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6-02-13 05:24
关键词:通率心肌梗塞冠脉

孙 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孙 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应用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利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3.3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病死率为0%,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一般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以及另外的一些诱导因素,发生粥样斑块破裂,斑块表面逐渐聚集血小板,最后导致血栓形成,患者会由于持续性缺氧和缺血而发生心肌坏死[1]。当前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越来越没有规律,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本研究主要分析静脉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疗效,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7±4.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1±4.2)岁。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没有患者有溶栓药物禁忌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肌酶谱以及血凝四项检查,嚼服阿司匹林300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利用5%的GS100 mL,对150万单位的尿激酶进行稀释,稀释后在0.5 h内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同时利用常规急性早期心肌梗塞药物进行治疗。结束溶栓治疗后12 h,根据患者入院检查结果,间隔12 h选择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7500 U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进行抗凝处理,连续使用1个星期。静脉溶栓结束后2 h内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心律进行密切观察。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对患者为进行治疗。

1.3 观察标准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2条及以上即可判定为冠脉再通:溶栓2 h以内胸痛症状完全消失,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6 h以内血清肌酸激酶有峰值出现;心电图抬高ST段下降>5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冠脉再通率比较

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3.33%,对照组仅为6.67%,两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没有患者出现病死,对照组病死患者2例,病死率为6.67%,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溶栓时间与再通率关系

观察组成功再通的患者18例中,为病情发作<6 h进行静脉溶栓治疗11例,占所有再通患者的61.11%;另外为病情发作>6 h接受静脉溶栓治疗7例,占所有再通患者的38.89%,病情发作<6 h以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6 h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比较 [n(%)]

3 讨 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主要是为了再通重建冠脉血流,使心肌梗塞的面积得到控制或者减小[2]。尿激酶作为静脉溶栓的药物没有特异抗原性,无法将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纤溶酶持续长时间在高水平状态可以降解部分凝血因子以及显微蛋白原,最终将发生凝固的血液溶解,在溶栓治疗期间可以使梗塞中动脉血管壁内的斑块明显减小[3]。对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作用部位明确,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使用期间不用过多考虑适应症或者禁忌症。而且尿激酶能够提高血管ADP酶的活性,抑制血栓形成[4-5]。

本研究对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治疗疗效,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病死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再通患者中<6 h再通率为61.11%,>6 h再通率为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病发到接受溶栓的时间越短,冠脉再通率就越高。

综上所述,静脉溶栓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疗效明显,能够提高冠脉再通率,减少患者死亡,值得推广。

[1]王建海,陆建琼,黄海燕,等.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47-49.

[2]吴利新.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5(9):85-86.

[3]姚光辉,杨荣平.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疗效的循证医学评价[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36(1):56-59.

[4]周 凡.58例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04(15):82-83.

[5]吴一清.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0):95-96.

本文编辑:王 琦

R542.22

B

ISSN.2095-6681.2016.23.060.01

猜你喜欢
通率心肌梗塞冠脉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为什么心肌梗塞这么“可怕”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52例临床疗效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