。对于研究者来说,把握马克思思想发展脉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我们对其思想起源一无所知,尤其是对影响马克思最大的两位思想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毫不知晓,那么想要读懂这本著作几乎没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必须重视马克思在笔记本III中对黑格尔思想的阐释,这是打开理解这本著作大门的一把钥匙,没有对这一重要部分的理解,就不可能真正地搞懂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当然也就不能真正把握异化劳动和私有制起源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辩证法最令人费解的无异于他纷繁复杂的概念表述。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继承其相应的概念体系,只是这些概念经过他的“扬弃”后在《手稿》中已经具有了新的意蕴。正如望月清司在其重要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所言:“马克思在学习黑格尔自我意识异化辩证法的同时,还在批判的基础上把黑格尔的概念改为自己的有效工具。”[2](P73)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这些概念进行区分,将有助于我们论证《手稿》中“黑格尔辩证法批判”部分在全书中的重要意义。

二、几个概念的区分问题

据考证,在1956年的何思敬和宗白华所译的版本中,翻译者会用“疏远化”、“陌生化”、“对象化”、“外在化”等更多的表述方式来展现异化的过程。由此可知,对“异化”、“外化”等基本概念的区分,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把握。一般来说,“异化”和“外化”概念较容易区分,编译局2005年的单行本的注释中有相关说明。有学者认为,由于马克思在“手稿”的很多地方经常并列使用这两个词,所以严格区分的意义不大,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等同。但由于“异化”是马克思全书中的核心概念,所以作更精确的区分还是非常必要的。相比于“异化”来说,“外化”具有更普遍的意义,通常是中性的描述,不带有价值观上的评价。而“异化”概念在“手稿”中是带有强烈的否定色彩的。但是马克思对于“异化”也不是一味否定。在笔记本III“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异化”作为事物(在黑格尔那里是精神)发展过程的中间环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点马克思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立新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的异化概念”,一种是“狭义的异化概念”。他认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优越性在于,他不仅将异化看成是现实中存在的异化,而且他还明确地区分了两种异化,并在此基础上,用‘狭义的异化’构筑了异化劳动理论,批判了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用‘广义的异化’论证了共产主义。这是黑格尔所无法企及的高度。”[4](P58)

除了“异化”和“外化”这两个概念外,“手稿”中还出现了“对象化”、“物化”等概念,而这几组概念的区分更令人费神。要理清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一方面要对德国古典哲学常使用的一些概念有个基本认知,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便捷的方法就是,仔细研读马克思“手稿”里黑格尔辩证法部分(这几组概念在这部分里都有所涉及),这部分内容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可以在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批判的过程中,比较清晰地看出这些概念间的区别。此外,无论是“异化”还是“对象化”在德文中都属于关系性的概念,“异化”原意是转让、使疏离,而非形容某物自身的“变质”,所以理解原文意思中的“互为对象性”、“互相转化”这一特点,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非常重要。

在上述分析中,已经证明,无论是对于“异化理论”的理解还是对本文中一些关键性词语的辨析,都离不开对《手稿》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部分内容的解读。虽然哲学不是马克思在本书的关注所在,我们也无意强化《手稿》的哲学色彩,但是离开对这一关键部分的理解,我们就无法真正进入马克思的思想,甚至会在理解过程中发生严重偏误,所以搞清楚马克思在笔记本III中对黑格尔思想的阐述已经成为理解手稿必须要跨越的一道门槛。

三、关于《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阐述

上文已经提到,在笔记本III中,马克思主要阐明的是私有制和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他用七点来阐明,其中的第六点就是大段地批判黑格尔思想。整个第六点大概分成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德国当前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两个代表性人物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的批判思想进行批判。马克思用非常犀利的语言揭露了他们虚张声势的批判态势,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所谓的“批判”是非常肤浅的,是脱离了真正批判精神的批判,他们甚至对其批判的对象即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缺乏认识。众所周知,早年的马克思也是青年黑格尔派中的一员,青年黑格尔派中的很多成员的思想都对马克思产生过影响,其中包括费尔巴哈和赫斯,但是和其他多数青年黑格尔派的学者不同,马克思并没有拘泥于批判的内容,对于青年黑格尔派在批判方法上的非批判态度,马克思是坚决反对的。

在指出当前德国批判思想存在的严重问题之后,紧接着马克思就提出在所有的对黑格尔思想进行批判的思想家里,只有费尔巴哈是唯一采取严肃的、批判态度的人,并且与其他批评家不同,费尔巴哈是用谦逊朴素的态度完成了这一伟大的任务。那么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究竟是怎样完成了对黑格尔旧哲学的克服的呢?文本中马克思提到了费尔巴哈的三点伟大功绩,并在其后对费尔巴哈理解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做了解释。在费尔巴哈看来,或者毋宁说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辩证法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出发点就是抽象者,虽经过扬弃的过程,设定了现实的、感性的存在,但是在否定之否定环节又重新扬弃了肯定的东西,复归于抽象。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反而是不现实的,真正的现实存在是绝对知识、绝对精神、或者说是绝对的抽象者。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要超越他的哲学思想,首先就要真正地去把握他的哲学的秘密。马克思接下来就从他的《精神现象学》出发去发掘他的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在这一部分论述中,马克思精辟地总结了黑格尔的双重错误:第一点错误就是他把现时的财富、国家权力不是当作一个现实的实体,而是看作思想的事情;也就是说,思想的规定把“实体”抽象化,当作真正的“实体”。思想构成现实东西的本质。第二个错误文本上的表述是“要求把对象世界归还给人”,[1](P204)即在黑格尔那里,人有收复世界的权利。关于这一点,在理解上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正如我们经常在研究文章中所看到的那样,《手稿》中的马克思和费尔巴哈一样都是人本主义者,既然如此,为何马克思会认为黑格尔的“要求把对象世界归还给人”是一个错误呢?难道这不恰恰表明了黑格尔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彰显吗?

马克思在随后的进一步阐释中可以找到该问题的答案。 那就是黑格尔理解的“人”并不是现实的、真正的人,而是以精神形式出现的人,马克思在后面具体分析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著作时,也提到在黑格尔的绝对知识里,人的本质=自我意识。所以马克思说:“《现象学》是一种隐蔽的、自身还不清楚的、神秘化的批判。”[1](P204)但是,很快马克思笔锋一转,转而论述黑格尔思想的合理之处。他认为正是在这一黑格尔思想的迷失之处,暗藏着他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虽然黑格尔所理解的世界的回归都是在人的自我意识之中完成的,异化的过程也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异化的扬弃也是回归自我意识,简而言之,脱离自我意识的现实的对象性的世界在黑格尔那里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正是在这个思想出离和回归的路径中,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得以显现,这就是:“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P205)这里的劳动当然和这本著作的中心概念“异化劳动”是不一样的,马克思在这里提及的劳动主要是指精神的劳动,因为他在其后说道“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P205)

这段概论在整本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它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关键之处,它可以解答本文中一再提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花篇幅来论述黑格尔思想。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到,虽然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是批判的,但是他真正地领会了黑格尔批判精神的实质,黑格尔所描述的绝对精神出离和返回自身的运动过程固然是脱离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际运动过程的,但是他将运动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起来,并将其描述为互相消融、互相产生的过程,打破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僵化的运动观。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499)

四、马克思的辩证思想在“异化劳动”的分析过程中的体现

在批判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之后,马克思利用了他从黑格尔哲学那里继承来的合理内核对国民经济学的基本现象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国民经济学最基本的三个前提(工资、资本和地租)的分析开始,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揭示出了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互相分离的现象,也暴露出了私有财产和劳动的分离,但是他们将这一现象作为既成事实接受下来,而不去追寻导致私有财产和劳动分离的原因,在他们的逻辑框架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了无需追究原因的超历史性的存在,这样一种说明方式必然掩盖了私有制关系下劳动异化的本质。

其次,马克思开始对劳动生产过程中异化现象的产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总结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在这部分内容中,马克思是从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开始他的分析过程的,这一点和黑格尔有着本质区别。黑格尔的异化过程是在“自我意识”之内完成的,与现实实际无关。而马克思考察的异化现象是与劳动相关的。而且这里的“劳动”不是黑格尔式的“精神劳动”,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工人的体力劳动,因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以绝对精神作为载体,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现实的社会现象作为载体,具体在这本著作中,就是工人的劳动。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经过一系列外化、对象化、和异化的过程,最后重新回归“绝对精神”的。同样在马克思对劳动的考察过程也遵循了相似的运动发展逻辑。劳动作为人的主体力量的显现,必然要经过一系列外化和对象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凝结着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本身,成为了日益与人相异化、相对抗的力量,在这里,需要高度关注的是马克思对劳动的主体——人的理解,这里的人是现实的,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劳动的异化过程,就是现实的人的异化过程, 人的劳动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人要受到自然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人可以创造性地改造自然界,把自然界变成“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就是人的“类本质”存在,而随着人的对象化劳动演变成了异化劳动,人的劳动对象就被剥夺了,人的“类生活”也丧失了。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在异化的四个规定中,不能简单地根据马克思在文本提到的由规定一和规定二推出规定三就断言四个规定是平行递进的关系。在马克思描述的现实的异化过程中,人的“类本质”的生活应该是原点。“类本质”的生产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对象化的活动,随着对象化的活动演变成异化的活动,也就带来了劳动对象和产品的异化,而隐藏在劳动对象和产品的“物的异化”现象之下,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这就是马克思根据黑格尔辩证的思维方法考察的“异化劳动”的过程。

此外,在规定一转向规定三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只考察《手稿》还难以理解马克思是如何从第一规定中“逻辑上孤立的人”过度到第三规定的“类本质意义上的人”。关于这一点,望月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进行反省,把‘类’看成是一个自在的普遍的共同存在,看成是对应于‘市民社会’的、由历史所决定的共同体,《穆勒评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P99)望月对《手稿》中的“四个规定”更偏重于经济学角度的阐释。他尤其关注《穆勒评注》与《手稿》的关系问题,离开了对《穆勒评注》的考察,不管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哲学角度,都将难以阐释“异化劳动四个规定”的内在逻辑演进过程。

当然,整个“异化劳动”的过程还没有走完,“异化劳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环节,必然要再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无需从外部去寻找力量,因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1](P182),“自由自主的劳动”演变成“异化劳动”的原因无需到劳动之外去寻找,正是劳动自身的现实运动产生了异化劳动,同样异化劳动的扬弃也要在劳动自身的运动发展中才能完成。

以上基本是根据马克思在本书中的哲学思维逻辑对“异化劳动”做了一番考察,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说明,那就是对象化的劳动如何演变成异化的劳动?这个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没有完全地予以说明,而这也恰恰成为了后人的诟病所在。由于马克思没有真正地在《手稿》中说清楚“异化劳动”产生的过程,所以使得“异化劳动”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前提性的预设,而且哲学式的考察始终不是本书的宗旨,学界公认《手稿》是马克思从哲学向政治经济学的转型之作,所以“异化劳动”必然要同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后果“私有财产”发生关联,从哲学的逻辑的推演中,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的原因,但是在“私有财产”发展的最高阶段,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财产”的存在作为手段又加剧了“异化现象”的产生,以至于在普遍现象上,“私有财产”成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二者究竟谁是因,谁是果,是目前学界争论最多的地方,造成这一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就是关于“异化劳动”问题马克思自己也没有思考成熟,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本书是马克思在思想转型期的产物,这一争论的出现也是他思想交锋的必然结果。虽然马克思在其后的著作中没有对“异化劳动”做进一步正面的阐释,但是他始终以劳动作为历史运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现实劳动实践活动的考察,最终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确立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转向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这其中的思想发展轨迹非常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笔者相信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延展性,从而更加确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他思想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地位。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M].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韩立新.对象化与异化是否同一——“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重新解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责任编辑:李贝贝)

A81

A

1243(2016)02-0055-005

作者:苏珍,山东济宁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邮编:102488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辩证法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哲学理论价值
丢失的手稿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