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义安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控对策

2016-02-15 18:06胡培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防控对策赤霉病小麦

胡培进

摘 要:该文概述了2016年铜陵市义安区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及其为害特点,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控对策。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实施健康栽培等。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083-02

铜陵市义安区位处长江下游南岸,境内山、丘、洲、圩并存,现有耕地面积1.6万hm2,2016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1万hm2。小麦赤霉病是义安区小麦生产上重大病害,重发频率高,危害损失重,中度流行年份一般损失10%~20%,大发生年份损失超过30%,而且病麦中还产生对人畜有毒的物质,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利用价值。

1 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及为害特点

1.1 发生概况 2016年小麦赤霉病在义安区大发生,发生面积之大,危害之重,仅次于2012年。全区见病面积100%,发生面积0.86万hm2(病穗率≥3%)、自然病穗率90.3%、病指45.7、病粒率51.3%。防治后平均病穗率27.3%,病指10.64,病粒率6.7%。

1.2 发生为害特点 一是播期不同,差异较大。早播小麦发病轻,适播小麦发病次之,迟播小麦发病最重,特别是迟播稻茬小麦发生普遍较重。义安区早播小麦面积0.4万hm2左右,播期10月15-31日,主要在胥坝、老洲2个洲区乡镇,前茬为大豆、玉米等作物,山区、圩区乡镇早播小麦约占20%,前茬主要为早中稻。蜡熟期调查,早播小麦平均病穗率4.7%,病指1.35;适播小麦面积0.33万hm2左右,播期11月上中旬,主要在山区、圩区乡镇,前茬主要为杂交稻或中熟粳糯稻。蜡熟期调查,适播小麦平均病穗率28.1%,病指10.85;迟播小麦面积0.29万hm2左右,播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主要山区、圩区乡镇,前茬主要为太湖糯、嘉花1号等生育期长的迟熟粳糯稻。蜡熟期调查,迟播小麦平均病穗率60.3%,病指24.3。二是品种间发病表现差异大。2016年义安区小麦主栽品种为扬麦13、扬麦19、宁麦13、镇麦9号、浩麦1号、苏麦188、生选6号等,与2014年、2015年比较,镇麦9号、浩麦1号新增面积较大,生选6号、浩麦1号、镇麦9号抗性相对表现较好,发病轻于其他品种。三是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氮肥施用过多、過迟的麦田发生重。

2 重发原因分析

2.1 稻桩带菌率偏高 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的大面积推广,耕作方式的改变,地表残留大量带菌秸秆,为小麦赤霉病发生提供了充足菌源,菌源量逐年增加。加之2014、2015年小麦赤霉病在义安区均偏重以上发生,田间菌源面广量大。3月25日调查,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平均26%(2.0%~51.4%),枝带菌率平均3.9%(0.1%~10.8%),分别比近3a同期均值高7.4%、18.2%。

2.2 小麦扬花期与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吻合程度高 义安区稻茬麦面积大,小麦播期普遍偏迟,小麦抽穗扬花期大多在4月中下旬,与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基本吻合。

2.3 小麦扬花灌浆期降雨偏多 此降雨偏多是造成今年重发的主要原因。义安区4月1—30日,雨日15d,雨量275.3mm,特别是4月下旬,迟播小麦扬花期,雨日高达8d,23—27日连续6d相对湿度在90%以上,阴雨寡照天气多,适温高湿极利病菌侵染,导致迟播小麦赤霉病重发。5月1—10日,中、迟播小麦灌浆期,雨日6d,雨量147.43mm,有利病菌再侵染,进一步加重了发病程度。

2.4 主要品种抗病差 义安区小麦品种主要为扬麦、镇麦、宁麦系列,如扬麦13、扬麦19、宁麦13、镇麦9号,大发生年份,所有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发病。

2.5 因雨贻误防治或防治不当,导致防效差 一是因雨错过防治适期,4月20—27日,连续8d降雨,此期迟播小麦正处扬花期,因雨无法防治。雨后补治(4月28日后),防效表现较差。二是没有在扬花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偏迟,“马后炮”情况较多,防效差。三是部分种植大户面积大,防治时间拉的长,一次需要6~10d时间,后期防治的田块错过适期,导致防效差。四是用药后即下雨,没有及时补治。五是防治方法不当。突出表现为对水量不足,喷不均喷不透,部分种植户手动药械每hm2仅喷施225kg药水。防治所用药械差异也较大,手动、电动药械防效普遍不如担架式机动药械。

3 综合防控对策

3.1 选用抗(耐)病品种 赤霉病常发区宜种植生选6号、浩麦1号、镇麦9号、扬麦12、扬麦20等抗(耐)病品种。

3.2 适期播种 半冬性小麦品种在10月中旬播种,春性小麦品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

3.3 实施健身栽培 根据小麦品种特性、播种时间和土壤墒情适量播种,推广宽行条播;加强肥水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技术,增强小麦自身抗性。对旺苗田块,在小麦返青期,科学选择生长调节剂,适时化控。

3.4 适时喷药预防 在防治上,要以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

3.4.1 防治适期 中等以上发生年份,要求防治2次,在小麦齐穗至揚花初期开展第一次防治(见花打药),5~7d后开展第二次防治。防治宜早不宜迟,早扬花早防治,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防治适期内若遇雨,抢在雨前或雨隙防治。

3.4.2 防治药剂及方法 选用渗透性好、耐雨水冲刷且持效期长的药剂,如25%氰烯菌酯乳油2 250mL/hm2、或43%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0g/hm2+25%咪鲜胺750mL/hm2、或40%戊唑醇·咪鲜胺乳油750mL/hm2,机动喷雾器对水225kg/hm2,手动、电动喷雾器对水450~600kg/hm2,对准麦穗均匀喷雾。

参考文献

[1]彭昌家.南充2010年小麦条锈病重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10(12):19-21.

[2]吴欣,沈跃鹏,宋晓,等.2012年开封市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3(1):117,201.

[3]曾娟,姜玉英.2012年我国小麦赤霉病暴发原因分析及持续监控与治理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3(4):38-41.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防控对策赤霉病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