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外比较的我国高校教研室制度建设

2016-02-13 18:02田岗胡晓琴
统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研室学术专业

田岗,胡晓琴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基于中外比较的我国高校教研室制度建设

田岗,胡晓琴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我国高校教研室普遍存在“泛行政化”倾向,“教学学术”功能丧失,教研室文化缺失,教研室主任处境尴尬,教研室与教学团队关系混乱。高校应借鉴国外的“类教研室”制度设计,从治理重心下移教研室、教研室组织文化建设、学习型教研室构建、“两支团队”建在教研室、教研室主任角色定位、重拾教研室传统、保障教研室平台建设等方面,探寻教研室良性发展的路径。

高校教研室;制度建设;大学治理

DOI编码:10.13782/j.cnki.2095-106X.2016.04.007

一、引言

我国高校的教研室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产物,从其设立至今,“校-系-教研室”模式已历经60多年的发展。高校教研室是学科型、主导性的“基层教学与研究组织”,专业人才培养任务通过线性分解明确落实到最基层的教研室。教研室以组织同学科、同课程的教师共同研究相关教学与科研问题为主要目的,承担着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及与之相关的行政事务,履行着组织、执行与提高高等院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职责。“校-系-教研室”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教研室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沉淀着高等院校的组织文化和价值取向。

然而,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高等院校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位错位、特色迷失、教学质量下滑、科研价值降低等问题。教研室的发展状况到底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关乎高校办学质量、声誉和效益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追根溯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探寻我国高校教研室良性建设与健康发展的路径。

二、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基层组织形式的教研室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定位不准、地位低下、组织职能相对偏狭;教研室职能泛行政化倾向明显,师资培养、学生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严重弱化,管理运行不畅;教研室学术活动缺乏专业自主权,学科团队归属感差,教研室文化缺失,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动力与创新活力不足。

(一)教研室“教学学术”功能缺失

“教学学术”教育理念是由美国学者博耶提出和倡导的,也被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者所认可和重视。“教学学术”是从学术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活动,将教学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认为高校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学学术”赋予了教学活动的学术性内涵,“教学学术”的提出与倡导能够提升教学的学术性与科学性,是对传统学术概念的全新阐释与拓展。

近些年来,受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中“科研至上”政策和导向的影响,与教师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定、项目申报以及各种评优、评奖都过分强调论文的数量和级别、科研项目和成果的获奖、学历层次的高低等硬性指标,却忽视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教学水平与效果等软性指标。其后果是高校教师“科研至上”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明显,很多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名利双收的科研工作中,而对教育教学创新、改革与研究的“教学学术”激情逐渐丧失。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被认为只是一个熟练、自觉、迁移的简单重复劳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功用、技巧、意识和心理等方面的辛勤付出不被认可,教学的学术性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被无视。

“科研至上”的负面效应造成高校的教学水平提高不快,作为教学研究主力军的教研室的发展空间日益萎缩,教研室地位的衰落、弱化和“教学学术”功能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只有从教育理念、管理观念、教学思想上明确教研室是教师从事“教学学术”活动的组织和平台,重新唤醒教师对教研室作为“教学学术”组织的需要,激发教师进行“教学学术”交流、研讨、合作的热情和愿望,才能从根本上确立“教学学术”的文化和氛围,提升教学的学术性与科学性,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教研室的“泛行政化”倾向明显

高校教研室是“教”与“研”相结合的学科型教研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组织。教研室的主要职能是:对院(系)教学活动进行组织、指导与研究,促进个体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与专业团队的成长;进行课程规划、设计与建设,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题库的设定以及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开展学术研究的专题讨论与经验交流,促进学科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改革与创新;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培养教师的专业归属感和合作精神,推动教研室所属专业的学科发展等。

可以看出,教研室的职能定位并不是一级行政单位,也不在高校行政序列之中。但近年来,在“科研至上”的大背景下,教研室职能的“泛行政化”倾向愈加明显,“教学学术”功能逐渐淡化。教研室的专业、学科属性与行政事务职能本末倒置,严重偏离了教研室作为高校“教”与“研”相结合的学科型基层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向。教研室的内部与外部存在明显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教研室逐渐演变为简单执行高校教务处、院(系)布置的教学任务的行政机构,主要工作是教学管理任务的上传下达,承担了大量的如安排教学任务、计算课时(工作量)、召开例会、组织学习等简单、重复、繁琐的行政事务,造成与其最主要的教研组织职能的关联度越来越弱,其形式化、碎片化的行政职能代替了教学与科研的组织职能。教研室学科型基层组织功能的相对偏狭以及教研活动的“泛行政化”、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驱散了专业教师参加教研室活动的热情,教师对教研室缺乏认同感,教研室的凝聚力丧失。

在“科研至上”的政策导向和利益驱动下,高校、院(系)的人、财、物投入大幅度地向科研倾斜,教研室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差,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保障教研室教学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配套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教研室逐渐丧失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多年来,由于高校对教研室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欠账太多,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和效应基本丧失。在“科研至上”思想的负面影响下,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学术”研究组织的应有价值难以实现,教师参与教研室教学研讨活动的热情与动力日渐消散,教研室的日常运行被动低效,发展建设举步维艰。

(三)教研室组织文化缺失

高校教研室组织文化是教研室这一特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树立和形成的,被教研室成员所认可并共同遵循、共享的精神信念和价值认知,是指导教研室组织行为的核心主张。近年来,高校教研室组织文化日益僵化,舍本逐末,缺乏高等教育教学的专业个性特征,表现为组织文化的政治化、口号化和精神内核的空洞化。有些高校认为教研室文化就是办公设施齐整统一、工作纪律井然有序,片面强调教师对行政指令的绝对服从,忽视了对“学术自由”氛围的营造,人为制造教研室内部的紧张气氛,使教研室缺乏凝聚力和创造力,教研室文化活力缺失,日益僵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科技、文化、市场等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对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仅靠学科带头人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的学科带头人不仅要专业水平突出、学术能力精湛,而且要能领导、组织和协调本学科专业教研团队群策群力,发挥团体优势来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教研室文化建设,创建以人为本、尊重感情、幸福和谐的教研室文化氛围,使教师对教研室产生归属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除了物质等外在的激励之外,积极向上的教研室文化的吸引力往往会超过物质的刺激,让有抱负的教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维护教研室的集体荣誉,取得更大的教研学术成就。

(四)教研室主任处境尴尬

我国高校教研室管理体制是院(系)教学负责人对教学工作进行总体组织和协调,其直接管理对象是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是教研室管理的责任人,其要对教研室的各项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执行。但在现行的高校管理体系中,教研室主任不是一种职务,也没有相应的职务待遇。教研室主任的遴选和任用一般采用院(系)负责人提名、上级领导任命的方式,忽略了专职教师对教研室这个“家”和教研室主任这个“家长”的期望,也就难以获得教师的充分信任与支持。同时,教研室主任没有任何权力决定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与支配,其也无权推荐教研室成员参与校、院(系)的评优、评奖。教研室主任一般是由专任教师兼任,他们除了完成自身的教学科研工作外,还要应付繁杂的教学管理事务,加之责、权、利严重不对等,其建设、发展和创新教研室的积极性很低。有调查表明,高校专职教师放弃做教研室主任的主要原因是责、权、利不对等、不匹配。因此,高校应对教研室主任的权、责、利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激发专职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和建设教研室的意愿与热情,使教研室主任真正成为教研室这个“家”的“家长”。

(五)教研室与教学团队关系混乱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1号、2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学团队也就成为实施“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根据教育部教学团队评审的规定,“高校教学团队是基于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由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效果显著”的团队。那么,教学团队与教研室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教学团队与教研室之间具有较高的重合度,表现为师资队伍构成相同、专业建设任务重叠,二者都是由同一专业系列的专职教师组成,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工作,承担着同样的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任务,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与完善,进行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更新和改进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和强化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一个成功、优秀的教研室(教学团队)必须有职业道德高尚、学术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组织领导能力强的高水平教研室主任(团队带头人)。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出发点来看,教学团队强调团队合作的理念,具有“开放性”的特质,而在教研室中,教师“单兵作战”的“个体化”特征明显,缺乏协作精神,无法实现集体支持与协作。教学团队能够根据团队建设目标,打破团队成员之间的条条框框,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跨教研室、跨课程甚至跨学校、跨地域来构建教学团队。可以看出,教学团队是有意淡化行政色彩的学术合作组织,管理职能较弱,而教研室作为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组织,具有明确的行政管理职能。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如何界定二者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或者说如何把教学团队与教研室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二者的共存与协调发展,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国外的“类教研室”制度设计

(一)德国和美国:崇尚“教学民主”与“学术自由”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起源于德国19世纪初创立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坚持“由科学达至修养”的学术自由理念,主张教学自由,奠定了现代西方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和管理框架。德国大学实行的是“大学-学院-研究所”的组织模式,作为基层教学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所具有教学与研究的充分自由权,而领衔教授(研究所唯一的负责人)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在“学术自由”的理念下,研究所由领衔教授全权负责,师生服从于领衔教授的领导。

美国大学的基层教学组织在德国大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即将德国大学研究所中的教学与研究职能进行了拆分,分设了学系和科研单位,在学系中将德国大学集中于领衔教授的教学权力交由所有教师共享。学系是一个社团式机构,崇尚“教学民主”与“学术自由”,教师可以独立、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研究方向和价值取向安排、选择教学内容。

总之,德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制度设计具有共性,即教学与科研高度融合,强调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这体现出德国和美国“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以及维护学术权威和尊重学术权力的管理思想。

(二)苏联和我国:定位为纯“教学型”人才培养单位

苏联的“校-系-教研室”模式是在现代西方大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参照该模式进行了设计。在“校-系-教研室”模式下,高校根据学科专业设置系,根据系来安排对应专业,根据课程设置教研室,根据教研室安排相应的课程。教研室为专业相近、志趣相投的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集体组织,为教师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加深情感交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搞好高校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构建了制度框架。

“校-系-教研室”的显著特征是将西方大学的科研属性从高校中去除,而由高校之外的专门科研系统承担科研职能,高校成为纯“教学型”的人才培养单位。在这种制度设计下,高校和教师服务于国家利益,服从于行政权力,直接听命和接受政府的行政指令,杜绝学术自由和个性化教学,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内容都由国家统一制定。专业人才培养任务通过线性分解明确到基层各教研室,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国家标准”的实施

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校-系-教研室”模式,该模式一直保留至今。随着俄罗斯社会的转型,政治体制转换、经济体制转向、竞争机制引入等传导到高等教育领域,俄罗斯大学面临着财政拨款锐减、教学与科研割裂、师资队伍流失严重、物质保障不足、科学研究停滞、应用科学选题困难、教研室主任集权过度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俄罗斯对大学治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作为基层管理组织的教研室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一是强化教研室例会制度,构建参与型学术管理模式。教研室管理实行传统的行政官僚体制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将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分离,提升教研室会议在教研室管理中的地位,特别是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把更多的责、权、利分配给教授。二是跨学科整合,构建学科交叉的矩阵组织。专业设置重复和划分过细的教研室要按学科大类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专业相近的教研室进行整合,在贯彻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组建跨学科教研室,积极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俄罗斯大学中的专职教师既属于某一特定专业的教研室,又要参加跨专业、跨学校的各种专业协会、课题项目组等,在学科交叉的矩阵学术组织中拥有双重或多重的身份。三是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俄罗斯制定了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准的“高等教育国家标准”并快速实施。为了保证“国家标准”的实施,俄罗斯大学教研室依据西方大学的课程内容,采用国际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系统、教学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信息系统等进行了重建。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基础上,俄罗斯大学十分注重在教研室层面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教研室科研活动的范围,积极参与双边性科技、技术项目和计划,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到教研室进行访学。

(四)日本:教研室研究讨论会与数据积累

日本高校教研室教学和科研在组织与人力上的结合非常紧密,教研室是按专业研究方向进行设置。日本高校把教研室定位为大学的基本环节,它既是教学也是科研的基本单位。每个教研室均有固定的专属办公室,有的还配有实验室。每个教研室成员都配备了工作平台,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电话、传真等设备一应俱全。教研室成员一般由一名教授、一名副教授及若干助手、秘书、技术人员、研究员和学生组成,教授是教研室的主要负责人,其在负责教研室活动的同时,还承担学校和学会的行政管理工作。

日本高校教研室会定期(两周或一个月)召开研究讨论会,先由每位成员汇报近期的研究进展、成果或难题,接着进行自由讨论。教研室的全员研究讨论,强化了老、中、青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思想沟通与技艺切磋。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教研室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情况,高校会组织校内、省区或全国性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主题研讨会、学术交流会,以促进不同专业研究人员的实质性交流与沟通,推动交叉、边缘和新兴学科的发展。

日本高校教研室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非常重视专业研究资料和数据的积累与保存。各教研室历代研究者为本部门采购的专业书籍、仪器设备以及收集和积累的调查资料、观测数据、实验记录等,都保存完整。这些长期积累的书籍、仪器、资料和数据是教研室的共同财产,为保证专业研究内容与方向的连续性、促进教师专业研究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我国高校教研室制度建设的建议

任何一个组织的制度都是在一定的价值理念指引下制定出来的,价值理念反映了一个组织的目标追求、功能定位及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作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层组织的教研室要进行制度创新与建设,价值理念的确立是重中之重。高校应在原有教研室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教研室建设纳入大学内部治理之中,进行新型教研室制度创新,重构教研室文化,强化教研室日常管理,构建与“教师专业个体发展和教研室平台建设相得益彰”的新型教研室制度。

(一)大学治理:重心下移到教研室

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内部治理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行政本位化、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单位缺乏自主权等问题。因此,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将大学治理重心下移到教研室,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明确现代大学治理的基本问题。只有以章程的形式规定教研室的权力与义务,明确教研室与学校、院(系)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从而排除各种非正常因素对教研室活动的干扰,才能保证教研室工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从制度上约束和保障教学与学术组织的良性运行和稳步发展。

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学术权力管理方式具有集权和行政主导的特征,学术权力由党政部门掌握、行政人员主导,民主参与机制很不健全。教研室主任在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中仅仅是一个咨询性或辅助性的参与者,缺少必要的学术自主决策权。因此,只有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将学术自主权落实到基层教研室,才能激发大学学术活动的活力,提高学术管理效率和学术质量。

(二)文化建设:凝聚教研室精神

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定有一系列成功的学科,成功的学科必定扎根于成功的教研室,而成功的教研室必定有其成功的组织文化。要塑造成功的教研室文化,需要从制度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制度文化的规范化建设。与教研室相关的制度包括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听课评课、学术研讨、课题申报、青年教师进修与助课等方面的常规管理、量化考核与奖惩等,是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遵循的思维导向、价值指引和行为规范。教研室的制度设计、执行及考核的过程,构成了教研室的制度文化,而健全的教研室制度文化为规范、民主、有序的教研室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二是精神文化的挖掘与建设。教研室精神文化建设的重心应放在对教师职业良心、工作态度、协作思维等价值观的塑造和引导上。教师是一种与良心、道德和情操相关的职业,忠于教育事业的良好师德、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无私的热爱和责任感构成了教师的职业良心。教研室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以提升教研室的凝聚力和团队合力。

(三)专业提升:构建学习型教研室

现代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专业特色与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个体已不可能穷尽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的创新、探索和发展需要借助于团队的集体智慧。教研室本质上是教师之间智慧互助、思想碰撞的自主空间,学习型教研室即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和超强凝聚力的开放性、互动性学习团队。构建学习型教研室的核心是将教研室由管理控制型向学习激励型转变,在建设学习型教研室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共同研讨,一起进行教研攻关,在智慧与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形成群策群力、探索进取的研究氛围。通过挖掘教师的专业潜力,激发其探索与创新精神,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使之成为专业领域的骨干、专家甚至大师。只有建设学习型教研室,才能丰富高校的组织资源和专业人才资源,形成基础扎实且具有前瞻性、特色和亮点的优势专业,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两支团队:建在教研室

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分立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科研质量而提出的建设思路。但现实是,教研室有教研室主任及成员,教学团队有团队负责人及成员,科研团队有学科带头人及成员,三方面的成员构成交叉重叠较多,造成“谁也管、谁也管不了”的窘境,最后的具体工作成为教研室主任、教学团队负责人和科研团队学科带头人的事,无法将教研室、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凝聚为一个整体。教研室从本质上说是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帮助的组织机构,而教研室、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分设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带来的不是集体合力,而是离心力。

随着学科及专业的交叉性、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团队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在教研室建设中,应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与方向,调整教研室、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分设的情况,将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纳入教研室管理的范畴,使教研室、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融为一体,将集体智慧发挥出来。

(五)角色定位:教研室主任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建设的“两个轮子”,要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离不开教研室的组织与管理。教研室主任作为教研室的灵魂,应是教研室的精神引领者和业务组织者。

首先,教研室主任必须是个好老师。教研室主任不属于行政序列,没有行政权力,也没有职位所带来的天然权威,只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领教师开展工作。教研室主任要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种人生追求,爱岗敬业,勤奋严谨,感受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全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要善于学习,专业精通,教研相长,精益求精。教研室主任要在教学与科研中建立起业务能力与专业威信,以其开阔的视野、较高的学术地位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引领教研室成员的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

其次,教研室主任必须是个好领导。作为教研室负责人的教研室主任,除了具有自身的人格魅力之外,还必须是个合格的精神引领者和业务组织者。作为精神引领者,教研室主任要熟悉政策,甘于奉献,有公心和爱心;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办事公道,不重名利,甘于吃苦;要有创造性,能把握正确的政治与业务、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根据建设规划进行科学、务实的整章建制。作为业务组织者,教研室主任要熟悉教研室及自身的职能、职责、流程及使命,充分了解每一位成员的个性与需求、特点与长处,善于洞察成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动向与问题,善于激发和调动每一位成员的进取心、创造力和积极性,并做到人员配置与利益分享公平化、均衡化,营造和谐宽松、互相认同的教研室氛围,从而将教研室成员凝聚为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善于创新、敢于改革的团队与整体。

(六)教学相长:重拾教研室的老传统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先后实施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高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学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科研至上”考核指标的引导下,高校在“硬”实力得到强化的同时,教学质量的“软”特性使得教学工作越来越成为教师的个体行为和“良心”。基于此,要提升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有必要重拾教研室的老传统,通过组织手段加强教研室建设,提升教师的组织归属感,推行校本培训,提倡和恢复老、中、青教师在教学业务上的“传、帮、带”优良传统。

当然,重拾教研室的老传统不是简单地回归和还原计划体制下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扼杀自由的学术格局和管理模式,而是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原有的集体研讨、相互交流、组织学习、共同进步的优良传统,让教师的教学从个体走向合作,将教研室打造成为组织与协调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讨论和研究、加强教师情感交流、促进教师专业相长的“加油站”,真正将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的“家”。

(七)平台建设:保障与评价

教研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层组织,是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组织载体,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平台。搞好教研室建设,搭建教师之间或师生之间进行专业交流、沟通与研讨的组织平台,是保证教研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

1.物质条件的保障。高校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解决教研室的办公条件问题(如固定场所、办公桌椅等),并根据专业需求配备相关设备(如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资料库(专业资料、书籍、实验数据等),为教研室开展活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组织机构的保障。高校应按专业的不同方向设置教研室,为各专业的教研提供组织平台。教研室应指定教授作为专业负责人,成员包括副教授、讲师、秘书或助手(可由助教兼任)、实验或图书技术人员和学生(硕士、博士)。这种团队构成能够为专业发展和教研水平提高提供充分的条件。

3.数据积累的保障。教研室的专业研究方向是否稳定,建设和发展是否具有优势,除了取决于专业带头人及成员的能力外,还与该专业教学与科研资料和数据的管理密切相关。专业数据与参考资料是教研室的重要财富,它决定了教研室专业研究水平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

4.教研室的评价与考核。教研室评价应当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教研室的评价与考核过程中,应本着贴近实际、简单易行、量化操作、较高标准、分清责任的原则,对教研室的规章制度、师风师德、教书育人、教研活动、教学效果、课程建设、学科发展、教学改革、课题申报、学术活动等进行综合评价与考核。

五、结语

教研室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果会影响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科研的质量,高校在教研室建设中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维持原有教研室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教研室建设纳入大学内部治理之中,构建新型的教研室核心价值观与教研室文化,建立与“教师专业个体发展和教研室平台建设相得益彰”的教研室制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1]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

[2]宣勇.大学变革的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董绍才.基础教育教研室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山东的案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黄辉.高校教研室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关系辨析[J].高教论坛,2010(2):97-99.

[5]刘小强,何齐宗.重建教研室:教学组织变革视野下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57-61.

[责任编辑:高巍]

Research o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IAN Gang,HU Xiao-qin
(Faculty of Accounting,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including tendency of administrative,missing of academic research function of teaching,being lack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s’culture,awkward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director,cha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tion and teaching team,etc.The paper examines the system design of"similar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of some abroad universities.Finally,we try to explore the path of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some aspects that to move down the focu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to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to build a learn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to build“two teams”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to orient the rol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s director,to regain the old traditional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and to security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s;system construction;university governance

G64

A

2095-106X(2016)04-0028-07

2016-11-01

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219);山西财经大学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221)

田岗(1973-),男,山西五台人,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财务管理;胡晓琴(1972-),女,山西襄垣人,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学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是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教研室学术专业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