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女人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016-02-15 22:09孙欣
中学语文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主导权父权世俗

孙欣

世俗的女人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孙欣

张爱玲作为一名作家,在文学史上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其女性形象塑造独具特色。对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中所包含的意识情感、价值追求和生成原因等等,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大多有着相似的表现方式,在描写男女情爱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冲突中描绘女性形象,表达女性意识。在封建宗法文化背景下,女性作为他姓,一直是作为外在、附属、异姓而存在的,她们大多处于家庭和社会的边缘。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努力从边缘向中心转变,她们在家庭中最终得到了主导权、她们获得家庭经济权利、她们敢于勇敢追求自己所希冀的幸福。在具体的作品中,《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梁太太是典型的家庭掌权者,她生活奢侈,骄奢淫逸,利用年轻的女孩获取年轻男性的注意,来满足自己的感情需求,这是典型的封建时代家长的写照;《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多年的隐忍之后,成功地获得了家庭经济主导权以及子女婚配权;《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在面对生活的窘境中,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范柳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命运捉弄后,最终成就了一段世俗的婚姻,从另一方面来说,白流苏也获得了胜利和这场婚姻的主导权。

我们可以看到,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大多数都有着独立的意识,占据着家庭的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她们算得上是独立的个体,而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虽然在张爱玲的笔下这些女性并没有特别的高尚,有的甚至于拥有扭曲的价值观念,但是这种自始至终把女性当做独立的个体,力求在抛开父权主义的影响下,真实地还原和刻画女性形象的创新,可谓是进步的思想和女性为自我发声的成功。

虽然张爱玲小说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并不完美,甚至是庸俗的。但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也有过对理想女性的寻找和描绘,当然张爱玲所刻画的理想女性,她们大多数平凡而坚强,拥有着传统女性身上的优点,又具有现代女性的先进思想,她们一心追求自己的幸福,面对命运的不公,亲人的伤害,她们没有怨天尤人,毅然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半生缘》中的曼桢便是作者所认为的理想女性之一,她接受过先进的思想教育,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相信并坚持自己的爱情,在受到姐姐和母亲的联合迫害以后,她依然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即使面对男友的抛弃,她也没有因此放弃生活的希望。甚至到最后不计前嫌地赡养母亲,照顾侄子,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

类似的形象还有《茉莉香片》中的言朱丹等等。我们也许会发现,张爱玲所描绘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否是理想的女性形象,都没有得到圆满的爱情。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多处充斥着让人纠结的矛盾,一方面她想要冲破父权的束缚,为女性争取社会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却也在与男性的情感生活中苦苦挣扎。一方面想要将女性与父权社会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又描写了父权社会对女性所造成的伤害。一方面极力要表现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另一方面却也让女性最终接受了既定的人生。正是在这些看起来矛盾而纠结的描写中,张爱玲塑造着一个又一个鲜活而又真实的女性形象,诉说着属于她自己的女性赞歌。而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张爱玲虽然致力于提高女性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但没有失去理智和对现实的清醒判断。这世上的芸芸众生又有谁能够完全脱离社会世俗而独立生存,说她们是世俗的女人,我觉得更加准确的说,她们是真实的女人。

张爱玲能有这样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除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她是女性本身以外,跟她的家庭背景和自身经历也息息相关。张爱玲出身名门,虽然到她的父辈家道中落,但却维系着以往的生活格局和礼乐制度。张爱玲的幼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优渥的物质生活,声势浩大的生活排场,而在这样的世家里生活的张爱玲自然也受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迫害而不受重视。父母的结合是老式的包办婚姻,母亲常年旅居海外,成年以后因为自己的才气和弟弟的不争气而渐渐被父亲看重。但是对父亲略微的好感足以被父亲的毒打、逐出家门、断绝父女关系等磨灭殆尽。所以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在其中的形象实在不是很美好,甚至是丑陋的。这也跟作者对父亲的态度和思想息息相关,张爱玲曾经直言对于父亲没有好感。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男性角色不是从未出场就被作者“杀害”,就是懦弱、胆怯、好色、不上进、沉迷酒色,这些男性角色或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或百病缠身聊生于无。张爱玲的这种近乎于毁灭的男性角色设定真实地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至于母亲,张爱玲在被父亲逐出家门后投奔了她的母亲。然而这并不是她想象中的母子团聚,终于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而是像林黛玉进贾府般的“步步留心,处处在意”,这对张爱玲的性格以及她的价值观念都有着莫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母亲的形象不是高大、温暖、充满母爱的,她们总是为自己打算,为了自身利益甚至可以对子女下手,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扭曲可以牺牲子女的幸福。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出,在张爱玲的创作中有着鲜明的自我特色,她往往会受自身的感情的支配去刻画和描绘人物,一个作家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他的风格,张爱玲也不例外,她独特的人生阅历造就了属于她自己的文学风格。

文学之于人类来说,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存在。每一位作家的笔下都是在勾勒和倾诉着属于他们自身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故事,那是时代的烙印,就像张爱玲小说中的那些女人,今天的我们也许会觉得她们世俗,但她们确实是活生生的存在过。因为世俗,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更加难能可贵。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

猜你喜欢
主导权父权世俗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不愿向世俗投降
潮妆在“线”
论利维坦的父权路径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围绕东北工作主导权的博弈——以张学良、齐世英为中心
论《藻海无边》中的身份焦虑
解析高中语文课文《宝玉挨打》中的“孝”文化
李安家庭三部曲下的现代父亲形象
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问题研究
世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