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6-02-15 22:51胡文生付晓莉杨树峰孙千涛靳瑜哲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疲劳寿命

李 勇, 胡文生, 付晓莉, 杨树峰, 孙千涛, 靳瑜哲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勇, 胡文生, 付晓莉, 杨树峰, 孙千涛, 靳瑜哲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摘要:对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的研究进行综述,概括总结了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研究的关键技术。从计算、试验、仿真等方面,介绍了齿轮箱箱体载荷谱的获取、疲劳试验和寿命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对比各种载荷加载的优缺点,分析实测试验和虚拟试验,归纳了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关键词:齿轮箱箱体; 载荷谱; 疲劳试验; 疲劳寿命

齿轮箱是汽车、工程机械及通用机械产品中传递运动的功能部件,用于改变机械的转速和转矩。齿轮箱是轴、轴承、齿轮、箱体等零部件的综合体[1]。其箱体具有支撑齿轮、轴承和轴正常运转的功能,在工作中承受高频和高冲击载荷,受刚度激励、啮合冲击激励和误差激励引起的内部动态激励,还可能受不可预测的外部加速度冲击激励,增大了疲劳失效的概率。箱体轴承座的失效直接影响齿轮箱工作状态及齿轮的啮合情况,会导致轴承和齿轮失效[2]。从工程实际运行状况来看,齿轮箱的失效占整个系统失效的50%以上[3]。箱体的微小变形都可能影响传动系统的性能。传动系统性能的可靠性决定了整机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对齿轮箱箱体疲劳失效的研究非常重要,其研究重点在于对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的分析。

齿轮箱常在变转速、变载荷、变工况下工作。这种随机变幅载荷[4]会造成齿轮箱的动态变化[5]。目前对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三方面:载荷谱获取、疲劳试验和寿命分析方法。

1载荷谱获取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齿轮箱箱体载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力发电齿轮箱[6]、船用齿轮箱[7]、汽车变速箱[8]、减速器[9]、旋耕机传动齿轮箱[10]等。本文对载荷类型及载荷谱编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计算和试验中常见的载荷类型有稳态载荷谱、随机载荷谱和程序载荷谱。

1.1稳态载荷谱

稳态载荷是理想情况下的载荷。通常将齿轮箱的最大转矩和相匹配原动机的转速作为齿轮箱的稳态工况载荷。胡高华等按箱体最大载荷作用的原理对齿轮箱箱体进行了载荷计算[11]。吴炳奇等根据轴承作用于箱体的垂直反力和水平反力,对减速器箱体进行载荷计算,编制了载荷谱[9]。在实际工作中,齿轮箱载荷随时间的变化并不是线性函数,如汽车在路况、车速不稳定时变速器承受的动态载荷[12],此时的稳态载荷方法不适用。

1.2随机载荷谱

随机载荷谱获取的方法通常是利用传感器记录齿轮箱压力和位移的变化曲线,结合实际工作载荷对齿轮箱进行寿命分析。杨平等在汽车试验场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换挡箱体振动响应信号,对载荷进行预处理和重复性检验,并且编制了换挡箱体振动载荷谱[13]。马呈祥等以机车在大秦线上一个往返行程的线路实测数据为输入载荷,利用Romax软件进行载荷谱循环工况下的系统分析,得到了驱动装置不同工况的载荷谱[14]。由随机载荷测得的结果接近实际载荷,但仪器设备昂贵,测得的数据比较少,不能代表齿轮箱箱体的全部载荷—加速度历程。

1.3程序载荷谱

雨流计数法是典型且有效的双参数计数法,能够方便地应用于计算机程序。肖生发等编制了二维程序载荷谱,对汽车后桥进行疲劳寿命预测[15]。赵文峻选择整车强化坏路试验来采集轮心处加速度信号,获取相应的载荷时间历程,最后得到了程序载荷谱[16]。胥良利用远程在线测试系统对实际运行的风机进行在线监测,测得实际载荷—时间历程,经过雨流计数法转换,得到了兆瓦级风电齿轮箱的程序载荷谱[17]。陈千圣等对齿轮箱箱体测试得出了传动系统扭矩谱,并将雨流计数法所得随机载荷谱累积频次曲线按疲劳损伤等效原则变为了程序载荷谱[18]。程序载荷谱的编制有助于提高齿轮箱箱体寿命预测结果的可靠度,但它只是某种工况下的载荷,目前的程序载荷谱并不能完全满足齿轮箱箱体寿命预测的要求。

2疲劳试验的研究现状

齿轮箱箱体试验贯穿于齿轮箱的开发、研究和生产等阶段,是研究齿轮箱的必要手段[19]。齿轮箱箱体试验包括实测试验[20]和虚拟试验[21]。

2.1实测试验

实测试验能够真实反映齿轮箱的实际工况,特别适用于周期性循环工况,但是测量箱体寿命的费用高、耗时长,且采集的载荷信息较多,不适用于研发阶段。李惠彬等对二级齿轮减速器箱体所受的动态激励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采用在轴承外圈上安装套圈并粘贴应变片的方法,准确地测试减速器实际工作的动载荷,为后期的减速器箱体疲劳载荷试验提供了新的思路[22]。有学者对汽车变速器箱体疲劳研究时,采取试验场内强化路作用于轮心处加速度信号,进行变速器箱体的耐久性疲劳试验。曹宏利用传动效率试验平台得出了滤波减速器的寿命数据[23]。

2.2虚拟试验

虚拟试验即建立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获取载荷谱,预估箱体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它具有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和节约成本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实测试验,是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的趋势。王炎等建立了齿轮箱箱体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获得名义应力谱,并利用MSC/Fatigue分析得到了箱体寿命数据[24]。王天仁建立了整车耐久性虚拟试验模型,对汽车驱动桥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25]。陈婷等采集了在实车强化坏路试验下整车轮心垂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将信号加载到四柱虚拟试验台进行仿真,将得到的应力分布和载荷时间历程输入所建立箱体的有限元模型,最终获得了箱体的疲劳寿命[8]。

3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现用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主要有名义应力法[26]、局部应力应变法[27]、场强法[28]、损伤容限计算法[29]和概率疲劳计算法[30]等。综合考虑箱体应力与强度分散性的影响,提高可靠性设计,应采用名义应力法和概率疲劳计算法。

3.1名义应力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值仿真技术在疲劳应力模拟和疲劳载荷模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疲劳研究的一个热点。胡兴龙等利用有限元法计算静载荷下箱体的应力应变,应用Miner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和雨流循环计数法获取载荷谱,通过nCode软件计算了大功率风电增速器箱体的疲劳寿命[31]。霍福祥等综合使用载荷谱测试技术和有限元方法,计算变速器壳体在不同档位的应力分布,并应用多轴疲劳理论预测变速器壳体的损伤分布,从而预测了箱体寿命[32]。

3.2概率疲劳计算法

在实际工程中,计算疲劳寿命的常规参数是符合一定分布特征的随机量,引入概率统计理论,是为了得到接近于实际的疲劳寿命评价。目前,关于齿轮箱箱体概率疲劳寿命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通过轴、轴承强度和可靠性研究,为箱体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提供参考。孙奎洲等考虑到减速器齿轮轴几何形状产生的概率分布状态,绘制了轴的疲劳极限图[33]。杜静等通过雨流循环计数法计算疲劳载荷谱,修正了S-N曲线,并运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了风电增速器主轴的疲劳寿命[34]。Rao S S等为提高汽车变速系统的可靠性,考虑到轴和齿轮产生的弯曲疲劳和表面磨损,研究了参数变化对整体变速系统可靠性的影响[35]。

4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研究的发展趋势

(1)宏观力学与微观力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箱体疲劳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深刻认识疲劳破坏机理,将宏观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更精确地预测齿轮箱箱体的疲劳寿命。

(2)深入研究不同工况下齿轮箱箱体所受载荷的构成和性质,构建用于箱体疲劳寿命研究的载荷谱。加强对齿轮箱箱体载荷的研究,针对齿轮箱的用途、性能、工况等,统计载荷历程,可整合出一套符合齿轮箱箱体寿命分析的载荷谱。

(3)加强对齿轮箱箱体疲劳寿命虚拟试验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在虚拟试验技术研究方面,通过仿真软件构建原动机、齿轮箱、工作机等参数化模型,可以实现齿轮箱箱体的虚拟试验。

参考文献:

[1]范为民,胡兴龙,孙伟.齿轮修形对大功率风电增速器传动误差的影响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12):137-140,144.

[2]熊长炜,王海霞,张磊,等.中心驱动磨机减速器箱体强度有限元分析[J].矿山机械,2011,39(2):116-119.

[3]Simon P B,Geir M. Status Plans and Technologies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J]. Renewable Energy,2009,34(3):646-654.

[4]Varun C.Fatigue-induced Failure in Horizontal-axis Wind-turbine(HAWT) Blades and HAWT Drivetrain Gears[D].South Carolina,USA:Clemson University,2014.

[5]Zhao W D, Wu J, Du X J.Research on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Gear Box in Caterpillar Based on Running Simulation Test[J]. Trans. Tech. Publications,2012,226:627-631.

[6]魏静,孙清超,孙伟.大型风电齿轮箱系统耦合动态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31(8):16-23.

[7]林腾蛟,蒋仁科,李润方,等.船用齿轮箱动态响应及抗冲击性能数值仿真[J].振动与冲击,2007,26(12):14-17,22.

[8]陈婷,赵文峻,马天飞.路面激励下变速器箱体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研究[J].汽车技术,2012(11):30-34.

[9]吴炳奇,阮键.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减速器箱体受力分析[J].四川兵工报,2013,34(4):73-75,83.

[10]冯翠云.旋耕机变速箱体强度有限元分析及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11):138-139,148.

[11]胡高华,陈亚东.CMC-16道岔打磨车走行齿轮箱箱体的有限元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1(9):25-29.

[12]任永强,陈清红,景兴淇.基于动态载荷的变速器疲劳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0(5):3-5.

[13]杨平,成云川,石晓辉.基于实测载荷的ATM换挡箱体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传动,2016,40(1):113-115,144.

[14]马呈祥,张志和,杨俊杰,等.机车驱动装置的系统分析[J].铁道机车车辆,2012,32(3):27-30.

[15]肖生发,左惟炜,沈德平.轻型车后桥二维载荷谱及其疲劳寿命预测[J].汽车工程,2002,24(4):343-347.

[16]赵文峻.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某变速器箱体的疲劳寿命预测与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27-36.

[17]胥良.基于载荷谱的兆瓦级风电齿轮箱动态特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63-72.

[18]陈千圣,李文盛,赵华.坦克传动系统扭矩谱测试与处理[J].测试技术学报,2002(s2):1028-1032.

[19]周大容.浅谈汽车变速器试验[J].工业技术,2012(14):53-54.

[20]黄智勇,陈伟.高速列车传动齿轮箱箱体强度分析和试验[J].机车车辆工艺,2004(1):17-19.

[21]王红岩,杨涛,高连华.基于虚拟样机的坦克承载零部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7,21(1):40-44.

[22]李惠彬,应怀樵,郑兆昌.减速机箱体动态激励力的试验研究[J].力学与实践,1999,21(1):44-46.

[23]曹宏.空间环境下滤波减速器的加速寿命试验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18-28.

[24]王炎,马吉胜,蒙刚,等.齿轮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机械传动,2009,33(4):32-35.

[25]王天仁.基于虚拟试验场的某商务用车驱动桥疲劳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12:22-32.

[26]陈科,王峰.结构有限寿命设计法——名义应力法[J].中国重型装备,2010(2):1-3.

[27]赵伟.液压支架试验台中箱体转角座疲劳耐久性能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4):34-36,104.

[28]江文灿,曹兵,刘成龙.电磁脉冲与带孔阵箱体耦合规律的数值模拟[J].四川兵工学报,2010,31(12):69-72.

[29]蔡玲,黄其青,殷之平,等.基于损伤容限设计思想的飞机整体翼梁优化设计[J].机械强度,2009,31(4):620-624.

[30]Imade K,Daniel B,Franck M,et al. 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the High Cycle Fatigue Behaviour of Cast Aluminium Alloys Subject to Complex Loa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2013,47:137-147.

[31]胡兴龙,高攀,杨玉良.大功率风电增速器箱体疲劳寿命分析[J].机械强度,2015,37(2):337-342.

[32]霍福祥,康一坡,魏德永,等.应用实测载荷谱预测轿车变速器壳体寿命[J].机械设计,2012,29(4):84-88,92.

[33]孙奎洲,周金宇,冯虎田.减速器齿轮轴疲劳可靠性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7):61-64.

[34]杜静,牛兴海.MW级风力发电机组主轴疲劳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1,40(23):211-214,217.

[35]Rao S S,Muljai T.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f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J].Reliability Engineering&System Safety,1994,46(2):159-169.

(责任编辑:王长通)

收稿日期:2016-04-25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410006);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0481)

作者简介:李勇(1962-),男,河南固始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文章编号:1671-6906(2016)03-0026-04

中图分类号:TH11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6906.2016.03.006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atigue Life for Gear Box

LI Yong, HU Wen-sheng, FU Xiao-li, YANG Shu-feng, SUN Qian-tao, JIN Yu-zh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calculation,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the paper summarizes gear box load spectrum acquisition, fatigue test and lifetime analysis method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loa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test and virtual test are analyzed.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gear box body is studied.

Key words:gear box; load spectrum; fatigue test; fatigue life

猜你喜欢
疲劳寿命
基于Ansys的车桥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
夹钳起重机载荷谱统计及疲劳寿命估算技术
激光冲击强化对金属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及应用
随机振动载荷下发射装置尾罩疲劳寿命分析
基于断裂力学的锚拉板疲劳寿命评估
泛谈飞机机体机构的强度设计
轻型车后桥二维载荷谱及其疲劳寿命预测
基于名义应力法的弹性链型接触网疲劳寿命预测
大型矿车用减速机齿轮系统的疲劳分析
聚氨酯橡胶摩擦轮有限元及疲劳寿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