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工具形态相互影响之例证

2016-02-13 04:30厚宇德马青青
台州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技术文化

厚宇德,马青青

(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文化与工具形态相互影响之例证

厚宇德,马青青

(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与生活工具有相似性,但也有功能相同形态却完全不同的工具。如中国人典型的餐饮工具是筷子,而西方人则使用刀叉。再如在西方算盘的出现远早于中国。但是在中国古代,算盘是占主导地位的计算工具;在西方算盘既没有发展出完善的硬件系统,也没有出现较为完备的珠算口诀。技术与文化之间具有时而简单时而复杂的相互影响;有时这种交互作用环环相扣,从而凝结成推进人类技术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逻辑链条。

关键词:文化;技术;工具形态

一、引 言

有时我们感觉“文化”一词的内涵十分具体准确而毫无疑义,这时“文化”以无可替代的身份出现在语言中,仿佛它是表达思想的最牢固可靠的根据地,这个根据地有着无可匹敌的能量。但是“文化”具有宽泛的内涵:“文化素质”、“传统文化”、“足球文化”、“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类林林总总关于“文化”的说法又让人觉得,“文化”仿佛是能够如风如雾一般变换模样与身份的灵妖。在眼花缭乱的变化中,“文化”时而魔力无边,时而苍白绵软。

科学技术是人类精神与外在世界交互作用的结果,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因此科技文化在人类“文化空间”中,孕育发生于人类精神与外在世界的交接处。科技文化既是人类精神与外在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引导人们以特定的方式应对外界的调控与指导系统。因此在人类的精神世界,科技文化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萨顿说“科学史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史主线”[1],此说并不缺乏学理上坚实而强大的逻辑基础。

研究文化与科学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意义上比研究文化与技术思想之间的关系要易于操作。因为前者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借助于文献勾勒出较为清晰的脉络的,而后者可供依赖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且许多古代技术根本没有文本记录,或相关文献早已失传。工具是技术的重要体现形式,在本文作者看来,研究文化与工具形态的交互影响,以及通过不同民族具备相似功用的工具的不同形态来反推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是研究技术与文化交互作用的可以有所作为的一个视角。包含迷信思想的巫术与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工具制造与建筑设计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限于篇幅本文暂不涉及此类内容。

二、如何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工具的相似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具有的也具有形态上的相似性。不同民族的某些工具,如刀具、如器皿,形态上的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这是工具形态与功能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所导致的。不同时期的工具形态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些陶器、青铜器与瓷器在外型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很多石制工具、青铜工具以及铁制工具,除制作材料不同外,外形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大汶口的陶觚与商代的铜觚,形状上的相似性很明显。翻阅陶器与青铜器图册,可以发现更多的这种相似性。这是文化与习惯的稳定延续性所导致的,是文化对技术影响的一个方面。这种影响的逻辑关系比较简单,本文不做过多论述。

三、文化与工具相互影响的例证

作为技术的重要实物体现形式,器物与工具的形态是如何形成与演变?这是充满诱惑力的令学者好奇的议题:“整个物质世界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形态的呢?为何某个器具的形态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一种样子?”[2]不同的空间隔离与滋养孕育不同的文化形态。而每种文化对于工具形态都具有自己的遴选与促进演化功能。这早已为学者们注意到:“同样功能的器具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形态”[2]。有些功能相近的工具在西方社会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事实上,不只存在文化对工具单方面的影响,工具也能够进一步对文化的进化产生影响。

(一)简单例证:筷子是文化选择工具形态的结果。中西都有盆、碗、杯、碟等形制相同或相似的餐饮用具,筷子(古代称箸)却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圈所特有的餐具,西方人则惯于使用刀叉。中国人使用筷子就餐应该是文化决定工具形态的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从发明的基本动因上看,筷子显然是手指的延伸。这种延伸不完全是因为手指短而要增长,更多的是出于卫生以及礼仪的需要。单根的棍状物可以起到一定的功用,但是“独木难行”,其功效有限。而用餐时一只手同时支配三根或更多根筷子,一般而言难度极大或绝无可能。要用棍状物以夹的方式取物,两根是最合理的选择。筷子的发明可能很早,但是学习使用筷子有一定难度,因而筷子即使在中国历史上很可能也并非很早就是一种普及化的工具。筷子最终成为中国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主要餐具,应该是由一种饮食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食谱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春秋末期,孔夫子已经精要概括了当时的饮食文化的理念与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而这样的饮食追求,必然是将切割食材的工序放在了制作食物的过程之中,而不像西餐那样边吃边切割。因此在中国的餐饮工具中,不是没有用过刀叉,但是刀叉自然地从主要餐饮工具角色淡出了。从饮食礼仪的角度看,在刀、叉、勺、匙与筷子等主要用餐工具中,毫无疑问筷子尤其特殊材料(如象牙、金银、竹等)制作的筷子,在餐桌上更能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高雅与彬彬有礼的风格。食用精细切割的食物也可以用勺、匙类器具,为什么偏偏用筷子呢?首先要说明筷子从来没有完全取代勺匙类器具,但是在中华民族的饮食史上,勺匙类器具的功用历史被主要定位于饮用粥汤类食物,而其他取食入口以及布菜等场合,几乎都成为了筷子的用武之地。筷子不像刀叉那样具有无法去除的“凶器”特点,更能展示食客文雅礼节的筷子毫无疑问更加契合中国“君子远庖厨”的传统饮食文化。总之,中国人惯于用筷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当然,勺匙之类餐具有时可以代替筷子,但是在古时候与制造筷子相比,制造勺匙难度更大、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也明显更高。这在一定时期也可能成为筷子更加普及的理由之一。

(二)复杂例证:从毛笔到算盘的逻辑链条。毛笔作为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首,是中国人几千年特殊的书写与绘画工具。算盘在西方起源不比中国晚,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把算盘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因此毛笔与算盘都是有着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符号。那么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什么关联呢?在笔者看来,这二者之间是大有渊源的。简单地说,没有毛笔就不会出现中国发达的珠算文化。当然这期间需要加入若干必要的逻辑链条。

在浙江的湖州等地,秦将蒙恬被封为笔祖。考古和历史研究表明,在中华文明史上,毛笔出现极早。甚至可以说早在汉字出现之前,毛笔或其雏形即已经出现了。东周人已用毛笔在竹木简、缣帛上书写;曾侯乙墓中曾出现春秋时期的毛笔;在史前彩陶等文物上面有毛笔书写的迹象,这表明远在殷商之前可能即有了毛笔的雏形。“治世之功,莫尚于笔”,中国历代古人用毛笔取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毛笔被古代中国人奉为“天地之伟器”。“笔墨纸砚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工具,经过历史的沉淀,文房四宝本身也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中国古代文人文房里的四宝,可以说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书法和绘画。

书法与绘画是中国古人有品位的挚爱。从王羲之到李白、杜甫,从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到唐寅、文征明与郑燮,再到李叔同,几乎中国史上所有文人都酷爱书法与绘画;从李斯到颜真卿,从王安石到刘墉,几乎历代名臣都酷爱并投身于书法与绘画创作;从梁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到宋徽宗,从康熙、雍正到乾隆,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也都酷爱书法与绘画,有的甚至堪称个中大家。传统书法与绘画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的主流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核心地位牢不可破,中国的书法与绘画都是借助于毛笔所绘就。而书法与绘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核心地位,进一步使得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枝独秀。这完全是由于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所决定的。

毛笔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影响可能超越我们的想像。本文作者认为,我们甚至可以推想,正是因为可能出于偶然中华先民在发明文字之前,因为使用毛笔的雏形在陶器上绘制图案,导致毛笔的发明。而正是毛笔的书写特征决定了其后在中华文明中出现方块汉字。早期多民族都曾使用象形文字。但只有中华民族的象形文字转化为主要由横竖撇捺点勾组成的方块汉字。汉字构造适合毛笔书写,实质在于毛笔决定了汉字的构型。而其他民族的文字都逐渐从象形而走向了字母化。字母化的文字以及阿拉伯数字都不适合用毛笔书写,而更适合于硬笔书写。因此极有可能是中华先民早期的书写工具——毛笔的特殊性决定了汉字的诞生。若果真如此,这是工具决定文化的一个范例。

强大的书法与绘画影响力使毛笔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唯一的书写工具。而毛笔显然不适合于笔算的书写。因此在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经济活动中,必须另行发明计算工具。这就是早期的算筹以及后期的算盘。据数学史家李迪先生的研究,唐代中国人较为深入接触了印度的数学,那时“笔算中国人知道,而没有接受”[4]。为什么中国古人没有接受笔算呢?其一是具有筹算等熟悉的计算工具与方法,其二无论使用中国传统的文字式计数还是阿拉伯数字,毛笔都不适合做笔算之书写工具。而不愿意放弃既有的计算工具以及书写工具,那么放弃笔算只能是唯一的选择。这为后来算盘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繁荣预留了空间。进而导致为发挥算盘作用所发明的珠算口诀等软件逐渐发展起来,从而造就了中西计算工具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毛笔决定汉字,汉字进一步决定书法绘画艺术;而书法绘画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则坚实地巩固了毛笔作为中国人唯一书写工具的地位。而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的一成不变决定了笔算在中国无法盛行,因而不能取代算筹和算盘的使用。而随着商业行为的发展,以算盘为硬件、以系统的珠算口诀为软件的珠算,比筹算具有便捷等优势,因此宋元明清直到被电脑所取代,算盘在中国成为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就是极其自然的必然。

在西方,古罗马人在古希腊人使用游珠算数的基础上,在硬的平板上刻出一行近10列稍短平行孔槽,一行相等个数较长平行孔槽,短槽与长槽上下对应。在每个短槽中放1颗可以移动的小球珠,在每个长槽中放4颗可以移动的球珠。古罗马的这种计算工具,已经具备算盘的基本形态和部分计算功能[5]。称其为早期算盘是比较合适的。在西方世界这种计算用的计算版直到16世纪,才逐渐被纸与笔算所取代。在16世纪初的书籍与绘画中,计算版仍频频出现[6]。日本科技史家广重彻也承认:在西方,“通过阿拉伯传来的印度计数法,由此又引起了笔算的普及(十五世纪以来)……”[7]也就是说,在西方历史上,类似算盘雏形的计算工具一直使用到至少15世纪前后。其后以在纸上笔算的方式代替了算盘。文艺复兴前后有人开始尝试制作自动化计算器,这一条发展方向一直延续到电子计算器问世,形成与中国有明显不同的西方计算工具发展道路。而在中国最晚到北宋时期算盘的硬件形态已经基本固定,这是中国算盘史共识。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可见到几乎与后来无异的算盘形制。为了更好地发挥算盘的计算功能,中国人发展了算盘的软件——算盘口诀,珠算成为中国古代应用数学的核心。

导致中西计算史沿不同轨迹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很可能是由于中西书写工具——笔的不同。中国人一成不变地一直使用毛笔,而西方人最早用古埃及的芦苇笔,然后发明鹅毛笔,再之后又发明了铅笔和钢笔等书写工具。也有人认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在西方就有用铅棒做成的铅笔[8]。而由石墨制作的铅笔在16世纪最早出现于英国。另外一个明显制约中国人使用笔算的原因是数字的表达方式。前文说过,中国人在唐代就接触过但是没有引入接受源自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真正采用这种数字书写形式已经是20世纪初的事情。而用文字表示数目的方式显然不方便于笔算。毛笔决定了方块汉字,这并非绝无仅有。苏美尔人发明了用于书写的泥版,继而发明了楔形文字。萨顿说:“楔形文字是把泥版作为书写材料这种选择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因为“楔形文字突出的优点是它非常适合在泥土中书写”[9]。据此本文作者就得到了有由毛笔到算盘的环环相扣、漫长的一个工具演化与相互影响的逻辑链条:毛笔较早出现 汉字诞生 书法绘画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灵魂 书法绘画的特殊重要地位使毛笔成为不可替代的书写工具 毛笔不便于笔算算筹+珠算的计算方式的出现 独特的算盘文化。

(三)道德规范对服装的制约。如果我们将看待人类制造的视野扩展到“工具”之外,比如我们如果注意不同民族的服装,其形态与文化的关系就更加鲜明。牛仔裤是纯粹西式服装,早期出现于

19世纪中叶,是一种具有耐磨、耐脏、穿着贴身、舒适等特点的工作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美军的制服。20世纪50年代一些大牌电影明星开始在电影以及生活中穿着牛仔服,使牛仔成为时尚的标志。一个时期内牛仔服除了耐用等特点外,设计上更加紧身化,更凸显人体的袖长、苗条与性感,与20世纪美国的好莱坞文化十分契合。20世纪后期随着文化多样性的趋势,牛仔裤的设计可谓进入花样翻新的阶段。而传统的东方民族,不论汉族、穆斯林还是朝鲜族的女性服装,在风格不同之中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尽量通过服装将人体包裹起来。其根本用意是不许女人炫耀美色。这完全是民族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使然。

四、文化与技术关系研究之困难

历史与考古研究都重视证据,证据或者是历史文献资料,或者是古代遗留实物。任何研究都离不开研究者的想像与逻辑推理,但是完全基于想像和逻辑推理的历史或考古研究,基本上不会被相关领域的同行所认同。对于文化与技术相互影响的研究,很多情况是难以如某些历史与考古研究那样,基于证据锁定结论。而借助联想、想像与推理,才能理解与解释某些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这样的工作如果以衡量传统历史与考古研究的标尺来看,不够严谨。但是如果完全依照“严谨”的方式去做,这一方向的研究则难有进展。在一定事实基础上借助想像与推理的研究,虽然无法让所有人信服,但是其结论有启发性,仍然具有学术上的积极意义。因此,对于特殊领域的研究,在特殊问题上,应该为想像与推理方法适当开绿灯。实例能更方便阐述这一观点。

(一)中西马具不同说明什么?在用马作动力方面,中国人较早发明了马轭,而西欧很长历史时期一直使用“喉肚带挽具”。西欧人长期使用的这种办法,在马用力时气管会被勒紧,使马的牵引力只能发挥1/4或1/3。李约瑟在1964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有证据表明中国人在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已使用间圈(套包)加马轭(夹板子)[10]。而在中国的农村,现在依然采用这一方法。

这种差异现象是什么文化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呢?中国人无论先民还是近代,勤劳朴实,在技术方面善于追求实用性。因此在中国较早发明出马轭不是什么令人奇怪的事。西方人较晚才学会使用马轭,这不意味着西方人不聪明。而是因为使用“喉肚带挽具”,视觉效果好,恰恰契合了西方人的精神气质,那就是他们的外向、张扬。中国传统中也有张扬的文化符号,如张牙舞爪的龙。但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帝王们的专属符号。使用“喉肚带挽具”时,马首更能高昂,马匹也更便于高抬蹄前行。昂首阔步的高头大马牵引的西方马车,更能展示西洋贵族的传统气质。在这一方面,“喉肚带挽具”毫无疑问具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这就如同今天有人选择某类外型大气而性价比并不实惠的轿车道理相似。

(二)中西锯齿方向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文化对于工具形态的影响,有时难以用显而易见的理由予以说明。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找到理解事实的若干蛛丝马迹。亨利·佩卓斯基在著述中曾就一个事实发问但并未予以解答:“西方的锯子靠推力切割,而东方的锯子靠拉力切割,有什么道理可以解释?”[2]毫无疑问,锯齿向前更能契合西方人的外向与张扬的气质,彰显他们具有冒险精神与侵略性的特质。而锯齿向后更能暗合中国人的内向、隐忍与含蓄的性情。除此之外难以想到其他什么理由。

包括工具形态在内的技术演变过程有时是不可思议的,因而愈加能够调动研究者的好奇心。本文要表达的是,技术的演变过程,有文化的简单或复杂影响;影响的链条存在环环相扣的可能。除此之外,有时偶然事件、发明者性格与视野的个体差异等都可以是决定技术发明的重要因素。技术与工具的发明直接来自于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即发明家。发明家是对于器物或技术的缺点极其敏感并善于找到解决办法的人。对此亨利·佩卓斯基有很好的阐释:“发明家、设计师和工程师不见得是第一个发现技术问题和目标的人,不过他们却是最先想出解决办法的人;同时,我们则倾向于接受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尽完美,对小小的不方便能随遇而安。我们甚至会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科技,直到发现另一个引起惊叹且可以使用的替代品为止,就像左撇子一直适应右撇子的工具一样。”[2]252特定的文化有助于发明家大显身手。如果一个民族,或一个民族的某一时期的文化背景,适合于诞生更多的发明家,这个民族,或一个民族的特定时期,工具形态的变化就会比较明显。中国要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应该有意识培育适宜于发明家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文化。

五、余论:如何对待不同文化?

阿拉伯世界借助古希腊文明,在西方中世纪黑暗时期缔造了自己独特的辉煌;西欧自阿拉伯世界译介吸纳古希腊的文明,导致文艺复兴并直接开启近代科学技术时代。历史事实证明,任何文明的崛起几乎都是其囊括既有优秀文明,并给予其适宜发扬光大的土壤的结果。中华文明几个鼎盛时期,如汉唐盛世,都是在吸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做得较好的历史时期。在我们高度强调继承民族文化的今天不应该忘记这样的历史事实,而切忌固步自封与夜郎自大心态重新萌发。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理论都告诉人们,任何与外界没有交流的孤立系统都只能走向自我混乱、萎缩与死亡。所谓传统文化其积极的内容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音乐,“乐”在六艺中居于第二,《乐经》则位于六经之列。在诸多说法中都是礼乐并列:“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乐从中出,礼至外作”、“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说:“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这些语句无不昭示乐在中华先民心目中神乎其神的重要性。但是即使如此重要的传统文化单元,自古以来却处于一直的变易之中。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曾说:“世以琴为雅声2①雅正之乐。《白虎通·礼乐》云:乐尚雅何)雅者,古正也,所以远郑声也。,过矣!琴,正古之郑卫3②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非雅声,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耳。今世所谓郑卫者,皆乃胡部,非复中华之声。自天宝中4③李隆基年号,742-755年。,坐、立部与胡部合,自尔莫能辨者。或云琵琶中有独弹,往往有中华郑卫之声,然亦莫能辨也。” 苏轼此言是否有失偏颇姑且不论,今天我们所谓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胡琴、扬琴、箜篌、笛子、琵琶、唢呐等等都不是汉族之本土产物,而它们的加入却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则是不争的事实。中华民族敢于开放与吸纳他族优秀文化时,就会繁荣;固步自封与闭关自守时就会逐渐停滞落后,就要挨打受辱。今天不难见到有些专家学者关于汉语纯净性的不断呼吁、对传统道德观念所谓世风日下的悲观叹息。类似的哀叹几千年前就是孔夫子的口头禅。但是历史可以开阔我们的心胸、拓展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的信心:世界潮流势不可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该来的总要来,该去的总要去。过分迷恋过去会失去未来,是变相的自戕!

参考文献:

[1]萨顿.科学的生命[M].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0.

[2]亨利·佩卓斯基著.器物的进化·作者序[M].丁佩芝,陈月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

[3]金芷君.文房四宝之一——笔[J].中医药文化,2006(3):30.

[4]李迪.中国数学通史(上古到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341.

[5]J.M.Pullan.The history of the abacus[M].London:Hutchinson & Co(Publishers)LTD,1968:18-19.

[6]Parry Moon.The Abacus:Its history;its design;its possibilityes in the modern world[M].London: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1971:24-25.

[7]广重彻.物理学史[M].李醒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25.

[8]王恒,朱幼文.世界科技发明图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372.

[9]乔治·萨顿.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M].鲁旭东,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78-79.

[10]潘吉星编.李约瑟文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307-311.

[11]王如锡辑.苏轼养生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118.

DOI: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6.02.008

收稿日期:2016-02-20

作者简介:厚宇德(1963-),男,黑龙江明水人,教授,博士,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马青青(1992-),女,河北磁县人,在读硕士生。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the Tool

Hou Yude,Ma Qingqing
(The Center for Studies of Song History and the College of History,Hebei University,Baoding 071002,China)

Abstract:In different regions or different nations,the tools which have similar function may be with similar shape or totally different.For example,Chinese people use chopsticks,but the western use fork and knife.Though the abacus is invented earlier in Western than in China,

(上

the hard shape of abacus is nearly never changed,the improvement for using rules of abacus——the soft operating system of abacus has never appeared in West.However,abacus had been always the main tool to calculation in ancient China.Therefore,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imple or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technology,sometimes the interaction is linked with one another to form the logic chai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culture;technology;the shape of tool

猜你喜欢
技术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