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2016-02-15 13:22宋贺忠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直观动画体积

宋贺忠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宋贺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注重实效性;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多媒体引进课堂是教学手段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它引起了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改变。它可以把声、光、形、色、动、静等多种功能集为一身,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穿越时空的界限,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它可以优化数学课堂,可以为数学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使数学课堂妙趣横生、精彩纷呈。

一、创设有趣情境 激起探究的欲望

小学生感情丰富,好奇心强,易对新颖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要不断激活学生探索新知的情感,利用多媒体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创造出悦耳动听、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图文并茂、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探求新知营造良好的氛围。例如,在讲《圆的认识》一节时,教师利用Flash创设了一个动画情境:在动物王国里,小动物站成一排往圆形沙坑里玩丢沙包的游戏。小猴子投了两次,可总也投不进去,而正对沙坑的小狗两次都投进了沙坑里。这时小猴子可不干了,跳起来大声说:“这不公平,小狗离沙坑太近,教师离得太远。”学生被这有趣的情境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这时教师说:“孩子们,你们认为这样公平吗?”学生纷纷摇头。“那你们想一想站成什么形状的队形就公平了呢?”经过思考,学生得出站成圆形。然后课件动态演示动物们站成圆形,并把小动物们瞬间变成了点,最后无数个点连成了圆形的画面。教师随之引出课题。这样教学,学生不仅会多种感官积极置身于新知的探索中,而且还会从中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魅力。

二、直观演示 彰显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善于表现自己,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思维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很大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给他们留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并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和交互式的特点,充分彰显学生创造的过程和成果,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如:教学《三角形面积》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随着计算机的演示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这样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活动经验。然后教师让学生按照“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思路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为每组准备了不同的学具,让学生运用割补、拼摆、转化等的方法进行推导。由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动手实践探索,力求用最快的速度推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把三角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交互式的操作,分别让小组到计算机前进行快乐点击,并让学生一边点击鼠标一边说出推导的过程。当学生没有想出用割补法推导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割补法推导的过程。显示屏上清晰的图像,闪动的拼摆和割补动画效果,鲜艳的颜色对比,都给学生以赏心悦目之感。在此启发诱导下学生又想出了其他割补的方法。这样,学生的探索与多媒体有机整合,彰显了学生创造的成果,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种。

三、化静为动 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则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动态化、虚拟化,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在讲“把不规则石头放在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中测量石头的体积”时,一部分学生很难理解上升的体积是什么形状的和上升的体积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之间有何关系。为了突出这个难点教师用Flash做了一个动画。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测上升的体积是什么形状的和上升的体积与石头的体积之间有何关系,然后教师用Flash动画演示一个长方体放入一些水后,再放入一个不规则的石头,动态演示水面上升的过程,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前后水面的不同。这样,学生能直观清晰地看到放入石块后水面上升的形状是一个底面不变的长方体以及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这种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由于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连,学生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变化过程,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形成了表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也得到了提高。

四、化抽象为直观 培养问题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可以打破空间的界限,可以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引起学生的联想,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有利于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素养得以提高。例如,在整理、复习《立体图形表面积与体积》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素养,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块长方体的木头和一些数据,让学生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大胆地进行想象,学生通过想象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当学生提出一些较复杂问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教师用了交互式操作,并进行直观、动画的演示。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了题意,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素养并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也增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合理地依托多媒体,让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优化数学课堂,精彩数学课堂,并做到多媒体和数学课堂达到和谐统一,让学生的思维在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中纵横驰骋,让多媒体为数学课堂增辉添色!

参考文献

[1] 张军.多媒体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57-58.

[2] 王瑞民.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73-74.

[3] 宋贺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8):58-59,61.

作者信息

宋贺忠,本科,中教高级,研修员。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101100

猜你喜欢
直观动画体积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