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L教学法构建《伤寒论》多元化教学模式※

2016-02-14 15:20任存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条文医案伤寒论

任存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呼和浩特010110)

基于CBL教学法构建《伤寒论》多元化教学模式※

任存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呼和浩特010110)

《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一直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教学的主干课程。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辨证论治思维、临床疾病处置能力的培养成为《伤寒论》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基于CBL教学法,构建课堂教学、网络辅学、临床实践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将《伤寒论》的教学始终置于临床氛围之中,不断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应用经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经典理论教学的深化和优化。

伤寒论;教学方法;CBL;多元化教学

中医学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关键技能的培养。《伤寒论》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一门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学好学透《伤寒论》是培养学生辨证论治专业思维、提高其临床疾病处置能力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经典课程《伤寒论》的教学质量,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程,联系临床,以活化理论,成为《伤寒论》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伤寒论》教学现状

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要内容,亦是中医教育的核心、主要内涵。“学经典,做临床”是培养高级中医人才的必由之路。而《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古典医籍,它不但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有大量的临床实践内容,是中医教学中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课程。目前《伤寒论》教学因各种因素影响,仍存在诸多不足。

1.1师资队伍培训与临床实践相脱节《伤寒论》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专著,是对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多年来《伤寒论》教学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理论课进行课堂讲授学习,即以课本为中心,在课堂范围以经解经,缺少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讲解。以我校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有些教师缺乏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难以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而我校师资队伍培训侧重于教育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缺少临床技能的培训。《伤寒论》课程教师,除应具备深厚的中医理论素养外,还要有扎实的临床功底。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经典课程的教学,客观上要求引进新模式,开拓中医经典临床实习基地,多途径多渠道培养教师的临床能力。

1.2教学过程与临床实践相脱节中医尤其经典理论,多采用抽象思维,强调悟性,必须面对不同的个体进行独特的辨证,《伤寒论》的大多条文相当于“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诸如:12条,29条,159条等等。而现在的教学偏重于理论授课,使学生缺乏重要的感性认识,缺乏针对个体的思考机会。

1.3学生缺乏临床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目前,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形势下,中医经典课程教学陷入困境,学生对其失去学习兴趣,感到年代久远、枯燥乏味、生涩难懂。临床见习,遇到病人,手足无措,思维呆板,心中无方。如何使学生感兴趣,临床应变有度,条文与实践能有效结合,是我们当今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模式,训练和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是中医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因此,从大处着眼,建构六经辨证临证思维应该成为《伤寒论》教学的主要目的[1]。

2 CBL教学法特点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高等医学教学中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CBL教学法的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模拟临床环境,帮助学生尽早形成临床思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临床创新能力。CBL教学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课堂及临床实际的沟通,培养学生临床思辨能力,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及临床应对能力。

3 基于CBL教学法构建《伤寒论》多元化教学模式

经典为本,立足临床。《伤寒论》本身是一部临床学经典,大量条文都是临床活生生案例的载体。基于CBL教学法构建《伤寒论》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很好改善理论与临床脱离状况,掌握六经辨证精髓,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1教学内容的构建应侧重临床实践参考现有规划教材的教学大纲,制定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突出培养临床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重点讲解60~80条相关条文;方证是临床常见、运用广而疗效卓著的,并且检索《经方实验录》《伤寒论名医验案》等近现代医案专著。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即由医生将患者的症状、病因、脉象、舌象、病机、诊断、转归、治则、注意事项等作概括简要的记录与分析,同时,录下药物名称、剂量、炮制方法、服用方法等治疗措施而形成的文字资料,是医生临床思维活动的记录,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书面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引入医案有以下优点: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知常达变的本领;第二,可以学习名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例如用麻黄汤治疗咳喘、水肿;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运用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心衰,腹泻等;运用当归四逆汤、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妇科疾病、再障性贫血等。配套相关医案,建立以临床医案和相关条文为点,相关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现代研究进展为面,多元知识综合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的知识体系。

3.2教学方法构建注重培养临床应用、创新能力案例式教学在中医教育史上,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宫廷医案记录。问题式教学,《伤寒论》原著中常有“问曰”“师曰”的条文。如128条:“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在授课中,以问题为牵引,以师生、医案的对话环节导入《伤寒论》原文,展开重点内容的学习非常重要。CBL教学法包含了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授课中注重与学员的互动。课程选取一小部分内容以案例为导引,组织学员开展讨论学习,在引导学员讨论与总结的过程,深化对中医经典思维模式的认识与体会。《伤寒论》中有争议的条文如28、131条等,开展讨论,对学生临床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生获取知识更为便利,却弱化了创新能力的培养,CBL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放于应有的环境,从更高的层次中去思考。

3.3教学网络模式构建辅助加强临床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其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网络教学日益重要。《伤寒论》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基本模块包括教学大纲、课件、授课影像等。资源库的资源应突出“临床”特色,无论是案例式的课堂教学视频,查房录像,伤寒学派名师讲座和访谈,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经典经方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和切实的疗效。做到“可视化”的临床教学效果。例如笔者选择性地将中医名家讲课录像、既往讲课比较好的老师的上课录像或老师平时查房的录像、视频资料等在课堂上给同学观看,使他们相对直观地感受到中医治病的氛围和信心。今后应尝试《伤寒论》移动教育模式。移动教育是用户利用手机等手持设备开展教育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被认为是今后教育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3.4构建临床教学实践以活化理论在扎实掌握经典理论基础上,重视实践、重视临床便成为保障经典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否则经典将沦为空谈。关于这一点,诸多学者均有共识[2-3]。利用教研室教员在中医门诊出诊的优势,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员走进临床,感受《伤寒学》等经典课程知识对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也可以利用学生自身的疾病来进行现场讲解,也可以在课间给同学看病,再在下一节课时作适当剖析,解释选用某方某药的思路;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给自己断病开方。学生们自己看病有非常好的疗效后,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学习《伤寒论》。《伤寒论》原有教学为理论教学64学时,可增加临床带教10学时,力争部分本科生在课余及假期期间,实现“师带徒”的传统模式,以便培养学员运用《伤寒论》方证辨证理论处置临床问题的能力,并在临床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体会。

3.5提高教师临床实践技能是CBL教学法开展的关键环节CBL教学法开展:实践中带教老师给予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并现场讲解典型与疑难病例,把临床实际与所学的《伤寒论》有关条文与方证有机结合;教学中经典案例的选取、争议条文的选取;讨论式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与争取方向的把握;临床问题的解答;都需要即具备深厚的中医理论素养,又有扎实的临床功底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去附属医院相关科室出诊,参加所从事临床专业的相关学术会议,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提高临床业务能力。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紧紧围绕“经典教学以临床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CBL教学法,构建课堂教学、网络辅学、临床实践促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培养中医思维,提高临床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

[1]李孝波.《伤寒论》教学中的潜在问题与反思[J].中医教育,2011,30(3):22-23.

[2]程志文,胡海燕.伤寒论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医教育,2010,29(1):80-81.

[3]张弢.伤寒论课程教学中的点滴思考[J].中医教育,2008,27(6):41-44.

Construction of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of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based on CBL Teaching Method

REN Cunxia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110,China)

The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is a monograPh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and has been the backbone teaching courses of hig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inking and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disease treatment became the weakest link of teaching of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Based on CBL teaching method,we construct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network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diversification auxiliary mode,and Put the teaching of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into the clinical atmosPhere,which imProved student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inking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to solve actual Problem ability.It is the deePening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oPtimization.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teaching method;case-based learning;diversified teach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6.17.007

1672-2779(2016)-17-0016-03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麻春杰2016-05-01)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改项目(No:NYJGB2201412)

猜你喜欢
条文医案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五)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对《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条文修改的分析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文的解析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