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服务的举措∗

2016-02-13 02:50娜武
图书馆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课程

陈 娜武 婧

(1.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8;2.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4)



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服务的举措∗

陈娜1武婧2

(1.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8;2.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4)

[摘要]从MOOC概念、类型、起源等方面简要介绍了MOOC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MOOC具备的三种主要特征;综合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服务实践经验,探索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支持MOOC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和主要内容,旨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有效参与MOOC信息服务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MOOC高校图书馆服务措施信息服务

MOOC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网络课程模式,起源于西方并且发展迅猛,引发了教育界和媒体的广泛热议,纽约时报更是将2012年称之为“MOOC元年”[1]。2013年,随着我国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纷纷加入MOOC,中国的“MOOC元年”就此诞生。MOOC的出现带来了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促使高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与环境、技术应用等方面作出及时改变与调整,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灵活性学习方式。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将会波及教育生态的各个环节,这其中就包括以资源建设、信息传递、教学支持为核心责任的图书馆。因此,图书馆要牢牢抓住此次高等教育变革的机遇,在MOOC发展之初积极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以重新塑造自己在新型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1 MOOCs发展概述

MOOC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文将其译为慕课。它是网络教学发展的一种最新形态,是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不断进化的产物,不仅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而且允许用户无限制参与,同时注重教学互动性。

第一个MOOC产生于2008年,由Stephen Downes和George Siemens设计推出的《关联主义和关联主义知识》(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课程,是专为25名缴费而修学分的在籍学生设计的,两位创始人受到OER和关联主义思想启发,课程设计采用了多平台形式不限制参与者数量,最终向全球注册该课程的学习者免费开放。结果超过2200人在无需缴费或获取学分的情况下参加了该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一事件,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两人提出了MOOC这一术语用于指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2]。通过此门课程,Stephen Downes和George Siemens两人创建了以关联主义原理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被称之为cMOOCs(关联主义MOOCs)。cMOOCs认为,知识是通过网络联结的,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它“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学习者通过交流、协作,构建学习网络,建构知识。”[3]

真正体现出“大规模”的MOOC是2011年由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Sebastian Thrun和Peter Norvig开设的人工智能网络课程,吸引了来自190多个国家的超过16万名学生参加,而该校提供的另外两门开放课程也均吸引了超过10万名学生参与[4]。斯坦福事件引起了全球对MOOCs的极大关注,促成了三大MOOC平台公司的成立:Udacity、Coursera和EDX。随后许多国际知名大学纷纷宣布加入MOOCs,如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爱丁堡大学、多伦多大学、伯利克大学以及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此外,国际上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始开发本土化的MOOCs平台,2012年,英国开放大学推出FutureLearn平台[5],2013年澳大利亚开放大学推出免费MOOCs平台Open2Study[6],欧洲11个国家联合推出OpenupEd平台。我国清华大学也于2013年研发出MOOCs平台学堂在线。这些后期发展起来的MOOCs已经较之前的cMOOCs发生了根本性变化,cMOOCs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建构模式,学习过程是完全开放的,其内容可以被混编和再利用;后期创建的这些MOOCs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输模式,内容有许多限制性使用,授课形式比较接近于传统教学过程,被称之为xMOOCs(行为主义MOOCs)。就教学方法而言,cMOOCs更具“颠覆性”,但xMOOCs由于大量著名高校加入,提供许多高品质课程,影响力迅速扩散,加之吸收了cMOOCs众多元素,因此,xMOOCs发展成了当前在线教育的主流。

2 MOOCs特征

2.1大规模

MOOCs规模巨大,参与人数众多,Udacity的一门计算机课程就曾招收过30多万名学员,是至今为止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门MOOC[2]。Coursera自2012年成立以来,注册的学生人数达到了280万[1];MOOCs参与高校众多,提供了大量的精品课程,如Coursera的合作伙伴就多达62家,提供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及技术等相关学科的300余门课程[1];MOOCs参与者来源广泛,他们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据统计最大参与者为74岁,最小的为14岁),具有不同语言环境,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教育背景等多样性特点。

2.2开放性

MOOCs是在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MOOCs倡导教育理念的开放性,发布的教学课程资源是向学习者全面开放的,任何能够接入互联网的学生都可以免费(收费的项目是可以选择的,如考试、认证等)注册,而无需任何条件限制,真正突破了时间、空间和金钱的界限。MOOCs为无法参加传统教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接受世界精英教育的巨大机会,正如Coursera联合创始人Koller所言,他们开发MOOCs平台的使命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获得世界一流的教育[7]。

2.3在线性

MOOCs不是面对面传统课程的在线版本,而是“天生的数字”产品,是由专门团队针对人们网络学习特点而开发的在线课程。MOOCs核心内容是视频讲座(一种源于可汗学院成功的微视频应用案例),由于人们使用网络的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所以视频内容一般不超过20分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观看视频的时间地点,进行满足自身需求的碎片化学习。除视频外,课程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性,为学生们创建讨论社区;增加对学习效果的设计,以计算机测试和同行评审为主要评估方法,如Coursera通过同学互评的方式解决主观题评价问题[8];提供MOOC电子认证证书,作为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认可和肯定。因此,MOOCs是专门设计学生在线学习过程的课程,具有注册、听课、练习、测试、讨论、考试、结业、证书完善的在线学习流程,构建了由教学资源、技术支持、社会参与等组成的学习生态系统。

3 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s服务措施

MOOCs的出现无疑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了高等教育关于教学方法、商业运作模式、人才培养的重大变革,这些影响势必会波及以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为己任的图书馆,使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MOOCs极有可能撼动整个图书馆服务体系,促使图书馆在功能结构、角色定位、服务模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MOOCs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新的服务需求。

那么,MOOCs时代图书馆将如何被需求?从三大MOOCs平台运营状况来看,除Udacity被设计成完全自包含的,图书馆可能无法真正涉足外,Coursera与EDX许多机构的实践经验则是图书馆在支持MOOCs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杜克大学图书馆都积极参与MOOCs生产全过程;加州伯克利大学图书馆通过与多部门合作在内容访问和研究技能方面对MOOCs进行了支持;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图书馆从教学设计、平面设计、电影制作、平台培训等方面承担了MOOCs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9];Coursera图书馆在协助教师过渡到MOOCs教学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EDX图书馆成立了两个工作组,一个工作组研究课程内容的可访问性,另一个工作组研究MOOCs需要技能以及如何帮助学生获取这些技能[10]。此外,国内也有些图书馆对MOOCs服务进行了实践探索,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MOOCs服务实例,介绍了图书馆从宣传推广、咨询解答、提供培训地点及硬件设施等方面对MOOCs进行了支持[11];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MOOCs服务方案,重点阐述了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的实施内容[12]。结合国内外高校图书馆MOOCs实践及理论探索,笔者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s服务措施提出如下可行性建议。

3.1成立MOOCs服务团队,体验MOOCs课程学习

MOOCs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诸如知识产权管理等新的服务需求,根据Merrilee Proffitt分析,花费在每门课程处理版权问题的时间大约是380小时;MOOCs的大规模性还导致一些传统的服务项目无法完全迁移到MOOCs教学过程中,如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进行的技能培训、咨询解答以及如何保障资源的可访问性等,这些服务内容涉及的范围和复杂性决定了图书馆只有组建MOOCs团队才能够切实可行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和研究。

MOOCs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开设的时间也就两年左右,目前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少有成熟稳定的图书馆支持MOOCs教学实施方案。因此,图书馆员需要系统学习MOOCs理论知识并亲自体验MOOCs学习过程,一方面,馆员可以阅读MOOCs相关文献资料,了解MOOCs生产制作涉及的各类元素:教学设计、视频制作、论坛使用、内容授权、OA资源、信息素养等,然后对每部分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图书馆服务项目。另一方面,馆员要亲自获得MOOCs学习经验,掌握不同类型MOOCs(如xMOOCs和cMOOCs)课程设置、课程组织及传播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障碍以及参与课程所需的各种技能。如Hannah Gore建议,馆员可以报名参加一个主题内容已经熟悉的MOOC(如:Hyperlinked Library MOOC),从直观上掌握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及课程交付方式;馆员再参与一个主题内容完全陌生的MOOC课程,从学生的角度深入体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体验学生们到底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帮助完成MOOCs学习。这些前期的知识储备是图书馆能够真正参与MOOCs服务的根本,更是图书馆和教师展开合作时图书馆能够及时发声和准确定位自身角色的有力保障。

3.2与MOOCs教师交流合作,明确图书馆承担的角色

图书馆对MOOCs服务功能的体现主要是集成在教师课程生产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开发一门MOOC会涉及有关版权法、合理使用、获取OA资源、内容授权等多方面问题,这些是制作MOOCs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在生产规划阶段就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如Georgia Tech的一名MOOC学生建议,对于课程资源的可访问性应在规划阶段进行清理而不是在应用阶段[13]。图书馆对于MOOCs的重要支持正体现于此,图书馆要积极主动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展示馆员先期的知识储备和长期与出版商、数据库商等在资源内容授权使用方面谈判的经验,建立与教师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一些教学设计原则,为教师提供有关资源可获取性解决方案。对学生而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如何访问资源,获取适合材料,使用数字技能辅助学习等各类问题,虽然图书馆可以通过开设信息素养MOOC来传授这些知识,但远不如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在线指导效果显著,这也是图书馆和教师充分交流的重要方面,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数字素养对于在线学习的重要性,说服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嵌入图书馆服务,如增加小的插件、提供常见问题指南、链接图书馆资源等。因此,和教师展开及时对话是图书馆实现MOOC时代支撑教学功能的前提,在服务MOOCs过程中,图书馆员可能会承担多重角色,如课程生产的咨询顾问、法律专家或是内容创作者等,当然,图书馆在MOOCs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图书馆需要一段时间来获得对于不同角色的清晰认识。

3.3图书馆支持MOOCs信息服务内容

在高等院校从事MOOCs教学实践过程中,图书馆首先需要发挥两大功能:一个是处理MOOCs涉及的版权问题;另外一个则是培训学生的信息技能,这是高校期望图书馆支持教学科研理应承担的最重要角色,更是图书馆证明自身存在价值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法宝。其次,图书馆要积极宣传、推广MOOCs,促进MOOCs社会化发展,加速教学改革进程,这也是高校图书馆支持MOOCs运动的一大任务,图书馆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些责任,为高校教学科研做出更大的贡献。

3.3.1提供版权咨询

MOOCs注重课程内容的开放访问,而课程材料又是MOOCs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开发MOOCs的首要任务是处理MOOCs使用材料的版权问题。如MOOC平台提供商Coursera,其中的一项政策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是版权清晰的,严禁使用第三方授权材料,包括那些“禁用”的动画、图像、视频、音乐和商标[14]。教师对于所用材料的版权限制可能并不十分清楚,本身也不善于处理此类问题,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课程材料的内容,那么,课程材料的版权清理工作自然会落到图书馆。

图书馆要通过与教师的充分沟通,对其使用的课程材料进行预先审查,确保课程材料没有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许可条款,并且尽可能帮助教师选择一些可替代材料,如OER资源、OA资源以及处于公共领域的资源等;而对于必须使用版权授权的材料,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与出版商、数据库商等长期合作的优势与其展开许可谈判,最大限度地为教师争取课程资源。如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从寻求许可、许可谈判和合理使用三方面对MOOCs进行了成功的版权指导服务,值得各高校图书馆加以借鉴。图书馆还可以和各方利益相关者包括第三方平台提供商与课程教师探索新的资源交付模式,使MOOCs课程开发及使用更具合法性。与此同时,这些版权支持服务需要馆员掌握版权法相关知识,特别是国外一些法律,因多数MOOCs平台都是由国外提供,而国外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视,各国法律又不相同,如在美国版权法中有“合理使用”的例外而在欧洲却没有[7]。因此,馆员要充分了解各类资源的版权状态,许可条款,特别是资源的“合理使用”极可能不适用于规模性和营利性的MOOCs[15],由此向MOOCs教师提出警示,避免其陷入法律纠纷,有效提高MOOCs课程生产的成功率。此外,图书馆员还可以和有关法律部门合作,共同探讨MOOCs课程原创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倡导这些内容在开放许可协议下交付使用,促进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进程,从而提升MOOCs使用效率。

3.3.2提供技能培训

由于MOOCs教与学的行为主要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因此缺少传统课堂对学生有效的信息素养指导,这就要求学生们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具有运用网络信息技能正确搜索文献资源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分析、过滤、评估信息以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cMOOCs这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与创造的学习模式,对学生们的信息素养要求更高,学生们如何使用信息、理解信息、传递信息将会影响着整个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特别是在网络数字剽窃较易发生的情况下,亟须对学生们进行有关信息责任与道德的教育[16]。

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本机构的信息素养培训工作,如文献检索、培训讲座、嵌入式学科服务和基于网络的信息辅导等,有力地保障了传统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网络环境下,MOOCs学习者同样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专业的信息素养指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习过程,而图书馆恰好具备了如上相关培训经验,为MOOCs学生提供专业辅导也就成了MOOC时代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由于MOOCs的规模性,目前来讲图书馆最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莫过于和课程教师合作,将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内容嵌入到MOOCs课程中,馆员可以为课程提供一些MOOCs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基本信息素养参考资料,如馆员亲身体验MOOCs获得的有关学习技能、使用工具、计算机技术等信息以及为MOOCs特意制作的有关信息资源检索、筛选、利用、评估等方面的资料;为MOOCs课程提供资源链接与导航服务,如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doaj. org)、开放存取图书馆(Open Access Library,OALIB:oalib. com)以及“常见问题解答”指南等;开发独立的、可重复使用的信息素养模块,让学习者通过模块的视频功能、自测试模型、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技能的使用方法;馆员还可以以学习者身份参与MOOCs讨论,在线解答学生们遇到的有关资源利用方面的各种问题。总体来讲,图书馆对MOOCs的信息素养支持服务能有效降低因信息障碍而导致的失学率,从而有效提升MOOCs课程完成率。

3.3.3宣传推广MOOCs

MOOCs的魅力在于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巨大舞台,为想要学习的人搭建了接受终身教育的广阔平台,正如Kerry Wu所言,现在,MOOCs就像大学里的电影预告片,教师们就是明星,未来的MOOCs可能会成为一部著名“影片”[1],吸引众多学生参与“观看”,而若要实现MOOCs这种优秀“影片”的价值就必须对其开展前期的宣传、推广活动。高校图书馆支持教学的重要职责就是促进资源的交付与使用,MOOCs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图书馆自然有义务对其进行揭示、发现、组织、推荐以及宣传等服务。

一方面,图书馆要帮助教师认识MOOCs平台,向教师展示不同MOOCs平台的课程结构、学科特征与开发政策等,为教师课程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教师利用新技术进行教学实验;指导教师从传统教学环境过渡到MOOCs教学环境;协助教师利用MOOCs实现翻转课堂等,充分保证MOOCs课程制作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图书馆要让读者了解MOOCs平台,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学术报告、讲座培训或是张贴宣传海报,向学习者介绍这种新型的MOOCs教学资源,激发学生们对MOOCs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图书馆要能帮助学生发现和筛选优质MOOCs课程,可向学生提供一些课程评价与推荐系统,如国外的CourseBuffet、CourseTalk、Knollop等系统,还有果壳网的“MOOC学院”、网易云课堂等,这些系统都为MOOCs提供了索引、评价及推荐等服务[8];另外,图书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MOOCs课程导航,将MOOCs课程直接链接到图书馆主页上,更直接方便地促进MOOCs的发现与利用。

4 结语

MOOCs的出现与兴起虽然短暂,但它足以引起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改变着传统高等教育的运作方式与生存环境。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积极努力拥抱MOOCs对于重塑大学图书馆在高校中的组织地位具有划时代意义。因此,图书馆要把握住MOOCs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整个生态格局调整的机遇,积极建立与教师的教学合作关系,努力开展与教务部门、多媒体部门、MOOCs制作部门以及知识产权等部门的合作,争取在MOOCs时代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学术合作伙伴而不仅是教育支持者。

参考文献:

[1]Kerry Wu.Academic libraries in the age of MOOC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3(3):576-587.

[2]HANNAH GORE.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and Their Impact on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Exploring the Issues and Challenges[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4(20):4-28.

[3]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 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4]Cameron Barnes.Moocs:The Challenges for Academic Librarians[J].Australian Academic&Research Libraries,2013(3):163-175.

[5]英国MOOC平台—FutureLearn[EB/OL].[2015-11-13].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0585076/.

[6]澳洲MOOC平台—Open2Study[EB/OL].[2015-11-13].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0815391/.

[7]Nora Almeida.A new polemic:libraries,moocs,and the pedagogical landscape[EB/OL].[2015-06-20].http://www.inthelibrarywiththeleadpipe.org/2013/a-new-polemic-libraries-moocs-and-the-pedagogical-landscape/.

[8]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研究[EB/OL].[2015-12-08].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c499f0101rpgs.html.

[9] Carina Ahlberg.MOOCs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 University Library[J].Insights,2014(2):160-165.

[10]彭立伟.MOOCs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机遇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4(3):79-86.

[11]张艳婷,等.高校图书馆的MOOC服务探索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MOOC服务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18):77-80.

[12]张红丽.面向MOOC环境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以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22-24.

[13]BERND W.BECKER.Connecting MOOCs and library services[J].Behavioral&Social Sciences Librarian,2013 (32):135-138.

[14]沈利华,田稷.MOOC浪潮中的大学图书馆及馆员[J].情报资料工作,2014(5):100-103.

[15] MATTHEW B.HOY.MOOCs 101:An Introduction to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Medical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2014(1):85-91.

[16] Gloria Creed-Dikeogu,Carolyn Clark.Are You MOOC-ing Yet?A Review for Academic Libraries[C].Kansas Library Associa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Section Proceedings,2013(3):9-13.

陈娜女,1981年生。硕士,馆员。

[分类号]G258.6

收稿日期:(2016-04-07;责编:杨新宽。)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JG15DB215)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