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开展

2016-02-15 16:01褚玉静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语态被动语态英语语法

◆褚玉静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中学)

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开展

◆褚玉静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中学)

教语法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运用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的目的。语境变了,语言形式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教师切忌在语法教学中把问题简单化和公式化。

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口诀

一、在交际中运用语法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语法教学不只是“我教你学”,而更是通过师生双方交流活动来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教学的目的是掌握学习语言的工具,它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挥创造性能力的依据和手段。扎实的语法知识是有效交际的基础,能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二、设置语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语法

初中英语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所谓词法指词形的变化规则,句法指句子的构成规则。但在语法教学中用孤立的句子去解释和说明语法规则,有时就很不严密。如在讲到“They are flying planes”时,这个句子表达的是动名词的用法还是现在进行时态的表达法,它的意思是“它们是飞着的飞机”,还是“他们正在驾驶飞机”呢?如果这个句子出现在一定的情境中,它的意思就不会让学生感到茫然,也不易混淆。因此在讲授语法项目时要尽量结合语篇和语境来进行。

将枯燥的语法知识放到丰富多彩的语境中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采取活动法、图式法、情境对话法等方式。比如教授条件状语从句时,可采取造句接龙法,帮助同学认清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特征,在接龙造句中既巩固语法知识,又培养交际能力。老师给出一个句子:If it is fine tomorrow,we’ll go camping.让学生一个接一个造出语义连贯的句子:

A:If we go camping tomorrow,we’ll ask Helen to join us.

B:If Helen goes with us tomorrow,we’ll ask her to tell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C:If she tells us an interesting story,we’ll ……

在这个语法练习活动中,枯燥乏味的语法讲解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了听说的训练,达到了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掌握英语的目的。?

三、利用口诀,巩固语法知识

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过于机械的练习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练习。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念口诀等方法来帮助巩固所学的语法。例如,我在初一时讲解be动词的用法时,我给学生们编了个口诀,我是am,你是are,is后接他她它,学生很快背上来,而且嘴里不停地念着。后来我在讲解不定式做宾语时,我又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口诀:“我有个计划你必须选择设法学会,在假装同意某人决定的同时又要拒绝(plan,choose,manage,learn,pretend,agree,decide,refuse)。做出任何承诺这是我原准备提供而又能提供给你的三点希望(promise,prepare,offer,fail,hope,wish,expect,ask)。要求之一,恳请毫不犹豫的做(demand,want,hesitate)。”告诉学生这些词都接动词不定式,以便于学生记忆。、

四、因地制宜,在教学中突出重点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不同的语法项目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即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教师应在学习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此做到心中有数。对要求掌握的项目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掌握。如初中英语教材中五个基本时态(the presen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the future tense)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领会五个基本时态的概念、含义、动词结构等,并通过训练能熟练运用。对不要求掌握的项目应让学生了解熟悉其意义,做到心中有数,碰到能认即可,如其它三个时态(the past perfect tense.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in the past)就属这一范畴,不能随意提高要求,教材中出现的某些语法项目不要求一次就掌握,而是通过循环,重复出现,在不断“理解”,不断“运用”,不断“纠误”中达到最终“掌握”。

五、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

不少英语教师在教被动语态时很少引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用被动语态,而是先给学生出示一些主动句,然后让学生把主动句变为被动句。这种机械性的操练导致了许多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就使用“by+动作执行者”这一结构。有效的语法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句,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变,应在什么场合变,什么场合适合用主动语态,什么场合用被动语态。例如:

1.People suspect him of stealing money.

2.He was suspected of stealing money.

3.3He was suspected of stealing money by people.? 上述三句中第二句是最佳选择。因为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动作本身,很显然,这里“he”是谈论的焦点,所以第一句不妥。另外,既然我们强化“he”,淡化“people”,那么在被动语态中,“by people”也是不必要的。

[1]张英平.谈教学英语语法的切身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

猜你喜欢
语态被动语态英语语法
被动语态复习(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级 Unit5—7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中考被动语态考点精析
动词的时态、语态
时态与语态专项练习
被动语态点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