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6-02-15 04:55王菊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抗生素切口分析

王菊明

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王菊明

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为减少临床普外切口感染提供一定的借鉴,提高我院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普外手术的病例200例进行调查和统计,80例发生了感染,这80例感染患者都符合普外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例在切口感染治疗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普外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治疗上应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法。

普外切口;感染;临床治疗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医疗水平也是其中的一方面。医疗水平的发展使普外手术成了治疗某些疾病的主要手段,普外手术可以切除体内的病理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机体的正常组织,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1]。但是手术中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做切口,切口类型与手术的手法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普外切口感染是手术中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不利于伤口的恢复,有时还有可能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更严重的影响[2]。所以如何预防和治疗普外切口感染是临床工作的一大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了80例进行普外手术并发生感染的患者。患者手术原因有急性阑尾炎28例,胆道阻塞手术24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8例,肝脾切除术10例。将这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第一组采用引流的治疗方法,第二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的方法,第一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为(42±1)岁。第二组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43±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比例、病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1.2.1术前准备患者在入院之前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定只能采用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诱导麻醉,之后进行全身麻醉并进行常规的胃肠减压。术部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1.2.2手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在腹部正中线进行切口,逐步分离皮肤和肌肉组织,在手术中要注意及时结扎较大的血管,以免出现大出血,在分离组织时注意避开神经[3]。确定手术部位后进行相应的手术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进行胃肠道的手术要尽量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度。手术完成缝合之前在腹腔内注射消炎药物,注意不要留下空腔。

1.2.3术后护理患者在术后要进行一周的抗感染治疗,对于切口过大的患者必要时给予激素治疗。

1.2.4感染的处理在本研究中,所选的80例患者均已经出现感染。第一组采用插管引流的方法来对感染进行治疗。在实施引流时首先要清除切口周围已坏死的组织,要将所有的异物坏死组织完全清理,接着使用双氧水对伤口周围进行冲洗,最后插入引流管,引流管的位置要尽量地放置在身体的下部,便于伤口炎性产物的流出,并通过引流管放置碘仿纱条进行内置引流,每日行1~3次换药,切口二期缝合在创面肉芽新鲜时实施,2周后将缝合拆除伤口内注入抗炎的药物,观察感染治疗的情况[4]。第二组使用抗生素治疗。切口感染后首先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之后对切口处的病理产物进行药敏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在对切口局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实施全身的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灶转移[5-7]。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切口的感染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一组患者的感染治疗时间平均为(5.36±3.21)d,切口愈合时间为(7.51±4.21)d;第二组患者的感染治疗时间平均为(2.31±1.21)d,切口愈合时间为(3.51±3.28)d;第二组病例在切口感染治疗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上均少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有部分感染无法判断感染细菌,不能进行敏感抗生素治疗,也存在有一定的缺陷。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水平也在提高,但是有些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不仅会造成营养过剩还会对我们体内各个器官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长此以往组织器官会不堪重负出现各种问题[8]。一旦发生感染,除了出现红肿热痛的外部表现外,局部组织还会出现机能障碍,严重时感染还会转移到其他重要组织或全身,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所以说普外切口抗感染和感染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普外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各有不同,也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实际中我们更要注重手术的无菌操作,防患于未然。

[1]扎西次仁,高志学,刘晓华.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59-60.

[2]买买提玉素甫依布热依木. 30例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J]. 人人健康,2015(21):36.

[3]丁林菁.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分析[J]. 临床论坛,2014,30(32):28-30.

[4]李龙山. 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临床研究,2015,13 (17):118.

[5]邹丽娟. 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197-198.

[6]肖汉强,黄秀良.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分析与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2):11-12.

[7]杨慧宁,吕晓丽,王鲜平,等. 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调查[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8(3):12-13.

[8]杨德章.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急腹症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J].临床研究,2015,13(14):186.

Clinical Analysis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WANG Jumi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Baoqing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oqing Heilongjiang 155600, China

Ob jective To analyze through the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to reduce clinical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our hospital.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200 cases with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80 cases of infection, and the 80 cases of infected patients were in line with the diagnosis standard of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The age, sex, length of stay and operation time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incision healing time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caused by factors there are many treatment methods in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choose a reasonable and operative method.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Clinical treatment

R 656.8

A

1674-9308(2016)24-0131-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4.084

黑龙江省宝清县中医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宝清 155600

猜你喜欢
抗生素切口分析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抗生素的故事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