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发展促进新药研发

2016-02-15 01:10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药理学新药

杜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市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理学会,北京 100050)

·创刊30年专刊——理事长论坛·

药理学发展促进新药研发

杜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市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理学会,北京 100050)

杜冠华,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和第十届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和药物筛选中心主任,亚太地区药理学家联合会执行委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总体专家组专家,国家新药审评专家,《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任Pharmacol Ther、Acta Pharmacol Sin、《中国药理学通报》和《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等10余种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主要从事药物发现、神经药理学和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发表论文600余篇,申请专利80余项,出版著作30多部。取得1.1类化学新药临床批件3个。作为第一和主要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十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药理学是连接医学与药学、基础与临床、生命科学与化学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一门桥梁学科。药理学与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医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在医药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药理学学科发展的任务主要有合理用药、新药研发和促进医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进步3个方面。在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中,药理学发挥了积极作用;重视药理学的发展是保障新药研发的关键条件。从药物靶点和作用机制研究到药物发现、药理作用到有效性认识、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到安全性评价及临床研究到指导临床应用,都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因此,药理学对于促进新药研发、保障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药理学;新药;研发;合理用药

药理学是连接医学与药学、基础与临床、生命科学与化学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一门特殊的学科,通常称之为桥梁学科[1]。药理学与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多学科融合的交汇点,是一座连接多学科广泛结合的立交桥,是医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并在医药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2]。

药理学学科发展的任务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合理用药。这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指导发展的重要任务。药理学研究的进步,使临床用药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二是新药研发。人类对药物的需求是长期的,而且是不断推动、提高和发展的,因此,新药研发也是无止境的。而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理学的作用贯穿新药研发过程的始终。三是生命科学进步。药理学进步的另一重要任务是促进医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进步,特别是药理学具有药物这一特殊的工具和手段,对生命科学和医药科学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广泛的社会需求促进了我国新药研发的发展,我国医药领域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药研发引起广泛重视,初步实现了从“仿制”到“仿创结合”的转变。在新药研发的过程,药理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重视药理学的发展是保障新药研发的关键条件。

1 现代新药发现依赖于药理学的发展

新药研究的起点是发现新的可以作为药物的物质,这取决与2个基本条件:一是物质基础,二是评价该物质药用价值的技术方法。在物质条件确定的条件下,药物发现的模式已经在药理学发展的基础上,从直接观察发展到理论指导发现的新模式。

1.1 基于表型筛选的药物发现

药物治疗作用的表观作用就是消除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解除患者的痛苦。早期的药物发现就是基于人类对药物的反应确定药物[3]。随着药理学的发展,基于药理作用基础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开辟了药物发现的新领域。如基于调控离子通道的心律失常模型和盐敏感型高血压模型,就是基于药理学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建立的评价药物作用的模型。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药物药理学实验方法,基于这种认识的表型筛选受到重视,基于现代表型的多种疾病模型和药物作用的评价模型在新药研发中得到应用,成为评价药物和发现药物的重要手段[4]。

1.2 基于组织器官功能的药物发现

基于组织器官功能基础的药物发现是药理学发展的重要进步,这些发现奠定了现代药物的药理学基础。药物对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作用,对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血管张力的作用,对肾排泄的作用等,不仅加深了药理学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发现了大批药物,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药物受体理论促进药物靶点认识

药物受体理论是现代药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受体的概念最初定义为药物在体内作用的物质,是药物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受体理论推动了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包括酶抑制剂和离子通道阻滞剂[5]等多种药物的分子机制已经揭晓,受体也就逐步定义为能够与药物特异性结合并传递信息的一类特定物质,如G蛋白偶联受体[6]和核受体等,而其他与药物直接作用的酶、离子通道[7]和转运体等,凡是能够与药物相互作用并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药理作用的这些体内的物质基础统称为药物靶点。药物靶点的理论推动了新药发现模式的变化[8]。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药物发现使用的常规技术方法,其理论基础就是药理学的靶点理论。但是,如何应用药理学理论指导高通量药物筛选而发现新药,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对药物靶点理论的认识,形成了基于药物靶点的药物发现理论和实践的新模式,很多人把药物作用和药物发现的基础局限于对药物靶点的认识上,使药物发现的模型也局限于靶点的认识上,忽视了药物作用的实际复杂性。

1.4 高内涵药物筛选与网络药理学开辟了新药发现的方向

如果说基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发展起来的高内涵药物筛选[9]是技术的提高,那么基于多靶点相互作用的网络药理学相关的研究则是药理学对药物认识的进步,这种进步正在影响着药物发现的策略和模式。

近年来,药理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不断丰富着药理学内容,包括网络药理学、多向药理学、代谢组药理学、表观遗传药理学、表型药理学、生物信息学[10]和药物信息学[11]等。这些新学科[12-14]的出现,标识着药理学处于新的发展时期,经过对这些学科的深入研究,将会促进药理学的进步。

同样,这些发展必然影响着药物发现的过程,在药理学理论指导下,产生药物发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最终可以产生新的药物。

1.5 靶点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发现模式需要发展

药理学新理论的出现必然影响药物发现的策略和技术方法,但特别需要认识的是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发现,必须有合理的评价和验证方法,最终实现药物发现的目的。药理学理论指导新药发现的研究,既是对药理学理论的验证和促进,也是对新型药物的探索和认识。因此,新药发现需要对药理学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只有药理学的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药物发现过程。

高通量药物筛选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证明了基于靶点的药物发现仍然需要大量的深入评价工作,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科学合理的应用新技术和新理论,才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2 药理作用是评价物质成药性的核心内容

基于现代药理学理论开展药物筛选获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是药物研发的基础,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能否成为药物,尚需要系统全面的评价和研究。药物发现是药物研发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发现的目的是为了研发出临床应用的药物。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和药物研发阶段不同采取的技术特点不同,使药物研发的整体工作具有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应用现代药物发现技术进行新药筛选,可以获得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或相关物质,但这些物质作为药物应用,还需要进行深入的评价和研究,其目的在于发现药物的药理作用或适宜的适应症[15]。

2.1 活性化合物药理作用特点的研究

研究现代药物筛选技术发现的活性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是评价药物的基本工作,通过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认识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作用,确证其可以产生的药理作用和作用特点,是评价其成为药物的基础工作。

药理作用的组织选择性是评价的重要内容。药物在体内产生药理作用,整体表现主要体现在组织和器官方面,化合物作用的组织器官选择性,决定了其药理作用的基本特点。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需要对心脏调节系统产生作用,而治疗肾疾病的药物必然对肾功能有调节作用。因此,评价活性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特点和组织选择性是至关重要的药理学工作。然而,这些工作需要对相关组织器官功能和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需要药理学的进步给予支撑[16]。

药物作用的剂量或浓度相关性也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活性化合物对机体可以产生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否具有剂量或浓度的相关性,是否能够展示出良好的量效关系,是评价药物作用的重要参数,药物作用的效能和效价对药物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没有量效关系的药物作用,需要根据药理学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为药物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药理作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活性化合物可以产生的组织器官和整体动物水平的作用,特别是整体动物的药理学实验是更为重要的评价内容。这种药理学评价有2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一是与筛选活性相关的药理作用的观察,这是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研究,也是药物发现的目的。大量研究证明,很多体外活性很好的化合物,在整体动物的药理作用也不一定能够表现出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需要根据药理学的要求进行深入研究。二是与筛选目的无直接关系的药理作用的观察,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观察化合物可能产生的预期之外的药理活性。

活性化合物的药理学评价不仅需要采用正常的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更需要针对筛选的生物活性观察相关的病理条件下的药理作用。对于药物的药理作用,理想的状态是对病理变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不影响正常机体功能。因此,应用动物病理模型评价活性化合物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2.2 活性化合物的药物适应症研究

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物质,对药物的基本要求是绝对的有效性和相对的安全性。但是,具备药理作用的物质如何用于疾病的治疗,依然是复杂的问题。同样作用于同一种或同一类药物靶点的药物,可以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而用于不同的疾病。如同一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可以用于不同的疾病治疗。

新药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选择适宜的适应症是药物研究的基本要求,但由于从药物作用靶点或体外筛选模型得到的活性化合物所期望的适应症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肿瘤有抑制作用,但不可能是全部肿瘤。明确药物的适应症,对于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17]。

药物的适应症通常是明确的疾病或特定的疾病症状,如镇痛药是针对疼痛的药物,但疼痛的病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很多,这些药物可根据不同机制发挥镇痛作用[18-19]。任何药物的应用,都要产生针对具体疾病和症状的作用,尽管有些药物可以没有明确的作用表现,如部分预防性药物虽可以不表现出直接的作用,但需要有明确的适应症[20]。

2.3 活性化合物治疗疾病的生物标志

近年来,围绕药物研发开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是药物治疗作用的生物标志的研究,包括通常认为的生物标志物,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药物应用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是在药物研发中对药物应用适应症的补充,也是对药物疗效指标的补充[21]。

生物标志可以是一种体内的物质,也可以是机体的特定的反应,但其基本特点是能够特异地反应疾病的状态,以指导准确应用药物进行治疗[22-23]。随着新药研发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围绕药物生物标志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尤其对抗肿瘤药物,甚至成为必须的研究内容。这与药物在临床上的疗效评价存在一定困难有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药物应用和药物作用的评价提供了明确的可观察到的指标,疾病和药物作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成为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3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是药理学的重要任务

我国新药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中叶,我国的新药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规范研究内容,学术机构制定了相关的研究规范用于指导新药研发工作,此后国家管理机构相继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药物临床前研究的指南,为我国新药的规范研究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规定和指南的推行,却误导了新药临床前研究的方向和内涵,使很多人至今认为临床前研究是固定模式的程序化工作,这种认识至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药研发的重要障碍。

实际上,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研究和药效学研究2个方面,在新药研发过程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复杂的过程。药效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提示和预测药物的临床前景。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决定新药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24]。

3.1 有效性研究是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是药物的基本属性,是对药物的绝对要求。在临床前阶段证明药物的有效性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这是研究对象的差异决定的,也是药理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实验动物和药理学技术方法,探讨药物可能产生的作用,由此确定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成为新药研发的最基本的工作内容。

药效学研究需要认识与临床应用直接相关的药理作用,而这些作用有些可以针对直接作用的认识,如降低体温的作用和降低血压的作用等,尽管这些作用与临床效果也会有一定差异,但结果是明确的。另有更多的药物作用不能直接反映临床应用的效果,则需要采用药理学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验证,达到评价的目的。

3.2 作用机制研究有利于认识新药的作用

新药研发过程中,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在靶点理论引导下,对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认识新药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实际上,新药临床前作用机制研究的目的是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提高预测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准确性。

新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一个没有止境的探索过程,这不仅取决于药理学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同样也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对于新药研究而言,从药理学的角度认识药物作用的机制,解释药物治疗作用的生理机制、病理机制和药理机制,不仅有利于评价药物研发的临床前景,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

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不仅局限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即使药物进入了临床应用,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是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只有不断认识药物的作用机制,特别是结合临床应用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机制研究,对于保证药物在临床上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3.3 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前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药代动力学研究。近年来,由于实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药物研究的委托服务模式的发展,药代动力学研究逐渐成为独立的研究内容。实际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药效学和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研究内容。

药代动力学通过揭示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了解药物药理效应和毒副反应的体内物质基础,是连接药物分子及其性质与生物学效应的桥梁[25]。药代动力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药物在体内存在的浓度和分布,尽管药物的作用模式和机制很多,但物质的存在是作用的基础。因此,药代动力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药物作用的强度、作用选择性、持续的时间及可能的副作用等,都需要通过认识物质在体内的状态才能够解决。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还关系到药物的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同时应用可以使药物作用变得十分复杂,只有通过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D/PK)的结合,才能够对药物的作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26]。药代动力学与药物安全性密切相关,是认识药物毒性的重要依据,通过评价药物浓度、体内分布和代谢产物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才能够准确评价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评估在药物发现、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对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并进一步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有重要价值[27-28]。因此,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复杂体系,综合各方面的实验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才能够准确预测药物在人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4 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不可分割的研究内容

临床前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安全性评价。药物安全性评价不是简单的药物毒理学研究,也不是一种独立的反应形式。事实上,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药物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也是密切相关的。临床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要注意药物的量效关系,更要关注药物不同剂量或浓度下的不良反应。

药物安全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只有深入认识了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理学特点,明确其量效关系和作用机制,才有可能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保证患者的安全[29]。

4 药理学发展提升药物临床研究的水平

药物临床研究是药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获得某一药物药理学参数的途径。通过临床研究获得药物在人体的相关数据,可以直接用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药物研发的最重要的阶段。

4.1 新药临床研究需要药理学指导

新药临床研究的全部研究内容都密切关系到药理学问题,临床研究的质量与药理学基本知识的应用直接相关,只有通过药理学的合理设计,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研究结果和有效数据。由于人体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药物的反应会有很大差异,如果没有合理的研究方案和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将会很难达到有效的研究结果。

4.2 新药临床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药理学

临床研究需要解释的是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通过有效性和安全的评价,可以获得大量药理学的科学数据,包括药物的用量、作用的强弱、持续的时间、安全评价等等。通过这些研究数据,形成药物的药理学整体认识,用于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精准医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使药物作用的准确性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而这种精准治疗的理想状态,只能通过广泛的临床研究和对药物药理作用的深入认识才有可能逐步实现。

药物的临床研究是对药物进行的全面的药理学研究,也是获得药理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药理学知识的丰富和发展,不仅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也能够更好的指导新药的发现和研发。

5 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药理学的指导

药理学不仅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指导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只有掌握药理学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才能够在临床指导合理用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保证药物应用的安全性。

在药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加强对药物药理学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和研究,不仅可以推进药理学的认识,还是发现药物新用途的重要途径。目前临床有些重要的药物,都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通过对药理学作用的认识和发现,如阿司匹林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西地那非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作用等等,都说明了临床应用过程中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药理学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了研发的全过程,是新药研发的支撑学科。加强药理学研究,提高我国药理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对于促进新药研发、保障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国药理学工作者的长期努力下,我国的药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新药研发和合理用药做出了突出贡献。

谨以此文祝贺《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创刊30周年!祝愿《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在新时期蓬勃发展!

[1]Fang LH,Du GH.Pharmacology:an important research approach for translational medicine[J].Transl Med Res(Electron Ed)(转化医学研究杂志),2014,4(1):1-20.

[2]Mu X,Zhao Y,A LT,Li Y,Tang XL,Zhang YX,et al. Report on pharmacology in China:international ar⁃ticle analysis[J].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30(3):183-189.

[3]Wang YH,Du GH.Modern phenotypic drug screening,a feasible strategy for drug discovery[J].Chin J New Drugs(中国新药杂志),2016,25(4):395-404.

[4]Shoemaker RH,Suen CS,Holmes CA,Fay JR,Steele VE.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PREVENT Cancer PreclinicalDrug Development Program:overview,current projects,animal models,ag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and molecular targets[J].Semin Oncol,2016,43(1):189-197.

[5]Picones A,Loza-Huerta A,Segura-Chama P,Lara-Figueroa CO.Contribution of automated tech⁃nologies to Ion channel drug discovery[J].Adv Protein Chem Struct Biol,2016,104:357-378.

[6]SharmaC,SadekB,GoyalSN,SinhaS,Kamal MA,Ojha S.Small molecules from nature targeting G-protein coupled cannabinoid receptors:potential leads for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5,2015:238482.

[7]Imbrici P,Liantonio A,Camerino GM,De Bellis M,Camerino C,Mele A,et al.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genetic ion channelopathies and perspectives in drug discovery[J].Front Pharmacol,2016,7:121.

[8]Whitebread S,Dumotier B,Armstrong D,Fekete A,Chen S,Hartmann A,et al.Secondary pharmacology:screen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off-target activities-focus on translation[J].Drug Discov Today,2016,21(8):1232-1242.

[9]Liu LB,Wang LL.Application progress of high content analysis in discovery toxicology[J].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2,26(6):893-896.

[10]Wang KJ,He L,Yang L.Application of bioinfor⁃matic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4,28(1):118-125.

[11]Zhou W,Wang YH,Lu AP,Zhang G,Deng EB,Editor A.Systems pharmacology in small molecular drug discovery[J].Int J Mol Sci,2016,17(2):246.

[12]Knight-Schrijver VR,Chelliah V,Cucurull-Sanchez L,Le Novère N.The promises of quantitative systems pharmacology modelling for drug development[J].Comput Struct Biotechnol J,2016,14:363-370.

[13] Yildirim O,Gottwald M,Schüler P,Michel MC.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drug develop⁃ment: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adaptive designs and big data[J].Front Pharmacol,2016,7:461.

[14]Saeidnia S,Gohari AR,Manayi A.Reverse phar⁃macognosy and reverse pharmacology;two closely related approaches for drug discovery development[J].Curr Pharm Biotechnol,2016,17(11):1016-1022.

[15]Jiang N,Zhang YX,Du GH.Novel ideas and methods of pharmacological and new drug research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30(9):893-909.

[16]Du G,Sun L,Zhao R,Du L,Song J,Zhang L,et al.Polyphenols:potential source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J].Phar⁃macol Ther,2016,162:23-34.

[17] Zhao Y, Mu X, Du G.Microtubule-stabilizing agents:New drug discovery and cancer therapy[J].Pharmacol Ther,2016,162:134-143.

[18]Whiteside GT,Pomonis JD,Kennedy JD.Pre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in drug discovery for chronic pain[J].Adv Pharmacol,2016,75:303-323.

[19]Du GH,Yuan TY,Du LD,Zhang YX.Pharmaco⁃ logical mechanisms and the modulation of pain[J].Adv Pharmacol,2016,75:325-361.

[20]Łukawski K,Gryta P,Łuszczki J,Czuczwar SJ. Exploring the latest avenues for antiepileptic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J].Expert Opin Drug Discov,2016,11(4):369-382.

[21]Tarkang PA,Appiah-Opong R,Ofori MF,Ayong LS,Nyarko AK.Application of multi-target phytothera⁃peutic concept in malaria drug discovery:a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 in biomarker identification[J].Biomark Res,2016,4:25.

[22]Stalder AK, Lott D, Strasser DS, Cruz HG,Krause A,Groenen PM,et al.Biomarker-guided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in-class anti-inflam⁃matory FPR2/ALX agonist ACT-389949[J/OL].Br J Clin Pharmacol,2016.doi:10.1111/bcp.13149.[Epub ahead of print].

[23]Shimazawa R,Ikeda M.Drug-diagnostic co-devel⁃opment:challenges and issues[J].Expert Rev Mol Diagn,2016,16(2):187-204.

[24]Liao MY.The application of a new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safety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J].Chin Pharmacol Bull(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25(Suppl):255-256.

[25]Li H,Zhuang XM.Prediction of human pharmaco⁃kinet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J].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27(4):611-615.

[26]Niu XY,Wu JJ,Ge GB,Xu SX,Wang SQ,Yang L. Application of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s to drug evaluation:research progress[J].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29(6):993-1000.

[27]Liu CX.Role of pharmacokinetics in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of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1,25(Suppl):1.

[28]Liu CX.Role of pharmacokinetics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J].Sci Technol Rev(科技导报),2012,30(5):67-71.

[29]Tan Y,Hu Y,Liu X,Yin Z,Chen XW,Liu M. Improving drug safety:From adverse drug reaction knowledge discovery to clinical implementation[J].Methods,2016,110:14-25.

Development of pharmacology promotes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U Guan-hua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Drug Targets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creening,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Beijing 100050,China)

Pharmacology is a bridge discipline between medicine and pharmacy,betmeen bas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between life sciences and chemistry as well as material science.Phar⁃mac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ny subjects,and is an indispensable subject in medical science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s.The main tasks of pharmacology development involve rational drug use,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d promotion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life sciences.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new drug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olo⁃gy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As such,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ology.Pharmac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and is involv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hus,it is a support subject for new drug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pharmacologi⁃cal in China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ensuring ra⁃tional drug use.

pharmacology;new drug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ational drug use

DU Guan-hua,E-mail:dugh@imm.ac.cn

R96

A

1000-3002-(2016)12-1243-07

10.3867/j.issn.1000-3002.2016.12.002

Foundation item: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of China(2013ZX09508104);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of China(2013ZX09402203);and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of China(2013ZX09103001-008)

2016-12-26接受日期:2016-12-30)

(本文编辑:齐春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5081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4022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103001-008)

杜冠华,E-mail:dugh@imm.ac.cn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药理学新药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