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规划设计中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6-02-15 03:08梁尚英临汾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11期
关键词:沁河环境影响规划设计

□梁尚英(临汾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大坝规划设计中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梁尚英(临汾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随着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水利工程为水利资源的充分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虽然水利工程利国利民,但也会对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就成为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和决策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山西省临汾市引沁入汾和川取水工程为例,对水利工程设计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

0 引言

以往长期粗放式的水资源利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实施水资源利用改革,破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水利工程项目,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也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也为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科学环境影响评价,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1 工程概况与开发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霍山南麓的二郎神沟,流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晋城市,于河南省武陟县汇入黄河,干流总长485 km,其中流经安泽县境内75 km。沁河流域总面积13 532 km2。临汾市引沁入汾和川取水工程包括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枢纽工程位于安泽县和川镇岭南村东的沁河干流上,总库容989万m3。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134 km,流域平均宽度 18 km,河道平均纵坡7.70‰,控制流域面积2 653 km2。大坝为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27 m,水库枢纽工程等别为Ⅳ等,是一座以城市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输水工程从枢纽取水,输水至安泽县城北的草峪岭隧洞,设计流量17 m3/s,工程等别为Ⅳ等。

流域地处东部季风区西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夏季盛行偏南的夏季风为多雨季节。沁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暴雨强度由上游向下游递增。安泽气象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83 mm,平均气温9.30℃,无霜期175.60 d,年蒸发量1 500 mm,最大冻土深度81 cm,冬季多西风,其余季节多南风,最大风速17 m/s。

沁河是山西省黄河水系中的第二大河流,临汾市段的沁河干流以前无控制工程,河流的防洪标准不足20 a一遇,有洪水极易成灾。水库建成后可控制沁河干流洪水下泄,减少下游沁河沿岸洪水危害。同时,依据临汾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工程的建设任务为城市及工业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利用,还能改善沁河下游每年春季或特枯水年的供水条件,保护下游生态,促进沁河两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是对气候的影响。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将部分陆地变成水体或湿地,会对局地雨水、气温、气象等小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水库泥沙淤积。由于水库上游雨洪对表土的侵蚀,造成水土流失,进入河道形成淤积,给水利工程造成不利影响。三是下游河床淤塞。由于水库的建设,使平时下泄流量减少,水流冲击力变小,降低了水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容易造成下游河床淤塞。四是水库诱发地震。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地貌,容易引起库区局部滑坡、崩塌等现象,成为诱发地震的重要因素。五是水温影响。相对原来河流形态,水库会形成巨大的停滞水域,形成完全不同的水域环境,使水温有所降低,会对农作物、渔业和人畜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六是水质影响。水库有沉淀和稀释水体污染物的功能,因此自净能力加强。如果对水库管理不善,则可能影响水库水质及周边环境。

2.2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是水库淹没和移民。兴修大、中型水利工程,一般都会涉及淹没区域和移民。水库淹没、移民搬迁将使本地区失去部分耕地、林地等。水库移民会给当地政府和安置区造成一定负担,甚至产生不安定因素;二是文物古迹的影响。河流流域部分文物古迹会淹没于水面之下,如果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细致搞好文物的调查、保护,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三是航运的影响。由于库区较大的水位差,给原来的通航河道造成较大的影响,一般都需要修建船闸,增加了水利工程投资,也影响了航运效率;四是防洪影响。水利工程的兴建,对防洪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发挥着重要的径流调节作用。和川取水枢纽大坝防洪标准为50 a一遇设计,500 a一遇校核,水库下游城镇防洪标准为50 a一遇,滩地和村镇防洪标准为20 a一遇;五是供水影响。水利工程将会增加河水的利用量,增加城市及工业供水,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六是投资环境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将大大地有利于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环境改善,使当地居民的视野开阔,抓住建库机遇,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水库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2.3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是鱼类的影响。水利工程阻断了部分鱼类洄游通道,使其产卵和繁殖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水温降低也会对鱼类繁殖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二是下游断流影响。一些水利工程为蓄水发电,会使下游河道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对下游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库区生态环境影响。水利工程会对库区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局地气候改善,植被类型多样化,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大丰富,鸟类增加,产生新颖的生态格局。四是污染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污染,对大气、水质、自然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人群健康等产生一定的危害。如果河流管理不善,还会形成较严重的水质恶化,扩大污染带。

3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3.1 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思路

目前,中国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水少成灾、水多为患、水污染持续、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因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国情、社情和民情,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并纳入整体规划设计之中。要对规划河流进行严密的环境状况调查,并对环境现状作出分析和评价,还要综合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提出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推动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向着预防为主、源头控制、有序开发的方向发展。

3.2 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重点

在搞好环境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确定的评价程序,对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调查、分析、预测、评估的顺序进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包括:规划分析、环境现状、环境影响识别、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规划方案推荐、社会公众参与、监测与管理等,并据此编制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为工程决策和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3.3 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分析和评价水利工程环境背景状况、环境变化发展趋势,从宏观上把握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程度,作为优化水利工程实施方案、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由于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整体性、持续性、累积性等特点,因此制定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引沁入汾和川取水工程在规划和设计阶段,从初期环境评价(EIA)到后期环境综合回顾,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立了科学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与社会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水利政策和计划方面的环境评价、对正反两面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完善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积累和完善有关资料、监测与后评估、水利工程任务确定与可行性论证、环保经费投入、环境保护与移民安置等,对其他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2]

4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可充分考虑水利开发对地方社会、经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为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创造有利条件。由于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普遍性、持续性,需要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可靠性,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X 920.3

A

1673-8853(2016)11-0053-02

2016-08-11

(责任编辑:刘 青)

梁尚英(1964-),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沁河环境影响规划设计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沁河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副省长贺天才在沁河巡河调研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