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16-02-15 11:17韩剑锋付淑珍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老龄化服务体系养老

韩剑锋 付淑珍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韩剑锋 付淑珍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老年人对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政府已加大对老年护理的关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养老服务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养老服务项目不全,服务内容不足,资金缺乏,源头不稳,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养老人才。为此,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实现投入多元化,建立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护理服务,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专业的护理服务人员。面临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的局面,唯有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解决老年长期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老年;长期护理;体系;老龄化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加剧,过去的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通过对国家老龄化状况进行分析,明确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供需状况,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求对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状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一、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现状

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是指“老年人在生理以及心理上有一定创伤,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照顾自己,在自己的生活期间需要别人给予帮助”[1]。这种服务不是以将老年人的疾病治愈等为目的,而主要在于维持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能力。长期护理的维持期限一般没有特别规定,通常情况下不低于半年。我国老龄化现象相对发达国家出现得比较晚,所以长期护理服务建设还不完善,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老年人目前接受的主要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然而家庭护理和居家养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所需要的护理服务。目前我国长期护理模式逐步出现多元化,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院、卫生服务站等,逐步成为老年长期护理的机构。

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长期护理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失能老年人的护理问题。中国目前成为世界上失能老人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到2008年底,我国亟需护理的老年人将近1,400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预算,到2020年,我国亟需护理的老年人将达到2,185万人,这些还不算半失能老人,加上失能老人我国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将近3,500万。国家曾经统计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顶峰时期是在2050年以后,到那个时候,中国的老龄人口将超过3,800万人。从上世纪90年代,世界人口老龄化严重起来后,到2009年,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已十分严峻。全国各类老年服务机构将近39,000个,床位数量将近270万张,其中,城镇的床位数量超过50万张,农村将近210万张(民政部,2009)。从上面数据可以总结出,我国老年护理中床位的供给和需求间呈现不协调状态。[2]

2013年9月,国务院提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此意见指导我们在养老服务建设方面应该坚持的服务思想和提供服务中要遵守的规定。指出在我国发展养老服务需要坚守党的各项指导思想,养老服务提供要坚持从适合中国的国情出发,把不断维持老年服务的供需平衡作为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对养老服务提出各项任务:城市中,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社区里,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在各个地区要配有专门的养老服务设施,使得养老机构和活动中心很好地协调。着重无障碍设施的设立,在社区或居家开展无障碍设施的改造。[3]为老年人设立各种设施以便捷老年人日常生活。例如:餐饮、健身等。协调各个服务部门,统筹安排。着重信息服务的使用,引入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养老服务上的利用。也可以引入电子商务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中如:各种缴费、预约等服务。也可以提供老年人精神或心理上的服务,如:心理咨询师教导方法的讲解等。在我国,养老机构建设是做好养老服务的重点。增加养老机构如: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公共健身区等养老机构的建设,对公办养老机构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监督养老资金的发放和运用。公办养老机构要做到在投资渠道、服务人员等方面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无赡养人)老人提供充分的护理服务。

二、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龄化速度加快,由于经济还不够发达,不能适应目前老龄化推进的速度,因此,我国在老龄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养老服务项目不全面和服务内容不足。目前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心理治疗、生活辅助、家政照护三大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心理医疗和精神照顾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日常生活护理成为主要的服务项目。这种不全面的服务引发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孤独、寂寞和心理疾病等情况普遍。加上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服务设施缺乏,造成老年人产生精神和心理方面疾病后往往采用缓慢疏导等方式来进行治疗,治疗方式也缺乏专业化。老年人精神护理服务需要引起国家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第二,养老服务资金缺乏,源头不稳定。目前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方面的补助、社会群体或社会团体的筹集、个人捐赠、各方面的收费等几种类别。虽然补助主体看似不少,但补助缺乏固定性和持久性。个人和团体的捐赠缺乏稳定性,各方面收费具有主观性,政府补贴往往因政府财政状况而有所改变。虽然目前政府各方面补助政策正在完善,补助力度正在加大,但由于补助范围的广大和区域不平衡,补助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相对于地区需求来说,还存在很大缺口。

第三,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养老意识还不够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家庭养老同样历史悠久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时至今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人们依然停留在家庭养老方式上,对建立养老服务机构或者加强老年人长期护理还没有引起包括个人、社会组织、国家等主体的重视。[4]养老服务专业化和机构化,应该成为目前我国需要人们接受的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方式,养老机构的建立和专业服务,是应对目前严峻老龄化问题的良好解决对策。

第四,养老服务评估机制不健全。到目前,虽然国家已基本做到对有需要养老护理的人员实行了养老补助,但作为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养老服务评估机制还很不完善,虽然在一些地区如上海已经建立了相关评估机制,但评估工作主要还是政府把握,缺乏灵活性,造成各个部门职责混乱、责任推脱等严重问题。

第五,缺乏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目前养老服务中大部分人员仅凭经验工作,他们没在官方机构受过专业教育或培训。[5]专业化是高质量服务的保证。在养老服务方面我国应积极引入专业化发展模式,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质量。专业护理人员要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做到尽职尽责。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加强老年人护理的必要措施,国家可以放心将老年护理工作交由专业人员,保障对老年人的护理专业化、全面化。

三、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和实施解决对策是亟待进行的事项。要积极设立一些新的政策和实施方案促进老年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从根本上真正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

(一)建立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在不同阶段不断去完善。建立适合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最重要的。国家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需要设立一个适合本国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内容上,相应的服务、管理和监督机构是必需的。[6]这些机构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和指导,长期照料服务事业的发展。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设立养老保险,涉及到老年人生活和精神各方面的保障都要做到。

对于养老金,相关的服务和管理机构要做到公开、公正,在阳光下运行。对养老金在市场上的运用要公开化,让人们知道自己所缴纳养老金的运行状况。对养老机构资金的运用要严格化,培养并使用值得信任的养老机构来管理并监督养老金的运用和发放。对养老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要更加严格,对于可能存在的空账要严格控制,及时弥补空账。

建立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对老年人来说晚年生活需要一个坚强的后盾。没有这个护理服务体系,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就没有了依靠,以后在医疗和精神上的费用保障就不复存在,就会加重老年人个人和子女的生活负担。因此建立和完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是必要的,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要做到全方位的保障。

(二) 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相统一

我国长久以来都是以家庭养老为最重要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社区养老逐步进入人们的养老模式中。建立社区养老需要了解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特点。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经济、医疗、养老等保障模式。

经济保障是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开支。主要包括老年人日常吃、穿等的开支,居住在养老机构所开支的费用,还有每个月的家政服务、疾病治疗等护理费以及突发情况的费用等等,都属老年人的经济需求。政府要在经济保障上加大力度扶持;国家加强医疗护理建设。医疗保障,主要是在医药费用和住院费用这两方面需要加大保障力度。当今我国出现很多老年人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现象,很多医院诱导病人多花钱。本来不是很严重的病,医生会让病人做各种检查。病人因不懂病情或者为了求得安心只能言听计从。因此政府在老年人医疗方面要提供优惠政策,加大补贴幅度,对医院加强管理,保障老年人得到良好合理的医疗护理;养老保障,主要是对老年人养老保险进行改革,使之能够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我国养老保险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对养老金的运用发放过程要严格管理,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加强对其的监督。

(三)政府财政投入扩大化和多元化

政府财政投入是养老服务建设的基础,财政投入占据着养老服务资金的较大比例,政府要扩大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并监督资金的运行。[7]政府需要加强老年人养老保障方面的意识,加大对老年护理服务的财政投入,形成投入多元化和多渠道的发展模式。实现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发挥市场作用,合理分配养老资源,达到服务供需平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应努力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正常运行,要结合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对老年人实行合理的收费方式。

(四)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是保障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我国需要加强对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加强高质量老年护理服务的队伍建设。[8]目前,在我国不论是国企还是私营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低,服务态度差,老年人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这直接影响老年人所接受的护理服务。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积极引入一批医学或护理专业大学生加入到老年护理行业,改善老年护理队伍的现状。

大力倡导开展居民间的互助服务。居民间的互助服务是一项促进养老护理服务建设的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中出现了大批准老人或低龄健康老人,他们既是老年护理市场的需求者,也是老年护理服务的潜在提供者,将大力促进老年护理服务事业的发展。

(五)注重宣传,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老年问题

尊老敬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留下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对人的生命发展规律的一个总结,对老年人价值的一种科学认识。子女要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多用些时间在父母身上。[9]对生病的父母要细心照顾,要有长期照顾长辈的耐心;社会机构要认识到老年人是曾为这个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群。当他们不能再为社会出力时,社会就应该为其提供健康养老服务,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能够安稳地度过;国家也要重视老年群体,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任务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老年人这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国家更要加大保障力度,建立良好的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完善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1]田申.我国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要与利用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01):71-73.

[2]胡双燕.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模式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3]林艳,党俊武,裴晓梅,宋岳涛,林艳.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J].人口与发展,2009,(04):52-64.

[4]盛和泰.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的运营模式选择[J].保险研究,2012,(09):46-50.

[5]杜本峰,沈航.老年人口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及产业发展模式略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8,(03):34-38.

[6]王英.国外养老制度一览[J].新产经,2013,(09):26.

[7]胡艳馨.老年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及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

[8]张勘,董伟.上海城市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现况和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09):48-52.

[9]倪荣,刘新功,朱晨曦.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0,(07):39-41.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lderly Long-term Care Service System

HAN Jian-feng,FU Shu-zhen

(Institute of Marxism Stud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he population aging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 and more and more demand for long-term care services is brought out. Our country has stepped up to the attention of aged care and enacted some related policies. Bu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ome subjective factors,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 in Chinese pension service including incomplete pension service project, insufficient service content, lack of funds, instability fund source, the bondage of traditional thinking, unsound pension service evaluation mechanism, lack of professional.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ur country needs to increase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input, diversify investment, establish the service system for long-term care, improve the 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 and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ideas, cultivate professional nursing service personnel. Facing the situation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aging population, only the specific measures can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lderly long-term care services in China.

the elderly; long-term car; esystem;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2016-02-05

韩剑锋(1969-),男,河北内丘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R473.5

A

1008-8156(2016)01-0008-03

修回日期:2016-03-06

猜你喜欢
老龄化服务体系养老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